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非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6章 中国鼓文化

作者:ws木头人,

中国大鼓的历史源远流长,其发展历程体现了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的深厚底蕴。

中国大鼓在古代被广泛应用于战争、祭祀、庆典等多种场合,是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鼓的起源及早期用途:据史书《礼记·明堂位》记载,早在远古时代,鼓就已经被用作军队助威之用。相传黄帝在征伐蚩尤的涿鹿之战中,曾造“夔牛鼓”八十面,以鼓声大壮军威,最终擒杀了蚩尤。

之后,鼓开始在战争中流行开来,除此之外,鼓还被用于祭祀、庆典等场合,如中州大鼓早在明万历年间就已经出现,用于助民之威、破敌之胆。

中国大鼓的种类繁多,其中包括京韵大鼓、西河大鼓、梅花大鼓等数十种,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诸省。(中州大鼓是河南新乡县的民间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鼓大、谱独、舞特等特点著称。)

此外,铜鼓作为古代南方民族常用的铜制器物,象征权利、财富,常用于祭祀、战争、娱乐等。

近年来,中国政府对大鼓的传承与保护给予了高度重视。(中州大鼓在2007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在2 011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东北大鼓也因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于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大鼓的艺术形式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创新。(乐亭大鼓在明末清初起源于河北乐亭县,经过几代艺人的实践和吸收地方化、戏剧化的元素,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唱腔和板式的说唱艺术。西安鼓乐作为中国传统器乐文化的典型代表,也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大鼓,自古以来就是精神的象征,舞是力量的表现,鼓舞结合开舞蹈文化之先河,按古文献记载,最早的鼓,是进入陶器时代用陶土烧制的“土鼓”,土鼓标志着农耕文化型舞蹈之开端。

由《周易》“鼓之舞之以尽神”的记述可知,早在商周时代不仅出现了原始的鼓舞形式,而且鼓与舞相结合的乐舞形式,已成为鼓舞、激励生产和生活的民间文化形式。

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利用敲击石器给舞蹈助兴,进入陶器时代后,人们能用陶土烧制成“土鼓”,并用蒉草制成鼓槌来敲打,如《礼记.明堂位》:“土鼓蒉桴苇草,伊耆氏之乐也。”

之后,土鼓、苇笛等乐器和歌舞结合则是古代的“乐”,即歌、舞、乐三者融于一体的乐舞雏型。进入周代,土鼓已用于国家的各种祭祀与礼仪,按《周礼》的规定:“凡国祈年于田祖,吹豳雅,击土鼓,以东田钧。国祭蜡则吹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豳”字是古代的地名,今陕西彬县、旬邑县一带,为农耕民族、汉族先民及农耕文化的发祥之地),说明在祈求丰年和年终祭蜡中,都用鼓舞取悦神灵。

周代是农耕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国家专门建立了管理鼓乐的机构,设置了名为“鼓人”的官职,并制定了一套鼓乐的制度。《周礼》“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以节声乐以和军旅,以正田役”,从此鼓舞更加规范的用于各种祭祀、军事、劳作及其他活动中。

由土鼓发展为用陶土或原木制成鼓腔,蒙上兽皮鼓面制成“革鼓”,则是鼓与鼓舞的又一次飞跃,还和当时对自然现象的崇拜与巫术观念有关。人们把天上雷霆的轰鸣、春天气候的温馨、万物生长的动态、音声等,都融会于“鼓”这一实物与概念之中,认为鼓具有非凡的神力,鼓声像雷声一样可以引来雨水,滋润农作物生长。

所以《易.系辞》有“鼓之以雷霆”之说;《风俗通义》释义:“鼓者,郭也,春分之音也。万物郭皮甲而出,故谓之鼓”,《说文解字》释意也相同。

古文中,郭同廓,有扩张、延伸与成长等意,因此,鼓也就成为农耕民族的精神力量,激发着人们从事辛勤的农事劳动。

神话与传说中也有许多鼓的记述,如《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百里,以威天下。”夔是独脚如龙的怪兽,雷兽即雷神,用这种兽之兽皮、兽骨制成革鼓与鼓槌,其声音和威力自然是无可比拟的。源于人、神、兽三者不分的神话时代关于鼓的传说,在农耕民族心目中加深了鼓的神秘色彩。

在鼓的外形和制作上,北方多用大鼓,南方多用小型的花鼓。表演时鼓可持手中、可挎系腰间、或系于胸前,乃至头顶、肩上、腋下、膝前等处,都可以系鼓。打法上,可一人一鼓,一人多鼓,最多者达十面,并表现各种人物形象。

