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众批评
父母在除了自身以外的任何人面前,对孩子所做的批评都叫作公众批评。
人与生俱来具有高自尊需求。社会上所讲的“给面子”,就是人对尊严的需求。在人的个性品质当中,自尊心是第一位的,此外还应该包括责任心、自信心、上进心、自控力、意志力等。孩子的自尊心是棵小树苗儿,很脆弱,经不住“风吹雨打”,在培植和保护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如何做对教育、做好教育,是个非常专业的活儿,考验父母们的教育智慧、教育能力以及教育耐力,教育做得对、做得好,孩子这棵自尊心小树苗儿就逐渐变得茁壮,直到这棵小树苗儿长成参天大树,才能经得住狂风暴雨。
80%的父母因为不懂教育,缺少教育智慧,会在别人面前批评自己的孩子。孩子在学校犯错误了,老师给父母打电话投诉,要求父母立即来学校谈孩子问题,绝大部分父母到了学校,一定会在老师面前把孩子狠狠地批评一通,因为他们担心不惩罚孩子就会惹老师生气。他们不敢得罪老师,觉得父母一定得给足老师面子,否则,叫父母来学校干啥?父母除了现场批评孩子外,还要对自己的家庭教育情况作深刻检讨,并表态,回家之后一定“整改”,一定不再犯此类错误。
父母当着老师的面(可能很多老师都在办公室里)批评了自己的孩子,孩子表面上是接受了、服气了,实质上,父母却制造了更深的师生矛盾。父母惩罚孩子、批评孩子,他们还是孩子的父母;但对于孩子,他们的心理感受却是丢了尊严,为什么丢了尊严?是因为老师的投诉,如果老师不投诉,父母就不会来学校,就不会在老师办公室众多人面前被父母批评,所以,父母当众批评的结果是给孩子和老师之间拉了“仇恨”,这是极其愚蠢的做法。孩子一旦不喜欢哪科老师,甚至是恨上了哪科老师,哪科成绩一定下滑。因为孩子不喜欢,所以就不爱听他的课,一到上这科课,孩子就不专注、就走神儿分心,知识漏点就会越来越多,因为这一科学不好,就可能让孩子失去学习的信心。同时,孩子每次被伤自尊,都像是往孩子自尊心这棵小树苗儿上砍斧子,树必须要花很多能量、很长时间进行自我修复,虽经修复,仍会留下伤疤,这个修复期就耽误了树向上长。
我儿子小时候天性淘得很,读初一的时候发生了“打水仗事件”,他领着一帮小朋友去学校边上的小卖店要了很多小塑料袋,装上水,把口系上,成了“水炸弹”,就在走廊里互相抛水袋打对方,搞得满走廊都淌着水,老师认为这是很大的错误,于是把我和妈妈叫到了学校,见到家长,老师还打算把我儿子也叫来一起当面问责,我急忙开始“扳道岔儿”:“老师你好,孩子犯错误了,肯定是我们家庭教育的责任,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请你先给我讲一下,然后我回家一定好好教育我孩子,而且,今晚我会给你发邮件报告我们家的处理结果”。那位小老师听了我这几句话,稍愣了几秒钟,接着说:“你这个家长很不一般呐”,我知道,别的家长肯定当着老师的面儿狠狠地批评了孩子,出了老师的气,扬了老师的威。回到家里,我们家三口人和风细雨地开了一次家庭会议,得出了三点共识:一是人不怕犯错,错了就敢承担,改了就是好孩子,学生不该违反校规,这是要跟老师做检讨的;二是老师对你很好,她看到了你身上的优点,表扬了你英语很好(这一点是不拉“仇恨”,让孩子觉得老师很给面子);三是孩子不守规矩是父母的责任,爸妈已经跟老师检讨了,爸妈和你一起承担错误、一起改正错误(这一点是强调和孩子有难同当,陪着孩子改正错误,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这三点共识里边包含很深的教育道理。共识一强调的是面对错误的正确态度,态度端正了,事情才能处理得好;共识二化解了孩子对老师投诉的“仇恨”,让孩子觉得老师很给面子,让孩子感恩,孩子一定会为爱而努力;共识三强调了父母要和孩子“有难同当”的态度,“荣辱与共”的决心,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真爱。所以说孩子犯错是促进亲子关系绝佳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