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太原起兵的敢死队长
在人们的印象当中,好像一提到唐朝,马上就会想到李世民,似乎唐朝就是由李世民开创的,而把唐朝真正的建立者李渊忽略到一边去了。之所以会出现这个情况,很重要的原因是唐朝国史当中记载“太原起兵”的主谋是李世民。因为谁是“太原起兵”的主谋,谁就是真正意义上唐朝的开国者。那么,“太原起兵”事件中,李渊和李世民都做了些什么,究竟是谁起了主导作用呢?史料众说纷纭。有史书记载说,李世民当年通过裴寂把李渊引进隋炀帝的晋阳行宫,灌醉了李渊,使得李渊酒后对宫女做了糊涂之事,即李世民设了个套,逼得李渊不得不反,所以“太原起兵”的主谋应该还是李世民。但是,不管是什么原因让李渊最终起兵反隋,李渊无疑都是“太原起兵”的主谋。那么李世民是否篡改了历史呢?“太原起兵”后,李渊是怎样废掉隋炀帝,建立大唐帝国的呢?在这个过程中,李世民到底起了什么作用呢?
一、史籍中的谜团
隋朝末年,天下鼎沸,有理想、有野心夺取天下的英雄大有人在。在被隋炀帝暂时冷落的太原,就有这样一支队伍正在酝酿着一个庞大的阴谋。很快,这支队伍就从太原起兵,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占领了帝国版图中最具政治号召力的首都长安,并很快奠定了统一全国建立新政权的政治基础。所以,某种程度上可以这么说,唐朝的建立源于“太原起兵”。
但是,太原起兵的策划、组织和领导人,到底是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还是他的次子李世民呢?如果从记载唐朝历史的所谓正史《旧唐书》和《新唐书》以及《资治通鉴》等史籍来看,人们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太原起兵是李世民策划和领导的。
据《旧唐书·高祖本纪》记载,大业十三年(617),李渊被隋炀帝任命为太原留守,太原郡丞王威、武牙郎将高君雅为副留守。当时,天下起兵反隋的队伍蜂拥而起,隋炀帝所在的江都(今江苏扬州)被孤立了。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就和晋阳县令刘文静首谋,劝举义兵。李渊听从了李世民的建议,于是安排李世民和刘文静等人具体筹划,并利用隋朝军官刘武周据汾阳宫举兵造反的机会,要他们开展募兵。
又《新唐书·高祖本纪》记载,大业十三年,李渊被任命为太原留守。当时,隋炀帝南游江都,天下盗起。李渊之子李世民知隋必亡,暗中结交豪杰,招纳逃亡之人,与晋阳县令刘文静谋举大事。起兵造反的计策确定后,李渊还不知情。李世民想实情相告,又担心李渊不听。李渊还兼任隋炀帝的行宫——晋阳宫的长官,和李渊有密切交往的裴寂担任副长官。李世民私下找到裴寂商议,裴寂就选了晋阳宫的几个美女,乘李渊喝醉酒之后,陪他过夜。然后,裴寂把李世民的谋划告诉了李渊,李渊大惊。裴寂说:“安排宫女侍奉您,事情暴露后是要杀头的,我这么做就是为了要劝您下定决心起兵啊。”李世民乘机向李渊汇报了整个计划。李渊开始时坚决不同意,还表示要把李世民送去报官。过一会儿李渊还是答应了,说:“我爱护你,怎么忍心去告发你呢!”
