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人格具有统一性

孩子的整体人格

孩子的精神世界就像一个万花筒,不管我们转到哪一个角度,它都会开出绚烂的花。而孩子的生活则像是一幅写满字的卷轴,不管我们想要了解哪个字,都需要打开整个卷轴,或许这才是最吸引我们的地方吧。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展现出了他的整个人生和人格,而人生和人格又是一种无形的背景,不结合这些背景,我们便无法了解孩子的个人行为。我们把这种相互关系称为人格的统一性。

人格的统一性从童年时期就开始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行为和表达方式相互协调形成一个统一的模式。孩子在生活中会有各种各样的需求,他们必须用统一的方式表达这些需求,这种统一的方式塑造了孩子的性格,同时赋予了孩子个性化特征,将个体与其他做出类似行为的孩子区别开来。

大多数心理学派都会忽略人格统一性的存在,即使他们承认统一性的存在,也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所以,我们经常发现,在心理学理论和精神疾病治疗中,专家们会把某一特殊手势或表情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有时我们把人们的某种表现形式称为情结,这样它就可以从人们的其他活动中分离出来了。这种分离就好比从乐谱中单独拿出一个音符,不顾整体地想要了解它的意义。这种分离本不恰当,却被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

个体心理学反对这种普遍的错误方式,如果把这种方式应用到孩子教育中,更是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伤害。惩罚理论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如果一个孩子做错了事,要受到惩罚,这时我们通常会考虑这个孩子的人格给我们留下的总体印象,但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如果一个孩子屡次犯错,那老师或父母会带着偏见看待他,认为他无可救药。相反,表现一直优秀的孩子偶尔做错事情时,因为“表现优秀”的总体印象已经先入为主,所以人们不会给予这个孩子特别严厉的惩罚。不管是上述哪种情况,我们都没有找到真正的问题根源,只有全面了解孩子的人格统一性,才能从源头解决他们的行为问题。个体心理学要做的就是把音符放回乐谱中,再去了解它的意义。

当问一个孩子为什么这么懒时,我们不可能从他身上得到我们想知道的答案。同样地,我们也不能指望一个撒谎的孩子告诉我们他为什么撒谎。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对人类本性有着非常深入的认识,几千年来,他的话一直回旋在我们耳畔:“世界上最难的事就是认识自己。”就连心理学家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又有什么权利要求一个孩子能够回答这么复杂的问题呢?了解个体行为含义的前提是了解他的整个人格,这个方法不是要描述孩子做了什么或如何去做,而是要了解他在面对任务时采取的态度。

了解整体人格的重要性

了解孩子人生的整体背景是非常重要的。举个例子,一个家庭有两个孩子,老大是一个13岁的男孩,他5岁时妹妹出生。这个家庭的经济条件不错,妹妹出生之前,父母对老大有求必应。妈妈聪明、心地善良,特别宠爱儿子;爸爸和蔼可亲、温文尔雅,他很享受儿子对自己的依赖。因为爸爸是一位军官,长年离家在外,所以这个男孩跟妈妈的关系更近一些。男孩已经习惯了自己是家庭的中心,所有人都围着自己转,他时不时地冒出一些奇怪的想法,而妈妈总会想尽办法满足他。当然,妈妈也经常被儿子没有教养或带有威胁性的表现激怒,母子的关系逐渐变得紧张起来。男孩会不断地欺负妈妈,使唤她、捉弄她,总之就是不管何时何地他都要让自己成为那个不听话的孩子。

