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感动的海瑞(求追读)
“陈矩,给海爱卿赐座。”
西苑仁寿宫之中,刚刚观看完灵枢实验的朱翊钧,在嘱咐完众人后,才想起来他召见海瑞的目的,于是就带着他来到了仁寿宫。
“这仁寿宫海爱卿应该来过吧。此地原本是世宗皇帝修炼之所,现在也是朕日常修炼之地。”
海瑞望着仁寿宫的陈设,发现其摆设甚是简朴,没有什么仙鹤丹炉,也没有什么金顶挂壁,跟他印象中的仁寿宫完全不一样。
而此情此景,他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
原本他觉得皇帝修炼是无稽之谈,当年世宗皇帝也是修道,最后修的个什么结果,还不是生死道消。
因此对于这些鬼神之说,他是万万不信的、并且有了世宗皇帝的例子,让他更加笃定的认为,做皇帝最根本的还是心系万民,不能一昧沉迷于修仙之说。
所以这次进入西苑,他心中打定主意,一定要好生劝谏一下皇帝,让他回心转意。
可自从他进入西苑以后,他发现他的世界观得到了前所未有地冲击。
巨大的灵枢设施,自己能够亲身体验的灵气,以及皇帝关于灵气的种种试验。
这种摆在自己面前,可以被自己所感知的东西,让自己也不得不相信灵气的真实性。也让他感觉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原本义愤填膺,想要劝谏皇帝不要沉迷于修道的心思早已荡然无存。
再加上现在原本繁华的仁寿宫变得如此朴素,更让他不知如何劝谏,他想了一会,不禁苦笑道:
“陛下,刚才的所见所闻着实让臣难以想象,哪怕是现在,臣还有些恍惚,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为好。”
看到海瑞如此反应,朱翊钧呵呵一笑,对其的反应并不意外。这种实实在在的灵气体验,任何人都无法抗拒,毕竟海瑞也是人啊。
“哈哈,海爱卿不必这么说。当日张先生看到这么一番场景,也是跟你一样。而今日朕特意叫你来西苑,不是特意让你看灵气的妙用的,而是要给你嘱咐的。
言归正传,朕这次任命你为左副都御史协理都察院事,负责考成法之推行之事,此事是目前朝廷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朕把这个担子交给你,不知道你有没有信心推行啊。”
听皇帝说起了政事,海瑞瞬间就来了精神。
虽然关于灵气的种种妙用,他像个门外汉一样不是很懂。但对于政事他确实有自己的一番见地,特别是接到皇帝诏书以后,他也一直关注此事,虽然对张居正颇有微词,但对于考成法也甚是赞同。
“还请陛下放心,我朝自开国以来,京官每六年“京察”一次,地方官每三年一次“大计”(均指考察)。但自嘉靖开始后,吏治颇为腐败,法令不行,言官攻讦严重,导致朝廷政令不通。
因此陛下推出考成之法,臣甚是赞同。现在陛下更以臣推行,臣定当竭力以报,严格按照朝廷制度考核,定要让考成法落到实处。”
“好,这就是朕叫你到都察院的目的所在。现在天下百官虽有心有国事者,但大多都有私心,但海爱卿你却不一样,你没有私心。你是一心一意为朝廷,为社稷的。这一点还是皇爷爷给皇考说的,也是皇考给朕嘱咐的。
当年你给皇爷爷上《治安疏》,皇爷爷虽然暴怒却没有杀你。这是为何?还不是因为皇爷爷心里清楚你说的是对的,认为你是个忠臣、谏臣、直臣,而大明就缺少你这种人,因此皇爷爷是绝对不会杀你的。”
朱翊钧说的言辞恳切,让海瑞眼泪不禁湿润起来。
如果这话是从别人口中说出来的,他肯定不信偏信。但偏偏这话是从皇帝口中说出来的,皇帝相信他一心一意为朝廷,为社稷,为百姓的。而皇帝还说,世宗皇帝内心里是认可他的,觉得他的谏言是对的,因此才没有杀他。
试问这怎么不让他感动,在他的的世界观当中,国之臣,视君如父。自己之前劝谏辱骂世宗就是大不敬之罪,但为了江山社稷,为了百姓万民,他不得不如此。
因此上书谏言的时候,他就备好棺材等待死罪,因此在世宗皇帝去世以后,他不禁伤心哭了一夜,以食之物皆吐,哭之绝数。
而现在皇帝却说,世宗皇帝并不怪罪他,反而很是赞赏他,这不禁让他热泪盈眶,对着朱翊钧躬身说道:
“海瑞多谢陛下,世宗皇帝能有如此心思,臣死而无憾了。”
看到海瑞如此感动,朱翊钧也是欣慰的点点头,摆手让他起来。
嘉靖是不是这个心思,有没有说过这样的话,他朱翊钧并不知道。
不过这些都没有关系,只要能拉拢海瑞,让海瑞感激自己,那嘉靖一定说过这样的话。于是他接着说道:
“什么死而无憾,朕还要好好用你呢。你暂且在都察院好好干,好好配合张居正改革。等考成法落到实处,朝官怠政之风改善以后,朕还要外放你为一省大员。到时候好好主政一方,实施朝廷新政,为百姓做实事。”
海瑞听到这话更是感动,皇帝话说到这里了,那他肯定是要在都察院好好干了。只不过他也明白自己的心性,绝对不是与周围朝官好相与的人。因此他要趁着这个机会,给皇帝提个醒。
“陛下如此说,臣定当效死不敢不从。但如果陛下让臣竭力推行考成法,那就恳请陛下答应臣三件事,如此臣才能更好的去做事。”
“哦,那你说说,只要合理,那朕肯定会同意的。”
海瑞闻言整理下思绪,随即缓缓说道:
“陛下,这第一件事是,都察院乃我朝执风宪者,其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者劾,凡百官猥贪冒坏官纪者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劾等等。
因此臣如果执掌都察院定会严苛其责,到时候就怕与张首辅有冲突,到时候还请陛下秉公处理,不可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