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青海蒙古1725年成为清朝藩部
青海的名称源于中国最大的内陆湖青海湖。在内蒙古林丹汗败亡之际,外蒙古的却图汗及其子阿尔斯兰进据青海。却图汗原是外蒙古的一个封建领主,因在争夺权势的斗争中失势,离开外蒙古进入青海,打败了原在此地的西海蒙古,获得了对青海的统治权。却图汗反对藏传佛教中的格鲁派,和同样反对格鲁派并统治西藏的藏巴汗有联系。应藏巴汗之邀,却图汗派阿尔斯兰率军入藏支援藏巴汗。格鲁派上层为了维护本派系的利益,求得生存与发展,便派遣使者向远在天山北路信奉格鲁派的厄鲁特蒙古求助。
厄鲁特蒙古又称漠西蒙古,其中的一部是和硕特部,该部首领顾实汗,本名图鲁拜琥,是元太祖弟哈布图哈萨尔十九世孙。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喀尔喀蒙古与厄鲁特部发生战争,顾实汗曾对两部进行调解。代表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与蒙古诸部联系的东科尔呼图克图赠他“大国师”称号,因称“国师汗”,音转为顾实汗。此后,他即尊信黄教,厄鲁特蒙古各部也都先后皈依格鲁派。顾实汗得知格鲁派的求援后,积极响应,一方面是缓和厄鲁特蒙古内部的矛盾,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向青藏高原发展。明崇祯八年(1635),顾实汗扮成香客模样带少数随从前往西藏了解情况,在途中巧遇阿尔斯兰。在顾实汗的说服下,阿尔斯兰改变了反对格鲁派的立场,到西藏后,公开和藏巴汗对抗。却图汗不满阿尔斯兰立场的改变,派人将其杀死。顾实汗从西藏返回后,于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带兵进入青海。明崇祯十年(清崇德二年),顾实汗击败并擒杀了却图汗,占据了青海。此后,原在漠西的和硕特大部迁移到了青海,还有一部分土尔扈特和辉特部众也一同前来。再后来,准噶尔蒙古和喀尔喀蒙古也有一部分迁居到了青海。[105]明崇祯十二年(清崇德四年),顾实汗离开青海进军西藏。明崇祯十四年(清崇德六年),顾实汗进攻藏巴汗,最终将其俘获并处死,从而掌握了西藏的统治权。在此前后,顾实汗的子孙占领了康区以及青海等地的藏区。这样,和硕特蒙古统治了广大的青藏高原。
为了巩固统治,顾实汗将青海部众分为左右两翼,由子10人分别统领。左境东自西宁边外的栋科尔庙,西至嘉峪关边外洮赉河界,800余里;南自西宁边外博罗充克克河北岸,北至凉州边外西喇塔拉界,400余里;东南自西宁边外拉喇山,西北至甘州边外额济纳河,400余里;东北自永昌边外,西南至嘉峪关外布隆吉尔河岸,2000余里。右境东自栋科尔庙,西至噶斯池界,2500余里;南自松藩边外漳蜡岭,北至博罗充克克河南岸,1500余里;东南自洮州边外达尔济岭,西北至嘉峪关边外塞尔腾、西尔噶拉金界,2000余里;东北自西宁边外克腾库特尔,西南至穆鲁乌苏河,1500余里。[106]
以顾实汗为首的和硕特蒙古很早就和清政权建立了联系,并且这种联系一直延续到顺治年间。清崇德二年(1637),顾实汗遣使入贡,阅岁乃至。清崇德七年,顾实汗再次遣使偕达赖喇嘛使者奉表入贡到盛京(今沈阳)。皇太极对此高度重视,亲率大臣到郊外迎接并设宴款待,次年使团返回时,又亲率大臣送到演武场饯行。皇太极还致书顾实汗,表达欲从西藏延请高僧“以宏佛教,以护国祚”[107]的愿望。清崇德八年,顾实汗遣使向皇太极表示:“达赖喇嘛功德甚大,请延至京师,令其讽诵经文,以资福佑。”[108]顺治二年(1645),顾实汗及其第六子达赖多尔济遣使向清廷贡马。顺治三年,顾实汗奉表入贡,清廷赐甲胄弓矢,使其管辖诸厄鲁特。此后,青海蒙古各部每隔一年遣使清廷。顺治六年,因米喇印、丁国栋等起兵反清,和硕特蒙古曾协助清兵镇压,顾实汗第二子峨木布车臣和第七子瑚鲁木什都受到了清廷的封赏。顺治九年,顾实汗又和班禅喇嘛等人“以劝导达赖入朝,奉表奏闻”,[109]并贡驼马方物。顺治十年,清廷封顾实汗“遵行文义敏慧顾实汗”,赐用汉蒙满三种文字写成的金册金印。在册文中,顺治皇帝明确要求顾实汗“作朕屏辅,辑乃封圻”,[110]表示了清廷通过顾实汗间接统治西藏的愿望。顺治十一年,顾实汗在拉萨病逝,清廷对他“克尽克诚,常来贡献”的行为给予充分肯定,并“予以祭典,以酬其忠”。[111]
