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陕西巨变
曹变蛟看到那些建奴,把自己发射飞雷炮的铁皮桶给挖走,并没有在意。
建奴先不说能不能搞懂这里面的原理,就算是搞清楚了,他们也没有实力大规模的装备。
在三顺王投降建奴之前,建奴的火器,都是靠从大明这里缴获,并没有独自研发制造的能力。
至于孔有德那三个家伙,如今正在袁可立的指挥下,在辽东大地上,与留守的豪格,开心的玩着捉迷藏,自然不会脑子犯病,想不开的去投降建奴。
在索尼与他们对阵一次后,那些建奴就开始缩在大营里,面对他们的骚扰,也只是放箭反击。
不过有他们的牵制,大营里的百姓虽然没有能趁机逃出来,可也不用担心被建奴屠杀。
确实,此刻的建奴镶黄旗,如今都在忙着装运粮食,没有那个精力,再去对百姓挥舞屠刀。
不过他们也就是把抢来粮食,装运了十分之一左右,其他的没有了马车,靠人力推速度会异常的缓慢。
反正这几十万明人百姓他们也不带着了,消耗的粮食也不会很多,带上的这些,足够他们在路上的消耗。
因为收到曹变蛟送来的消息,得知建奴准备撤军,而且想要杀光他们俘获的百姓,明军的攻势更加猛烈。
本来还想支撑到深夜再撤,一看这情况,黄太吉不得不命令各部抓紧时间收拾,大多数的东西都被抛弃。
在入夜以后不久,建奴的各部人马,就开始在大营里四处放火,然后趁机放弃大营撤离。
在下午时,那些拖累都被图赖他们提前带走了,如今剩下的建奴部队,基本都是骑兵,很快就与明军脱离了接触。
看到建奴放弃了他们的大营,选择了连夜撤离,孙承宗下令各部扑灭建奴大营的火势,去解救被俘的百姓。
并派出曹文诏曹变蛟叔侄,率领骑兵远远的跟着建奴,打探到建奴的撤退路线,尽可能的把建奴拖瘦拖垮。
抛弃了大量俘虏与沉重的粮食后,建奴主力如今的行军速度,比着刚开始时,加快了不少,他们一夜之间,就从青县赶到了静海附近。
因为大明如今大部分的兵力,都在南边的青县,北部剩下的军队数量只能守城,所以只能任由建奴穿城而过。
只是这一路拼命赶路,他们带着的那几万青壮和年轻女子,累死或者趁机逃脱了近万人。
对于这些,黄太吉也顾不上太多,只要能和代善汇合,他们多多少少还是能有些收获。
最少可以让他们的那些族人,把今年熬过去,至于明年,要么继续东进,打劫朝鲜的李氏王朝,要么选择西进,去打劫蒙古草原上的那些部落。
至于南下大明的腹地,在没有足够的实力之前,不会再有谁再提起。
刚过了天津,他们就遇到了代善的信使,告诉了黄太吉,一个不知道是好还是坏的消息。
就在他们与明军交战前,代善就带着两白旗与汉军,携带着此次的缴获,从龙井关撤回到了关外,不是他代善不够意思,实在是撑不住了。
多尔衮兄弟的两白旗精锐,被他拼没了一半,那几万汉军,基本也被明军打的接近团灭,再不撤,他们只能被明军吃掉。
不过他们也把十几万的明人百姓,以及在京师附近劫掠的粮草,和物资带回了关外,比主力如今的收获还多。
只是这也给黄太吉带来了一个难题,那就是如今的他们,很有可能会被南北两面的明军夹击。
黄太吉在奖赏了那个信使后,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更换他们的回军路线。
趁着明军的主力,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不再走龙井关,喜峰口这一线,而是从明国京师绕过,从西边回返。
黄太吉如今也是明白过来了,明军的可战之兵,只有京畿附近的这两支部队。
其他的明军,和他们入关后,遇到的明军区别不大,只要摆脱了他们,自己的大军,照样可以在大明境内驰骋。
在通过通州后,黄太吉留下多尔衮与索尼率领一万骑兵断后,阻挡曹文诏叔侄的骚扰尾随。
自己则带着大军,靠孔胤植的忽悠和大军强攻连下顺义,昌平,延庆,永宁,再一次掠夺到大量的人口以及物资后,经龙门所出关,借道蒙古返回辽东。
崇祯三年,三月十一日,负责断后的多尔衮与索尼,也在曹文诏叔侄不停纠缠下,在龙门口与负责接应他们的阿敏汇合。
在吃了个小亏之后,曹文诏与曹变蛟只能放弃追击,率领麾下的骑兵,返回京师。
从崇祯二年十月二十四日,到崇祯三年三月十一日,历时近五个月的建奴入关之战,落下了帷幕。
此战中,被建奴攻破的大明关隘城池,足足有五十六座之多,大明文武官员,自王文雅起,殉国者共计一百四十三人。
近二十万大明军民死难,代善的北路军,与黄太吉的主力,掳获了近三十万大明百姓出关。
被建奴劫掠的白银,超过了六百万两,粮食被其携带出关及烧毁的共计五百万石,而珠宝古玩更是不计其数。
更恶劣的是,大明供奉的衍圣公孔胤植,及七十七名大明官员投降建奴,让大明王朝颜面扫地。
