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能读明白的《易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读《易》通例

《易经》运用基本元素阴(--)阳(—)将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普遍化、形象化。这种形象化的方法,在逐渐演绎中形成一系列的符号、术语,使得《易经》能够以象征性方法既包罗万象,又触类旁通,并且使所有被解释的事物都能够找到数理的依据和道理的根源。

“七八九六”与“大衍之数”

古人以阴(--)、阳(—)画爻象,又画卦象以仿效万物之象。然而,当这些卦象形成后,取象的方法就成为卜筮的一个先决条件。如《汉书·律历志》云:“自伏戏画八卦,由数起。”颜师古注曰:“万物之数,因八卦而起也。”实际上,颜氏的说明有两个概念,一则为卦;一则为数。卦为名,数为用。故卜筮之用,所用为“数”。孔颖达《周易正义》引先儒之说曰:“后代圣人以《易》占事之时,先用蓍以求数,得数以定爻,累爻而成卦,因卦以生辞,则蓍为爻卦之本,爻卦为蓍之末。”在此,孔颖达以先儒之说为根据,强调“蓍为爻卦之本”,而“爻卦为蓍之末”。其理论根据源于《易传》,如《系辞传》曰:“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崔憬注曰:“蓍之数七七四十九,象阳,圆其为用也,变通不定,因之以知来物,是‘蓍之德圆而神’也。卦之数八八六十四,象阴,方其为用也,爻位有分,因之以藏往知事,是‘卦之德方以知’也。”崔憬以数理解释《易》理,则“方”与“圆”皆通其理、通其变。更进一步说,就是《易》之所以有断疑明理之德,就在于它有一个因数而成其理、因卦而系其辞的体系。而这一切都要借助于“蓍”来成就。因为在古人看来,“蓍”在《易》中,既是演算的工具,又蕴涵着演算的方法,因而也就能“圆而神”“方以知”。根据“大衍之数”的揲算方法,数取七、八、九、六四种。根据《周易正义》的注解,阳爻称“九”,阴爻称“六”,其说理根据有二:一则乾体有三画,坤体有六画,阳得兼阴,故其数为“九”,阴不得兼阳,故其数为“六”;二则老阳之数为“九”,老阴之数为“六”。老阴、老阳皆变,故一卦之内爻位以“九”“六”标志。对于《易》何以取九、六为变数,孔颖达在《周易正义》的引述中,于前人之说多有发挥:

《周易》以变者为占,故杜元凯注《襄九年传》遇艮之八,及郑康成注《易》皆称《周易》以变者为占,故称九、称六。所以老阳数九,老阴数六者,以揲蓍之数,九遇揲则得老阳,六遇揲则得老阴,其少阳称七,少阴称八,义亦准此。张氏以为阳数有七有九,阴数有八有六,但七为少阳,八为少阴,质而不变,为爻之本体。九为老阳,六为老阴,文而从变,故为爻之别名。且七既为阳爻,其画已长,今有九之老阳,不可复画为阳,所以重钱,避少阳七数,故称九也。八为阴数而画阴爻,今六为老阴,不可复画阴爻,故交其钱,避八而称六。

孔颖达于此所引用的郑氏说与张氏说,分属于两种体系,一为郑康成有关“揲蓍成数”的观点,一为张氏的摇钱取数法。这两种方法的共同之处,就在于他们都以七、八为不变之数,九、六为可变之数。其共同点实际上都存在一个逻辑推理的过程,即阳爻未变时谓之七,变后谓之九;阴爻未变时谓之八,变后谓之六。因为《易经》是用变爻来卜筮占验的,所以用九、六,而不用七、八。但是,这些说法仍然有推理上的漏洞,因而后来还有不同的说法出现。如俞樾在《群经平议》中说:“阳之数以三而奇,阴之数以二而偶,所谓参天两地也。《周书·武顺篇》曰‘男生而成三,女生而成两’,是其义也。《说卦传》曰:‘三天两地而倚数。’《正义》引郑注曰:‘三之以天,两之以地。’窃谓九、六之数,起于是矣。乾卦三阳,阳之数三,三其三则为九;故九者,乾之数也。坤卦三阴,阴之数二,三其二则为六;故六者,坤之数也。以是推之:震、坎、艮,皆一阳二阴,其数七;巽、离、兑,皆一阴二阳,其数八。《易》用九、六,不用七、八者,用老不用少,统于尊也。”孔氏只取郑、张二人之见而成《周易正义》之说,至今人多因袭其说。比较而言,俞樾的解释虽引《周易正义》之“郑注”,但论述更为合理。因为王弼于七、八、九、六无注,故孔颖达只能引用前儒的说法,虽然他对这些解释保留着“义或然也”的态度,但是,他基本上肯定了因数取象、因数变占的观念,而这些观念又源于两汉易学。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孔颖达正是通过《周易正义》延续并发展了汉人的象数理论。