山西晋南“万荣花鼓”,艺人轻松地敲打身上的十面小鼓,作各种精彩表演。北京“花钹大鼓”由数名儿童持小钹对打起舞,十几名肩挎大鼓的青壮年挥棒击鼓为之伴奏。钹声、鼓声,交织共鸣,相得益彰。

河南遂平《大铜器》是十多件大小锣、鼓、铙、镲配合敲打起舞,气势非凡,还能通过抑扬顿挫的乐音和舞者的神情动态表现一定内容。如表演“孙悟空大闹天宫”,当击铙挥舞至高潮时,数名持铙者同时将十几面十多斤重的大铙抛向高空,又同时接住,其技艺,为人们赞叹不已。

在《周礼》中还有“六鼓四金”的记载,“六鼓四金”一词所表达的是三千年前周代的鼓乐形式,但它和今日中国各民族的鼓舞,却有着一定的源流关系。

按《周礼》规定:“六鼓”的鼓名与用途是:雷鼓、鼓神祀,灵鼓、鼓社祭,路鼓、鼓鬼飨,fen鼓、鼓军事,gao鼓、鼓役事,晋鼓、鼓金奏。“四金”是:以金绰和鼓,以金锚节鼓,以金饶止鼓,以金铎通鼓。这些古字、古义虽难读、难懂,又属于古代舞蹈史的研究范畴,但可以帮助我们对今日鼓舞源流的探索。

山东“鼓子秧歌”每年开演前要先到土地庙前表演鼓舞以祭社,要沿途撒香包、小米、纸钱。此风习就有“鼓祭社”“鼓鬼飨”的古俗遗意。

土鼓是鼓的起源,革鼓与鼓舞代表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类型,中国西南出现的铜鼓与铜鼓舞有长江流域楚文化的色彩,用整段树干挖空制成木鼓与木鼓舞是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源于萨满教的抓鼓与抓鼓舞则是草原文化型的鼓与舞的形式。随着国内各民族之间、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交往日益频繁,鼓的造型与制作工艺,鼓舞的表演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流传的鼓舞中,鼓的质地有土(陶)、木、铜、铁、竹之分,并因其造型与表演形式之不同又有各种名称。如:木鼓舞(佤族等)、铜鼓舞(壮族等)、铁鼓舞(维吾尔、藏族)、陶质的蜂鼓舞(壮、瑶族)、竹筒舞(哈尼族)、象脚鼓舞(傣族等)、单鼓(汉、满、蒙族)、手鼓舞(维吾尔族)、长鼓舞(瑶族)、猴鼓舞(苗、瑶族)等。

“鼓之舞”一词被人们早已熟知,此源于《周易》“鼓之舞之以尽神,变而通之以尽利”等原句,一般人很少去深入研究它的内涵,《周易》研究家的释意是:“加以变通来得到全部好处,鼓舞他来收到全部神妙的作用。”释意中的“神妙”两字,给人们带来诸多启发。

若用“神”字去解释舞蹈的特征:神,是舞者的精神、舞姿动态的神韵,是舞者技艺的出神入化。而民间舞蹈则是舞者生命律动的显现,是一个民族群体跃动的形象,是我们探索鼓舞文化特征的深化。中国各民族中流传的鼓舞,多是唐宋以来盛行一时的舞蹈形式,有些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有些在汉族中已经失传。

值得注意的是:失传的唐代“杖鼓”在朝鲜族民间仍有单人或集体演奏技艺“杖鼓舞”俗称长鼓舞的风习。失传的宋代“花腔腰鼓”在壮、瑶、毛南等民族中仍有流传,这种腰鼓鼓腔用陶土烧制,中部细如蜂腰,当地称作“陶鼓”“蜂鼓”。农业社会初期鼓的数量不多,当社会发展畜牧业兴起,充足的皮革供应使革鼓与鼓舞相应进入发展的新阶段。各种鼓舞,是以鼓为道具或作为主要乐器,在锣、镲、钹等打击乐配合下进行,且具有浓郁的地域民族色彩。

这些随着地域不同鼓文化形式不同的特性,反映出北方农民的豪迈,江南田园生活的情趣,或尚带有原始文化遗存的古拙民风。若从功能上看,各种鼓舞无非是用于祈年、祭祀、耕作、战争以及悦神娱人活动,正是“六鼓四金”中“以节声乐,以和军旅,以正田役”古风的延伸与发展。鼓舞开农耕舞蹈文化先河,伴随中华民族走过漫长的艰辛之路,不仅保存了古老的乐器、乐舞,还保存着纯朴的民风,如今又激发人们迎接辉煌的明天。

中国大鼓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体现,通过不断的传承与创新,大鼓艺术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舞台上继续绽放其独特的魅力,是中华非遗宝典文化一颗璀璨的名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