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软体动物
就在其他生物还在忙着想尽一切办法的生存下去时,软体动物却仗着无坚不摧的齿舌与前期无解的叠甲猥琐发育。由此兜底,软体动物的眼睛演化也走上一条与泛节肢动物截然不同的道路。
徐远发现软体动物眼睛的发展方向无比的契合互联网思维,对于这种运作模式从大厂毕业的徐远感觉无比的熟悉。
首先甭管有用没用,先把概念炒起来再说,在软体动物这里诞生了一大堆关于眼睛的奇思妙想,有些如魁蛤(魁蛤属)演化出了类似于节肢动物但没有晶状体的阉割版复眼,还有如扇贝(海扇蛤科)演化出利用凹透镜反射成像的“反射式眼睛”,FAST直呼内行。
只可惜这些眼睛乍一看噱头十足,用起来没几个靠谱,但大浪淘沙之下还真就被软体动物试出了个成功路线,有些软体动物将“杯形眼”不断挖深,直至将其变成一个空心球体,这时候奇迹出现了,由于这样的眼睛只有一个小孔对外,意外触发了隐藏奖励,小孔成像。
于是软体动物突然就有视觉了,今天的鹦鹉螺虽然是独自演化的装备但是还保留着这种“小孔成像眼”,徐远知道在它背后是一个名为“角石”的上古族裔,它们很可能就凭着这种初级的眼睛与开局大优的泛节肢动物一番高手过招,愣是抢来了半壁江山,不过那其中的故事要到奥陶纪了。
徐远考虑到以今天眼光来看,小孔成像眼和早期的复眼都属于那种“看得见,就是有点瞎”,所以这场远古争霸也颇有几分星际世界杯的既视感。
但在战无不胜的互联网思维指导下,以及礁石上源源不断的藻类供养下,软体动物的眼睛不断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竟爆发出了惊人的演化潜能。
首先小孔成像眼有个特别大的弊端,这样的眼睛如果进点沙子啥的就会非常麻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些软体动物顺理成章的往眼球里面填充一些透明胶质,在经过不断的配方改良,这些透明胶质最终变成了一块能够变形的凸透镜,也就是晶状体。
晶状体的出现让原本模糊的世界可以通过调节焦距变的清晰了起来。有了清晰成像那接下去都好说了,给眼底配上更密集的感光细胞,同时在眼球后方配置一个专门处理视觉信号的神经节,镜头、底片、处理芯片也就配齐了,由于这样的眼睛在原理上和照相机一样,因此常被称为“照相机眼”。
徐远相信从距今4亿年前的奥陶纪开始,以部分角石、菊石和蛸类为代表头足类软体动物,就凭借照相机眼这个当时而言最强悍的眼睛创立了软体动物第二王朝,继续着自己的国祚。
至于循环系统,软体动物交出了一份和节肢动物几乎完全一样的答卷,几乎完全照搬了节肢动物的开管循环系统,稍微改变了一下就形成了开管循环2.0。
徐远结合现代软体动物的演化倒也理解,逼近软体动物给人的感觉就是想称霸又不太肯下功夫,老是寄希望于偷师别人的奇技淫巧来走捷径称霸,可谓目标明确路线妖娆,在现代几乎能在软体动物身上找到一切霸主的影子。
徐远也知道演化的事情怎么能说偷呢,一切都是趋同演化。简单来说就是源自不同祖先的生物,由于相似的生活方式,整体或部分形态结构向着同一方向改变。
一开始软体动物在坚定的走节肢动物那种开管式循环的路线,但它们还是老毛病,不肯竟学,自始至终都没有建立起节肢动物那么精细的血液渗透体系,所以它们最迅捷也就是蜗牛的水平,真正做到了师夷长技还是被夷吊打。
不过徐远也可以理解,终日在礁石上生活,也就没必要进行精细的血液渗透体系的铺设,也就不会产生相关的自然选择。如果是其他动物没有这套系统会被捕食、或者追不上猎物被饿死。但是依靠取食礁石上的藻类过活的软体动物就没有这种担忧。
至于软体动物的神经系统,可以说是它们少有的创新了,毕竟在软体动物中可是诞生了智力最高的无脊椎动物——头足类或者说是蛸类。就算不懂生物演化的也会在各种营销号中得知章鱼的聪明才智,而章鱼就是蛸类。
徐远开始认真的观测起软体动物的神经演化,看看它们又走出了什么道路。为了防止节肢动物那种脑子遍布全身带来了内部权利斗争,最后掣肘自己的情况,软体动物们从一开始就严格控制了自己的体节数量,这虽然让它们前期难以获得很大的体型,但也确保了脑的权力不至于太分散。
徐远看到它们在控制自己体型的同时也在整合着内部的各种资源。在此之后它们再逐渐对各个神经节的职能重新划分,大体上的思路就是将神经节分成三组,分别主管感觉、运动与内脏活动,也就是脑神经节、足神经节与脏神经节,由于内脏活动不太需要高速反应,所以脏神经节一般是单独待在一边高度自治。
而感觉与运动之间关系非常紧密,为了尽可能得缩短两者之间来回的时间,不少软体动物将足神经节与脑神经节尽可能靠近。以此换来了超高反应速度和配合能力。
其实徐远也知道节肢动物并没有就此躺平,之前观测时就已经发现它们在有意识地精简自己的脑数量了,节肢动物先是让自己左右两侧的神经索合二为一,直接把脑的数量减了一半,但这只是相当于把全身所有的脑均匀增强了一倍,并没有改变强枝弱干的整体架构。
徐远也明白不管软体动物也好,节肢动物也罢,它们的锐意改革归根结底不过是在历史遗留问题中的负重前行,它们改革的终点不过是另一类动物的起点而已。
观测到此,徐远明白软体动物的基本盘已经形成,之后就是对于背部高高隆起的贝壳进行处理了,而着各种处理方式就演化出了不同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