《新唐书·太宗本纪》记载,李世民与晋阳县令刘文静关系尤为密切。刘文静因为受李密的牵连而被关进了监狱,李世民乘夜到狱中去见他,一起谋划起兵的大事。当时百姓为了躲避动荡,很多都逃入太原城,达几万人。刘文静担任县令时间很久,认识其中一些豪杰,李世民就和他共同部署了具体的计划。等到他们商量已定,就去找裴寂,要裴寂告诉李渊。李渊开始并不同意,稍后也就答应了。
按照这些记载,那太原起兵完全是李世民一手策划和组织领导的,李渊只是听从了李世民的计谋;或者是李世民设了一个套,让李渊往里钻,最后迫使其答应起兵。
《资治通鉴》记载太原密谋起兵一段历史,采用的是追述的方式。从介绍李世民的身世开始,后即转入到李世民与刘文静的相见和密谋,然后再叙述结交裴寂,告知李渊。其线索与两《唐书》基本相同。
但是,在温大雅记录李渊起兵过程的《大唐创业起居注》一书中,情况却并非如此。李渊被隋任命为太原留守后,大业十三年(617)建立了大将军府,当时温大雅就是李渊大将军府的记室参军。记室参军相当于机要秘书的职务,是专职记录军队中随时发生的事情的,不可能费尽心思去编造事实。所以,他的书就相当于一部李渊的军事日志,记录基本上是真实的。按照这本书的说法,李渊对起兵反隋是早有预谋的。例如,书中记载,李渊到太原上任的时候,心里暗自高兴。因为太原是古代陶唐氏(传说中的帝尧)的地盘,而李渊的爵位是唐国公,他认为这是一种天意,暗示自己要当皇帝。所以,他怀着一颗“经纶天下之心”[1],一路上都非常注意收买人心,许多人投靠了他。
这就出现了一个矛盾:如果温大雅的说法没问题,那么,根据唐朝的实录和国史编撰的正史——《旧唐书》和《新唐书》,为什么要把太原起兵的功劳都归到李世民的头上呢?
二、史实被有意隐瞒
正史把太原起兵的功劳都归于李世民,是因为其所依据的国史是按照李世民当皇帝以后的需要而记载的。李世民的皇位,是通过武装政变夺权得来的,这种行动显然不符合法统和伦理,不足以垂范后世。
因此,李世民称帝后,便试图隐瞒一些史实。在李世民的授意下,贞观史臣在撰写《高祖实录》和《太宗实录》时,就大肆铺陈李世民在武德年间的功劳,竭力抹杀太子建成的成绩,贬低高祖李渊的作用。而且把太原起兵的密谋描绘为李世民的精心策划,高祖李渊则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这样一来,李世民便堂而皇之地成为开创李唐王业的首功之人,皇位本来就应该是他的,李渊退位后也就理应由他来继承皇位。
有关唐朝开国的历史纪录,确实有人做了手脚,是史臣为了辩护唐太宗取得皇位的合法性而虚构出来的,有一些方面是背离事实的。
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关键要搞清楚李渊何时起了反隋之心。
隋炀帝统治的后期,随着对高丽的战争及其带来的频繁的兵役和徭役,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起来。而且,隋炀帝个人的独断专行和打压贵族官僚的政策,也引起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有野心、有眼光的人,都在思考天下有变时的出路问题。
据《旧唐书·宇文士及传》记载,大业九年(613)隋炀帝用兵辽东的时候,李渊作为朝中的大臣,在前线督运粮草。那个时候,隋炀帝的统治还没有全面崩溃,但李渊的政治野心已经萌生了出来。他在涿郡,同自己在殿内省任职时的下属宇文士及“密论时事”。一些唐史专家认为,这是李渊心生反隋之念迹象的最早记录[2]。
“密论时事”是不是就说明他们在谈论起兵造反呢?李渊和宇文士及都是高干子弟,又是曾经的同僚,他们的关系很深,所以可以在一起谈论很敏感的政治话题。但是,他们说了些什么,当事人都没有向外界透露,自然也不能透露。只是在李渊称帝之后,为了笼络宇文士及背后的势力,不埋没宇文士及的功劳,他有一次对自己的死党裴寂说起:宇文士及和我讨论天下之事,已经六七年了,远在你们和我在太原谋划天下之前。
