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量天行动和宇宙膨胀说
人类早期的宇宙理论,基本上都是各个民族的神话与传说,像中国古代“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西方“上帝创造宇宙”的神话等。
经典的科学宇宙观出自17世纪的西方。1687年,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是人类对自然力认识的第一次升华。牛顿引力理论首次揭开了行星运动之谜,并由此预言了海王星和冥王星的存在,而且奇迹般地被天文观测所证实,从此,牛顿的名字誉满全球,一战成神。
牛顿还利用经典力学方法和欧几里得几何观念,建立了一个尺度无限、相对静止、永恒存在的宇宙体系。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里,牛顿理论是人们普遍接受的宝典。
奥伯斯佯谬
对牛顿无限静止宇宙理论首先发难的,是德国哲学家亨利希·奥伯斯。1823年奥博斯提出:如果宇宙是无限的、静止和均匀的,那么观察者每一道视线的终点,必将会终结在一颗恒星上面,无论我们看向天空的哪个位置,都应该看到一颗星体的表面,星与星之间便不应有黑暗的位置,夜晚整个天空都会是光亮的。然而事实却是,夜晚天空中星体之间有着巨大的缝隙,缝隙之间是黑暗的。
这一论述被称作为“奥伯斯佯谬”。著名科学家开普勒认为,奥伯斯佯谬论述,说明宇宙是有限的,至少宇宙中星体数量是有限的。
勒梅特假说
20世纪初期,人类发现了不少物理学重要规律,其中之一就是,物质结构和秩序,都是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描写物质结构混乱程度的参数叫做“熵”。世界任何事物的发展规律,都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有序到混乱,熵在一直不断地增加,这一规律被称作“熵增原理”。
例如,一个城市小区,刚刚建成时,街道巷陌干净整洁,房屋楼宇错落有致。随着居民入住,就可能有垃圾乱倾乱倒、车辆乱停乱放现象,甚至有人会私搭乱建,使得小区混乱起来,这就是小区的熵增加了。如果想要恢复从前的秩序,就得注入“负熵”,也就是加大垃圾清理力度,加强小区管理力度,增大小区拆违力度。
在自然界,熵增原理具有“普适性”。这就不禁让人联想到,宇宙是不是也遵循熵增原理,是从一个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呢?宇宙中最简单的,莫过于一个单元,一个小小的质点。宇宙最初是否也是从一个原始的原子诞生,逐步演变成为现在的宇宙呢?这样才符合熵增原理。
1927年,比利时天文学家、宇宙学家、神父勒梅特,根据熵增原理,首次提出了宇宙是由一个原子逐步成长为如今宇宙的假说。
量天行动
自从望远镜发明以后,人类的目光得到极大的延伸,尤其是随着高端望远镜的问世,使我们对宇宙天体的辨识能力有了空前提高。许多原本以为是银河系内一片片的星云物质,经过望远镜辨识确认,实际上是银河系之外类似银河一样的星系,我们称之为“河外星系”,也可以简称为“星系”。自此,人们掀起了一波对河外星系观测研究的高潮,尤其是哈勃为代表的科学家,对河外星系的距离进行了研究和测量,我们可以称之为“量天行动”。
地外天体距离的测量,根据它们与地球之间的远近,分别有以下几种方法。
1、电磁波测距法
这与建筑师、装修工程师常用的激光测距仪是一个道理。当测量距离很近的天体时,像测量月球和地球之间距离,可以用电磁波测距法。我们已经知道,电磁波的速度是约30万千米/秒的光速。发射一束电磁波过去,然后等着回收,测量电磁波反射回来的时间,地月间的距离也就出来了。
2、三角视差测距法
虽然电磁波以光速运动,但当测量较远的天体,如银河系内某颗恒星的距离,电磁波测距法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因为它们距离地球都相当遥远,除太阳外,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也有几光年的距离,其光线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到达地球。测量它们的距离,利用电磁波也显得慢了些,就要转变思路,使用三角视差法了。