顾实汗去世,青海和硕特蒙古和清廷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和硕特蒙古仍和清廷维系着贡使关系;另一方面,双方的冲突不断发生。就在清廷遣官致祭顾实汗的时候,青海和硕特蒙古“复为边患”,“率番众掠内地,抗官兵”,达“二十余次,屡谕不悛”。为此,清廷不得不遣官赴甘肃和西宁等地调查了解情况,要求和硕特蒙古各部“分定耕牧,勿得越境妄行”。[112]康熙十二年(1673)吴三桂发动叛乱后,青海和硕特蒙古竟然站在清廷的对立面,右翼围攻河州,左翼“拆毁关隘,袭执官吏,与官兵会战”。[113]
康熙二十二年,吴三桂叛乱平定。康熙二十七年,噶尔丹内乱起。在平定噶尔丹内乱的过程中,清廷加强了对青海蒙古的招抚。清廷曾向青海和硕特蒙古萨楚墨尔根台吉通报噶尔丹失败以及五世达赖喇嘛“脱缁已久,第巴匿之”的情况,要求他“遇噶尔丹,即行擒解”。[114]此外,康熙皇帝还多次派遣使者到青海蒙古各部说明有关情况以及清廷的政策。康熙三十六年春,清廷遣官招降青海蒙古各部,噶尔丹亦在走投无路中病亡。同年十一月,顾实汗第十子达什巴图尔率其侄孙纳木札勒等台吉入觐,康熙皇帝在保和殿赐宴,并以御用官服、朝珠赐达什巴图尔及朋素克,以鞍马、银币等物赐诸台吉。[115]十二月,康熙皇帝在玉泉山举行阅兵式,达什巴图尔等应邀往观,受到极大震撼。康熙三十七年正月,康熙皇帝颁诏封达什巴图尔为和硕亲王,达赖汗弟台吉朋素克、纳木札勒为多罗贝勒,纳木札勒弟额璘沁达什、衮布子朋素克为固山贝子,根特尔为辅国公。二月,康熙皇帝出巡五台山,达什巴图尔等扈从。康熙皇帝在行幄召见了达什巴图尔等人,并给驼马,谕示他们回归本部。
有学者认为:“达什巴图尔附清,标志着青海和硕特蒙古正式成了清王朝的藩属。但是,清朝并未因此触动和硕特蒙古贵族在青海的统治权益,他们实际上仍然保持着割地而居的状况。”[116]既然清朝并未因此触动和硕特蒙古贵族在青海的统治权益,他们实际上仍然保持着割地而居的状况,又怎么能说达什巴图尔附清,标志着青海和硕特蒙古正式成了清王朝的藩属呢?实际上,青海蒙古成为清朝的藩部,时间还要晚一些,应在雍正三年(1725)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之后。
在达什巴图尔等人之后,许多青海蒙古贵族也相继受清廷册封,并领受清廷交给的任务。康熙四十二年(1703),康熙皇帝出巡西安,达什巴图尔等来朝。清廷封青海蒙古右翼长、和硕特台吉策旺喇布坦为多罗郡王,准噶尔台吉色布腾扎勒为多罗贝勒。康熙四十三年,康熙皇帝以青海衮布先于诸台吉内附,诏封多罗贝勒。康熙四十四年,封达什敦多布及敦多布达什为辅国公。康熙五十年,封青海蒙古噶尔丹达什、索诺木达什、车凌、拉察布等为辅国公。这些人多是顾实汗后裔,长期领青海蒙古左翼。康熙五十五年三月,清廷命青海蒙古贝勒朋素克、旺札勒,台吉达颜,各率兵100名,屯噶斯路,以防准噶尔。闰三月,清廷以青海蒙古贝勒额尔德尼、额尔克托克托鼐等分领青海蒙古左翼,台吉达颜等分领青海蒙古右翼。十二月,以办理青海事务始终毫无舛误,封达颜为多罗贝勒。青海准噶尔台吉阿喇布坦封公品级一等台吉,辅国公拉察布晋封固山贝子。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察汗丹津晋封多罗郡王。康熙五十九年,封阿喇布坦札木素为辅国公。[117]雍正元年(1723),因进军西藏驱逐准噶尔,青海蒙古王公各著劳绩,郡王察汗丹津晋封亲王,贝勒额尔德尼、额尔克托克托鼐晋封郡王,贝子额璘沁达什、拉察布晋多罗贝勒,辅国公敦多布达什、噶尔丹达什晋镇国公,其他台吉也都晋爵不等。以上清廷对青海蒙古贵族的封授,和以前对达什巴图尔等人的册封一样,都没有改变青海蒙古原有的社会制度以及割地而居的状况,如前所述,这只是青海蒙古成为藩部的一个条件,还没有实行盟旗制度。所以说,青海蒙古这时尚未成为清朝的藩部。
雍正元年,青海蒙古罗卜藏丹津在清廷进军西藏驱逐准噶尔后,因“希冀藏王”的目的未能达成,[118]感到被清廷忽视而心怀不满,进而发动反清叛乱。清廷调集各方面力量前往平叛。雍正二年,罗卜藏丹津叛乱失败,逃往准噶尔。清廷在讨论善后事宜时决定:青海蒙古“游牧地令各分界,如内扎萨克例,百户置佐领一,不及百户者为半佐领,以扎萨克领之。设协理台吉,及协领、副协领、参领各一。每参领设佐领、骁骑校各一。岁会盟,令奏选盟长,勿私推。贡期自明年始,分三班,九年一周,自备驼马,由边入京”。[119]雍正三年,青海蒙古和硕特部、绰罗斯部、土尔扈特部、辉特部、喀尔喀部相继设旗。这样,青海蒙古实行盟旗制度,终于由归附清朝进而成为清朝的藩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