不过战果也有不少,在与建奴的累次交战中,共计俘杀真奴一万七千余人,蒙古仆从军被斩杀俘获两万三千余人。
至于汉军,因为本来就是大明的子民,大部分也是被建奴胁迫,所以并未划归到战果之中,而是算进了二十万军民损失上。
以建奴的军制,这一战,他们直接被大明打成了六旗军,而想要占便宜的蒙古仆从军。此次也损失巨大,以后建奴再想征召,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并且在建奴南下的这段时间,袁可立带领登州卫与东江镇的毛文龙部,对建奴的后方,进行了大规模的袭杀。
破坏其村落城镇七百有余,斩杀俘获建奴官兵五百余人,百姓共计七万九千余人,解救明人奴隶九万八千七百人。
更是因为他们的攻击,让豪格不得不把建奴百姓,以及奴隶收拢到各个坚固的城池之中。
这也导致了建奴会错过春耕,哪怕是黄太吉与代善,劫掠了大明不少的粮食,可建奴今年的日子,注定不会太好过。
就在大明各方忙着安抚那些百姓,恢复被建奴破坏的秩序,对立功者奖赏,有罪者处罚时,陕西那边出了个大动静。
崇祯三年二月十六日,感觉准备充分,有把握一战定乾坤后,那些陕西官员士绅们,决定行动了。
为了以防万一,事后被朝廷追究,他们这群老狐狸,并没有直接出面,而是推出来了一个替死鬼杨兴镇。
然后做了一个局,在这些陕西官绅,与前来调停双方矛盾的三边总督杨鹤扯皮时,杨兴镇带领私军发动了兵变。
他声称陈大那些人,在陕北胡作非为,搞得陕西礼崩乐坏,尊卑不分,如果再这样下去,这大明就会国将不国。
为了拨乱反正,这个替死鬼威逼杨鹤下令,宣布陕北那边的陈大为乱匪,让他下令平叛。
那些假装被乱兵挟持的官员士绅,也趁机劝说,想要杨鹤这个三边总督,来做他们的领头人。
杨鹤虽然主张对起义军进行安抚,可并不代表他是一个软骨头,对于杨兴镇的威逼,自然是宁死不从。
这帮官吏士绅也不敢做的太过,只是用些小手段,来试图让杨鹤服软。
只要杨鹤配合,那样他们也能顺水推舟,站出来支持杨兴镇,讨伐乱匪算是名正言顺。
可惜这老头死活不配合,那些官绅与杨兴镇也没有办法,只能退而求次。
杨兴镇用杨鹤的三边总督大印,发布调令,让固原镇以及陕西的其他军镇卫所,协同西安方面一起进攻陕北。
然后再装模作样的把杨鹤,还有西安大小官员软禁起来,进行简单的誓师后,杨兴镇率领陕西各地士绅组织的三万精兵,前去陕北平叛。
只是杨兴镇的大军,还没有到达陕北,就收到了一连串的坏消息,陕西的各个卫所,得知要他们对付陈大,直接装死。
被士绅集团寄予厚望的固原镇,更是在收到消息后,那些中层军官发动了兵变,直接投靠了陕北乱匪。
而在得知西安那些官绅搞出来的闹剧后,在陕北的陈大他们,简直要高兴坏了,等待已久的时机终于来了。
经过简单的准备后,他们宣布陕北独立,建立大明革命军,发布他们的政治纲领,直接是撕破了脸皮,和大明士绅集团开干。
随后陈大带领五千骑兵南下,准备消灭掉杨兴镇的那些杂兵,其余各部,则是分兵招抚陕西各州县,力求在两个月内,革命军占领陕西全境。
一路上,陕西各州县纷纷望风而降,甚至在他们兵锋还未抵达,当地的百姓和官兵,就绑了那些士绅和官员,等待着革命军前来接收。
这撕破脸的时刻,不光是陕西的士绅集团和陕北陈大谋划已久,这些陕西的百姓与官兵,也是等的望眼欲穿,期待着陕北的好政策,能够早日惠及到他们这里。
得知陈大的兵锋,距离他们不足十里后,刚刚赶到宜君县的杨兴镇大惊失色,不顾他主子的命令,准备帅军返回西安。
只不过他们这些精锐,连建奴手下的汉军水平都不如,想跑哪有那么容易。
在陈大率领的三千骑兵追击下,三万大军没有怎么抵抗,就选择了投降,而替死鬼杨兴镇,则是惨死于乱军之中。
宜君县,同官县,耀州府,三原县,高陵县,临潼县纷纷在陈大兵锋抵达后开城投降。
而西安城里的那些士绅,虽然拼死许诺好处,可西安的百姓与守军,根本不为所动,他们在绝望中,成为了陈大的阶下囚。
在占领西安后,陈大并没有停下脚步,不断的向南攻城掠地,而在他的后方,那些培训了一年多的上万行政人员,也在少数兵马的保护下,对各地的府县进行改革。
因为那些当地的士绅和官员,基本都被百姓控制住,这些行政人员的改革,并没有受到太多的阻力。
至于那些趁机叛乱的乱兵与流寇,也在陕北人员到达前,携带着他们抢到的金银珠宝,流窜大明其他行省。
到了三月五日,除了西部的偏远地区,陕西基本掌控在了革命军手中。
他们也没有难为杨鹤这个老熟人,在把杨鹤解救出来后,陈大让人好吃好喝的供着。
然后在占领了潼关,稳定住大局后,亲自与杨鹤彻夜长谈,第二日,杨鹤就被陈大派人送往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