看起来似乎他们在筹划谋反,其实不然。
就在李渊和宇文士及“密论时事”的这一年,杨玄感趁着隋炀帝用兵辽东的机会,起兵反隋,一时震惊天下。当时,李渊的内兄窦抗也劝他乘机而起。窦抗是想借着天下大乱的机会,让李渊捞一笔政治资本。但是,富有洞察力的李渊认为时机不成熟,他对窦抗说了一句“无为祸始,何言之妄也”[3],就搪塞过去了。其实,他只是和宇文士及私下谈论当前的政治形势和自己的理想,而没有任何的计划和行动。不过,李渊的政治野心却由此可见一斑。
李渊反隋之念的正式形成,是在大业十一年(615)[4]。当时,农民起义已成燎原之势,隋朝的统治面临着严重危机,隋炀帝的猜忌之心也更加变本加厉。这年三月,隋炀帝以开国功臣李穆之子李浑(字金才)门族强盛,杀李浑及宗族三十二人。四月,炀帝以李渊为河东抚慰大使。副使夏侯端劝李渊说:“天下方乱,能安之者,其在明公。但主上晓察,情多猜忌,切忌诸李,强者先诛。金才既死,明公岂非其次?若早为计,则应天福。不然者,则诛矣。”[5]对于夏侯端的分析,李渊深表赞同。
不久后,李渊又被任命为太原留守,成为今山西境内的最高军政长官。此时李渊对李世民说:“唐固吾国,太原即其地焉。今我来斯,是为天与。与而不取,祸将斯及。然历山飞不破,突厥不和,无以经邦济时也。”[6]李渊明确表示出自己有“经邦济时”之心。
大业十二年(616)底,突厥乘李渊南下镇压起义军之机,攻取马邑(今山西朔州)。丢失了地盘可是地方长官的责任,隋炀帝于是派人囚捕李渊,并要把他解送到隋炀帝行在的江都。这件事情,成为李渊起兵的导火线。
后来隋炀帝从江都派来使臣,宣布释放李渊。江都使臣的到来,是太原起兵方案最终敲定的时刻,所谓“雄断英谟,从此遂定”[7]。
也就是说,太原起兵其实是李渊有预谋、有组织的一次武装反隋的行动。李渊才是真正的首谋之人,也是起兵过程中的最高领导人。
三、四大主角 两条线索
太原起兵的四大主角是李渊、李世民、裴寂和刘文静。这四人之间,在谋划起兵的过程中,到底是通过什么方式联结在一起的?这里面,包含着三个重大问题。
首先要搞清楚,刘文静是什么时候入狱的。按照史书上的记载,当时刘文静因与李密联姻而被捕入狱,然后李世民去狱中探望刘文静,于是上演了隋末版的“隆中对”[8]。
李密在大业九年(613)就参与了杨玄感反隋的武装起兵,为什么要等到大业十三年(617)李渊出任太原留守后才被抓起来呢?难道是刘文静此时才与早已是隋朝叛臣的李密联姻?那他就是明摆着要与隋朝作对,要在李渊父子面前表明自己的反隋立场,以此试探李渊对自己的态度和政治动向。凭着刘文静的性格,这样的安排他是可能做出来的。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刘文静早就和李密联姻了,由于他级别不高,一直没有引起注意,没有被追查。李渊来到太原后,故意把事情挑明,并乘机把他关了起来,目的也是试探刘文静的政治态度,并因此结纳他为自己谋划起兵的参谋和敢死队员。这样的解释,对于老谋深算的李渊来说,也是讲得通的。因为把刘文静关起来,李世民才能去接近他,与其商讨经营天下的大计。这很像是李渊的故意安排。而且从后来的事态发展来看,后一种可能性更大。
其次要搞清楚,刘文静是先结识李渊还是李世民。按照正史上的记载,刘文静是先认识李世民,然后串通李世民利用赌博之法接近裴寂,而裴寂又选晋阳宫女私侍李渊,再告以起兵之事。[9]根据分析,李世民是知道李渊有反隋想法的,他完全不必使用这种方法来告知李渊。那么这种记载是否完全是杜撰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说法?
