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序 “野兽!”
晚上,迈克斯穿上他的野狼装……妈妈呵斥道:“你这个野兽!”
——莫里斯·桑达克(Maurice Sendak)
《野兽国》(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
一个朋友曾向我们讲述了关于他家所养的一只名叫“午夜”的狗的故事。“午夜”来自当地动物庇护所,是一只品种无法确定的混种狗。根据目测,它带有部分黑色拉布拉多犬、部分英格兰牧羊犬和部分柯利牧羊犬的血统。由此,你大概能想象出“午夜”的模样——一只毛发茂密的黑色大狗。
在朋友讲述的故事里,他和哥哥被安排了一个将栅栏重新刷白的任务,这些栅栏环绕在相当大的前院周围。在当时11岁的他和他13岁的哥哥看来,这累人的任务犹如残酷异常的“惩罚”,明明他们什么错都没犯。
那天,他们的父母在离家上班时希望兄弟俩能在晚餐前将栅栏粉刷好。晌午时分,炎炎烈日下只完成一半任务的兄弟俩已经感觉无聊至极。沮丧感使他们开始抱怨手头的任务,并讨论起任务完成后他们将如何度过剩下的暑假。此时,“午夜”正自顾自地蜷缩在门廊下,那是它唯一能找到的荫凉处。
马上就要正午了,我们的朋友有了一个自以为有趣的点子,他告诉哥哥:“跟你说个好玩的……”
装备好油漆刷子和一罐白色油漆,兄弟俩对“午夜”发动了奇袭。它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就中了“埋伏”,看起来就像是“臭美公子”[1]的大哥。“一只巨型臭鼬狗狗!”我们的朋友回忆道。正当兄弟俩欣赏着他们的杰作时,他们的父亲在午休时回来了,想看看他们的进度如何。然而,展现在父亲眼前的是只粉刷了一半的围栏和一只带有白色条纹的、在庭院内惊恐地蹿跳的黑狗,以及在草地上笑得打滚的儿子们。我们的朋友回想后果时这样描述道:“我们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在获奖童书《野兽国》中,作者莫里斯·桑达克也讲述了一个类似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调皮的、富有想象力的小男孩,名叫迈克斯。他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穿上野狼装在家里搞“恶作剧”。在短短的时间里,他用毛毯搭了个帐篷,对他的泰迪熊玩偶处以绞刑,举着叉子追着狗跑,还扬言要吃掉他的妈妈。作为惩罚,迈克斯没吃上晚饭,被要求直接上床睡觉。但这仅仅是故事的开始,接下来迈克斯在房间里为自己创造了一个世界,他在其中可以去探索遥远的国度,和奇特的怪兽碰面,并成为一个国王。在故事的结尾,他返回自己依恋的家,那里有热气腾腾的晚饭在等着他。
桑达克笔下的这个经典儿童故事描绘了一幅男孩世界的美妙画卷,它告诉读者男孩是什么样的、要做什么,以及他们有什么样的需求。每个男孩在成长为男人之前都要经历一段漫长而复杂的旅程。在这个旅程中,他们会经历身体、情感和精神上的变化。这些不仅体现在外在,而且内在的变化也同样丰富,甚至多于外在的改变。这段旅程不仅有风险、代价昂贵,而且充满变数。
风险莫测的旅程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写道:“在所有动物中,男孩是最难驯服的,因为他们尚无法调控其身上理性的源泉。”
大家都赞同这个说法吗?
一般来说,男孩比女孩更难养育。对父母而言,男孩是更难啃的硬骨头:他们更难被教育、更难建立亲近关系、更难被指导和训练。睿智的英国作家、记者G.K.切斯特顿(G.K.Chesterton)这样形容道:“男孩阶段是最复杂和难以理解的时期。哪怕一个人已经经历过,他还是无法理解那到底是什么。一个男人永远无法完全了解一个男孩,哪怕他自己就曾是个男孩。”
虽然我们可能无法彻头彻尾地了解男孩这种生物,也并未以驯服他们为目标,但我们仍可以做得更好,来陪伴他们踏上成为男人的风险莫测之旅。
这就是我们写这本书的原因。本书阐释了男孩的世界以及成年人在其生命中扮演的角色。如果你是父母、教育者、咨询师或导师,本书将为你提供一个重要视角,帮你了解如何指引你爱护的男孩踏上成为男人的旅程。如果你真的心系一个男孩以及他的未来,那么你以及任何与他生命有关的人都必须认真对待这份使命。
本书是基于以下几个简单但重要的基础观念而写的:
每个孩子都是天赐的礼物,男孩也不例外;
男孩身上被造物主赋予了狂野不羁、活泼淘气、想象力丰富的特点;
培养男孩的方式将直接影响他会成为什么样的男人;
如果男孩要成为一个具有其个人特点的体面男人,那么就需要接受和培养女孩不同的方法;
虽然男孩身上有很多稀奇古怪的地方,但也有更多的有趣之处。
男孩的“配料”颇丰,包括生理、基因、文化、情绪、精神信仰、剪刀、蜗牛,以及小狗的尾巴等。男孩是十分复杂的,比通常我们给予他们的称奇不已的评价本身更为复杂。虽然很难对男孩阶段的各个方面进行巨细无遗的检视,但在本书中,我们将尽可能多地提供信息,以为作为男孩父母、教师或导师的你提供更多可靠的指导。我们已尽量将对男孩的理解完整地展现出来,为你提供信息并让你做好准备——带着智慧、爱心和自信,参与生命中那个男孩的成长。
关于“艺术”和“养育”
你们应该已经注意到了本书的英文副标题的中文意思是“养育男孩的艺术”,这可不是无中生有或是出版社市场营销部门的突发奇想。事实上,这寥寥数语就抓住了我们和男孩打交道方式的精髓。尽管我们的多数经验都来自作为咨询师的临床工作或是我们自己的家庭,但我们早已意识到,将男孩养大更像是艺术而非科学。诚然,有不少原则可以帮助我们应对男孩成长为男人时的挑战,但要想将原则运用好则更需要一些技巧和创意。
