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01 什么是雨林缸造景
雨林缸造景就是模拟雨林中的环境,如在森林中静静的池水、奔腾的小溪、飞泻的瀑布、凌乱的石群,搭配着参天的大树根部、缠绕的藤萝、繁茂的花草交织成一幅幅迷人的画面。
生态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生物个体之间、生物和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
生态学的产生最早也是从研究生物个体开始的。如今,生态学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当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生态”的定义会有所不同,正如多元的世界需要多元的文化,自然界的“生态”也追求物种的多样性,以此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和稳定,否则就有崩溃的危险。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其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其中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最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而人类主要生活在以城市和农田为主的人工生态系统中。
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从单一逐渐发展成为社会系统,始终寄生于自然生态系统中,同时人类也在不断地改造环境,以谋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两者耦合成为一个大的动态系统。但自然生态系统缺少人类社会系统并无大碍,人类生活却无法脱离自然生态系统而独立存在。
即使现代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链接已然十分薄弱,水调工程、人工降雨、化肥、温室、补光灯、基因工程、电气化等的问世,使得人类无论在地球的何处都可以享受最适宜人类生存的环境,但生态系统仍在其中发挥巨大作用。
生态破坏是人类社会活动引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衍生的环境效应,导致了环境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生存发展以及环境本身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生态环境破坏主要包括水土流失、沙漠化、森林锐减、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此外还有湖泊的富营养化、地下水漏斗、地面下沉等。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很多地区不顾生态的良性循环和承载能力,盲目地甚至是粗暴地进行采挖、捕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和强度,对许多动植物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在人类利用能源的初期,能源的使用量及范围有限,加上当时科学技术和经济不发达,对环境的损害较小。又由于环境的恶化是积累性的,只有较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察觉到它的明显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环境的改变并没有引起人类的特别注意,因此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然而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耗量越来越大。由于能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致使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
全世界每年向大气中排放几十亿吨甚至几百亿吨的CO2 及其他有害气体。这些排放物都主要与能源的利用有关。由于CO2 等所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地球变暖,全球性气候异常,海平面上升,自然灾害增多;随着SO2 等排放量增加,酸雨越来越严重,使生态遭破坏,农业减产;氯氟烃类化合物的排放使大气臭氧层遭到破坏,加之大量粉尘的排放,使癌症发病率增加 ,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
但事实上生态系统自有其调节方式,无须看作一个整体,将其拟人化。而生态缸造景就是将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微缩到一个人类可控的小环境(称生态缸造景)中,让人们明白整个系统运作所需的外部环境,包括矿物质、微生物、植物及其他因素在系统中的作用,以小看大,从而了解生态相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