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恭送太宗皇帝!
(为书友逍遥飞虫、太阳62等加更)
根据史书记载,永乐二十二年六月,明军在答兰纳木儿河搜索方圆三百里却不见阿鲁台部踪迹,所获甚微,且军粮将尽,朱棣只得下令班师回朝。
笔者认为此时朱棣应该已经病了。不然按照朱棣上次在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所作所为,大概率还要在答兰纳木儿河附近大肆破坏一番。
只能说,如果游牧政权下定决心不和你正面开战,你想要找到游牧政权,是真的要靠一些运气。
比如洪武二十一年时,蓝玉率军北征元军残部,在捕鱼儿海附近依然没有找到北元部队。当时蓝玉都想退兵了,是属下的定远侯王弼坚持下,才幸运地找到了大意的元军残部。
那一次,元军就跟后世的某位大师一样,以为明军缺乏水草,不能深入,就大意了,没有闪。
最终王弼不讲武德,率军一个偷袭,仓促应战的元军残部被杀的大败,仅有几十骑逃走。
明军击杀元朝太尉蛮子(不是贬义,他就叫蛮子),元军大部分投降。此役,明军俘获元主的多个儿子以及妃嫔、公主等人百余人,官员三千人,百姓七万七千余人,马驼牛羊等牲畜十五万余头。
此外,明军还缴获了元朝的宝玺、符敕、金银印信等关键宝物,另有各种物资无数。
但是这一次,运气并没有站在朱棣这一边。或者说,阿鲁台没有大意,他的左手中指一直按在D键上。
永乐二十二年七月十八日,在明军班师途中,朱棣终是没能撑过去,属于他的时代,落幕了。
我们评价一个皇帝,可以从他本身的贡献,对本朝的贡献,和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三个维度来进行。
先说本身,朱棣在位期间,重视农耕,开创永乐盛世;重视科举并修撰《永乐大典等典籍》;他东防倭寇、西收哈密,南征安南,北伐北元的军事功绩就更不用讲了。
如果说过错的话,那可能就是他在用人方面,出过几次失误,但是,纵观历朝历代的明君,但凡是在位时间长一点的,又有哪个没有过用人失误呢?
从对本朝的维度来说:朱棣疏浚运河,迁都北京,填充华北人口,并从东南迁移部分人口去陕西甘肃,让明朝的核心统治区域,从东南地区扩展到华北、山陕。
如果不是这样,很可能几十年后,明朝就会变成南明。
郑和六下西洋,极大的提高了明朝在东南亚、南亚和西亚以及非洲东部的影响力,这也为后来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打下了基础。
从对中华民族的维度来说,朱棣结束了宋辽金夏蒙元时期的南北隔阂。而且重新把离开中原王朝已久的很多地方重新纳入了中原王朝的版图。让这些地方的人们,重新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这个功劳有朱棣一份,也有朱元璋一份,当然这些年的所有明朝将领、士兵、官员甚至百姓,也有一份。
仁宣之治时的岁月静好,是因为先有了洪武和永乐时期的负重前行。
如果不是他们,可能会有更多的地区,走上安南一样的道路,最终脱离中华民族。
考虑到这些,朱元璋加朱棣,可以和李渊加李世民划等号,他俩加起来略微强于嬴政,强于杨坚加杨广。甚至可以比肩东汉时期的刘秀刘庄刘炟加刘肇,也就是略微逊色于西汉初期的刘邦刘恒刘启加刘彻。
要知道,刘邦刘恒刘启刘彻这四人,单拉出一人来可能并不能排到帝王的最前列,但是这四连SSR可是中国古代历史帝王的最强四连抽。
而且,刘邦到刘彻可是一共经过了一百二十年的时间;而朱元璋加朱棣,即使再加上朱允炆在位的时间,也才五十七年而已,比刘邦等人少了一半多。
(此处我们略过了一些在位时间较短,或者自己不能做主,或者没什么作为的皇帝)
因此,朱元璋和朱棣虽然都有过错,但是他们的过错在他们的功绩面前,几乎不值一提。
皇帝死在外面,是个大忌,比如当年秦始皇嬴政死后就出了大问题。
朱棣死前,发下遗诏,将帝位传于皇太子朱高炽,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秘不发丧,军中一切如常。同时,杨荣与太监海寿进京密报,朱高炽得知后,立刻派朱瞻基出京迎丧。
同时,朱高炽召见吏部尚书蹇义、大学士杨荣、杨士奇等心腹讨论对北元的布防事宜,又与礼部尚书吕震议定明太宗朱棣的丧礼事宜。
并把曾经触怒朱棣被下狱的原户部尚书夏元吉请了回来。
不得不说,在任用文臣方面,朱高炽还是有一手的,他所选用的这一批人,的的确确都是这时候能找到的,各自领域的顶级人才。
此外,朱高炽还调派人手和部队,巩固南北两京的防务。
直到皇太孙朱瞻基迎回朱棣的遗体,朱高炽才公开发丧。
永乐二十二年八月十五日,朱高炽正式登基,史称明仁宗,他颁布了大赦令,并定次年为洪熙元年。
云贵这边,自从今年得知朱棣北征阿鲁台之后,朱高煦就开始让下属的各个工厂,尤其是钢铁厂等开足马力,进入备战状态。
钢铁厂最近制作最多的产品之一,就是铁丝网。
另外,朱高煦还让建筑队,在领地边缘各个关键点路口附近,修建碉堡群与地堡群相结合的立体防御体系。
大家看到这个配置,可能第一反应会是侵华日军,但其实,类似碉堡地堡的设施,在几年前,已经被湖广总督肖授使用过了,而铁丝网被运用到军事上,是美国人发明的。
铁丝网被制作出来之后,就被悬挂到了之前立好的混凝土桩子之间,经过一段时间的风雨侵蚀,它们就会生锈。
生锈的铁丝网会比新的铁丝网更加恐怖,我们也可以称它为“破伤风之网”。为了防止工匠们被扎破手,朱高煦还给很多工匠配发了帆布制成,而且在手指部位加厚的“劳保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