八卦

如果说阴爻和阳爻是《易经》的基本元素,那么八卦就是《易经》的基本结构或单位,也许八卦的符号不仅是《易经》最早的结构形式,而且是其最早的基本内容,即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泽)。至南宋,朱熹将邵雍、陈抟等人画出的先天八卦图和后天八卦图附于《周易本义》前,这种做法因为并非古易的本来面目,受到清代学者的反对和批评。其实现在来看,所谓先天、后天八卦的创作图样,都是根据《易传》的思想画出来的。如《说卦传》说:“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宋朝的邵雍就是根据这段话的意思画出先天八卦的。如图所示:

先天八卦方位

先天八卦 据文献记载,先天八卦在魏晋时失传,至宋朝著名易学家邵雍再揭示于世。《周易本义》说:“邵子曰:乾南,坤北;离东,坎西;震东北,兑东南;巽西南,艮西北。自震至乾为顺,自巽至坤为逆。”宋人以为此图的方位为伏羲所创,所以称“先天八卦”,又称“伏羲八卦方位”。先天八卦还配以数字的排列方式:乾为一,兑为二,离为三,震为四,巽为五,坎为六,艮为七,坤为八。此处,在卦上标出的数字是根据先天八卦所蕴涵的数理标示的,这一方面说明八卦的符号实际上与古人的数理观有着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也揭示着《易经》作为认识世界的观点与方法迥异于其他的哲学体系,即它本身不是一种抽象的理论说教,而是有着具体的数理演变逻辑。先天方位,是乾南地北,离东坎西,一阴一阳相偶相对,象征着天地自然的法象。往顺而来逆,从乾至震,逆向而数,则数为:一、二、三、四;从巽至坤,顺向而数为:五、六、七、八。先天八卦在方向上符合《系辞传》所谓“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的天地自然现象,也符合《说卦传》的解释。这个图或许原本是有的,不然《易传》的作者怎么能说出这些话来?应该说,先天八卦在《易传》中还是有其理论依据的。对于现今研习《易经》的人而言,先天八卦不仅为我们认识世界开拓了视野,而且有利于我们以多重思维,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世界。就实用方法而言,其标示在八卦上的数字,也就是“梅花易数”演绎卦象的数字。传说或托名邵雍发明的“梅花易数”,即以此数起卦占验事情。

后天八卦 又称作“文王八卦”。朱熹《周易本义》云:“邵子曰:此文王八卦,乃入用之位,后天之学也。”此图为邵雍所传,意在解析《说卦传》“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的事物发展观。这一卦图的排列方式是易学史上的一次革命性创制,它不仅以圆形卦图呈现,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排列顺序能应和五行相生的思想,如震为木,巽为木;离为火;坤为土;兑为金,乾为金;坎为水。《周易正义》引用王弼的注解说:“帝者,生物之主,兴盛之宗,出震而齐巽者也。”帝出震位后,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为:震、巽(木)→离(火)→坤(土)→兑、乾(金)→坎(水)。余一艮,艮为土,按孔颖达说,则可归类于坤中,依《说卦传》,则说“成言乎艮”。在方向上,艮属于标志东北方向的卦,也属于“万物终始”的生成之地。因此当我们将八卦的图形当作一次革命性创制时,其五行对应八卦的解析就正好为这种图示的结构找到了双重的理论依据:一则五行按八卦图顺序相生,二则《说卦传》中的论述正好符合五行相生的顺序。这两种理论相辅相成,由此《易经》也从阴阳的解释扩大到五行的范畴。

