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高手速成手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成为写作高手第1步突破“无法动笔”的困境

不必强行去写“和自己有关的事情”

说自己“没材料可写”并烦恼不已的人,实在是多到无法计数。

“我知道输出很重要,但没东西可写的话你让我怎么输出?”

“倒是挺想每天都写点文章的,问题是该写什么?”

……

很多人都在经历着诸如以上的种种困扰。

自言“没材料可写”的人其实都有共通之处,那就是他们都想把“自己的事情”给写出来。那么头脑里“没货”可不行!这种想法时常萦绕在他们的脑海中。然而,就算大脑内“空无一物”,也并不妨碍我们发声。不要试图靠自己贫瘠的“土壤”去孕育话题,首先应从其他人身上下手,能将那些身边的事物准确表达出来就不错了。

在序言里我曾经提过,我们的内心原本就空无一物。这个话题听起来颇有些哲学意味:“自己”的概念,是通过“他人”的存在构建而成的。例如做自我介绍时,我们会习惯性地说:“我来自某地,在某公司工作,居住在某个街道……”

这时无论是出生地、公司或是居住的街道,皆非“自己”,而是“他人”口中的一个概念罢了。换言之,你越是想描述自己的事情,越会往第三者的讨论角度靠拢;唯有通过他人的表达,“自己”的形象轮廓才会变得更加鲜明。

拒绝做“内容生产者”,而应成为“媒体”

我经常会把从别处听到的逸闻搬到纸面上。

我曾写过一条推文:“好心情,换句话说就是无上宝物。”草草几字却在推特火了——而这不过是我从基督教的修女那里听到的内容而已;因自律研究而闻名的顺天堂大学教授小林弘幸先生也曾说过:“人类对事物忍耐的限度,是早已决定的。”听了这句话后的我不由得大呼“原来如此!”遂编辑新推文并发表,同样也热门了一阵。

将自己的事情表达出来颇为不易,但把身边发生的点点滴滴、那些撩动心弦的瞬间记录下来,也不失为好办法。

母亲讲述的轶事若是有趣,试着写成文章如何?在职场中遭遇的奇人怪事,表现在文章里想必也不会太差;在阅读中领会的工作技巧、从任何渠道中搜集到的故事,没有不能写的。总之切勿操之过急,慢慢输出就好。人活在世上,每时每刻都会受到任意形式的刺激,快将这些刺激明明白白地写出来!

简而言之,人皆为“媒体”,在这个时候强求自己做“内容生产者”难免不太合适。迟迟无法下笔之际,我们的目光更应投向“外部”,而非凝视“内在”。

而提起“只要去写别人的事情就好了”,总会传出忧虑的声音:“这样做不就等同于剽窃别人的内容吗?”这种担心属实不必。当然,生搬硬凑地挪用别人的话语,这种行为不应鼓励;但只要明白“这些都是听到的故事”就万事大吉了。当今时代的资讯和内容早已过剩,真想去发表些“闻所未闻的内容”,无疑难于登天。相比“说了什么”,我们更应关注“这是谁说的?”即,信息唯有通过独一无二的“你”发散出去,才会产生意义。

“信息经历了何种筛选过滤?”“经何人之口相传?”“你对这些信息有何感想?”如此种种,方为写作第一要务。

人生若是一本杂志,那你就是“人生的编辑”

我的身体里并没有那种“强烈地想要传达出去的信息”,尤其对于这个世界,更无甚可诉说之物。当然也有过“只要保持和平就好了!”“大家都能相亲相爱,一起发财就好了!”的念头,但绝不至于鼓舞我跑到街头高声宣扬“让世界变得和平!”或在博客里言辞激烈地输出观点。

大多数人其实都差不多吧?“虽然有表达想法的欲望,但好像又不是特别值得一提。”但我却特别热衷于传递这种信息:“世界上居然存在这么有趣的人!”“惊天大发现!”“这个情报很有用!”之类。

针对“无法动笔”的朋友,我更推荐他们主动将“作家思维”转变为“编辑思维”。身为作家,若是心中不存欲要诉求之物,很大概率会写得磕磕绊绊;但做编辑就轻松多了,只需要考虑“这些内容是要写给谁看的”。人生若是一本杂志,那大家都将成为自己人生的“编辑”,只消寻找那些趣味横生的、大有裨益的材料,再作集中整理即可。

因为日常“撰写”报道或书籍,所以难免会被问及“您是作家吗?”但就个人感官而言,我确信自己的灵魂应该更近似于“编辑”。说到底,若不是从某个人身上获取素材,又缺少动笔的话题与可靠的草稿,那我肯定什么都写不出来。与受访对象频繁交谈后得到写作灵感相比,完全从零起步、自力更生地产出内容并不实际。从头到尾,我不过是在重复着“编辑”素材的工序,要是让我去蹭个“作家”的名号,那着实颇不自在。

身为编辑而非作家,保持“编辑”而非“写作”的心态,请用这种方式写写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