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攻克涪水关(4/1求首订)
突然,一声号角,刘备军刀盾兵集体趴下。
“轰”
诸葛亮的爆炎大炮再次发威,铅弹准确地打进门洞,从趴着的士兵上方略过,在敌军阵营里轰出一阵血雾。
敌军大骇,陷入混乱。
刘备军刀盾兵爬起来,乘机冲杀。
眼看着就要夺下城门。
形势危急之际,张任从三人高的关上一跃而下。
他银枪舞得水泼不进,生生挡住了刘备军攻势。
蜀军有了喘息的机会,从混乱中恢复过来。
这时候,号角声再次响起。
蜀军士兵们下意识地趴了下去,张任也不敢托大,立刻闪身躲到城墙后。
但这次是虚招,
刘备军刀盾兵们没有趴下,他们乘机撤退。
伊籍和强弓手们一起发力,打出一波齐射,压制住了城墙上的敌军弓箭手,掩护刀盾兵后撤。
张任知道受了愚弄,心头火起。
他更清楚,不干掉会发巨响、会远程夺人性命的“法器”,他注定会被压着打。
于是,张任银枪一招,带着士兵们冲出城门。
他衔尾追击,不求杀敌,只是驱赶。
刀盾兵们且战且退,没了趴下的可能。
诸葛亮的大炮,除非连着自家人一起轰,否则就没机会开火。
于是,诸葛亮弃了四轮车,上马退走。
强弓手和炮手们也一起撤退。
刀盾兵们退过了桥,四散逃开。
张任没空管小兵,他赶到大炮前,挺枪就刺。
“当当当当”
一千公斤的青铜大炮哪里戳得坏,不过是表面多了几条划痕而已。
真要破坏,其实只要用楔子钉入点火的孔就行。
张任当然不懂这诀窍。
后方山头上的伊籍,也不给对方仔细研究的机会。
“轰”
伊籍一炮,轰死了张任身边的亲卫。
张任吃了一惊,只当伊籍是冲着他开火,却没打中。
他心里说着“侥幸”,口中大喊道:
“敌军法器没有近战能力,大伙儿跟我冲锋,干掉山上那个!”
蜀军将士们便跟着张任往山上冲。
还没爬上半山腰,只听得一阵呐喊。
刘备军士兵们如同潮水般,从山后涌出来。
蜀军大骇,慌乱中,队形被冲杀得七零八落。
张任知道中计了。
他急忙回头,却看到黄忠带着一营士兵,在桥头列阵,完全堵住了归路。
张任地形熟,知道哪里还有路,于是聚拢身边的士兵,径自往南,绕河而走。
走不到六七里,来到芦苇丛杂之处。
突然,兀突骨一军从芦苇中站起来,用长枪乱戳;
沙摩柯一军伏在芦苇里,用长刀乱剁。
逃兵心里本来就慌,再遇到伏兵,立刻就崩溃了。
张任也不敢战斗,带着数十个亲卫,往东面小路走。
正好撞进魏延的埋伏圈。
看到横刀立马的魏延,张任暗叫一声:“苦也!”
他这一路奔波,哪里还打得动。
张任手下的亲卫,却有和魏延打过麻将的,一起告饶起来。
魏延手里的刀,拿起来三次,又放下三次。
最后,他阴沉着脸,走到一边,让出了路。
亲卫们大喜,一个个高呼:“文长哥哥仗义啊!”
张任死里逃生,激动万分。
他骑马从魏延身边走过。
魏延见张任毫无防备,他盯着张任的背影,又提起了刀。
张任背后汗毛立起,冷汗直流,如同法场上等着被砍头的犯人。
终究没有等来那一刀。
走得足够远了,张任回身谢道:“文长之恩,任铭记在心,他日必报!”
魏延此刻的心情,如同中了五百万的彩民,看着彩票被风吹走。
他很不爽,嚷道:“这次算你命大,机伯要我放了你!
“机伯还让我问你:‘何谓忠臣?’
“他日若机伯没吩咐,你再落到我手里,我定不饶你!”
张任愣了一下,然后拨转马头,跑了。
却说涪水关守军大半被杀被俘,主将也不知去向,剩下的人不敢抵抗,献关投降。
刘备军入关后略作休整,然后留下一营士兵守卫,大军继续往南。
不几日,来到了绵竹。
绵竹原来是益州首府,刘焉刚来四川时,就驻扎在此。
但后来城中火灾,损毁严重,刘焉这才把州治迁到了成都。
这是一座大城池,城墙很高,护城河很宽。
城里有李严率领的三万人防守,粮草也很充足。
与之前遇到的关卡不同,绵竹城外有大道通往成都。
理论上不打绵竹,也可以直接去成都。
但实际上,谁敢放这么多敌军在身后?
若是攻打成都时,绵竹从背后出兵。
前后夹击,刘备军全军覆没都有可能。
所以,必须打下来。
就在诸葛亮和伊籍扎下大营,商讨如何攻城时;
张任已经逃回了成都,向刘循请罪。
刘循不过是个吉祥物,哪里敢怪罪益州派首领张任。
但洛水关丢失,刘备军兵临绵竹,实在是件大事。
刘循慌忙聚集众官僚商议。
从事郑度献策道:“虽然刘备军攻城夺地,拿下很多地方。
“但他们进展太快,当地民众并未归附。
“可以派人去乡野间宣告,让民众们都离开刘备军占领区域。
“然后把当地粮仓和田野里的农作物,尽皆烧除。
“再命令绵竹等城池,见到刘备军,一律深沟高垒,静以待之。
“拖到刘备军军粮耗尽,他们必然退兵。
“到时候我军乘虚击之,可以大胜。”
张松反对道:“胡说八道,从来都是拒敌安民,什么时候有驱赶自己民众,烧毁自己粮食,来抵抗敌人的?”
益州派官僚们纷纷鼓噪,斥责郑度的计谋损害他们的利益。
刘循不敢用这个计谋。
又有董和献计,提议向张鲁借兵。
刘循奇怪道:“张鲁母亲被我父亲杀了,他和我们有深仇大恨。
“现在我们遇难,他怎么肯来救?”
董和道:“张鲁虽然与我们有仇,但他肯定更害怕刘备军夺取益州后,会去对付他。
“只要用唇亡齿寒的道理去游说,他一定会同意的。”
东州派和益州派官僚们,都觉得这个办法好。
有人轻声道:“他姓刘的和张鲁有私仇,关我们球事。
“只要张鲁答应出兵,我们甚至可以换个姓王姓李的,摆在台面上。”
刘循虽然心里不痛快,却不敢不答应。
于是,派出了使者。
张鲁同意出兵,但有一个要求。
干掉伊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