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美国华裔儿童文学的文化叙事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蓬勃发展的美国华裔儿童文学作品已经吸引了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在过去近半个世纪里涌现出不少颇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一、国外研究评述

早期美国华裔儿童文学大都是对中国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的重述和改写,但由于长期的种族压迫和白人强势话语的影响,整体发展缓慢。伴随着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多元文化浪潮,美国华裔儿童文学才真正登上历史舞台,出现了第一部真正意义上描写美国华裔生活的小说——叶祥添的《龙翼》(Dragonwings,1975),“美国华裔儿童文学”也由此开始引起美国学界的关注。

随着文化研究的兴起,“文化真实性”(cultural authenticity)问题成为早期研究关注的焦点。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陆续有学者关注美国儿童文学中的中国人形象和中国文化,这方面研究中不乏博士论文,例如劳琳·丘(Laureen Chew)的《论美国幼儿园至六年级小说读物中的美国华裔形象》(Chinese American Images in Selected Children's Fiction for Kindergarten Through Sixth Grade,1986)以15部小说为研究对象,考察其中华人形象的行为举止和生活方式,认为其中的华人形象大都是扁平的刻板印象,迎合了西方阅读口味,并将其与“多元文化教育”中的教材设置和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提出不少中肯的建议。刘莉(Li Liu)的博士论文《中国人、美国华裔和中国文化在儿童和青少年小说中的表征问题》(Images of Chinese People,Chinese-Americans,and Chinese Culture in Children's and Adolescents' Fiction,1998)用定量分析法研究了57部由美国华裔和非华裔作家1980—1997年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聚焦于中国书写的“真实性”问题,发现多部作品塑造了模式化的中国人物形象,对中国文化的呈现也不够准确和真实。其他诸如此类的研究方法和结果大同小异,大都认为20世纪美国儿童文学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表征基本上是负面和刻板化的。

进入21世纪,伴随着亚裔儿童文学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对美国华裔儿童文学的研究也日渐丰富。美国华裔儿童文学是伴随民权运动崛起的,因此其发展与多元主义政治文化语境是分不开的,整体性论述通常也是被置于“美国亚裔儿童文学”(Asian-American children's literature)的范畴下加以论述,介绍美国华裔儿童文学的主题特色和艺术特征。代表性著作是诺顿(Donna E.Norton)的《多元文化儿童文学》(Multicultural Children's Literature: Through the Eyes of Many Children,2001,2005,2009),该书对中国民间故事、历史小说、传记、诗歌等文类作品进行了概括性介绍,但由于主题和篇幅所限,相关讨论还不够细致深入。劳伦·东(Lorraine Dong)在论文《美国绘本中的美国华裔民俗》(“Chinese American Folklore in American Picture Books”,2013)综合论述了美国绘本中的中国民间故事元素,如节日庆典、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既介绍了华裔作家(如杨志成和林珮思)如何继承和改写中国民间故事,也探讨了非华裔作家如何在绘本中表征中国民间故事;既历时地梳理了美国绘本的中国民俗叙事,也共时地探讨了“文化真实性”和改写叙事等问题。

美国华裔儿童文学的优异表现也成为一些知名学术期刊的重要选题,例如《美国多族裔文学》(Multi-Ethnic Literature of the United States,MELUS)和《狮子与独角兽》(The Lion and the Unicorn)等刊物适时推出“美国亚裔儿童文学”的特刊,其中多篇文章围绕美国华裔儿童文学展开论述。在已发表的论文中,经典作家作品研究成为重头戏。整体而言,21世纪美国学界主要关注的作家是第一代和第二代华裔作家的代表——叶祥添和杨谨伦。国外对于其他华裔儿童文学作家的学术研究则乏善可陈,只有零星学术文章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讨论了“水仙花”、林珮思和丽莎·易等人的作品。

