请停止无效社交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我是肖逸群,星辰教育创始人,一名连续创业者,业内人称“肖厂长”。

我来自一个小城镇,我的家乡是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文峰镇阜田乡。

我的梦想很简单,就是去大城市,通过奋斗改变命运。

初二的时候,因为一次机遇,我人生中第一次来到了北京,参观了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校园。从此,未来要考到北京这个想法在我心底挥之不去。

16岁那年,我以全校第一的高考成绩,考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来到了北京。

大学期间,我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成为校学生会的学生干部。我还尝试创业,多次失败后成功挣到“第一桶金”。

20岁,我大学毕业,在创业、出国、工作三条路中,我选择了工作,并顺利得到很多人羡慕的某金融机构总部的工作机会。

23岁,我成为所在公司当时最年轻的离职员工,并在辞职后一直创业到现在。

在创业过程中,我取得了不少成绩,也获得了一些荣誉。

26岁,创业第3年,我拿到经纬中国和腾讯双百计划3300万元的融资。

我创立了“轻课”“潘多拉英语”“极光单词”“趣课多”等教育品牌。在巅峰的时候,每天有100多万名学员使用我们的产品。

我创立的公司“星辰教育”的旗下品牌被新华网评为“2019年度品牌影响力在线教育机构”,被央视网评为“2020年度影响力在线教育品牌”。

8年时间,我从一开始只有300位微信好友,做到拥有3000万人的私域资产,公司一年在私域最高营收达6亿元。

2年前,我开始做创始人IP[1],我的微信通信录里现在有20万高净值好友。

而这些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一、我为什么擅长社交

所有对我有所了解的人,对我都有3个共同评价:极其擅长发现新红利,极其擅长做流量,极其擅长制定标准操作程序(SOP)。

这三项能力让我不断抓住新的机遇,让我持续逆风翻盘。

这,都源自我对各种社会关系的理解,以及我不断向“上”社交的奋斗历程。我也因此获得一些成绩。

我大学时期就领先同龄人。

大学时,在同学都在比拼学业时,因为向“上”社交,我和学校老师快速建立了关系,这让我有机会在读大学时就创办公司,做平面设计、视频制作、网站搭建,说得俗一些,就是做乙方、外包公司。

我依靠自身能力,不断地向“上”社交,给学校机构以及世界500强公司做外包,提前了解真实商业社会的运行逻辑。

在一段段创业经历中,我认识了学校里的顶级人才,其中好几位在后来都成为我的创业合伙人。

在工作的早期阶段,得益于我所建立的关系,我提前感知到即将汹涌而来的公众号红利,一边做一些清闲的工作,一边兼职创业,主动跳出“舒适区”,实现了从员工到创始人的身份转变。

在后续的创业经历中,也正是受到这些关系的影响,我不断发现新红利,不断化解危机,做出一次次关键转型和决策,让我的公司能够活到现在而且活得很健康,从而有机会拥抱不断出现的一波波红利。

红利或危机当前,为什么有的人可以看得很明白,而有的人却无知无觉甚至困惑、迷茫、焦虑?

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盲点象限,这被我们称为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的底层其实是“社交茧房”。那些将关系运用得好的人,能更好地理解各种系统的运行规律,因此能抓住自己的每一次红利,并且化解不期而遇的每一次危机。

3000万人的私域资产,20万高净值微信好友,是我擅长用互联网工具建立和处理关系的最好证明。

社交App时代的到来,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频率和沟通范围,扩大了人们的社交圈层和社交资源,“流量”这个词的出现频率也越来越高。

所谓流量,是一个个真实的人之间产生的关系,只不过其主要场景从线下面对面转到了线上,其形式从一张张纸质名片变成了一个个朋友圈好友。

“擅长吸引流量”的标签,就是我擅长建立关系的侧面印证。

面对这些真实但陌生的关系,你发出的每一个文字,制定的每一步策略,执行的每一个动作,都会产生“蝴蝶效应”。

好在这一分擅长,让我从创业至今,抓住公众号、短视频、信息流、私域的每一波机会,在公域大展身手,在私域积累了3000万人的私域资产。

回顾10多年的经历,对关系的理解,对社交的擅长,是我在人生不同阶段能比很多深耕行业多年的人更快得到结果的关键原因。

二、普通人为什么要向“上”社交

向“上”社交,被不少创业者和短视频博主奉为金科玉律,但在不少人眼中,这个话题充斥着功利感和铜臭味。

导致这一分歧的根源就在于对“上”的理解偏差。

在各类影视作品的耳濡目染下,从小到大我们很容易把向“上”社交和“溜须拍马、无效社交”混为一谈,后者自然不是倡导谦虚、踏实、勤奋的社会所提倡的。

作为一个被现实无数次毒打,并且在创业10多年中经历过、见识过各种起起落落的人,我想结合自己的经历,阐述一下我的理解。

先说结论:向“上”社交,是真正改变现状的方式之一。但,有个前提。

这个前提就是你能分得清,什么是向“上”社交,什么是“溜须拍马、无效社交”。

我认为,真正的“上”,其实是你心中“向上的目标”。

以“目标感”,而不是单纯以阶层来定义的“上”,才是真正的“上”。

也就是说,你要在实现“向上的目标”的过程中真诚地寻求“对的人”的帮助和有价值的一次次沟通、一次次链接,而非只是为了“谋求地位、金钱、权力”,并非为了“毫无底线”的交易,牺牲“自我尊严”。

