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红楼梦》是一部大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小说的一个巅峰,它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现实生活画卷,生动细致地描述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淋漓尽致地反映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过程。自问世以来,有无数研究者将其作为一座文化宝库,索隐探赜,钩深致远,以此窥探中国传统社会特别是明清贵族生活的奥秘。
中国法律史的研究者在近些年的研究中有一个明显的趋向,就是极大地拓宽了法律史研究依据的材料,从早期主要利用官府律典、条例、谕旨、奏折或题本、实录、地方法规、各种司法和行政文书档案等传世文献,还拓展到对文人笔记小说、方志、家谱、私人日记和信函、各种民间契约、文书、碑刻或志铭、行规族法、采访或口述记录、影像或器物等资料的收集整理,进而分析其蕴涵的制度意义与法文化价值。明清两代因为距今相对较近,留存的资料更为丰富,近年相关成果迭见,有力推动了法律史的研究,陈超在自己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著作《〈红楼梦〉士人礼法面面观》就是该领域的一部新作。
清末震钧《天咫偶闻》卷十曾记:“八旗旧家,礼法最重。余少时见长上之所以待子弟,与子弟之所以事长上,无不各尽其诚。朝夕问安诸长上之室,皆侍立。命之坐,不敢坐。所命耸听,不敢怠。不命之退,不敢退。路遇长上,拱立于旁,俟过而后行。宾至,执役者,皆子弟也。其敬师也亦然。”《红楼梦》中关于中国传统社会有关制度、典章、器物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全方位描写,该书作者曹雪芹透过这些描写所表达的自己对清代社会中人情世故的体察和对传统制度与文化的思想观念都历历可见,这也早已为许多研究者所关注和熟知。而中国传统社会的法制正是几千年来形成的一套完整复杂的礼法系统,把《红楼梦》描写的士人礼法观念作为法律史的研究对象是不可或缺和非常有意义的。
本书作者将自己的工作定位为文史交叉学科和“法律与文学”交叉学科的研究,结合《红楼梦》书中的故事情节,将小说中出现的实物意象、人物关系、家庭礼仪和社会风俗等细致剖析,探究当时士人礼法观念的演变,补充了律典和史籍记载的不足,加深了人们对真实的传统社会礼法生活的认识。由于《红楼梦》本身具有的突出的艺术成就,那种对人物的生动刻画,那种成熟优美、准确传神的语言,使相关的研究成果也颇具可读性。相信读者在获得对中国古代礼法制度、社会文化史、法律思想史等的崭新认识的同时,也能享受阅读文字的愉悦。
徐永康
2023.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