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三 为造枪而来

我看到《匠勋》中的故事,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聚集起来,就是一部兵工人的史诗,再现了庆华厂往日的功绩与辉煌。故事里面的人有不少是我的师傅、工友和徒弟,都可称之为工匠,他们的身影都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小兴安岭西南山麓下,北安城的东面,屹立着庆华厂,每天“砰砰”作响的枪声,让这座边陲小城披上了神秘的面纱。听见枪声却又不能走进这个兵工厂的人,心生许多的梦幻与好奇。枪对于人们,特别是青年人来说,诱惑力太大了,当然我也在其中。因为枪是战场上消灭敌人的武器,所以,我把枪看作是成吉思汗手中的弯弓。生产枪的工厂对我是一个极大的吸引。

1951年,庆华厂开始招工,消息不胫而走,传遍了东北大地。青年人都跃跃欲试,梦想成为造枪的兵工人。但工厂招工是很严格的,尤其政审条件,必须是根正苗红的好人好马才能进厂当兵工人。

我和许多青年人一起,带着对枪的神秘和当兵工人的憧憬,走进了这座四周用电网围起来的工厂。现在说起来,我和我们这一代人,也包括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走进工厂的人,与北迁的兵工人融入在一起,成为万人大厂的铸枪之师,感到是一种荣耀。我的荣耀在于不仅可以天天看枪,而且还能天天亲手造枪。这和没能当上兵工人的青年人相比,当然显得有些神气了。

我进厂不久,50式和54式冲锋枪就被56式冲锋枪和54式手枪所替代,继而,工厂开始制式化大生产。我们无怨无悔地一干就是38年,把人生韶华贡献给了这片热土。我们这些人为造枪而来,视造枪为己任,一心一意,倾其所有的力量。尤其是在战备形势严峻,枪的产量激增的形势下,人们都是迎着晨曦上班,披着星光下班的奋战。车间里烧上大蒸锅,厂区建起大食堂,女工送奶进幼儿园,医生看病下车间,各个车间“三班倒”,生产竞赛的流动红旗插在班组里,场面红红火火。

《匠勋》中所讲述,金切车间的“飞刀手”,冲压车间的“虎口拔牙英雄”,工具车间的“模范四姐妹”等故事,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出现的。正所谓:“保卫祖国生产枪,大干快上没话讲,若问一天干多少,闭着眼睛听枪响。”这种你追我赶的情景不是一天半天,也不是三两个月,而是年年如此,热浪扑面。

工厂在发展中壮大,在壮大中辉煌。我们不断把工件切削成枪件的过程中,有的苦练操作技能,坚守在生产一线,成为加工工序上的“多面手”;有的勤学技术,把智慧铺展在图纸上,成为优秀的技术人员;有的在“急难重”的任务中身先士卒,处处发挥带头作用,成为一个班组或一个车间的领导干部。故事中的李纯才、张凤鸣、吴光明、王永才、冯玉芝等,都是我的师兄弟和工友。

我进厂被分配到了工具车间,在虚心向师傅们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地成长起来,从车间团支部书记到工厂团委书记;从车间主任到科室领导,进而走上厂长的领导岗位。我觉得我和故事中的那些人一样,把汗水和智慧贡献给了这份造枪事业,没有辜负为造枪而来的初心。一个人最大的欣慰莫过于对自身愿望的实现,我实现了。

没想到,半个多世纪的经历,今天在《匠勋》书中又重温了。当我在细细品味这些故事的时候,不仅觉得十分亲切,有时也心潮起伏。我觉得这些故事非常值得一看,它对后来人人生的指导是价值连城的珍本。

孙连富

2018年于营口

(孙连富,曾任庆华工具厂第七任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