后天八卦

图中的震、兑、离、坎分别表示正东、正西、正南、正北,又称“四正卦”;余下的四卦称为“四隅卦”。

六十四卦

八卦两两相重,就形成了六十四卦。六十四卦是《易经》用来象征、解释宇宙、人生的六十四种符号,是《易经》的主体。如下卦乾☰与上卦坤☷相重就形成《泰》卦。下卦坎☵与上卦坤☷相重就形成了《师》䷆卦。六十四卦皆以此法演绎成形。在六十四卦中,除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为八经卦自成其名外,其他的五十六卦皆别有其名。从八卦到六十四卦,既是内容扩张的过程,也是用数理来解释宇宙的原理趋于完整体系的过程。这种内容与形式的变化反映了人们思维能力的发展过程,而这个发展本身也就奠定了《易经》的主体。因此,当六十四卦形成后,所有易学的发展都围绕这个主体来展开。

从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看,多以卦象互相倒置为序。如《屯》与《蒙》、《需》与《讼》,下卦倒置卦形后置于上,上卦则变为下卦,这也就是两汉易学所谓的“反对卦”。二是原卦六爻尽变,而不倒置卦体,如《颐》与《大过》、《坎》与《离》等,这就是所谓的“正对卦”。

六十四卦的另一种排列方式则来自于《序卦传》,这种卦序反映了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转化的整体规律,对人们认识自然、世事、人生多有哲理性的启示。卦序始于《乾》《坤》,终于《既济》《未济》。朱熹的《周易本义》将其编为《卦名次序歌》:

乾坤屯蒙需讼师 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 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 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 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 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 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 是为下经三十四

此歌将六十四卦以上下经的篇目来编定,便于熟记。因《易》类书籍目录的编次是以歌诀顺序为次序展开的,所以记住这个歌诀不仅会记住了六十四卦的卦名,而且也会记住卦名的顺序。这是读《易》的必要步骤,应在读经时掌握或先行掌握。

十二辟卦

十二辟卦是从六十四卦中取出十二个能说明时令节气变化的特殊卦形,用以配合十二个月的气候变化,指示自然、天气“阴阳消息”的情况,故又称“十二消息卦”“十二月卦”。“辟”字之义,犹言“君”、言“主”,也就是说十二辟卦为十二月之“主”。唐一行之《大衍历议》:“十二月卦,出于孟氏章句,其说《易》本于气,而后以人事明之。”“孟氏”即汉朝易学家孟喜。他以阴阳爻位的进退来表明一年十二个月的天气变化、寒暑周流。其理论依据不仅相通于自然规律,而且也符合《易经》的基本原理。

“天地盈虚、与时消息”,图中阳盈为“息”,阴虚为“消”。自《复》至《乾》为息卦,如《复》一阳生为十一月卦,《临》二阳生为十二月卦,《泰》三阳生为正月卦,《大壮》四阳生为二月卦,《夬》五阳生为三月卦,《乾》六阳生为四月卦;自《姤》至《坤》为消卦,如《姤》一阴消为五月卦,《遁》二阴消为六月卦,《否》三阴消为七月卦,《观》四阴消为八月卦,《剥》五阴消为九月卦,《坤》卦六阴消为十月卦。 “十二辟卦”的理念,自汉孟喜、京房、马融、郑玄、荀爽、虞翻等,以迄清代经学家,通以释《易》,实际上,就是以阴阳之气的变化之道来解释卦象蕴含的意义,印证着易学的根本道理。

十二辟卦图

三才

六爻的位序以阴阳的概念两两并列,这样也就体现出三个层次,古人以初、二象征“地”位;三、四象征“人”位;五、上象征“天位”。将天、地、人三者合而言之,就谓之“三才”。《系辞传》曰:“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说卦传》曰:“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从卦画的客观表象找到对应的人事,这一认识过程,既表现出古人从认识自然关系到认识社会关系的转变过程,即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过程,也表明了古人试图“推天道而明人事”的科学研究精神和善良美好的愿望,从而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与纷繁复杂的人事关系找到一种相对明确的基础。

卦象与卦德

以阴(--)阳(—)两种符号三叠而成的八种三画卦形,称为“八卦”。又称“经卦”,它是相对于“八经卦”之外的五十六个“别卦”而言,是六十四卦爻辞的基础,也是《易经》的基本单位。八卦有一定的卦形、卦名、象征物,其基本的对应关系如下:

