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切入视角
学术界对清代《论语》学的研究远远称不上活跃、充分。稍早时期的文献有《四库提要》及《续修四库提要》,前者收录清代《论语》著述仅毛奇龄《论语稽求篇》、江永《乡党图考》二部,存目则有三部。后者共收录三十六部,署名江瀚撰述提要者十八部,伦明月者十六部,未署名者二部。此类文字皆为典籍之总览介绍,只能提纲挈领,很难深入细致。据笔者检索,专门的清代《论语》学著述寥寥无几,仅有《清代论语学》《清代论语诠释史论》两部,主要是历时式的线性勾勒。海峡两岸有5位博士做过论文,另有一些有关清代《论语》著述研究的单篇论文,但数量不多。二十世纪最后十年间,海峡两岸学者有五十篇左右论文,主要集中于扬州学派和常州学派的研究,涉及毛奇龄、李光地、阮元、焦循、刘逢禄、宋翔凤、刘宝楠、康有为等人,这些均为吉光片羽,难以反映清代《论语》研究的整体面目和丰富内涵。
如何打破清代《论语》诠释现状?如何寻求清代《论语》诠释的新突破?不能主观臆断,不能盲目折腾,需要从传统学术、治经实践、现代学术需求等多维角度观照辨析,进而找准定位,大胆切入,为清代《论语》诠释吹来新风,输入活水,获得新见。
第一,传统学术视角之局限。
传统经学研究大致沿着两条路径曲折前行,一条是版本文字、训诂考据的汉学路径,另一条则是社会变革、义理阐述的宋学或公羊学路径。值得注意的是,两条路径常常在强烈的经世致用的终极关怀下,与社会发展、学者主体个性与学术宗尚、学术自身发展理路等各种因素交错互动,激荡嬗变,聚焦为主要针对“社会政治事件”“学术相关事件”的历史式经学诠释模式。因而传统经学的研究目标一是反思现在及过去的、改善将来的或可能出现的社会政治问题,二是围绕这一目标解读疏解文本、接受发挥或纠偏驳斥既有学术观点。
目前出版的关于清代《论语》研究的专著大致可以列入传统学术视角的产物。《清代论语学》是最早系统论述清代《论语》研究的专著。全书第一章对清代以前的《论语》注疏予以“述略”,第二章从明清之际学风转变、经学兴盛、清代《论语》注疏类别三个方面对清代《论语》研究加以“综述”,以下从第三章到第八章则为分论部分,对应综述部分的第三节,颜元和王夫之属于清初经世致用派,陆陇其为清初理学家,翟灏为汉学家的《论语》诠释,刘宝楠当为汉宋兼采派,宋翔凤、康有为则为公羊学的代表人物。全书构架上是典型的总论专论结合,总论部分综述清代学风转变及经学兴盛的背景,从社会政治学视野梳理清代《论语》诠释进程,归纳清代《论语》注疏之类别,专论部分从文本解读切入,具体分析注家注本的特点、价值、倾向,为总论部分提供实证支撑。《清代论语诠释史论》虽然有所不同,但总体框架上亦是典型的总分结构,只是前者为先总后分,后者为先分后总。全书从“正统与异端之撞击”“统一与多元之格局”“新变与衰退之态势”三章,以具体注家及注本深入分述清初、乾嘉时期、晚清时期《论语》诠释之特点,最后从清代《论语》诠释的反思路径、繁荣与发展、转型与超越等层面总论清代《论语》诠释之发展进程。足可见出其鲜明的社会学视野及历史式经学诠释范式。
这种范式下的《论语》诠释著作,有整体的思路和清晰的演变轨迹,但难以看到丰富多彩和摇弋多姿,显得单调古板、程式僵化。
第二,现代学术启发下的视角超越。
学术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中国学术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在西方学术影响及思想解放的潮流下,在继承传统经学的基础上,研究视野更加开阔,研究范围和方法趋向立体和多元。开启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换与裂变。比如近代学者关注的焦点无疑是乾嘉学术,大多学人认为乾嘉时期吴皖两派的学术形态将崇尚形上义理建构的“理学”转型到重视训诂义理的“朴学”路径,并进一步影响了嘉道以后扬州、常州、岭南等其他地区的学术走向。现代学者则缘此思路,结合特定时空学者的共同特色,从学术认同、治学方法、生长地域等角度对乾嘉学者予以分门别派,如梁启超将其分成以惠栋为首的吴派和以戴震为宗师的皖派,支伟成将其分成了吴派、皖派、常州派、湖南派、浙粤派等,张舜徽《清代扬州学记》对扬州学派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这些以地域特征划分学术疆域的路径,拓展了学术研究的空间,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凸显了地域经学研究的独特品格。在现代学术视野的观照下,从诠释主体的生长地域角度将清代的《论语》诠释分类切割,深入比较不同时期、不同地域《论语》诠释的异同,能够超越传统学术视野下历史式的叙述,祈求更整体直观地描画清代《论语》诠释的版图,更深入透彻地分析不同地域《论语》诠释的独特个性及形成原因。