男孩的行为让妈妈很困扰,但他又没有表现得特别过分,所以妈妈只是教训他几句,然后又开始帮他整理衣服、辅导课业。这让男孩认为不管自己犯了什么错误,妈妈总会帮助自己摆脱麻烦。他其实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像大多数孩子一样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小学和初一阶段,他的成绩还不错。直到初二,他的性格突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父母与他的关系也变得极度紧张。他自暴自弃、懒散堕落,他的所作所为让妈妈非常担心。一旦妈妈没有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会生气地拉扯妈妈的头发,拽她的耳朵或手,闹得妈妈片刻不得安宁。男孩拒绝改变自己的发泄方式,随着妹妹长大,他的行为愈演愈烈。妹妹很快也成了他的攻击对象。虽然他没有伤害妹妹的身体,但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嫉妒之心。从妹妹出生开始,男孩的行为变得越来越恶劣,他就是要成为家里面的破坏大王。

当孩子的行为越来越恶劣,或者表现出了某些明显的不良征兆时,我们必须找出行为发生变化的起始点以及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使用“原因”这个词很勉强,因为大多数人都无法理解为什么妹妹的出生会导致哥哥成为问题小孩。但这种情况确实很常见,而且当事情发生在孩子身上时,我们就不能单纯地认为这只是态度错误而已。严格地从自然科学意义上讲,这根本就不是因果关系,不能说因为弟弟妹妹的出生,哥哥姐姐就会变坏。自然科学对客观现象确有定论,比如说,石头肯定是以一定速度垂直落地。但在个体心理学中,精神世界的“崩塌”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只是这些大大小小的错误会影响个体的未来发展。

对事实的主观理解

在人类心理的发展过程中,一定会有错误发生,这些错误及其后果先后出现,以失败或方向错误的形式表现出来。人类心理活动中有制定目标这一项,而制定目标的过程需调动主观判断,因此就会有判断错误的可能性。制定目标的活动最早出现在童年早期,两三岁的孩子就已经开始为自己制定目标了,他们的目标就是要获取优越感,并且一生都会用自己的方式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所有人都会遵循这个规律。尽管孩子在确定目标的过程中可能会判断错误,但已经确定好的目标还是会不同程度地指导着孩子的行为。孩子通过具体行为对目标进行细化,同时根据这个目标规划自己的人生,然后一点一滴地向着目标努力。

由此可以看出,孩子自身对事物的理解决定了他们如何发展和成长;当他们陷入新的困难情况时,他们的行为又会受制于自己曾经的错误和失败经验,了解这两点对于孩子心理教育至关重要。在特定情境下,孩子表现形式的强弱或特征并不取决于客观事实或客观环境(比如说妹妹出生),而是取决于孩子对事实的主观理解。这充分证明了因果关系理论的不合理性:客观事实及其绝对意义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但与错误的主观判断之间不存在任何关联。

主观判断而不是客观事实本身决定了要选择的方向,这一点非常重要。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判断是指导我们行动的基础,同时也塑造着我们的人格。经典案例“恺撒征服埃及”可以说明主观判断对行为的影响。恺撒在攻打埃及时,他下船跳到岸边,没有站稳,跌倒了。跟随他的罗马士兵认为这是不祥之兆。如果不是恺撒挥舞着胳膊大喊“非洲,我一定会拿下你的!”,再勇猛的士兵,看到恺撒跌倒也很有可能就掉头回罗马了。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现实事件里存在的因果关系太过薄弱,一个构建良好的完整人格会影响事件结果。该理论同样适用于群体心理和理性意识的关系:如果在一个事件中,与群体心理的某一个条件相比,理性意识占了上风,这并不是因为群体心理或理性意识给出的理由符合当时情况,这其中并不具有因果关系,只能表明群体心理和理性意识都反映了人们的自主性观点。通常,只有在我们尝试并证明了错误观点行不通以后,理性意识才会建立起来。

孩子犯错背后的动因

回到男孩的案例。男孩很快发现自己身处一种糟糕的境遇。大家不再喜欢他,他在学校里没有任何进步,行为也没有任何改变。周围人都很讨厌他的所作所为,他的行为完全展现出了他的人格。接下来的事情就可想而知了,只要他的行为妨碍到了其他人,他就会立刻受到惩罚,比如,收到较差的成绩报告单、寄送给家长的投诉信。这样的情况每天都在上演,直到学校认为男孩不再适合学校生活,建议他退学。