周五下班,和公司领导酒桌相聚,推杯换盏,觥筹交错,大谈公司领导的江湖往事,结果酒喝多了,钱包空了,身体差了,生活依旧少有起色。

——这是无效社交。

你是一个有想法、有技术、有野心却缺少启动资金的创业者,你想要融资创业,你在某个饭局上遇到一位投资人,他的一次拉群,就解决了困扰你许久的资金难题。

——这就是向“上”社交。

你是一个专业能力优秀但学习成绩普通的学生,在某个专业论坛,遇到欣赏你的行业大牛,被他收入麾下,得到意想不到的工作机会。

你是一个在晋升天花板挣扎的企业高管,但是平时积极社交,遇到技术、销售合伙人,你们一起创业,开启人生新战场。

你是一个怀才不遇的网络博主,但是在某个聚会上你认识了MCN[2]的创始人,对方认可你的才华和想法,愿意帮你孵化操盘。

——这些也都是向“上”社交。

尽管看起来像鸡汤,但这些都是最近两年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案例。

向“上”社交的本质,是你在你要发展的领域“结交比自己更优秀的人”和“说服至关重要的人”,也就是你能在某段关系中收获价值和成长。

这个成长可以是了解不同的文化、观点和经验,从而增加你的见识和智慧;也可以是找到志同道合并愿意提携你的导师,从而获得更多的支持和指导;更可以是接触更多行业信息、市场需求和职业方向,从而把握更多的可能性。

如果不愿意向“上”社交,那么你不仅会失去结交伯乐和贵人的机会,同时也会失去外界带给你的反馈,从而裹足不前。

我想提高我的职业发展水平,

我想结识一些有趣和有才华的人,

我想了解一些不同领域的知识和信息,

…………

这些是我做IP以来,听到最多的对关系的诉求。如果你也有类似的想法,那么向“上”社交绝对是你不容错过的方式。

这种社交过程既体现在日常处理关系的方方面面,比如合作关系、亲密关系、商业关系等,也体现在各种日常的场景,比如朋友圈、直播间、社群、线下饭局等。

而建立了高质量、有长期价值关系的双方,在本质上一定是相互成全、一起向上的。

最后,我也必须提醒你,向“上”社交只是第一步,任何需要强行维系的关系注定是短暂而无果的。

想要走得更远,有一件事对你来说永远不会过时——持续投资自己,增强你的硬实力。

因此,一句话就可概括关系的本质:向“上”社交是无数的“0”,自身实力才是至关重要的“1”。

三、这本书是怎么介绍关系的,是怎么写出来的

关系的本质是什么?

这是一个很深刻的问题,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看法。

有人认为关系的本质是价值交换,有人认为关系的本质是贡献,也有人认为关系的本质是互相利用。

我想,对这个问题,你需要根据自己的人生阅历去理解。

大多数人都无法想象出自己从没见过的东西,更难以面对从未遇见的关系。

社会各阶层的思想体系都不尽相同,如果你没有丰富的阅历支撑你处理关系的“系统”,那么你一次次遇到比你社交层次更高的人时,很容易“大脑宕机”,错过一个个可能改变你命运的机遇。

帮助读者理解关系,身体力行地向“上”社交,是我创作这本书的初心。

这本书源于我从一个普通人通过社交逆袭为有结果的创业者的真实经历,这里没有复杂的知识理论,有的是我在读书、工作、创业等过程中经历和遇到的真实故事。

我是一个爱思考并且擅于思考的人。在深刻感受一段关系时,不论这段关系是“强”关系还是“弱”关系,不论这段关系是“好”关系还是“坏”关系,我都会深入复盘,并且将总结出的经验运用到后续的人生中。

通过我的这些思考和探索,你能够得到如何处理类似问题的答案。另外,我还会告诉你,我得到答案的底层逻辑和思维方式。当你真正理解这些内容以后,你就掌握了多个“思维模型”。这会让你在面对这本书没有介绍过的关系时,也可以主导关系,从向“上”社交中获益。

说来也巧,这本书的起源是一段关系。我觉得有必要展开介绍。

我和刘杰辉(刘Sir)[3],都得到过同一家基金的投资。我们都是移动互联网创业时代的“弄潮儿”,彼此的公司有过多次商业合作,但我们俩其实一次都没有沟通过。当时我们的合作都是我们各自团队的小伙伴洽谈的。

后来机缘巧合之下,我做了一次私域发售,我写的年度文章在朋友圈刷屏,刘Sir看完后加入了我的恒星私董会2.0。

自此,我们的关系从路人到彼此付费,再从彼此付费到合伙做项目,开始一路升级。

你手中的这本《请停止无效社交》,是我写的第四本书,就是源于我与刘Sir的深度合作。这本书是将我们的8次视频号连麦、2次深度灵魂碰撞的内容进行精心提炼整理的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彼此都是擅长建立关系的人。

2022年年底,我帮刘Sir操盘了“书香学舍”——一个聚集出版行业超级个体的私董会,在短短一个月内与400多位出版行业精英建立深度关系。

通过“书香学舍”,我们聚拢了400多位畅销书作家、出版界大咖、创始人。更多有价值的链接正在产生,未来还会有怎样的化学反应?我不敢想象。

向“上”社交,真的是一种很神奇的体验:当你没有开始的时候,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但是当你主动开始后,结果一定会让你觉得“还好我当初足够勇敢”。

相信读过这本书的你,在接下来的人生中,可以勇敢迈出向“上”社交的第一步:通过我的公众号——私域肖厂长,添加我的个人微信号,围观本书作者,一名连续创业者的朋友圈日常。

欢迎来到我的社交关系世界,一同探寻关系的本质。

肖逸群

2023年3月23日


[1]IP:直译为知识产权,引申来说,可以是在多个平台获得流量,分发内容的人。——编者注

[2]MCN:服务于网红经济运作模式的各类机构总称,为网红和自媒体提供内容策划制作、宣传推广、粉丝管理、签约代理等各类服务。——编者注

[3]这本书背后的操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