卦德是古人从八卦卦象所对应的物象中揭示出的行为特点和内容特征,这些特征是从卦象的象征性含义中得出的本质属性。在某种程度上,它揭示了八卦象征事物的最基本的情况。在《易经》里,卦德是通过八经卦的《彖传》,以极其简约的言辞加以说明的。因六十四卦皆为两卦相重而成,所以卦德不仅对理解八卦的意义极为重要,对理解八经卦以外的其他五十六卦也同样重要。卦德是从物的属性推及人的性情,这就使得《易经》本身的义理得到发挥,形成了做人、做事的信念和行为准则,也就是人生哲学。如乾的卦德是“刚健”,推及于人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的卦德是“柔顺”,推及于人就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读《易》必先从认识卦德着手,因为它不仅是卦的核心内容,而且对人生也有着深刻切实的指导意义。

卦德图示:

卦主

卦主就是指一卦之主,基本有两层意思:一是成卦之主,指一个卦的形成是由某一个爻所变而成,那么这个爻就是这个卦的卦主,如《乾》《坤》之用爻。二是决定一卦关键意义的爻,即在意义方面能够影响整个卦象的那个爻。一般而言,多以二、五爻为主。总的说来,卦主的意义不仅往往与《彖传》意义是符合的,而且爻辞的意义也多为吉利。

当位与不当位

因为六十四卦为八卦两两相重组合而成,所以其各卦分上下两卦,按古法通例,解卦时,从下卦开始,先说下卦,后说上卦。比如《蒙》卦,按解卦的规则就是,先说下卦坤,后说上卦坎,即“坤下坎上”。卦中各爻的位置,也是从下往上数,因此最底下的那个爻位,才是一爻,读作“初爻”。最上面的爻位数为六爻,但是为了避免与标志阴爻的“六”相重,于是就读作“上爻”。按《易经》演算方法的通例,阳爻以“九”为标志,如初九、九三、九五;阴爻以“六”为标志,如六二、六四、上六。

六爻在卦中的位次有奇偶之分,阴数对应于偶,阳数对应于奇,初、三、五为奇,以阳爻对应;二、四、六为偶,以阴爻对应。六十四卦有三百八十四爻,皆以阴居阴位、阳居阳位谓之“当位”;反之,以阴居阳、以阳居阴则谓之“不当位”,或称“失位”。当位之爻象征着遵循正道,符合规律,所以在爻辞中多以“吉”或“无咎”论;而“不当位”(失位)则悖逆正道,违背规律,多以“凶”“吝”“悔”言。不过,由于二、五两爻处在一卦的中间,象征着中正之德,所以多不拘泥于此例。此外,三、四爻居一卦六爻之中,即互卦之中,上下两卦错杂不纯,最为难处,故通常没有二、五吉利。但是当位与不当位在具体的一卦中,其吉凶的判断也并非必然如此。一方面要看它与上下周围的关系,另一方面还要看它能不能因“变”得“正”,故《周易集解》中引虞翻、荀爽等人的注解时往往有“之正”之说,即本有“悔”,变“正”则“无悔”;本有“咎”,变正则“无咎”。

世应

在六十四卦中,爻辞的吉凶悔吝情况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这种联系有一个基本对应的形式:世应。“世”为世爻,“应”为应爻,简称“世应”。“世应”以联系的方法来揭示爻与爻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一方面决定着自身的得失,另一方面又影响着所对应爻位的吉凶。世应本身存在于爻位与卦体之中,后又通过京房创立的“八宫卦”体系加以明确。具体而言,世爻:八个经卦各自以上爻为世,其他各卦自初爻变起,依次为初、二、三、四、五,各以其所变之爻为世爻,游魂卦(八宫之第七卦)以第四爻为世爻,归魂卦(八宫之最后一卦)以第三爻为世爻。应爻:就是与世爻相对应的爻,世应之间总是相隔两个爻位,即初与四应,二与五应,三与上应。古人在占筮时以世爻代表占问者本人,以应爻象征占问者所问的事、人、时、地、物等。