得知这个结果时,男孩应该是所有人中最高兴的了,他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男孩的态度表明了他的行为模式里的逻辑始终是一致的。他始终保持着错误的态度,且固执不变。他总想让自己成为所有人关注的焦点,这就是他的根本性错误。如果犯了错误就应该受到惩罚,那他就应该为此接受惩罚。这个错误造成的后果就是,妈妈必须不断地照顾他。也正是因为这个错误,8年来,他就像一个至高无上的王子,试图想要成为妈妈生命里的唯一,而妈妈也总是在他身边等待着他的吩咐,但妹妹的出生剥夺了他的王位。为了夺回王位,男孩又因此犯了一个错误——暴力反抗。但我们应该知道他本质上既不坏,也不恶。只有当孩子处于未经准备又无人指导的境况时,恶劣的行为才会出现。例如,一个孩子习惯了妈妈对他全身心投入,突然间情况发生了变化,他进入了学校生活,在学校里,老师需要照看整个班级,无法只关注某一个同学。当有学生想要博得老师更多的关注时,老师会难以顾及。这种情况对被家长溺爱的孩子来说非常危险,但这个孩子最初并不是十恶不赦或是无可救药。

男孩个人的计划与学校环境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冲突。这个冲突可以用图形表现出来,将男孩人格的方向和目标画出来,再画出学校要求制定的目标。从中可以看出这两个目标指向了不同的方向。男孩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围绕目标运转,也就是说,他的整个系统都是静止的。另一方面,学校要求每一个孩子都建立一个常规的生活方式。所以,冲突不可避免。但学校忽视了冲突下的心理因素,学校既不允许冲突的存在,也没有尝试消除冲突的根源。

这个男孩渴望妈妈随时随地只为他一个人服务,这种强烈愿望主导了他的生活。他的行为动机表明,所有的想法都指向了一件事:我一定要独占妈妈,她只属于我一个人。但事实上,他还需要做其他事情,而且这些事情需要他独立完成,比如说看管好自己的课本和作业、整理好自己的物品。这就像是用赛马拉车,其任务和属性不匹配。

在这个案例中,男孩的表现并不好,但如果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可能更多会对其感到同情。学校的惩罚起不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因为惩罚只会告诉男孩他不适合学校生活。不管是被学校开除还是暂时离开学校,他都距离自己错误的目标更近了一步。这就像陷阱,让他误以为自己已经有所收获了。

惩罚为何无效

在了解真实情况后,我们就该知道因为各种错误去惩罚男孩起不到任何作用。例如,他忘记带课本了,这也是我们意料之中的事情,因为他的目的就是让妈妈来学校为他送课本。这种行为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人格计划的一部分。要知道,人格的所有表现形式是一个统一体,男孩的行为始终没有任何改变,一直遵循着他的生活方式和人格的内在逻辑。这也证明了,他成绩差并不是因为不聪明,因为真正智力低下的人根本无法活出自己的人格。

这个复杂的案例也说明了另一点。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都处于与那个男孩类似的情况。我们自己的计划、对生活的解读与社会传统法则并非完全一致。以前,人们认为社会传统法则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我们逐渐认识到人类的社会制度并不神圣,也非一成不变。社会制度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动力正是社会中每个人的向前奋斗。社会制度为我们而存在,而非我们为社会制度存在。社会生存法则就是要保持社会意识。但人类不是在统一标准下批量生产的物品,因而社会化思想下也允许个性化存在。

人与社会的关系属于个体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它可以应用到学校系统中,也可以应用到孩子心理问题的治疗中。学校要把孩子看作一个有完整的人格、有深入培养和发展价值的个体。同时,学校还应该学会从心理学角度去判断某些特定行为,就像单个音符只有在乐谱中才有意义一样,我们也需要在人格统一性的大前提下去研究那些特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