对叶祥添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其作品中人物的身份认同、文化冲突、历史书写、自传书写、奇幻叙事等话题。叶祥添创作了多部美国华裔历史小说,并凭借《龙翼》和《龙门》(Dragon's Gate,1993)而两度获得纽伯瑞儿童文学奖,其历史叙事自然成为研究的重点。代表性论文包括2002年费舍尔用叙事学理论研究叶祥添的《龙翼》,认为作者采用儿童聚焦叙事和语言陌生化手段凸显了中国文化的差异性,从而帮助美国华裔儿童读者在阅读中看到自我,促成美国主流文化对华裔他者的理解。2004年戴维斯(R.Davis)论述了《龙翼》如何再现美国华裔历史,借助历史烛照华裔的生存现实,并“通过歌颂人类韧性和尊严的故事来抗辩权力结构和叙事结构”DAVIS R.Reinscribing (Asian)American history in Laurence Yep's Dragonwings[J].The Lion and the Unicorn,2004(3): 405.。除了《龙翼》之外,叶祥添其他的历史小说、自传和奇幻小说也成为研究对象。在博士论文中,有学者以叶祥添的三部小说《猫头鹰的孩子》(Child of the Owl,1977)、《捕星人》(The Star Fisher,1991)和《丝带》(Ribbons,1992)为例,从主题、情节、人物、视角等多方面探讨了作者如何塑造新美国华人形象和儿童读者形象,尤其聚焦于小说如何塑造“牢固的美国华裔母女关系”,以及“坚强而成熟的美国华裔女孩形象”LIU F F.Images of Chinese Americans and images of child-readers in three of Laurence Yep's fictions[D].Philadelphia: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1998: iv.。还有学者从元叙事和族裔性等角度对叶祥添的自传《失落的花园》(The Lost Garden,1991)进行了较深入的探究。此外,还有三部叶祥添的传记出版,这些传记大都按照时间顺序评述叶祥添的创作生涯和代表性作品,以概要式介绍为主,学术价值相对有限。

对杨谨伦的研究成果则集中在其成名作《美生中国人》(American Born Chinese,2006)上,大都聚焦文本中的文化身份和叙事风格问题。罗丝玛丽·海瑟薇(Rosemary Hathaway)的论文《杨谨伦的〈美生中国人〉中的变形互文性》(Transformative Intertextuality in Gene Luen Yang's American Born Chinese,2009)探讨了杨谨伦如何借助互文资源来呈现种族歧视问题,制造陌生感,最终促使读者带着批判意识对文本进行反思。菲利普·史密斯(Philip Smith)的论文《杨谨伦〈美生中国人〉中的后现代中国风》(Postmodern Chinoiserie in Gene Luen Yang's American Born Chinese,2014)认为该书将中国神话故事、日本漫画风格和美国文化元素融于一体,有效地解构了美国亚裔刻板形象,引领了美国亚裔图像小说风潮。海外华裔儿童文学研究的一个重点话题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华裔文学文本,更好地促进多元文化教育,在诸多研究中,《美生中国人》常被拿来作为案例分析。例如,海迪·哈蒙德(Heidi Hammond)的论文《图像小说与多模态素养:〈美生中国人〉中的高中研究》(Graphic Novels and Multi-modal Literacy: A High School Study with American Born Chinese,2012)从读者反映论入手,以一所美国高中为例,调查高中生对《美生中国人》的认知体验和学习效果,探讨美国高中生的多模态识读素养水平。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多,但基本上都是将《美生中国人》作为课堂教学材料进行实证研究,考查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以及深入认知美国社会中的种族问题和文化身份问题。

简言之,在多元文化主义的思潮之下,国外研究比较关注美国华裔儿童文学中的族裔身份和身份政治问题,大多探讨文本中的文化身份、刻板印象、叙事策略等话题以及在多元文化教育中所发挥的功能,探究华裔儿童文学作品如何为美国华裔儿童发声,帮助华裔儿童建构正确的自我身份认同和文化主体性。

