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纪念你的猫:考验道德的20个伦理难题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言

发生这件事的时候,你已经享受了十四年幸福的婚姻生活——你迷上了在脸书网遇到的某个年轻性感的尤物。好吧,至少你以为自己遇到的是个尤物。你兴冲冲地跑去见网友,却发现你的约会对象竟然是个来自威根小镇的相貌平平的卡车司机。

你大受打击,跑回了家,却发现你的另一半翻看了你的电子邮件。幸运的是,电子邮件里没有什么足以成为“罪证”的内容;不幸的是,你现在备受良心的折磨,你的另一半也开始疑神疑鬼。你应该坦白一切吗?

以上问题和本书提到的其他道德困境的有趣之处在于,我们选择的处理方式体现了我们的道德观。

功利主义

例如,也许你会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向配偶坦白能不能让世界变成更幸福的地方。如果能,那你的道德观就是功利主义的。具体说来,根据功利主义,行为的道德价值取决于它如何促成所有人的幸福与不幸的平衡。

这听起来可能有点儿复杂,但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最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因此,如果向配偶坦白能比不坦白带来更多总体幸福(或者称为福祉),那么坦白就是正确的做法。

功利主义源于十八世纪哲学家杰里米·边沁的著作。边沁指出,人们往往会采取对自己有利的行为,这主要包括追求快乐和尽可能减少痛苦。因此,个人幸福在于确保自己的快乐大于痛苦。这就意味着,为了使人类的总体幸福最大化,你必须尽可能让最多数的人在快乐和痛苦之间取得最好的平衡。这就是边沁提出的“最大幸福”原则。因此,在判断该如何采取行动时,我们必须:

将所有快乐的数值相加,同时也将所有痛苦的数值相加。如果快乐大于痛苦,那么行为总体上就具有好的趋势……

功利主义关注行为的效果,意味着它是一种后果论理论——某种行为的价值取决于它造成的后果。

道义论

尽管后果论在道德哲学领域有很大的影响力,但它并不是解决道德问题的唯一方法。例如,你可能会认为,无论后果如何,就私会卡车司机一事向配偶撒谎都是错的。撒谎本身就是错的。如果你是这么想的,那你很可能会认同道义论伦理观。

与各种后果论观点相反,道义论认为,行为正当与否并不取决于后果,而是取决于是否符合道德规范。换句话说,道义论认为行为从本质上说有善恶之分,无论后果如何;道德主体有义务去做正确的事,即使这么做要付出代价,会造成可怕的后果。

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也许是拥护道义论的哲学家中最重要的一个。在他看来,判断行为是否符合道义,不在于评估其后果,而在于它是否尊重道德律。道德律以绝对的形式出现:“这样做”或“不要这样做”。因此,如果像康德认为的那样,撒谎或欺骗是道德律明令禁止的行为,那么不坦白就是错的,即使坦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德性伦理学

思考道德问题的第三种方式是强调对品格或美德的培养。德性伦理学根植于古希腊哲学,尤其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在于依照理性行事,始终在“过”与“不及”这两个极端之间选择中间点。他据此认定的美德包括正义、坚毅、勇敢、节制和审慎。

德性论并不像其他道德框架那样提供行为规范,但能告诉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方式。人应该以最可能有助于培养良好品格的方式行事。如果你在见网友这一件事上欺骗了配偶,德性伦理学家不一定会认为你品行不端;但如果你在一系列问题上连续欺骗配偶,那么亚里士多德和其他德性伦理学家都会认为你的做法不道德。

本书提出的道德难题和两难困境并没有简单的答案。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才是重点。通过提出难解的问题,本书可以促使我们反思自己如何思考道德伦理问题。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你会加深对哲学、伦理学、自己的哲学世界观乃至对自己的认识。毫无疑问,你有时候会火冒三丈,也会对他人的做法“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最重要的是,我希望你能享受这段阅读之旅,并在阅读过程中得到启发。

阅读指南

本书涵盖了20个道德难题,旨在阐明道德哲学中的各类问题,同时让你认清自己的道德义务。本书前半部分提出的每个难题,都与特定的道德问题相关,你可以试着作答。后半部分对每个难题进行分析,介绍问题的哲学背景、可能的解决方案及其背后隐含的意义。

阅读本书的最佳方式是按照顺序,一题接着一题来。先看一道题,思考它涉及的道德问题,试着作答,然后翻到书的后半部分,将你的回答与题目引申出的哲学伦理观作对照。你会发现,每一题都附有“道德晴雨表”,你将从中了解到你的回答所反映的个人道德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