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康姓族源与郡望
中国康氏本有中外二源,中源始自西周,外源出自中亚。西域康姓入中国者,先是康居人(约在今巴尔喀什湖与咸海之间),后为中亚昭武九姓之一的粟特康国人。据《后汉书·西域传》,粟弋曾一度役属康居。粟弋亦即隋唐史籍中的粟特,其人居住于中亚锡尔河和阿姆河流域,支庶分王,以康国为中心。康、安诸国并以昭武为姓,以示不忘本。康国就是今天的中亚古城撒马尔罕(Samarqand)。古代学者却菽麦未辨,将中亚康氏与中原卫康叔纳入同一系谱。宋代学者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以谥为氏”条指出:“康氏,姬姓,卫康叔支孙,以谥为氏。前赵有黄门侍郎康安,前燕有康迁,宋有康说,梁有康绚,望出会稽、东平、京兆,宋朝登科有康戬、康亚之为盛族。”[6]此说后为《会稽志》所沿用:
康氏,周文王子卫康叔之后。又梁有康绚,其先出自康居。初汉置都护,尽臣西域,康居遣子入侍,待诏河西,因留不去,其后遂氏焉。晋乱,迁于蓝田。唐《儒学传》有会稽康子元。本朝有兵部员外郎,知越州康戬。建炎中有康执权,为中书舍人。允之,浙西安抚使,知杭州,望出会稽东平京兆。唐康日知,灵州人,有功深赵,封会稽郡王。子志睦,会稽郡公,孙承训,会稽县男。[7]
上述记载将西周卫康叔定为中外康姓之元宗,完全混淆了后世粟特康与汉族康的族属差异,有论者认为是粟特后裔伪造世系使然[8],其实是源流未明所致。汉族康姓,溯自西周,唐人颜真卿撰《康希铣神道碑》,详细记录了汉族康氏“以邑为氏”的源起及流变:《史记》云:“成王长用事,举康叔为周司寇。赐卫宝祭器,以彰有德。封子康伯,支庶有食邑于康者,遂以为氏。”……魏强弩将军权;权生晋虎贲中郎将泰;泰生囗太守威;威生兰陵令奋节将军翼,随晋元帝过江,为吴兴郡丞,因居乌程(事见山谦之《吴兴记》);翼生豫章太守镇;镇生征虏司马建武将军钦信;钦信生宋晋熙王兵曹参军黯;黯生南台郎高;高生齐骠骑大将军孟真;孟真生梁散骑侍郎僧朗;僧朗生陈给事中五兵尚书宗谔,为山阴令,子孙始居会稽,遂为郡人焉。[9]据司马贞《史记索隐》:“康,畿内国名。宋忠曰:‘康叔从康徙封卫。’……畿内之康,不知所在。”[10]王应麟在《诗地理考》“卫”条中指出:《通典》古殷朝歌城在卫州衙西。据宋忠所言,康叔初封于许州阳翟县西北35里的康城(即今河南禹州市西北康城)。[11]据此世系沿革,可大致勾勒出汉族康氏“自北向南”的迁徙路线,即从禹州→兰陵(即今山东苍山县西南兰陵镇,《史记·荀卿列传》中荀卿适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之兰陵)→乌程(治今浙江湖州市南)→会稽(今浙江绍兴市)。自此,汉族康落籍会稽,故廖用贤《尚友录》有“康,商音京兆,又望出东平会稽”之言。[12]
族源既明,即须引出灵州康氏的郡望问题。开元九年(公元721),兰池州胡康待宾因“苦于赋役”[13],诱使诸降户叛攻六胡州。玄宗命朔方大总管王晙、陇右节度使郭知运共同讨伐。按《通鉴》所记,康待宾似被王晙所擒,“秋,七月,己酉,王晙大破康待宾,生擒之,杀叛胡万五千人”[14]。然据《新唐书·康日知传》“(康)植,缚康待宾,平六胡州”。康植旋即被玄宗召见,擢拔为左武卫大将军,封天山县男。[15]康植之子康孝义,任唐朝万安府折冲,累赠户部尚书。植孙康日知,永泰二年(公元766)出任成德节度使李宝臣麾下节度押衙、左厢步军都使、同节度副使。[16]后为赵州刺史,因拒李惟岳叛乱,德宗擢其为深赵观察使,封会稽郡王。康日知子志睦,曾因挫败李同捷叛军锋锐,被封为会稽郡公。志睦之子承训,职任天德军防御使,因威名迫使党项归还所俘洛源镇民,诏检校工部尚书,封会稽县男。[17]
以上叙述中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擒缚康待宾的应该是康植而非王晙。王晙等人虽然也因功受赏,然身为领军上将,功成获封,自属常情;而康植并非统军将帅,若不身先士卒,如何能有如此高的封赏。第二,康植“天山县男”封爵,是判定康植一族为粟特人后裔的郡望依据。[18]天山县即唐西州下辖的始昌城,贞观十四年(公元740)侯君集平定高昌后所置。[19]康植先祖本居西域高昌,率族内迁灵州,积极致功入仕,华化甚深,其粟特胡人性征已泯然难辨。第三,从康植曾孙志达开始,就已抛却灵州,而以会稽作为地望。[20]荣新江先生敏锐地注意到,地望出自会稽的康姓为数不少,且时间多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荣先生将该史实与安禄山“常乐安公”的地望背景结合起来[21],推断多数以会稽为郡望的康姓粟特人,所言会稽并非江南吴越的会稽,而是晋元康五年(公元295)晋昌郡所立之会稽县,即唐时的瓜州常乐,称会稽人,就等于说常乐人,安禄山即出身于此。“安史之乱”后,常乐康姓会稽人为掩盖与安禄山同姓同源的痕迹,遂以唐人不熟悉的前代会稽作为自身郡望,使人误认为自己出自江南高门,其目的是为了掩盖与安禄山同姓(本姓康)同源(曾被封为常乐公)的事实,从而避免“安史之乱”后的排胡风潮祸及于身。[22]