《旧唐书·刘文静传》载:“及高祖镇太原,文静察高祖有四方之志,深自结托。”[10]这段话当然说明李渊早有反隋之心,同时也表明刘文静在李渊来到太原之初,就看出李渊是个野心勃勃的人物,可以追随以取富贵,故而主动结交,且关系还不浅。刘文静与李渊的结识,早在他和李世民密谋之前就发生了。而且,很有可能,刘文静是通过李渊才认识李世民的,或者说,是李渊把刘文静介绍给了李世民认识,促成了两人后来的密谋。
至于裴寂,本来就与李渊有旧交情,现在两人又同地为官,自然关系更加密切。史载二人常常喝酒下棋,聊到天亮,不知疲倦。李渊与裴寂的关系,看来远比与刘文静的关系好,但这并不代表裴寂就比刘文静更了解李渊的政治野心。裴寂与李渊的亲近,更多应是得自两人同为贵族出身,家世背景相似,有谈话的基础。
另外,裴寂的职位也更方便,且更有理由与李渊每日游乐,至于仅是县令的刘文静,就不可能有很多这样的机会。李渊如果经常与刘文静一起,也肯定会引来别人的怀疑和关注。这种种原因,令最先洞察李渊心思,本想追随他的刘文静,最终与李世民结成了密切关系,而把裴寂推到了李渊的身边。
最后还要搞清楚,裴寂以晋阳宫女私侍李渊是否为劝其起兵的特意安排。按照正史的记载,裴寂安排宫女私侍李渊,是迫使李渊同意起兵的一种手段,其实不然。《新唐书·裴寂传》上有一段话:“寂尝以宫人侍唐公,恐事发诛,间饮酣,乃白秦王将举兵状”[11]。说明裴寂是以前就曾安排宫女私侍李渊,非为劝说李渊才特意安排的。很可能因为裴寂与李渊关系密切,私交甚好,裴寂就利用职务之便,私选宫女侍奉自己的顶头上司,而这件事后来被解释成李世民与刘文静迫使李渊起兵的筹码。仅就这件事本身来说,应该不完全是杜撰的。
由于事实被修改或掩盖,我们很难确切知道,李渊和李世民双方对于谋划起兵一事的消息,是如何互相传递的。从李渊、李世民、裴寂、刘文静四人以后的行动和命运来看,大体上李渊与裴寂、李世民与刘文静分别进行过密谋,而李渊由于身份特殊,行动更加谨慎,故李世民向李渊明确提出起兵计划的可能性更大。但是全局还是掌握在李渊手中。
也就是说,太原起兵的谋划,应该存在两条线索。李世民受李渊的影响,积极进行反隋活动,争取早日起兵。谨慎的李渊,不会亲自交代李世民招兵买马。而李世民的活动,也不需要或者不可能一一告知李渊。所以,李世民谋划起兵,是他在李渊默许下的独立行动。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李世民在太原起兵中所起的作用与李渊一样巨大,他们是两条并进又独立的线,谁也不可替代、掩盖对方的功劳。
太原起兵的经过,以李世民为主体的那条线,或者说在李世民所了解的事实真相中,可能就是史书上所记载的那样,史官们只是没有把李渊的故事写出来而已。所以,历史不是简单地被篡改,只是有一部分被有意或无意地掩盖了起来,将起兵诠释成了一个单线发展的事件。[12]
四、发展武装力量
李渊要组织和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一是要有领兵的将领,二是要有兵,三是要有钱帛粮草。
从将领的角度说,李渊是山西境内的最高军政长官,他可以在隋朝的军事系统内部发展力量。如在太原担任府兵系统鹰扬府司马的许世绪,就是很早进入李渊集团的人。实际上,李渊在起兵之前秘密结交了许多心腹和敢死之士,其中就包括一些流寓在太原及附近地区的隋朝军将,除了许世绪等在职军将之外,还有如逃免兵役的隋朝皇室警卫系统所谓“三卫”的兵士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琮等。
从兵源的角度说,李渊除了自己掌握的少量军队外,主要是通过镇压当地的农民起义武装,来扩充自己的军事实力。大业十一年(615)以来,他利用镇压农民起义的机会,不断扩大自己的武装。正如同镇压黄巾起义是曹操的发迹之本一样,镇压山西境内的反隋农民力量,使李渊很快扩充了兵源。当时,历山飞领导的山西反隋农民起义军有十余万人,李渊采取诱敌深入、出奇制胜的战术,彻底打败了历山飞,乘机收罗了许多溃散的人马。
从后勤保障的角度考虑,李渊也在山西的土豪富户中发展力量。如当地的木材商武士彟(即武则天的父亲),在李渊行军的途中就经常接待他。后来,武士彟甚至还冒着生命危险为李渊带来了禁止挟带的兵书。李渊对他也是以富贵相许。
可以说,在组织起兵的问题上,尽管李渊一直在积极准备,放手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但他做得是非常谨慎而隐密的。对于一些人的建议,李渊都审慎地听取,并积极谋划。
如太原人唐俭,就是李渊谋划起兵的一个核心谋士。唐俭的父亲、隋戎州刺史唐鉴,与李渊是旧交。李渊任太原留守后,唐俭就向他提出了起兵反隋的方针和具体的战略部署。他说:“明公日角龙庭,李氏又在图牒,天下属望,非在今朝。若开府库,南啸豪杰,北招戎狄,东收燕赵,长驱济河,据有秦雍,海内之权,指麾可取。愿弘达节,以顺群望,则汤、武之业不远。”[13]
