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清白堂记》
原文译注
会稽府署,据卧龙山之南足。
北上有蓬莱阁,阁之西有凉堂,堂之西有岩焉。岩之下有地方数丈,密蔓深丛,莽然[1]就荒。一日命役徒芟[2]而辟之,中获废井。即呼工出其泥滓,观其好恶,曰:“嘉泉也。”
择高年吏问废之由,曰:“不知也。”乃扃[3]而澄之,三日而后汲,视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渊然丈余,绠[4]不可竭。
当大暑时,饮之若饵[5]白雪,咀轻冰[6],凛如也;当严冬时,若遇爱日,得阳春,温如也。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7],应于名源矣。又引嘉宾,以建溪、日注、卧龙、云门之茗试之,则甘液华滋[8],说[9]人襟灵[10]。
观夫大易之象,初则井道未通,泥而不食[11],弗治也;终则井道大成,收而勿幕[12],有功也。其斯之谓乎![13]又曰:“井,德之地”,盖言所守不迁矣[14];井以辨义,盖言所施不私矣[15]。圣人画井之象,以明君子之道焉。
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因署其堂曰清白堂,又构亭于其侧,曰清白亭。庶几居斯堂,登斯亭,而无忝其名哉!
宝元二年月日记。
翻译
会稽的府署,在卧龙山的南边山脚下。
府署北面有蓬莱阁,阁西边有一个凉堂,凉堂的西边有岩石。岩石下面有一块土地方圆数丈,长着浓密的藤蔓,深密的树林,草木茂盛,都荒芜了。有一天,让服劳役者除草开路,在其间发现一处废井。立即找来工人清除泥滓,再观察水的好坏,说:“是很好的泉水。”
找来年长的衙吏,询问此井被废弃的缘由,他回答说:“不知道。”于是关闭入水口使水清明。三天后再打水上来,一看泉水,清澈而色白,味道很甘甜。水深丈余,提水不会干涸。
夏天很热的时候,饮井水像嚼白雪,含薄冰块,很寒凉;在非常寒冷的冬天,如果遇上有太阳,就会像阳春时节的水,很温暖。井水或许是雨水降落、云气蒸腾所致,醇厚浑然一体。大概是山泽气脉相通,形成了有名的水源吧。又呼朋唤友,用建溪茶、日注茶、卧龙茶与云门茶试泉水,都如甘露般丰美滋润,悦人心灵。
观看《周易》之象,开始的时候井道没有通,只有泥污,不能饮用,这是没有治理的原因;最终井道畅通,收拾好不要盖上,方便民众,治理有功。说的就是这样的情况吧!《周易》又说:“井是有德之地”,大概是说守护在那个地方从来不迁移;井能辨明道义,大概是说井水的给予从不藏私,任何人都可以取用。圣人画井卦,就是要阐明君子之道啊。
我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以成为官吏们效法的章程,因此署堂名为清白堂,又在它的边上建一个亭子,名为清白亭。希望可以居住在这清白堂,登上这清白亭时,没有辱没它的名声。
宝元二年年(1039)月日记。
[1] 莽然:草木茂盛。
[2] 芟(shān):铲除杂草。
[3] 扃(jiōng):本义是安装在门外的门闩或环钮,作动词时候表示关闭。
[4] 绠(gěng):本义是汲水用的绳子,这里指提水。
[5] 饵:服食。
[6] 轻冰:指薄冰。
[7] 山泽通气:表明自然界的山与泽在底部是相连的,可通“气”的。
[8] 华滋:润泽,常常形容容色丰美滋润,也比喻优美的文辞。
[9] 说:同“悦”,开心。
[10] 襟灵:襟怀,心灵。
[11] 泥而不食,出自《周易·井卦》初六:“井泥不食,旧井无禽。”意思是老旧的井干涸见底,只有泥污而没有水,已经不可食用,连本来可以生活在井下的生物也难以活下去。
[12] 收而勿幕:出自《井卦》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当井修好之后,不要用井盖把它盖上,要供民众使用,这样做有助于君侯的信用和威望布及天下,非常吉祥。
[13] 其斯之谓乎:说的就是这样的情况吧。
[14] “井,德之地”,出自《周易·井卦》,说的是井水天天有人打但也打不空,孔颖达疏谓井有常德。所守不迁:指的是改邑不改井,村落、城镇可以搬迁,井却不能迁移,喻为德之不可迁移,
[15] 井以辨义:语出《周易·系辞下》。井卦之用,在于广养万物,辨明道义。晋韩康伯注:“施而无私,义之方也。”陆九渊说:“君子之义,在于济物;于井之养人,可以明君子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