中正比应

智慧聪明的中国古代先民早就意识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种“意识”集中在《易经》里,有两种基本的观点:一是五行的相生相克原理,二是断卦时所采用的逻辑分析和辩证思维的方法。按通例,古人占卦时,先是找到所筮之卦的动爻,然后再看它与其他各爻产生的关系。这种方法逐渐成为通用的“中正比应”的方法。

中:各卦二爻居下卦之中,五爻居上卦之中,其卦气最为纯粹,称为“中”。一般而言,这两爻在一卦中的地位最重要,卦爻辞的意义更为吉利。

正:卦中六爻,按“当位”与“不当位”来分析,一般而言,当位则正,“正”的爻位意思多属吉利。如果这个爻位不仅当位,而且还处在二、五爻,即为“中正”,其爻辞的意思就更为吉利。

比:在一卦之六爻中,相邻之间的爻称之为“比”。“比”有承、乘之区别,如二爻往下与初爻比,就叫做“乘”;二爻往上与三爻比谓之“承”。同理,三爻往下与二爻比,就叫做“乘”,四爻往上与五爻比,就叫做“承”。但是在“比”的关系中,还要看阴阳爻所处的位置,如是阴爻在上,阳爻在下,阴爻“乘”阳爻,那么这个阴爻的爻辞意思多为不吉。如果阴爻在下,阳爻在上,阴爻“承”阳爻,即阴爻上承比附于处在上面的阳爻,那么这个阴爻的爻辞意义多属吉利。因此,“比”以阳上而阴下为宜。

应:按八宫卦的变化规则找出一卦的世爻,与之隔两位而对应的爻就称为“应”,合称“世应”。上下两卦各有三爻相互感应,即初爻与四爻相应;二爻与五爻相应;三爻与上爻相应。根据古法,相应的两爻必须是一阴一阳才能相互感应,俱阴或俱阳皆不能感应。初爻为本,为始;上爻为末,为终。初、四两爻,二、五两爻,三、上两爻之间的关系,往往影响着所占之爻的意义。“应”则往往以阴在上,阳在下为宜。

《系辞传》说:“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意思就是,在每个卦象的六个爻位中,只要找到动爻,就能通过天、人、地三者之间的关系,找到未知事物的答案和意义。又说:“六爻之义易以贡。”就是说,六爻中的意义是通过变化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眼前的。虽然蕴涵在卦爻辞中的意义有时是隐晦难明的,有时是捉摸不定的,有时是委婉曲折的,但是只要读《易》者在分析卦象时运用“中正比应”之法,就可以找到使“六爻之义易以贡”的方法,同时也就可以找到六爻蕴涵在卦爻辞里的意义,达到“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的理解水平。《彖传》对一卦大义所做的判断,其实就是运用“中正比应”的结果。

互卦

互卦又叫做“互体”。在一卦之中,还能互连出一个卦,其方法是:除初、上爻外,下互卦以二与四为“同功”,互出一下卦;上互卦以三与五为“同功”,互出一上卦,这种从互相关联中找出的卦,就叫“互卦”。如《谦》卦中的二至四互为一个坎,三至五互为一个震,坎下震上,于是《谦》卦中又互出一个《解》卦。互卦主要是汉代象数派易学家为了通过增多卦象的方式扩大解说的内容而发明的方法。在分析的过程中,一方面,我们的确能发现互卦的存在。另一方面,互卦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加周密地理解卦爻辞。今天我们学习和研究互卦时,目的已经不是为了算卦算得准一点,主要是研究和借鉴古人分析问题的方法。

反对与旁通

汉代易学家常常通过错综爻位的方法求得“变”的形式和意义,于是就发明了反对与旁通的方法,其实,这种方法本身就包含在六十四卦的演绎之中。《序卦传》的六十四卦排列的顺序就是以旁通与反对为原则来说明卦理的,《杂卦传》解释卦义也多从反对的关系中阐发意义。从根本上讲,反对与旁通的最初原理根源于“—”与“--”两个原始的阴阳符号,即以两个旁通的象,象征其对立面的关系和作用。所以《杂卦传》说:“《否》《泰》,反其类也。”