李渊回答说:“商汤消灭夏桀、周武王讨伐商纣王之事,不是那么简单啊。今天下已乱,我们确实要考虑一下将来了。从私的角度说,我们需要图存。从公的角度说,我们有责任救民于水火。”末了,李渊还意味深长地对唐俭说:“卿宜自爱,吾将思之。”表示要慎重考虑他的建议。
历史记载中没有留下李渊和唐俭谋划的详细经过,但从后来唐俭的经历看,他们当初确实是有一番深谋远虑的。唐朝建国后,唐俭一直被委以重任,是图形于凌烟阁的开国功臣,到高宗显庆元年(656)去世,后陪葬昭陵,官为立碑。出土的《唐俭墓志铭》上,对其在谋划太原起兵过程中的贡献进行了充分的肯定,说李渊和唐俭在战略方针上“若合符契”,“以石投水,百中之策无遗;言听计从,千里之胜斯决”[14]。
实际上,在起兵以前,李渊如此这般的谋划当不会太少。温大雅在《大唐创业起居注》中,多次讲到李渊善于收罗人才。说他来到太原后,就“私喜此行,以为天授”,既然天意要他拯救百姓,于是他“所经之处,示以宽仁,贤智归心,有如影响”。还说他“素怀济世之略,有经纶天下之心。接待人伦,不限贵贱,一面相遇,十数年不忘。山川冲要,一览便忆。远近承风,咸思托附”[15]。这些都是李渊放手发展武装力量的原始记录。
五、敢死队长李世民
李渊其实是一个很有城府和谋略的政治家,太原起兵的前后过程都是在他的直接指挥下进行的。在对待突厥的态度上也可以看出他军事谋略上的过人之处。突厥,是当时北方一支比较强大的军事力量。一方面,为了不使突厥成为捣乱的敌人;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突厥壮大自己的声势,于是李渊选择了对突厥的拉拢政策。他向突厥始毕可汗称臣,取得了突厥的支持,亦解除了受突厥攻击的后顾之忧。李渊派出的这个联络人,就是刘文静。而裴寂是李渊最为看重的谋臣密友,李渊决定要起兵及各项具体部署,很大程度上都是听取了他的意见。
还有李渊谋划起兵的时候,接到了已经在河南拥有强大力量的瓦岗军领导人李密的来信。李渊面对李密狂妄自大的来信,给他写了一封很谦恭、很奉承的回信。李渊卑辞推奖以麻痹李密,派刘文静出使突厥以解后顾之忧,都是起兵谋划中的重大战略决策。关于起兵的谋划,李渊的表述和李世民的表述,都是站在各自立场上的,自然就是两个大不相同的版本了。
那么,李世民在谋划和组织起兵的过程中,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在李渊的授意下,李世民在谋划起兵的过程中,主要干了以下几件事:放手结纳当地的英雄豪杰和亡命之徒;去囚所探视刘文静,商讨具体的行动方案;在刘文静的配合下,寻找机会,大肆招兵买马;后来又支持刘文静去联络突厥。年仅十八九岁的李世民,实际上是充当了一个急先锋和敢死队长的角色。
注释
[1]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4页。
[2]牛致功:《李渊建唐史略》,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页。
[3]《旧唐书》卷六一《窦威传》,第2368页。
[4]汪篯:《李渊晋阳起兵密谋史事考释》,《汪篯汉唐史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447页。
[5]《旧唐书》卷一八七上《忠义上·夏侯端》,第4864页。
[6]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一,第2—3页。
[7]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一,第4页。
[8]《旧唐书》卷五七《刘文静传》,第2290页。
[9]《资治通鉴》卷一八三,第5730页。
[10]《旧唐书》卷五七《刘文静传》,第2290页。
[11]《新唐书》卷八八《裴寂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737页。
[12]参见赵璐璐《太原起兵真相再探——兼论〈资治通鉴〉的叙事方式》,《文史知识》2007年第3期。
[13]《旧唐书》卷五八《唐俭传》,第2305页。
[14]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显庆〇〇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89页。
[15]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一,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