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朕乃朱允炆,大明天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2章 臣朱棣,拜见皇上。

朝中诸位大臣注视着朱棣,其中包括诸多王公贵族,如李景隆、耿炳文、徐辉祖等。

他们面对不敬的朱棣,面露愤怒之色,眼神却在不停转动,似乎心存其他念头。

解缙收回了已迈出的一脚,明白这一刻的沉默,远比言语更能发挥效用。

果不其然,整个大殿陷入了一片死寂,无人再开口。

所有人都站立着,目光紧盯着朱棣。

寂静无声,整个空间充斥着压抑感,这种压迫力持续冲击着朱棣的坚定意志。

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三人已经开始颤抖。

倘若今日父亲不向皇上行礼,他们三兄弟的最佳结局,也许就是与父亲一同离开,寻找一处田地耕作。

至于最糟糕的结果,他们不敢去想象。

朱允炆和朱棣的目光对峙着。

两人都在默默的较量中。

朱棣清晰地看到朱允炆嘴角挂着的微笑,但他的眼神却透着冰冷和无情。

朱棣回想起不久前朱允炆将平安、瞿能等人派往北平周边。

形势已变,无处可退!

朱棣俯首,深深呼吸,逐渐跪下,俯身致敬,高声宣称:“臣朱棣,拜见皇上。”

心中不愿,却也无奈!

朱棣压制了内心的反抗,将那对至高权力的欲望,谨慎地掩藏。

今天的顺从,是为了将来的那个位置!

朱棣的屈服使得朝堂上的紧张气氛逐渐舒缓,官员们也纷纷放松了。

朱允炆的笑容逐渐淡去,面容变得严肃认真。

能屈能伸,擅长隐藏和表演,不愧是永乐帝。

不过,朱允炆也清楚,朱棣的膝盖下跪,但他的心却始终坚定不屈!

“起身吧。”

朱允炆微微挥手,淡淡地说道,目送朱棣起身,继续说道:

“太祖离世时,我专注于遵循遗诏,未顾及皇室之亲情,导致燕王未能及时归京奔丧,这是我的过错。”

闻言,方孝孺急忙发声:“皇上,根据太祖的规定,各王在封国内,不得随意进京,这与陛下无关,关于过错的说法,似乎并不合适,请陛下收回此言。”

朱棣见朱允炆抢先一步,主动承担过错,若再追究奔丧受阻一事,便显得自己小气,无奈之下只能顺应,答道:

“方先生所言极是,虽然我内心有所不满,但也不敢违逆太祖之命。”

“既然是太祖的意旨,我自当遵循。”

“错误就是错误,一个不愿承认并直面错误的帝王,怎能治理天下?”朱允炆轻叹一声,继续道:“在做人做事上,小错误可以改正,中错误可以纠正,但大错误,绝不宽恕……”

‘绝不宽恕’这四字落在朱棣耳中,令他全身一震,抬头望去,只见朱允炆正凝视着自己。

这难道是在警告自己,回头还来得及吗?

“朕希望诸位勤于反思,畅所欲言。”

“如果朕有所不当,可以上书说明。”

“但有一点,朕不需要无根据的传言,朕需要的是有理有据的陈述。”

“空洞无物的话语,无端的攀附陷害,这类事情,就让它彻底终结吧。”

朱允炆的这番话,让朝堂上的人士振奋起来。

特别是那些从洪武朝幸存下来的臣子们,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意味着皇上不会再因为一言不合就对百官实施鞭罚,也不会因为某人的恶意陷害而导致连坐。

朱棣听到朱允炆的话,心中也暗自点头。

这个侄子,治国方面的手腕确实不简单。

朝堂上的会议,焦点逐渐从朱棣身上转移开,开始讨论一些不那么重要的小事。

朝会结束后,朱棣前往乾清宫,拜见了太后吕氏。

......

中山王府,朱棣的车驾缓缓驶来。

而中山王府外,徐辉祖兄弟三人早已等候良久。

徐达在洪武朝被誉为首屈一指的武将,为了笼络徐达,朱元璋安排朱棣迎娶了徐达的长女徐仪华。

作为徐达的女婿,燕王归京时,理所当然需要拜访中山王府,见自己的大舅子徐辉祖。

尤其是在徐辉祖成为武将勋贵中的佼佼者的情况下。

尽管朱棣在北平府颇有声望,但毕竟距离中央甚远,若不与京城内的重要人物建立良好关系,一旦皇上有意对自己不利,自己岂不是陷于孤立无援之地?

不管是基于亲情还是对未来的考虑,朱棣都有必要前来这一趟。

驾驶的车舆停稳后,朱棣从中走出。

徐辉祖等人上前向朱棣行礼。

朱棣急忙制止他们,说道:“不必如此多礼。”

徐辉祖面色严肃,态度并不热情,坚持行了一礼,随即说道:“王爷归京,尚且遵守礼仪,我们徐家若不行礼,岂不显得失礼?”

朱棣的眼神微微一凝。

徐辉祖这番话表面似乎是赞扬,实则含有指责之意,暗指朱棣在朝堂上长时间不跪拜行礼,缺乏基本的礼仪。

朱棣没想到,经过这么多年未见,自己的大舅哥在重逢之际竟没有给予任何情面。

不过,朱棣心中明白,徐辉祖的忠心早已归于朱允炆,无法再争取到他的支持。

“大哥,姐夫难得回京,此行到我们家中,纯属亲情拜访,无需如此正式。”

徐增寿观察到气氛略显尴尬,急忙说道:“姐夫,请进。”

徐辉祖用严厉的眼神瞪了弟弟一眼,脸色略显沉重。

朱棣却不以为意,轻轻一笑,随即步入府中。

在参拜了家庙后,他才正式进入主厅。

朱棣指派随从,将徐仪华准备的礼物带入徐府,替徐仪华向家人问好,关切地询问几位内弟的身体健康,留下关怀与嘱咐。

“四妹怎么不在?”朱棣好奇地问。

徐辉祖的嘴角轻微动了动,却未发声。

徐增寿则主动回答:“姐夫,妙锦现在在国子监,近期忙碌,恐怕无法脱身来见。”

“国子监?”朱棣露出惊讶的表情。

对于这等琐事,朱棣并未有所耳闻。

突然得知徐妙锦进入国子监,他难掩诧异。

毕竟,国子监的重要性朱棣心知肚明,不可能容许一名女子随意闯入!

“陛下让妙锦以学正的身份去国子监寻找人才……”

徐增寿讽刺地说着,对这个任命表现出明显的不屑。

尽管他关心妹妹,但认为年仅十八岁的徐妙锦如何能识别真正的人才。

这一任命在他看来完全是荒谬之举。

朱棣的眼中闪过一丝玩味。

自己的侄子果然大胆无畏,屡次违背太祖的意志和家训。

这件事情,或许自己日后可以推动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