然现代学术已经开启的方向,长时间处于概念悬置状态,至今较少从地域视角深入具体论述清代《论语》诠释的论文,更遑论从地域角度系统研究清代《论语》诠释的专著了。现代学术的理性追求需要个案的实证支持。
第三,从地域视角切入的治经实践。
现代学术的启发呼喊,打破传统学术范式的欲望冲动,与笔者迫切需要解决久久萦绕脑海的疑问困惑十分切合匹配。笔者在撰写《清代论语诠释史论》时遇到的一些问题,较长时间仍然滞留胸中,如吴、皖两派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刘恭冕是否可以划归常州学派?常州学派在阐述公羊学思想之外是否具有其他贡献?扬州学派“通”在何处、何以能通?凡此等等。经过近两年的阅读、梳理、分析,于2009年在《孔子研究》发表了《会通古今实事求是——刘恭冕〈何休注训论语述〉诠释倾向新论》,于2012年在《文学评论》发表了《清代常州学派论语诠释特点新论》,大有云开月霁之感,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决定从地域学派视角,论述分析清代《论语》诠释特点及规律。
学术界论及常州学派《论语》诠释时,或将刘恭冕纳入常州学派,或认为其“以何休《公羊》义说《论语》”[2]。刘恭冕与常州学派没有结友关系及师承关系,其学术宗尚是否与常州学派一致?治经特点是否与常州学派诸家相近?即能否将刘恭冕与刘逢禄、宋翔凤、戴望、王闿运、康有为等人相提并论?这是不宜轻率结论的复杂问题。带着这些疑问,通过文献爬梳、文本阅读,得出了十分清晰的认识。
首先,刘恭冕否定何休作《论语注》之陈说,且将刘逢禄《论语述何》所据《北堂书钞》之唯一孤证亦一并予以否定,这完全背离常州今文派《论语》诠释倾向。
其次,刘恭冕著《何休注训论语述》,主要目的是将何休引《论语》注疏《春秋公羊传》之有关内容辑录考证出来,完全是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还学术史之本来面目。
再次,刘恭冕在《何休注训论语述》中,并没有以公羊义解《论语》,既没有直接阐发托古改制、变法维新的思想,也没有尊奉孔子为受命之素王,大肆推阐“三世”“三统”等微言大义。
刘恭冕之治经思想及诠释方法深受家学的熏陶及扬州学派的泽润。叔祖刘台拱重视考证训诂,反对虚词臆说。所著《论语骈枝》,“精深谛确”,“惟是之求”。父亲刘宝楠知识广博,视野开阔,完成了《论语》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论语正义》。这种独特的成长环境,铸造了刘恭冕《何休注训论语述》之主要方法是辑录和考据,主要倾向是不主一家,实事求是,具有扬州学派会通博洽的典型特征。故将刘恭冕纳入常州学派显然是牵强附会、不能成立的。
清代之《论语》诠释,至常州学派风气为之一变,其显著标志是从乾嘉考据学向今文义理之转型。开风气之先者无疑是“今文学启蒙大师”庄存与[3],将其充实完善、推向深入者当为刘逢禄、宋翔凤、戴望等。常州学派《论语》诠释之转型具体表现在集中阐述公羊学大一统思想。公羊学大一统思想是今文经学的中心,主要由三科九旨、张三世、通三统、正名分、异内外等微言大义构成,刘逢禄《论语述何》、宋翔凤《论语说义》、戴望《论语注》等均有集中深入的阐述。
长期以来,研究清代学术,人们习惯于在公羊学视阈下观照常州学派的《论语》诠释,常州学派强烈的经世意识被聚焦凸显,乃至被放大,为人们普遍接受。这种定格确能强烈聚焦常州学派《论语》诠释的现实期待和政治寄托,但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们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探索,以至遮蔽了常州学派《论语》诠释其他方面的特点。实际上,常州学派的《论语》诠释并不固陋狭隘,拘泥一端,而是胸襟博大,视野开阔。