二、国内研究评述

中国学界对“美国华裔文学”的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对“美国华裔儿童文学”的关注却直到21世纪才开始。国内学界的关注可以说与大量美国华裔儿童文学作品在国内的译介和传播是分不开的。20世纪末,已有美国华裔儿童文学作品被译成中文,例如包柏漪的《猪年的棒球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但这只是个案,没有形成规模效应。进入21世纪,随着国内出版界对“儿童文学”的重视,杨志成、林珮思、陆丽娜、杨谨伦等作家的多部作品被纷纷译介到国内。这些作品主要包括:杨志成的《狼婆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七只瞎老鼠》(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和《饥饿山的猫》(中信出版社,2018);杨谨伦的《美生中国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和《影子侠》(湖南美术出版社,2018);林珮思的《月夜仙踪》(河北教育出版社,2014)和《难看的蔬菜》(明天出版社,2018);陆丽娜的《胆小鬼阿文》(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5)和《神笔》(贵州人民出版社,2017);丽萨·易的《四年级男生的麻烦事》(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4)等。大量美国华裔儿童文学在国内的出版有力地诠释了美国华裔儿童文学的艺术魅力和传播价值。

伴随着作品的译介潮,中国大陆学界在过去十年左右的时间里也开始关注美国华裔儿童文学的选题,尤其是三位男性作家——叶祥添、杨志成、杨谨伦的作品。

与国外学界相似,国内学界对叶祥添的研究成果最多。据不完全统计,已有硕士论文七篇:孟宪华的《架起两个世界的桥梁——小说〈龙翼〉的文化解读》(2002)聚焦《龙翼》中的文化叙事,认为作者通过该作品表达了中西文化应平等交流、和谐相处的文化态度。李盛的《缺失历史的艺术再现——小说〈龙翼〉的历史主义解析》(2003)则从人物塑造、叙事视角、空间设置等叙事视角入手,探讨了《龙翼》如何艺术地再现20世纪初美国华人移民的艰苦生活。容新霞的《顺从与颠覆——从东方主义角度解读叶祥添的金山系列小说》(2011)认为叶祥添的作品既受到东方主义的影响,又有意识地反思与抵制,在顺从与颠覆的矛盾中曲折地传达出超越种族的普遍道理。陈秀丽的《叶祥添金山系列小说中的中国形象》(2013)从形象学理论出发分析了叶祥添多部历史小说中的中国形象以及文本背后的多元文化意识。蔡洁琼的《〈猫头鹰的孩子〉中华裔少女的文化身份建构》(2014)认为流动的文化身份不仅有助于华裔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消除群体间的偏见,而且能够引导他们重新审视中国文化的独特内涵,为建立在美国主流文化中失落的华裔身份提供一种有效策略。张淑琳的《叶祥添“金山系列小说”的创伤主题研究》(2018)从创伤视角探究叶祥添多部历史小说,揭示了小说中的家庭创伤和种族创伤主题,以及美国华人如何在亲情友情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撑下得以治愈。周慧的《后殖民视域下〈龙翼〉的文化身份重构》(2020)阐述了小说中的父子两人如何从文化他者衍化为混杂文化的协商者,如何重构文化杂糅和共存的第三空间。在已经发表的相关期刊论文中,谢凤娇和李新德的《叶祥添对中国民间传说的改写》(2022)较有新意和代表性,从比较文学形象学角度入手,将叶祥添儿童历史小说中改写的民间故事与中国传统民间故事进行对比,研究叶祥添如何改写中国民间故事,重塑华人的正面形象,“将中国民间传说转变为海外华人的力量来源和疗愈创伤的‘良药’,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异域焕发当代生命力”谢凤娇,李新德.叶祥添对中国民间传说的改写[J].华文文学,2022(2): 85.。谈凤霞的《民族文脉与共生美学:杨志成对民间故事的图像重述》(2023)探讨了“唐人街”这个特殊的华人文化空间在《猫头鹰之子》和《偷心贼》的华人童年叙事中如何发挥儿童族裔身份的“孵化器”的作用。

