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倦做人的日子:太宰治(日本文学名家十讲05)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前言 解读死亡的多样性意义

我一直记得听到罗宾·威廉姆斯自杀的消息时心头猛然纠结的痛。我当然知道电影里所呈现的角色和演员的真实人生可以有多大的差距,不过另一方面,我也总相信一个演员能演好什么样的角色,能让角色活灵活现地说服、感动观众,应该也和他的真实个性与真实信念,有一定的紧密关联吧!

而罗宾·威廉姆斯,他不只是好莱坞一流的喜剧演员,永远恰如其分地守住戏剧和闹剧之间的微妙界线,即使为观众带来大笑时,都能维持自我与角色的理性平衡,不会过火成了扭曲的丑角;他更是出演《死亡诗社》《心灵捕手》而留下了近乎不朽的形象。他最有说服力的形象就是一位同时具备强悍和温柔能力的导师,能够将人从混乱、绝望的状态中拉回来,看到或重新看到生命的美好,显露出藏在看似无意义的偶然下的美好,像是敲开了灰黑多棱角的石质外壳,让人突然与底下一道由钻石反射的光直面相遇,那前所未见的光射入眼睛、射入来不及设防的灵魂,瞬间改变了一个人对生命的印象、看法,由负面颓丧转为正面欣悦。

这样的人,自己也失去了活下去的力量吗?难道他过去在电影里感动我们的演出都是假的?我无法如此单纯理解:那个自杀死去的才是真正的罗宾·威廉姆斯,曾经为许多人提供真实生命慰藉与帮助的大银幕上的罗宾·威廉姆斯是假的。浮现在我心中的,是另外一幅生命图像,应该有同等真实的两个罗宾·威廉姆斯吧!一个热切活着,不断在生活中寻找许多积极意义;另一个则带着强烈的死亡意志,思考着要跨越生命的终极边界,到似知又似不可知的另一边去。他的生命一直处于两股力量、两种人格趋向的拉锯竞争中。

关键在于:驱动自杀的究竟是什么?一般的、简单的看法认为那是一个人失去了活下去的意志,也许是没有足够的勇气,也许是感受不到足够的诱惑动机,也许是屈服于太强烈的痛苦。也就是自杀死亡作为一种负面的存在、一种失去光的黑暗状态,是生之意志的匮乏。自杀死亡本身没有内容、没有分量,只等同于“不能再活下去”。

然而在曾经认真涉猎、整理从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弗洛姆、马尔库塞到拉康的欧洲精神分析思想理论的过程中,我清楚感受到生死之间有更为复杂的内涵;或更普遍地说,什么是人的生命,什么是活着的状态,远比一般人的印象与想象复杂多了。弗洛伊德提出了对于“死亡意志”的观察与理论,开拓了一个极大的领域,逼着人们重新思考像自杀这样的行为。

我们不该继续维持对于死亡的单向度图像,只从“生之意志”一边来看待、来估算,认为最重要的现象就是人对于生命、对于活着有着多强烈的动机,从最高的活力充沛,到最低水位时的干涸枯竭,死亡不过就是失去了活着的动力。

至少要将这样的图像调整为双面互动、消长、拮抗,我们才有机会碰触、描述人之所以为人更根本的内在。一面是正常的活着的欲望,另一面则是对于死亡的想象、来自死亡或高或低的诱惑。这两项因素形成了纠缠扭结的关系,不是简单的此消彼长。有些人的“生之意志”与“死之动机”同样处于高亢状态,或有些人长期既没有要积极活着也不觉得要走向死亡,这两种情况都很有可能发生、存在。

当我读到一度轰动、震撼台湾社会的《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时,心中有另一份不一样的刺痛。我读到了一个陷入这种生死拉锯的灵魂,她自己不知该如何抵抗来自死亡彼端的强大拉力,她明明在作品中发出了近乎嘶喊的求救之声,然而在她身边没有人知道该如何帮助她梳理生死冲激的动态变化,帮助她在那中间找到一种平衡。她没有遇到一个像电影里由罗宾·威廉姆斯饰演的那种心灵导师,她自己也没有来得及从类似精神分析的知识中得到力量,来对应极端的灵魂骚动。

我书写关于太宰治的解读内容,和这些事件、这些思考有着密切关系。有一段时间台湾书市中突然出现了许多太宰治的小说译本,阅读太宰治似乎一时蔚成风气,尤其是《人间失格》声名大噪。

诚实地说,无论在生命意态或小说美学上,太宰治其人其作都和我自己有相当大的距离,但绝对不能因为个人偏好而否定、抹杀太宰治其人其作的特殊文学与历史地位。然而在重读、细读太宰治的过程中,我同时看到了当下诸多台湾评论者、读者的阅读意见,难免反复干扰,引出我内在、真实的不安。

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如何看待太宰治与死亡的关系。我经常困扰:对于一个和死亡关系如此密切的作家,要吸收、了解他笔下的生命情态,我们可以不先探讨、思考那构成小说永恒底色的复杂死亡意义吗?倘若忽略了死亡是有意义的,太宰治对待死亡有着和一般人非常不同的态度,我们如何趋近他的小说作品?甚至可以更激烈地问:我们可能真的读懂太宰治的小说内涵吗?

这样的环境里,这样的心情驱动下,在这本书中,我花了大部分篇幅,不是具体分析太宰治的作品,而是从更广阔也更纠结的角度探问死亡的多样性意义,最后才将这些讨论整理聚焦,提供为《人间失格》的关键背景。这本书因而不是一般的文学分析,不是集中聚焦在太宰治身上,而是从《人间失格》发散出去碰触生死之际多面向现象的思考,希望能将明明如此惊人的死亡意志重新放回太宰治的作品中,让更多人看到,得到更多尊重,乃至为更多人提供面对生活困境时一条或许可以通向幻奇花园的小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