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沉思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0章 惊天大劫难(六)

苏轼当时脑子里的第一个念想是逃,但一逃就是畏罪潜逃,以后想翻身就难了。更重要的是还会连累家人。

逃既然走不通,那只有面对了。苏轼将公务交给了通判祖无颇处理,并作了工作交接。

回到家后,第一时间和妻子王闰之焚烧了不少信件和诗文,避免被御史台抄家时当作物证。

8月18日,苏轼正式被关进御史台大牢。

20日被正式侦询。

在御史台的大牢里,苏轼遭受了严刑逼供,要求做两件事情:一是供述自己的同党;二是供述自己的罪行。

苏轼还想辩解,但一个柔弱的知识分子,哪能抵得住大狱里面的刑具啊?

在苏轼牢房边上的狱友苏颂(天文学家,发明了水运仪象台),出狱之后,用两句诗描述了当时苏轼遭受刑罚的场景:

“遥怜北户吴兴守,诟辱通宵不忍闻”。

通宵达旦的审讯让苏轼疲惫不堪,意志消沉。虽然开始想抵抗,坚称自己没有讥讽朝廷的文字和同党。但24日身体开始有点吃不消了,只能推脱说时间久远记不清楚了。30日,开始招供所谓的“同党友人”(朋九万《东坡乌台诗案·中使皇甫遵到湖州勾至御史台》:“当月二十日,轼供状时,除《山村》诗外,其余文字,并无干涉时事。二十二日,又虚称更无往复诗等文字。二十四日,又虚称别无讥讽嘲咏诗赋等应系干涉文字。二十四日,又虚称即别不曾与文字往还。三十日,却供通自来与人有诗赋往还人数姓名”)。

苏轼来自四川眉山,当时朝中眉山乃至四川都是少数派,苏轼苏辙也没有组织形成“眉山帮”或者“四川帮”,并不像韩琦他们的河南籍官员众多,可以互相勾连帮衬,所以苏轼知道出了事情也估计没有人会替他求情,只能希望弟弟帮忙救救他(苏辙《为兄轼下狱上书》:“况立朝最孤,左右亲近,必无为言者。惟兄弟之亲,试求哀于陛下而已”)。

刑讯逼供的日子实在熬不下去了。

十天之后苏轼就全部招供。当然,这个供词都是按照御史台的要求供述的。

从苏轼的供状来看,自入仕以来,先后向朝廷举荐苏轼的有陕西转运副使陆铣、提点两浙刑狱晁端彦、权两浙提刑潘良器、京东安抚使向京、权京东转运副使王居卿、转运判官李察、安抚使陈荐、苏澥、提举李清臣、提刑孔宗瀚9人。

军判章*、安抚使叶廉、提举李孝孙、安抚使贾昌衡、4人也上奏推荐过苏轼(朋九万《东坡乌台诗案·供状》:“军判章*,奏乞召置侍从;安抚使叶廉,奏乞显用;提举李孝孙,乞召还侍从;安抚使贾昌衡,奏乞召还近侍”)。

为什么要苏轼招供举荐过他的人?

这是御史台侦询程序中的惯例,目的是要了解清楚被侦询人的人际关系和背景,也为接下来的查验核实工作作铺垫。

相关的举荐材料归档部门和组织部门应该是有备份存档的,届时和侦询人的供词一对照,也可以查验被侦询人是否撒谎。

苏轼的供状中重点供述了与王诜、李清臣、章传、刘述等人往来交集的事情,牵涉的人有三十九人。

在三个多月里,御史台先后搜集了苏轼的一百多首涉及讽刺朝政的诗文,将疑似部分进行摘录,固定“证据”。

对涉及的官员分别传唤核实。

11月28日,御史台的审讯工作基本结束。苏轼暂时关押在御史台,等候大理寺的判决。

等待的日子是最煎熬的,苏轼甚至感知到自己可能会被判处死刑,开始与弟弟诀别,从与弟弟的诀别诗中可以看出他当时的苦闷与绝望。

《狱中寄子由》: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

不管你在外面是如何威风,如何牛气,到了“柏台”,任何人都是“魂飞汤火命如鸡”,成了刀板上的鱼肉。

更何况苏轼还只是一个书生。

十二月,大理寺的判决出来了。

这是一个当时社会关注度极高的案子,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都在摒息凝神等着大理寺的结果。

崔台符,这个名字因为这个案子足以载入史册。

他当时是大理寺的一把手。

在他的领导下,大理寺官员通过非常专业的“检法”程序,判定苏轼所犯的罪应该得到“徒二年”的惩罚。

这几乎完全推翻了御史台的努力。

都是中央部门,不怕得罪同僚而坚持原则,大理寺非常不容易。

还没完,因为朝廷刚刚发布了赦令,苏轼“徒二年”的罪行也应该在赦免之列。

大理寺的最终判决是:苏轼有轻罪,但可赦免(毕沅《续资治通鉴》:“初,御史台既以轼具狱上法寺,当徒二年,会赦当原”)。

舆论哗然,一片叫好。

但御史台脸面挂不住了,李定上奏折抗辩。

当然,专业性比不过大理寺,所以李定抗辩的角度是大局观,全局性。

李定:“如果苏轼这样不听话,天天阴阳怪气搞讽刺,跟朝廷大政方针对着干的人不诛杀,轻则毁坏社会风气,重则破坏新政(毕沅《续资治通鉴》:“于是中丞李定言:‘轼之奸慝,今已具服,不屏之远方则乱俗,载之从政则坏法,伏乞特行废绝’”)。”

言下之意,不听话的人不严惩,以后谁还会听话呢。

变法图强才是赵顼的大事呀,对苏轼这样的人要杀鸡儆猴才行。

赵顼一听,对呀,听话能干事的要褒奖,不听话捣乱的要严惩,不然怎么带队伍搞事业?

苏轼,要严惩。

危急关头,两个重量级人物发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