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六 感恩庆华 情系枪魂
看到长泰《匠勋》这部新作,真的有与《枪魂》同样的感受和不一样的感动,它让传说的精彩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如果说作者所著《枪魂》一书是庆华厂历史辉煌的再现,那么,《匠勋》则是通过讲述工厂北迁半个世纪以来,各个发展阶段106个形象鲜活的故事,为我们矗立起的又一座精神丰碑。它更有超乎寻常的感染力和震撼力,让人可读可视,可圈可点。
我们这一代人,可以说是“伴着枪声入眠,听着枪声长大”的。从儿时起就对枪有着特殊的情感,对庆华厂有着美好的向往。当然,有梦想并且能够实现其梦想的人是幸运的。庆华中学1970届的同学们就很幸运,毕业的600多人,这其中也包括我,一同走进了当时令人羡慕的兵工厂;走进了培养千千万万优秀兵工儿女的大熔炉,投身到如火如荼的研枪造枪的生产洪流中。
不管岁月如何变迁,我始终忘不了哺育我成长的老家老厂,忘不了引领我前行的兵工前辈,忘不了给予我帮助的老师傅、老同事和老领导,忘不了群策群力团结拼搏的日日夜夜。
《匠勋》作者刘长泰和我一样,也是从庆华中学走出来的,与老家老厂情结深厚。他是经过几年的知青磨炼后,考入庆华技工学校而进入工厂的。我们之间有着工作上近距离接触的经历,他曾在厂长办公室任秘书、副主任、主任。
以我对长泰的了解,他文字驾驭和才思敏捷创作的能力毋庸置疑,其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韧劲儿也是有目共睹的。但凡做事都需要有动力,握笔写作需要精雕细刻,反复推敲,苦苦耕耘,他能耗费几年的时间,全神贯注地书写庆华厂的功勋,其动力何在?在他的《枪魂》出版后,我们多次聊过这个话题。其实说来说去,唯独放不下的就是一种情怀。他说过:“庆华厂的几代人都很了不起,尤其是老一代庆华人,为新中国兵工事业的发展壮大,‘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儿孙’,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有责任把他们的优良传统继续发扬光大,让世代传承。改革开放的今天也同样需要这种凝神聚力的正能量,同样需要崇拜工匠和礼赞楷模。”
是的,很多人都会有同样的感慨。我曾和作者说过,希望他能写一写庆华厂当年的那些人和事,有血有肉,入情入理地再现和解读历史……当时觉得只是一个设想,因为我深知构思创作的付出很费时,很熬人。可令我十分惊喜的是,时隔两年,他真的就把这个题材的新作写出来了。除了文学创作本身,还有为此呕心沥血,追求卓越的苦功,因为时间跨越幅度、故事素材收集、挖掘和整理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为了落实情节,求证数据,收集照片,作者想方设法去采访主人公,查阅文书档案,全方位、多渠道地追踪知情人。故事里有一位坐在办公室里听靶场的枪声,就知道枪有什么问题的黄启文老前辈。他是传说中的神奇之人,作为后来人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人。为了能找到他的一张照片,作者联系了分布在三个省市兵工厂的十几位相关人,最终在其孙媳的手中获得了珍贵的照片。仅此一例,足以说明这其中默默无闻的工作量和求真务实的难度。这些付出均离不开作者“感恩庆华,情系枪魂”的大爱情怀。由此,我想到了作家梁晓声的一段话:“我一向觉得——对于文学,情怀是有特殊分量的。好的文学作品,几乎无一例外地流淌真挚的情怀,如血液流淌在人的身体里。”
这部作品,成在当下益在长远。庆华厂虽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几代人厚积薄发的特殊情感却始终难以忘怀。这部作品必将唤起天南地北庆华人心灵深处的美好回忆。
刘继才
2018年于北京
(刘继才,曾任庆华工具厂第十任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