但问题是,粟特康氏实无必要以此种方式避人耳目。首先,“常乐安公”之名除恒山安天王碑外,并未见载于其他任何史籍,它与安禄山究竟是何关系,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唐长孺先生曾言,“常乐为郡的时间较短,又非汉魏旧郡,禄山祖先和他自己似乎都没和这个常乐发生关系,以常乐为禄山望族是很难解释的。当然,唐人称某郡某人也往往和本人及祖先实际上并无关系,只是标识门阀而已。然而标识安氏门阀的却并无常乐”[23]。唐先生举《元和姓纂》卷四“安氏”望出“姑臧凉州”为例,提出“禄山也是胡人,如果依附高门,为什么舍武威而取久废之常乐”的疑问,同时大胆推测,常乐并非安禄山的地望,而是安禄山所冒安波主、安思顺姓氏的瓜、沙族望。其次,虽然安禄山原本姓“康”,但实以“安”姓名世。真正迫切需要冒名改籍以求免祸的,应当是武威安氏而非会稽康氏。而且,唐人对瓜州常乐别名会稽的情况并不了解,瓜州常乐也未闻有其他粟特人存在,仅为一虚实难辨的“常乐安公”名号,似无举族改望的必要。最后,自称出于会稽的康氏诸人,族源多般,华化深浅不一,实难相信他们均熟谙中原史地沿革,并在此基础上不约而同共举会稽为地望。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康姓粟特人以会稽作为地望,与安禄山“常乐安公”的地望无涉,而和江南会稽汉族高门康氏有关。
声称出自会稽的康氏,除少数具有九姓胡特征者,可推断其为粟特人后裔。如长安所出《大唐故康夫人墓志并序》中的康氏:
游击将军、上柱国、赏绯鱼袋康府君夫人康氏(702~759),会稽人也。[24]
仅据墓志中“会稽”一词,尚难断定康氏夫妇族源,但结合康府君与同姓通婚以及获封赏两点,可大致作一判定。族内联姻是粟特人的通婚惯例,论者已多,毋庸赘言。[25]这里专就其封赏进行分析。游击将军,唐武德七年(公元624)置,为从五品下武散官。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加游击以上十将军为五品以上武散宫。武散官专指武臣无职事或寄禄者,主要授予归唐少数民族政权首领。上柱国在隋代,是从一品的散实官,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罢;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置为十二转勋官,比正二品。鱼袋则为官员章服所佩之物。按唐制,五品以上官员,给随身鱼符,置于袋中,即所谓鱼袋。景云二年(公元711),上诏衣紫者鱼袋以金饰之,衣绯者以银饰之。开元(公元713~742)以后赐绯、紫者照例兼有鱼袋。[26]康公所获“绯鱼袋”,即“绯衣银鱼袋”。受父祖功勋余荫、或本人军功居官入仕,是隋唐胡人华化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对封赏的解析,可断康公夫妇为公元8世纪初中期的入华粟特人后裔。再以西安出土的《安公夫人康氏墓志》为例,志云:
夫人姓康氏,其先会稽人也。笄年有移天行于河州别驾安久光。御史大夫、深赵等州团练观察处置使、榆林郡王,则夫人之令侄也。[27]
从康安通婚,居地河州(治枹罕,今甘肃临夏市),侄康日知等信息判断,康氏当为河西粟特人后裔。
其他绝大多数的会稽康氏,则都出自汉族。且举数例如下:康遂诚(公元?~693),仅据《宝刻丛编》卷十三《周(唐)密州司马康遂诚墓志》[28]中的几条信息:“君讳遂诚,字筠”“会稽山阴人”“仕至密州司马”“夫人柳氏”,显系汉人无疑。其次是康叔卿(公元782~826),除《大唐康公夫人墓志铭》中康姓之外,唯“其先卫人也”一语可资考出身。然前已述及,卫康叔的正源后裔皆为汉人,故其亦当为粟特人。[29]再就是江南会稽康希铣家族,一种观点认为康希铣等人是东汉或者魏晋时期来华中亚人后裔,因年代久远,屡次迁徙,到公元8世纪汉化已深。此种观点明显忽略了汉族康氏的存在。笔者认为他们是地道的汉人,而非深于汉化的粟特人。[30]按颜真卿《康希铣神道碑》,从康希铣之父康国安开始,康氏一族才真正以才学致仕显名。其父明经高第,以硕学掌领国子监,领教三馆进士,后迁博士白兽门内供奉崇文馆学士;希铣幼受庭训熏习,年十四亦明经登第,历任海、濮、饶、房、台、睦六州刺史,皆有异政;其兄德言为右台御史,弟为偃师令,俱以词学擅名。从康国安到康南华,前后四代进士,登科甲者7人,举明经者13人,俱有著作传世。[31]江南会稽另有康子元。开元初,上诏中书令张说举荐能治《易经》《老子》《庄子》者为集贤直学士,在侯行果的推荐下,康子元得侍读,随即擢升为秘书少监,兼任集贤侍讲学士。后来参与玄宗东封泰山的封禅论仪,并以学士身份随行,颇受皇帝欣赏,不但制赞相赐,还专门为他画像、立传。[32]由此可见,汉族康姓多为文职仕宦,粟特康姓则为武职军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