对杨谨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的获奖作品《美生中国人》上,与国外研究相似,有近十篇论文都对《美生中国人》的文化身份和叙事策略进行了探讨。王悦晨在《多模态边界写作中的三维翻译与文化杂糅》一文中另辟蹊径,在罗曼·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的翻译理论基础上提出多模态的三维翻译模型,认为《美生中国人》的边界写作模糊了中西方文化边界,使得两种文化不可避免地发生“杂糅和变形”王悦晨.多模态边界写作中的三维翻译与文化杂糅[J].中国翻译,2018(1):74.,创造出一种特殊的审美效果。他在另一篇文章《图像小说中的边界写作:多元文化身份与翻译》中更深入地探究了《美生中国人》的边界写作,认为这部绘本小说“从东西方文化经典之中汲取养分,在叙述的时候杂糅了东西方的语言和图像符号,展现出不中不西、亦中亦西的诗学效果和文化色彩”王悦晨.图像小说中的边界写作:多元文化身份与翻译[J].外国语,2020(2): 99.。此外,杨谨伦的另一部中国题材图像小说《拳民与圣徒》(Boxers & Saints)也开始受到关注。陶小路在《中为洋用:美国华裔画家杨谨伦图像小说〈拳民与圣徒〉解析》中从历史研究的角度对该书进行了探究,认为这部图像小说已成为美国大中学生了解中国历史的重要读本,还被用来“启发学生思考美国的现实问题”,是美国“中为洋用”陶小路.中为洋用:美国华裔画家杨谨伦图像小说《拳民与圣徒》解析[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 47.的经典案例。

杨志成是享誉世界的作家,创作近百部绘本,已有近20部绘本译介到国内,他本人也多次回国参加各种图书推广活动,可以说是美国华裔儿童文学作家中在国内知名度最高的一位,也自然会有较多的学者关注。谈凤霞研究了杨志成多部代表性绘本的色彩、构图、画风、主题等方面,认为他创造性地对中国民间故事进行了重述,表现出中国智慧,“其创作呈现出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作者与读者交融共生的文化景观,体现了对‘共生美学’的追求”谈凤霞.民族文脉与共生美学:杨志成对民间故事的图像重述[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9(3): 49.。其他还有多篇论文探讨了杨志成的绘画技巧以及民间故事改写等话题。

除了具体而微的作家作品研究,近几年开始有学者从宏观上对美国华裔儿童文学或文类进行探讨。谈凤霞将美国华裔儿童文学纳入西方华裔儿童文学的范畴,探讨了这一文学群落所具有的某些共性特征,强调了其文化书写的意义和价值,在如何对西方华裔儿童文学进行跨文化和多维度研究方面提出了建设性观点,并颇有见地地指出:“对于西方文化语境中的华裔儿童文学的研究,可为全球化时代中国儿童文学如何拓展话语空间提供借鉴,具有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谈凤霞.西方华裔儿童文学的跨文化和多维度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3): 183.唐莹在《美国华裔青少年文学中的“中国想象”》中则对21世纪出版的六部美国华裔青少年小说进行了探究,认为这些中国书写“有助于品察本民族经验怎样在异域文化空间生根,并借以重新定义非西方文明在现代化发展和全球化进程中所发挥的历史作用”唐莹.美国华裔青少年文学中的“中国想象”[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 54.。薛梅在《美国华裔儿童文学作家作品的文化传播力探究》中则以“文化传播”为切入点,以杨志成、叶祥添、林珮思的代表性作品为例,分析了优秀华裔童书中的中国叙事、文化魅力、传播价值以及对中国儿童文学海外传播的借鉴意义,认为“让那些对中国文化身份引以为豪的新生代海外华裔成为海外中国文化传播的探路者,并加强国内作者与他们的沟通交流,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文化传播策略”薛梅.美国华裔儿童文学作家作品的文化传播力探究[J].象山师范学院学报,2021(3): 20.

