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教育扩大化与罗家寨日报
罗家寨学堂开学已经三个多月了。一开始的分班,是按照父母的单位,以及性别分的。
由于学生们的年龄、学习天赋和用功程度不同,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大家慢慢拉开了差距。
进度最快的学生,已经学完了《百家姓》和《三字经》,开始追着先生学《千字文》了。
而某些不用功的学生,现在连《百家姓》都认不全,更别说默写了。
根据这种实际情况,朱高煦跟学堂的各位老先生讨论后,决定给学生们重新分班。
还在学《百家姓》的,被分配到“一年级”班。已经学完《百家姓》,正在学《三字经》的,被分配到“二年级”班。
而已经在学《千字文》的学生,被分配到“三年级”班。
除此之外,朱高煦还结合后世的思想政治课本,结合明朝的实际,与严夫子等人修订出一本《思想道德经》。里边着重讲述中华民族传统的忠于祖国,热爱家乡,孝敬父母,友爱亲朋,诚实守信,奋斗自强等等核心价值观。
而对于未来,如果有学生“三年级”毕业的话。将被升级到“中等学堂”中,继续学习。
一旦升级到“中等学堂”,每个学生每个月将有三钱银子的补贴。学习内容将根据实际需求和学生本人的意愿,学习文学、算学、建筑工程学、钢铁、化工、纺织、厨师、医药学等等学科中的一种或几种。
这些学科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教材,是邀请各单位的领导或者技术骨干来轮流授课。但是朱高煦安排几位夫子与他们着手编写教材,自己有空的时候也会过去帮着一起编写。
除了对于孩子们的教育之外。朱高煦也开始安排亲卫队的人轮流来参加基础文化和思想道德的学习,另外,各单位以自愿的原则,参加职工夜校。
为了调动各单位职工的积极性,朱高煦让各单位负责人宣布,凡是通过各年级考试的职工,每通过一个年级,每月工钱就增加一钱银子,而且在未来的升职的时候,文化年级也将作为重要的参考因素。
在“升职加薪”的诱惑之下,各单位的大部分职工,先后加入夜校的学习之中。
至于教书先生的问题,自然不用担心。那些高年级的孩子们,就是现成的教书先生。
由于一开始安排上学时间的时候,教室不够,所以孩子们一直都是分成上午班、下午班上课的。现在,虽然教室又新盖了几十间,这个规则并没有改变。
于是,上午班的学生可以抽出下午的时间来给亲卫们授课,而下午班的学生们可以给夜校的职工们授课。
参加授课的孩子们,一样有每月三钱银子。
这样,罗家寨的学堂,形成了一个完美闭环。知识的种子,就像链式反应一样,迅速传播开来。
解决完了教育问题,朱高煦又开始着手组建报社。
报社是宣传政策、统一思想、扩大影响力的利器。
之所以之前朱高煦一直没有搞报社,是因为当时罗家寨识字的人和每个人平均认识的字都太少了。
随着教育的扩大和不断深入,建立报社的条件,渐渐成熟了。
朱高煦通过交流,直接让学堂中的刘夫子兼任报社主编,又让“中等学堂”中主修文学的这些孩子们,以及教书先生中比较喜欢写文章的人,兼任“实习编辑”。
印刷方面,明朝时期的活字印刷术已经非常成熟了,而青杠林造纸厂的廉价黄草纸,正是印刷报纸的好选择。
四月底,《罗家寨日报》第一期正式刊印发型。
这个时期的《罗家寨日报》只有一张纸,四个版面。而且这个时候,报纸上的字要比后世的报纸上的字大得多,每个版面一般也就三四百字,一到三篇文章。
头版是新闻报道,宣传罗家寨的各项政策,并报道罗家寨各单位以及相关单位的各种新鲜事。
第二版是模范事迹,报道各个单位的劳动模范或者技术骨干的各种事迹。
第三版是小说连载,每期共有两篇,其中一篇是把元明时期的一些著名文艺作品连载上去,而另一篇,则是朱高煦亲自把后世网络小说按照明朝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修改,然后写出来的。
第四版是广告和群众投稿,接受所有人的广告申请和投稿。唯一的区别是,你登广告是要花钱的,而去投稿,一经采用,是有稿费拿的。
因为前几期并没有人来登广告或者投稿,前几期登的广告就是第四版本身的广告,还有汉王度假旅店的广告。
前几期《罗家寨日报》只印刷了五百份,其中四百份分发给了各单位和军营,放在统一的地方,在休息时间,由员工和亲卫们自由取阅。每天晚上下班和训练结束后,朱高煦还安排学堂的孩子们去给各单位和军营读报。
这也是罗家寨的百姓们第一次认识到,读书真的能挣钱。因为,不论是参加夜校授课、给日报社当编辑或者投稿,还是给各单位读报纸,全都是有钱拿的。
剩余的一百份《罗家寨日报》,朱高煦把他们分发给了云贵商会和汉王度假旅店。让来往的客商或者游客取阅或者带走。
结果不出所料,无论是云贵商会,还是汉王度假旅店里的《罗家寨日报》,几个时辰就不见了。还有不少客商和游客提出想要购买。
朱高煦歪嘴一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从五月初开始,《罗家寨日报》的印刷数量,增加到了一千份。而云贵商会和汉王度假旅店专门增设了日报亭,每份售价十个铜板。
于是,《罗家寨日报》被客商和游客带到了云贵的各个地方,甚至有一些带出了云贵。
此时的绝大多数人们并不知道,在未来,早期的《罗家寨日报》,都被炒到了数十两、甚至数百两银子。
而几百年后,一套几百张的《罗家寨日报》可以卖出数万两的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