常州学派向今文学转型的同时,还能够会通诸家,诸经兼治,不辨古今,折中义理、考证,综汇训诂、经世之学于一体。[4]无论在诠释观念还是在诠释方法乃至诠释途径上,均显示出兼采会通的特点。其会通之结果是将一个想象的理想的命题演绎成为一个历史的现实的图景,由义理阐述层面具体到考据实证层面,使《论语》的义理内涵增强了可信度和权威性。
常州学派还拓展了《论语》的文本世界,敞开了《论语》的意义结构。《论语》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但其意义并不单一、封闭,体现出立体、多元、开放的特点。其与墨家、道家甚至佛家思想都有不同程度的关联。而且《论语》的传播阐释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建构和解构、不断拓展和变异的过程,《论语》诠释正是在这种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不断地拓展与超越,实现着效果历史价值。常州学派追求从“对作者原意的把握”向文本的“意义的创生”的拓展。如宋氏将孔子“一以贯之”之“一”与《易》乾之初爻之“一”及《老子》道生一之“一”联系起来予以解释,确实能将《论语》放在更广阔的时空中玄思幽想,带来更多的启发。让人们体会到“一以贯之”是一种方法论,是一种整体观,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智慧。[5]如果仅从《论语》文本理解则难有这样的体验,感受不到孔子此语的幽远博大、深邃绵长。《论语》诠释史上,何晏、皇侃、朱熹、邢昺没有带来这样的体验,是宋氏翔凤打开了这扇独特的窗户,完成了一次《论语》文本意义的拓展创造过程,这在《论语》诠释史上无疑有着重要意义。
这样的分析和思考,与以往不同的视角转换,解决了笔者困扰已久的难题,也改变了学术界长期以来的固有判断。可见,从地域学派切入,抓住文本分析,能够打破标签式理解、概念化判断。从地域学派出发,不仅能够捕捉到地域学派的主要特色,能够辨析出不同地域学派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还能够深刻认识到,地域学派的治经风格或地域学者的学术宗尚很少纯粹的天生丽质,常常与历史传统、社会发展、学术转型、个性特点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第四,从地域视角切入的意义。
迄今为止,经学界已经分别诞生了经学与文化互动、经学与社会政治关联的研究成果,但还未出现将儒家某一时期的经典诠释与地域学派综合考察的研究范式,故本课题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原创意义。
本课题在经学与地域学派的互动关联中,深度审视清代《论语》诠释的特点和规律。从清代《论语》诠释文本细读出发,注重地域学派形成发展及相互影响变异的比较观照,故其得出的判断分析较以往注重政治事件的历史式范式大异其趣,故本课题对清代《论语》的诠释研究必然会呈现出有别于传统的新的观点、新的形态、新的问题,这对拓展经学研究领域大有裨益,对传统经学的现代转型提供参照。
本课题建立以考据与义理结合、文本分析与理论概括结合、地域文化与社会发展结合的多元开放的研究体系,注意在相关学科的联系中,对清代《论语》诠释的种种形态和复杂问题作出新颖阐释和深度揭示,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诠释学理论提供案例支持和理论借鉴。
清代《论语》诠释是古代《论语》研究的高峰,既有前朝各代《论语》研究的累积沉淀,又有西学东渐产生的重要影响,其研究成果超迈以前各个朝代。故从地域学派视角切入,思考地域文化在社会进程中的延伸或变异,关注地域学人在时代风潮中的灵魂颤动与经学追求,对当代繁荣和文化建设具有参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