反对 反对是以上下卦象的变化来显示卦与卦之间的关系,即上卦变为下卦,下卦变为上卦,如《泰》之上卦坤变为下卦乾,下卦乾变为上卦坤,则为反对,这样就得到《否》卦。以理相推,《明夷》的“反对”就形成《晋》。或上卦以相反的卦象变为下卦,下卦卦象不变而易位于上卦,如《观》的反对形成了《临》;或上下卦象俱以相反的卦象上下易位,如《渐》反对成《归妹》等。

旁通 旁通是本卦的六爻尽变,即阴爻变为阳爻,阳爻变为阴爻,则本卦就变为与之对应的另一卦,如《比》与《大有》旁通,《履》与《谦》旁通,《同人》与《师》旁通等。旁通的原理发端于《系辞传》中所说的“变则通”的哲学观,又吸取了《文言传》中所言的“六爻发挥,旁通情也”的思想方法。

通过“反对”与“旁通”,使得六十四卦的卦与卦之间形成相生相存、相辅相成的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同时,正是因为这样的关系,就使得《易经》象征的世间万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对于今天学习和研究《易经》的人而言,了解了反对与旁通,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自宋朝以后,很多《易经》的图画都以反对与旁通的关系来陈列;二是汉人注解《易经》时多以旁通与反对的关系来说明爻辞的深义,如唐朝李鼎祚的《周易集解》中所引用的荀爽、虞翻等人的注解,往往是运用反对与旁通来曲尽其解,解析卦爻辞的意义的。

彖与象

《易传》曰:“彖者,言乎象者也。”汉代学者注解说:“彖者,断也,断定一卦之大义。”“彖”在《周易》中一方面是断定一卦大义的方法,另一方面,形成了“十翼”中的《彖传》。“象”也有两种意义:一是指《易经》的卦象与爻象,二是指附在各卦卦辞后的《象传》和附于爻辞后的《象传》。其中,附在卦辞后的《象传》通称为《大象传》,而附在各爻辞后面的通称为《小象传》。王弼在《周易略例》中指出: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

其实,系在《易经》卦爻辞里的意义,皆从卦象中分析而来。《彖传》《象传》和《文言传》本来是不与经文相连的,至汉代费直合传于经后,为阅读方便起见,汉人注经基本沿袭此例,并加以“彖曰”“象曰”作为与卦爻辞区别的标识。现行《易经》经文中的《彖传》与《象传》即系属于经文之中。

八宫卦

“八宫卦”为西汉象数派易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京房创制,它以类似于“排列组合”的方式展示了从八卦演绎成六十四卦的完整形式。其演绎方法以八经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为纲,每卦依初爻至五爻为次序,逐次展开变化,变至第五爻则不能再往上变,回头再变第四爻,称“游魂卦”。最后一变将已变的上卦不变,下卦尽变,形成“归魂卦”。这样,再加上“经卦”就形成了八个卦,由经卦为纲,变出的七个卦统属于“纲”,八个卦共为一宫,所以就叫做“八宫卦”。

八宫卦象次序

纳甲装卦法

纳甲,“纳”即纳入,“甲”是十天干之首,举一以概其余,则“甲”代表十天干。据传,“纳甲法”是由西汉京房开创,目的是将十个天干纳入八卦,并与五行、方位相配合。即乾纳甲,坤纳乙,甲乙为木,位在东方;艮纳丙,兑纳丁,丙丁为火,位在南方;坎纳戊,离纳己,戊己为土,位在中央;震纳庚,巽纳辛,庚辛为金,位在西方;乾纳壬,坤纳癸,壬癸为水,表示北方。《易通变·四库总目提要》言:“京房之《易》言飞伏纳甲而已,费直之《易》言乘承比应而已,至魏伯阳作《参同契》,借《易》以明丹诀,始言甲壬乙癸之方位。”也就是说,“纳甲法”虽为京房开创,可是将天干“壬”纳于《乾》之上卦,天干“癸”纳于《坤》之上卦,始于魏伯阳所作的《周易参同契》,即所谓的“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终”。