在文学史著述中,金燕玉的美国儿童文学史专著《美国儿童文学初探》(2015)仅用了三页篇幅对叶祥添和杨志成等华裔作家的创作进行了简要梳理,而其他已经出版的美国文学史对美国华裔儿童文学几乎只字不提。美国华裔儿童文学的发展和勃兴必然与其所处的历史和文化语境息息相关,要真正理解美国华裔儿童文学,应该对其进行语境化和历史化考察,考察美国华裔儿童文学的历史嬗变、勃兴动因及其传播轨迹,与儿童读者、社会大众和文学奖项之间的互动关系。

当然,美国华裔儿童文学存在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因为文化隔膜和误解在中国叙事方面有失当之处,有的作家甚至为了迎合白人读者的趣味,选择自我东方化,在作品中有意歪曲甚至丑化华人形象,赋予中国文化和习俗怪异多变、神秘莫测的色彩。陈爱敏在《共谋的异国情调:谭恩美儿童作品的背后》中通过解读谭恩美的儿童小说《中国暹罗猫》(The Chinese Siamese Cat,1994),发现这部国内少有人谈的儿童作品呈现出一个充满东方主义色彩的中国,“画家和电视制片人凭着想象,共同建构了一个神秘、充满异国情调,但又原始落后的他者,展示了根植于西方人心目中的东方刻板印象,其目的就是要加强和夸大中国的负面形象,从而疏离、排斥、诋毁中国和中国文化”陈爱敏.共谋的异国情调:谭恩美儿童作品的背后[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152.。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对于美国华裔儿童文学,我们应从中国立场和视角出发,不能因为有中国元素就一味地叫好,应该辩证地对待这些作品的叙事内容,对有偏误的中国叙事及时进行纠正。美国华裔作家生活在美国文化语境中,其主要的目标读者是美国读者,因而会迎合美国读者的口味,有时还会出于一些非文学目的或明或暗地贬低甚至是丑化中国形象,存在自我东方化的倾向。这背后的文化心理和意识形态不可不察。

诚如谈凤霞所言:“西方华裔儿童文学是长期被中国学界忽略的一个研究领域,这一文学群落具有独特的创作宗旨、生态样貌和传播价值。”谈凤霞.西方华裔儿童文学的跨文化和多维度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3): 183.作为其中实力最强的美国华裔儿童文学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虽然近年来已有不少成果,但不难发现,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文化认同、身份流变和人物塑造等话题,存在一定的跟风现象,研究对象较为集中,未能深入挖掘文本自身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情趣,未能全方位地展现美国华裔儿童文学的真实价值。

彼得·亨特(Peter Hunt)认为,儿童文学作家“承担着传递文化价值观的特殊责任,而不‘只是’讲故事”HUNT P.An introduction to children's literature[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1.。胡勇认为:

华裔文学是原生文化与异质文化相遇而生的文化情节的表述,具有明显的跨文化特征。它从特殊的角度,以特别的眼光,反映海外华人在异乡它国的生活,描述了海外华人的奋斗史,展现了海外华人丰富的情感生活,他们的困惑、希望、挫折、成功、斗争,从而表现了一个独特的华人群体的文化心性。胡勇.文化的乡愁——美国华裔文学的文化认同[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 12.

美国华裔儿童文学的崛起与其蕴含的中国元素不无关系:这些作品大都涉及美国华人或中国题材,常常结合中国历史、风俗和民间故事,带有浓厚的中国文化内涵,表现出独具一格的审美特征和叙事风格。但由于文化土壤和目标读者的不同,其中国叙事必然存在异质性特征。也就是说,华裔作家创造性地利用中国文化资源,融入现代西方创作理念,创作出具有“跨界性的文化场域和融合性的审美经验,鼓励儿童构建想象中的东西方‘文化共同体’”谈凤霞.西方华裔儿童文学的跨文化和多维度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3):183.。我们可以深入挖掘美国华裔儿童文学中的中国叙事和中国元素,研究这些文学作品如何改写传统故事,利用不同文类和媒介载体展现中国传统文化,梳理、分析和概括他们的叙事范式,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创作和海外传播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