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化的情绪系统是问题所在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将精神错乱定义为:一遍又一遍地做着同样的事情,却期望得到不同的结果。情绪僵化也是指反复思考或关注同样的事情。这种有关思维、行为、注意力的僵化习惯会带来焦虑或抑郁情绪,这些情绪相当糟糕、令人痛苦、具有破坏性和持久性。
僵化的注意力
注意力在我们的情绪反应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你走在人行道上,听到小巷里传来声音,会假定(尽管你不确定)该声音与危险有关。一旦做出评估,你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这个声音上,以便确认其是否是一种威胁。类似地,若你犯了错误,你就会将注意力聚焦于你做过的事情,以便吸取教训,将来在该问题再次出现时有助于解决它。这些都很正常。
然而,过度的焦虑和抑郁则伴随着特殊类型的注意力——偏向(biased)和僵化(inflexible)。如果你过度焦虑,就会倾向于关注威胁(或你认为的威胁),而不是安全。例如,你也许会过分关注[带有偏向的注意力(biased attention)]飞行的危险,而对飞行比驾车前往目的地安全得多的事实视而不见。若你感到沮丧,就可能对负面的事物(或你认为是负面的)关注过头,甚至是非常小的负面东西。比如,如果朋友品尝了你做的汤,然后说:“汤很棒,不过可以加点盐。”那你或许只会听到“可以加点盐”,而不是“很棒”。
不仅是你的注意力本身偏向于威胁和负面,而且一旦你的注意力转移到威胁或负面的东西上,就很难再转回来。你的注意力是僵化的,就像你的思维也是僵化的一样。事实上,当你患有情绪障碍时,你的注意力往往相当不灵活,以至于很难看清楚自己周围世界的真实面貌。
僵化的思维
在艰难应对过度焦虑或抑郁时,你往往会以不准确(inac-curate)、无益(unhelpful)、不灵活(inflexible)的方式解释事情。比方说,你可能会高估坏事发生的可能性,或者高估某个事件的影响,然后一整天都为此惴惴不安。你还可能会过度夸大,例如,犯了个小错误就断定自己是失败者,然后觉得无望且失落。这些思维模式是无意识且僵化的,甚至你常常意识不到自己已经身陷其中。
学习一些技巧来帮助你认识到自己已经不知不觉陷入这些思维模式,继而摆脱掉它们,这对从过度焦虑或抑郁中恢复过来是至关重要的。
僵化的行为
除了僵化的思维和注意力,你可能还有僵化的行为。为了避免或控制焦虑、低落情绪,你会采取这些习惯性行为:因为害怕说错话而坚持谈论“安全”话题,担心有人闯入家中而反复检查门锁,这些都是焦虑驱动性身体行为(anxiety-driven physical actions)的例子。避开你曾经喜欢的活动,因为感觉太累而无法努力参与其中;在床上躺上数小时,因为倍感压力而不能去上班、不能打电话给朋友甚至洗澡,这些例子讲的是抑郁驱动性身体行为(depression-driven physical actions)。
你也许还会运用心理行为来防范焦虑或沮丧。不过,与身体行为习惯不同,心理行为习惯都存在于你的头脑之中。譬如,对于焦虑驱动性心理行为(anxiety-driven mental actions),你或许会反复安慰自己——骑自行车时没有撞到别人;或者再三分析过去的对话,以说服自己——该人喜欢你,或至少对你不反感。抑郁驱动性心理行为(Depression-driven mental actions)包括频频回顾过去发生的不顺利事件。比如,一再责问自己——为什么得到的工作绩效评估是“良好”而非“优秀”,然后批评自己,因为你本“应该”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