相对于“纳甲”,还有“纳支”,不过一般而言,说到“纳甲”,也就同时说的是“纳支”,即二者通称为“纳甲”。

八卦的“纳甲”是按对“日月为易”的理解,以月相的变化所对应的十天干的方位确定的。按每月三十日为计。每月的初三日,月亮为上弦月之初,于入夜时分微明如弦出现在西方庚位,如同震卦一阳生于二阴之下,用“震纳庚”表示,就是“三日出为爽,震受庚西方”。至初八日,月相上缺一半,阴阳分割平如绳线,呈现如满弓之象的上弦月,入夜时分出现在南方丁位,半夜之后消失,如同兑卦二阳生于一阴之下,用“兑纳丁”表示,就是“八日兑受丁,上弦平如绳”。到了十五日,月满如圆,入夜时分现于东方甲位,黎明时才消失在西方,“乾纳甲”就是用乾卦纯阳三爻形容月满圆极之象,即“十五乾体就,盛满甲东方”。阳极则生阴,“七八道已讫,屈折低下降”,“七八”就是指十五日。到了十六日,阳消阴息,阴进阳退,体现在月相上,由十五的满盈开始出现亏虚,形如巽卦一阴初生于下,且十六日天明之后,月亮还在西天边,即退至西方的辛位,用“巽纳辛”表示,就是“十六转受统,巽辛见平明”。到了二十三日月缺至阴阳平分的下弦月,入夜时分出现在南方丙位,如同艮卦二阴生于一阳之下,用“艮纳丙”表示,即所谓“艮直于丙南,下弦二十三”。到了三十日,月亮整夜不见,隐于东北乙位,“坤纳乙”就是用坤卦纯阴三爻形容月隐不见的阴极之相,即“坤乙三十日,东北伤其明”。“离为日”,纳己,己为阴干,“离中虚”,故离卦的“纳甲”纳阴干,以与离卦中阴爻对应。“坎为月”,纳戊,戊为阳干,“坎中满”,故坎卦的“纳甲”纳阳干,以与坎卦中阳爻对应。

“纳支”建立在两个逻辑层面上:一是先把十二个地支按阴阳分为两组,阳支:子、寅、辰、午、申、戌;阴支:未、巳、卯、丑、亥、酉。如此,则四个阳卦乾、震、坎、艮配六个阳支;四个阴卦坤、巽、离、兑配六个阴支。二是乾、震、坎、艮四个阳卦除乾卦因居阳卦之首而起于“子”之外,其余三个阳卦所纳的阳支依次起于子、寅、辰;坤、巽、离、兑四个阴卦除坤卦起于“未”之外,其余三个阴卦所纳的阴支依次起于丑、卯、巳。

乾卦的纳支之所以从“子”开始,是因为按“卦气说”,乾作为纯阳气盛的阳卦之首,阳气始于“子”,故乾卦的纳支就从“子”开始。因为配的地支要全是阳支,则从“子”开始,需要隔一位地顺着数,如此,从乾之初爻开始为子,二爻为寅,三爻为辰、四爻为午、五爻为申,上爻为戌。因为地支对应十二月,按十二个数字单位,则子数1,寅数3,辰数5,午数7,申数9,戌数11,全是奇阳之数。坤卦的纳支之所以从“未”开始,则是因为按“卦气说”,坤作为阴极之气的首卦,其阴气始于地支“未”。但在“十二辟卦”中,我们明明看到阴气是从“午”上开始的,为什么不从“午”而从“未”呢?因为“午”数为阳,“未”数为阴,坤为阴之首,故不可起于阳支,必要始于阴支。坤卦的纳支从“未”开始,隔一位逆数,则坤卦从初爻开始,初爻未,二爻巳,三爻卯,四爻丑、五爻亥,上爻酉。其对应的数字:未数8,巳数6,卯数4,丑数2,亥数12,酉数10。全是偶阴之数。

震为长子,震纳支从地支数为1的“子”上开始,依次隔位顺数:震的初爻为子、二爻为寅、三爻为辰、四爻为午、五爻为申、上爻为戌。从“子”隔一位顺序而数,数至“寅”,即为象征中男的坎,坎卦的纳支就从地支为3的“寅”开始,名爻依次隔位顺数为:寅、辰、午、申、戌、子;从“寅”隔一位顺序而数,数至“辰”,即为象征少男的艮,艮卦的纳支就从地支为5的“辰”开始,各爻隔位顺数为:辰、午、申、戌、子、寅。与长子对应的长女巽卦,纳支就从地支数为2的“丑”开始,隔位逆数,巽之初爻为丑,二爻为亥,三爻为酉,四爻为未,五爻为巳,上爻为卯。从“丑”隔一位顺序而数,数到“卯”,即为象征中女的离,离卦的纳支即从地支数为4的“卯”开始,隔位逆数,初爻为卯,二爻为丑,三爻为亥,四爻为酉,五爻为未,上爻为巳。隔一位顺序而数,数到“巳”,即为象征少女的兑,依理,则兑的纳支是:巳、卯、丑、亥、酉、未。

