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梁中堂与翼城县农村二孩生育试点工作
翼城县农村二孩化生育试验是由梁中堂发起的,也是在梁中堂指导下实施的。梁中堂现任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人口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提出二孩化生育想法时是山西省委党校的一名教师,后调至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工作。1984年春节前后,写出了题为《把计划生育工作建立在人口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的报告,呈递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报告提出采取晚婚晚育和延长二孩间隔时间的办法,把人口控制在12亿左右的思路,建议放弃一胎化生育政策。报告被批转到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
当时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工作的张晓彤见到报告后即生同感。他遂将复印件送至中国人口情报中心的马瀛通,让他按照梁中堂提出的办法重新计算。马瀛通的人口统计学造诣很深,经过科学测算后,张晓彤和马瀛通肯定了梁中堂的看法,于是以他们二人的名义,又给国务院写了题为《人口控制与人口政策中的若干问题》的研究报告,进一步建议说:我们认为梁中堂同志在给胡耀邦同志的信中提出的晚婚晚育加间隔的办法是可行的。认为采用这个办法,到20世纪末全国人口可以控制在12.3亿左右。
这份报告受到中央的重视。7月30日,时任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对该文批示说:“送耀邦、万里、乔木、依林、启立同志阅。我认为此文有道理,值得重视。所提措施,可让有关方面测算一下。如确有可能,建议采用。本世纪人口控制指标,可以增加一点弹性,没什么了不起。”[2]随后,胡耀邦又批示:“同意紫阳同志意见。这是一份认真动了脑筋、很有见地的报告。”[3]并明确主张有关部门测算后,代中央起草一个新的文件,经书记处、政治局讨论后发出。
得知相关情况后,1985年1月14日,梁中堂又上书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启立、郝建秀,提出三条建议:一是组织人口学专家及从事社会科学的人参与组织人口测算工作;二是准许人口研究人员下农村调查计划生育实际情况;三是希望能够选一两个县作“晚婚晚育加间隔”的试验。2月12日,梁中堂的报告批转到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计生委相关领导批示山西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同意由梁中堂在山西选择一两个县试行“晚婚晚育加间隔”的生育办法。梁中堂在1985年3月21日接到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同意进行试点的通知。
翼城县在20世纪80年代初是山西省计划生育先进县。1985年4月,梁中堂和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的同志到翼城县考察,时任翼城县县委书记武伯琴对这一试点工作很支持,基层干部和群众对二孩化生育政策也很支持。1985年7月,经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山西省政府批准,翼城县农村正式由原来“只准生一个”的政策转为实行“晚婚晚育加间隔”的二孩化生育试验。晚婚晚育加间隔就是在实行晚婚晚育,提倡和鼓励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的基础上,允许农村每对夫妇经过一定间隔时间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当时的具体规定是:比法定婚龄推迟3年,即男25周岁,女23周岁以上结婚为晚婚;女方满24周岁生育第一胎为晚育;间隔生育要求第一胎出生至少4年以上,或女方满30周岁,经批准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