这本书和其他关于男孩的书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其中之一就在于,我们是以教师的心态来看待素材的。我们没有提供一份非黑即白的清单告诉你在养育男孩时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而是搭建了一个框架。这个框架将帮助你参与、引导你所爱护的男孩的生活,一生伴他同行。养育男孩十分复杂,绝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能做”与“不能做”,而要更具有个人特色,量身定制并且带有艺术性。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更喜欢用“养育”这个词,而不是“塑造”“形塑”或“雕塑”之类的词。养育是指为孩子提供温和的关怀和保护……帮助他生长和发展,或者促进某人或某事生长发育、茁壮成长并取得成功。在我们考虑如何与男孩互动时,“养育”是一个重要的理念,与“指导”或“教育”相对。尽管这两个理念也很重要,但远远不够。虽然我们知道这有点吹毛求疵,但是像“塑造”“形塑”或“雕塑”这样的说法表明我们有能力将男孩塑造成我们想要的样子,而这是有争议的。就算我们可以,可是这对他们而言就是最好的吗?这就是我们认为“养育”意味着要有一个更好的心态的原因。这样的心态首先要考虑的是男孩将被创造成什么样的人,其次要考虑我们会对这样的创造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传统的“尊重天性”和“后天教养”之争中,我们更喜欢的说法是:“我们的工作是‘教养’天性。”男孩们首先需要的是我们认识到他们是谁,然后他们才需要有智慧的、忠实可靠的成年人为他们在从男孩成长为男人的旅程中指明方向。
本书结构
关于男孩是什么以及他们需要什么的说法多种多样,因此我们将本书分为三部分,每个部分都从养育男孩的一个不同角度切入,共同组成一个联系紧密的完整视角。
· 第一部分“陪他一起走过成长的五个阶段”主要以发展的角度来看待男孩从被孕育到成长为男人的过程。这部分以时间为序,提供了一个男孩成为男人必经之路的地形路线图。
· 第二部分“他在想什么:关于男孩的智力”则密切关注了男性神经学和生理学。这部分涵盖的领域包括脑部发展和学习方式,以及其他影响男孩一生的关键生理学问题。
· 第三部分“走进男孩的内心世界”则强调男孩情绪、精神和道德的发展。
如果一个男孩想要成长为一个坚强、有智慧的好男人,那么这些发展不可或缺。
书中还有一些补充文章,它们可以为父母、教育者、导师和教练提供有用的提示、重要的提醒以及优质的参考资料。书中还有大量的真实生活案例,包括我们的亲身经历以及在我们咨询实践中所辅导过的男孩与男人的故事。[2]
阅读指南
除非你曾读过我们的其他书籍,否则你很可能会好奇我们是谁,以及我们写这本书的原因。我们都是执业咨询师,在我们迄今为止的工作中,有大量的关于养育男孩的咨询案例。尽管我们接受过不同的培训并且有着各自专精的领域,但我们对男孩以及他们将成为的男人有着共同的使命感和极大的热情。
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也身处其中。在我们各自的家庭中,一共养育了七个孩子,其中有五个是男孩,因此我们对养育男孩的这个话题有更深的体会。
通过在纳什维尔晨星咨询部[3]的临床实践、个人治疗、团体咨询和夏令营,戴维已经帮助过数以千计的曾挣扎于种种问题和挑战的男孩及其家庭。
本书的许多内容就是从戴维日常教授的一门叫《养育男孩》的课程中延伸而来的。在过去数年里,他已经辅导了成百上千的父母、导师和教育工作者,教他们如何处理与男孩共同生活、教导成长期的男孩和为男孩进入成人期做准备等各种棘手的任务。
斯蒂芬是一名独立执业心理治疗师,教授关于婚姻、育儿的课程,也是一名牧师。
如果你是父母或是祖父母,那么我们很感谢你出于对你生命里的那个男孩的足够重视(或许只是因为快失望透顶了)而阅读本书,感谢你想更好地让自己做好准备,来为他提供所需的一切。如果你是教师或是为青少年服务的工作者,我们也为你送上掌声,因为你为了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而加倍努力,并进行自我提升。
结合我们的经验,我们更加确定男孩的确是一种“不同的物种”。如果父母、教师和导师想要更好地帮助男孩成长,就必须与他们互动,并且直面养育他们的挑战,这需要投入尽可能多的心血。要做到这点,必须心甘情愿、有能力并做好准备,去踏上那片被莫里斯·桑达克称为“野兽国”的遥远土地。
注释
[1]Pepé Le Pew,毛色黑白相间的法国臭鼬的卡通形象。——译者注。
[2]在本书中,除了作者自己孩子的故事,其余例子都使用了化名。为了保护隐私,特定的身份识别信息也作了更改。一些事例是在几个不同的人的经历基础上结合而成的,但基本的事实和应用方法都是真实的。——译者注。
[3]Daystar Counseling Ministries,成立于1985年的非营利性咨询事工组织,服务儿童、青少年、青年和家庭的需要。——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