概括起来就是:四个阳卦中除了乾始于阳数的首位“子”之外,其余的三个阳卦按照排行顺序:震、坎、艮,其初爻对应地支及其数字的规律:子(1)寅(3)辰(5)。四个阴卦,除位于阴卦之首的坤始于“未”(8)之外,其余的三个阴卦按排行顺序:巽、离、兑,其初爻对应的地支及其数字规律:丑(2)卯(4)巳(6)。

“纳甲法”依据的理由是把古代记录时间的“天干地支”纳入八卦、六爻中,即“八卦纳干”,“六爻纳支”。这样,就把“天时”的概念纳入《易经》的推理与判断之中,使其思维逻辑更加客观、完整、缜密。然后,按乾、兑为金,坤、艮为土,震、巽为木,坎为水,离为火,将纳于八卦、六爻的天干地支的五行以生、克关系转换对应为自己、父母、子孙、官鬼、妻财、兄弟的“六亲”关系来解释“人事”,即实现《易经》讲的“推天道以明人事”。

其具体演绎方法:以八宫卦按五行分类,乾宫属金,坎宫属水,艮宫属土,震宫属木,巽宫属木,离宫属火,坤宫属土,兑宫属金。将“纳甲”与“纳支”的五行与所属八宫的五行对应。如《乾》的“纳甲”与“纳支”是甲子、甲寅、甲辰、壬午、壬申、壬戌。乾为金,子为水,则子在乾宫为子孙;寅为木,在乾宫为妻财;辰为土,在乾宫为父母;午为火,在乾宫为官鬼;申为金,在乾宫为兄弟;戌为土,在乾宫为父母。

六亲

六亲,汉代易学家京房将六爻与家庭伦理与社会关系中六种关系对应,京氏《易积算法》云:“孔子曰八卦鬼为系爻,财为制爻,天地为义爻,福德为宝爻,同气为专爻。”具体而言,按五行的相生、相克、相合关系决定六亲关系:生我者为父母(义爻),我生者为子孙(宝爻);克我者为官鬼(系爻),我克者为妻财(制爻);与我五行相同者为兄弟(专爻)。加上我自己(所在宫卦的五行)就形成“六亲”。如离宫为火,《离》的“纳甲”与“纳支”为己卯、己丑、己亥、己酉、己未、己巳。初九卯木生火,则卯为父母;六二丑土为离火所生,为子孙;九三亥水克火,为官鬼;九四酉金为离火所克,为妻财;六五未土与六二的五行属性一样,为离土所生,故为子孙;上九巳火与离火同类,故终为兄弟。其他各卦依次类推。

“天干地支”与“五行生克”

古人以干支记时,至汉代,干支又纳入五行体系之中,为了演算的精密性,汉人在演成卦体后,以“纳甲”“纳支”法将干支附于对应的卦体,然后以“五行生克法”分析出六亲、四方、卦气、用神等因素,使得天道与人事在对应关系方面更加细致精确。

这只是想当然的事情,不过,作为一种体系,一经成立并加以应用后,也就为其对应的事物找到了虚拟的因果关系,其中的理由也就成为人们推知未知世界的一个假设前提。这个前提虽然是虚拟的,但是有了这个前提,却为人们的认知方法找到了普遍联系的逻辑和方法论。于是天、地、人在内外和上下诸因素之间找到了一个联系媒介,有了这个媒介,无论认知的前提如何,其认知的方法却基本一致,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汉代易学家支立出的这些依附于《易》经文之外的演算方法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结合,即对应关系的近似偶然的组合和推理方法相对一致的结合物。

当然,汉代易学衍生出的这些内容本身也是一种存在,而且经过他们的研究后,这些存在现象已经与易学的实践无法分离而成为研习易学的重要内容。现以图表方式列之如下:

地支对应关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