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国际贸易的原因
上节内容中我们观摩了韩国的国际贸易,现在来讲一下理论层面的内容吧。请大家思考一下这两个问题:什么是国际贸易?为什么会发生国际贸易?
《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克鲁索(Robinson Crusoe)独自生活在无人岛上,自己制作所需的所有物品,这种自己生产、自己消费的方式就叫作“自给自足经济”。但放眼现在,可以说没有一个人是自给自足的,因为我们并不是居住在无人岛上,我们每天都和他人保持着各种联系,我们需要与他人交换自己生产的产品或服务,以此来维持生活。
可能会有人感到不解,“交换又是怎样进行的呢?”
我们来看一下。一位渔民一直居住在海边,所以只能钓到鱼,如果他想吃山上的野菜,那么他应该怎么办呢?他是不是应该找到想吃鱼的人,用鱼来换那个人的野菜就可以了?这种行为就是“交换”。换句话说,交换就是用自己手中的东西换取别人拥有的东西。
前面提到,韩国的外贸依存度较高,所以必须进行国际贸易。贸易也是这个道理,基本上来说,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都具备一个类似的特性——交换。如果交换发生在两个不同国家的人之间,就是国际贸易。
当然,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也有不同之处。由于各国法律、政治制度的限制,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的交换和流动并不容易,另外,各国使用的货币也不同,因此在国际贸易中,交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除此之外,和国内市场相比,国际市场的距离更加遥远,还需要考虑产品的运输、储存。
因此,为了实现国内、国际贸易,人们必须分担不同的工作,也就是“分工”。分工可以发生在一个工厂内部,也可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产业与产业之间,也可以是国家之间。在阐述分工方面,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列举的图钉工厂的例子非常典型。
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国富论》
如以上例子所述,在图钉工厂中,工人们只承担交付给自己的工作,这种分工也被称为“技术分工”。通过技术分工,将工厂内部工作分成各个工序,可以提高工厂生产效率。实际上,在工业革命后,分工在提高生产效率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像这样在一件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进行技术分工,有什么优点呢?进行技术分工后,工人们只需要重复执行一项工作,因此对自己负责的工作会更为熟练,可以减少熟悉其他工序的时间。除此之外,工人们经过专业化,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熟练之后,他们会自行想出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
划分工厂内部的生产流程是一种分工,除此之外,个人和集体专门负责一件产品的生产,这也是分工,即“社会分工”,也可以称为“专业化”。例如,渔夫只负责捕鱼,这就是社会分工。
在交换活动活跃的社会中,每个人可以专注于生产自己可以做好的产品。人人集中于一个领域的工作,实现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使得经济主体间的依赖性进一步增强。
在专业化后,相比于生产更多种类的产品,一种产品的生产数量会更多。当然,这种专业化只有在交换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如果不能进行交换,那么渔夫每天只能吃鱼,农夫只能吃大米。这样一来,难道矿工要吃铁矿石或者煤炭吗?
现代社会中,人们可以通过交换来购买自己所需的物品。毫不过分地说,如果没有交换,人们很难维持现有的生活。家里的所有物品,包括衣服、鞋子还有背包等,都是用钱换来的别人制作的物品,这些物品不仅有本国生产的,而且有其他国家生产的。近年来,互联网科技越来越发达,在这个巨大的市场下,和以前相比,我们与他国的交易似乎更自由,也更活跃。
每个国家的生产要素不同,劳动、资本、土地等的数量与质量都不相同,且各国的技术水平也有差异,因此,为了使用本国无法生产的产品,就需要进行贸易。
世界上每个国家的气候、水土、自然资源等自然环境以及资本、劳动、生产技术等社会环境各不相同,因此生产能力也会出现差异,各国需要彼此交换产品,从而产生国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