地球在沿着一个近似圆形轨道,围绕着太阳旋转。每过半年,地球就会从这一圆轨道某条直径的一端,走到这一直径的另一端。例如,春分点和秋分点,就分别位于其中一条直径的两端。当地球分别在太阳的两侧时,我们可以分别测量出某颗恒星跟地球运动平面之间的夹角。
我们已经知道了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为1AU,也就是大约1.5亿千米,两倍的日地距离大约为3亿千米,三角形得到了一个底边的长度。加上测量出来两个底角的大小,求另外两个边的长度就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题了。
3、造父变星测距法
三角视差法对于较远距离的天体观测是非常好用,但是当天体离我们更远时,上述三角形的两条边线就会接近两条平行线,精确测量底角变得极其困难,三角视差法就不能用了,科学家们找到了另一个方法:“造父变星”测距法。
造父变星是一类高光度周期性脉动变星,也就是其亮度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1784年9月10日,爱德华·皮戈特首次检测到了“天鹰座η”具有这样的光度变化。在几个月后,由约翰·古德利克发现“仙王座δ”(中文名“造父一”,此类变星也因此而得名)同样具有这样的光度变化。造父一的视星等最亮时为3.7等,最暗时为4.4等,光变周期为5天8小时47分28秒。
造父变星
造父变星的光度与周期具有着密切的关联,这种关联是由哈佛大学的亨丽爱
塔·勒维特发现的。1908~1912年,勒维特在研究大、小麦哲伦星系时,在小麦哲伦星系中发现25颗此类变星。她注意到,这些变星的亮度越小,光度变化周期越短;而其亮度越大,光变周期就越长,极有规律。人们把这种光变周期与亮度大小的密切关联,称为“周光关系”。
这样,天文学家就找到了比较造父变星远近的方法:如果两颗造父变星的光变周期相同,则认为它们的绝对光度相同。测量它们的“视觉亮度”,再与较近已知的造父变星相对比,就可以推算出遥远造父变星的距离。在测量不知距离的星系、星系团时,只要能观测到其中的造父变星,测得它们的视觉亮度和光变周期,利用周光关系就可以将星系、星系团的距离确定出来。因为可以用造父变星的周光关系来确定遥远天体的距离,造父变星被誉为“量天尺”。
4、Ia型超新星测距法
量天尺不止一把,还有另外一把量天尺,就是“Ia型超新星”。
类似太阳这样质量较小的恒星,在临近生命终点时,由于内部能量耗尽,核聚变产生的热量减少,热膨胀的力量再也抵抗不住引力向内收缩的力量,恒星核心就会被挤压坍缩。坍缩使得核心部分核聚变反应加剧,在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能量,反过来推动外层物质向外扩散,恒星就会形成一颗红巨星。红巨星的外层物质被抛射到宇宙空间,中心部分凝聚形成一颗白矮星。
白矮星在一定条件下,会再次复活,形成一次“Ia型超新星”爆发。形成Ia型超新星,需要两颗相互靠近的双星系统。两颗星中较大的一颗率先演化成为一颗红巨星,这两颗恒星就会共享一个气体包层。由于包层的减速作用,造成它们相互绕转的轨道逐渐缩小。较大的那颗恒星卸掉了它大部分的外层物质,核心不能再继续进行核聚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伴星也慢慢演化到了晚年,成为红巨星。第二颗红巨星抛射出来的物质也会成为前一颗白矮星的美餐,它尽情吸积后者抛射出来的物质。当它吸积到足够的质量,达到一个称为“钱德拉塞卡极限”,1.44倍太阳质量时,星体原子核内电子相互间的斥力,再也无法支撑由于引力形成的巨大内聚压力,星体开始坍缩,同时释放出巨大的热量,将整个星体炸裂开来,形成一次Ia超新星爆发。正常的Ia超新星光度曲线的峰值是非常一致的,最大值是绝对星等-19.3等,大概相当于太阳亮度的5亿倍。
由于Ia型超新星爆发的机制相同,就相当于都是100瓦特的电灯泡,我们知道它们绝对亮度是一样的,当距离我们较近时,视觉亮度就会大一些,距离较远时,视觉亮度就小一些。这使它能够成为一种“标准烛光”。我们可以测量它们的视觉亮度,用以计算其所在星系的距离。
有了上述的一把把量天尺,人们开始了测量宇宙天体距离的工作,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天文学家爱德温·鲍威尔·哈勃等人正是利用上述的量天尺,对宇宙天体的距离进行测量,这也就给后来的“哈勃定律”问世奠定了基础。
哈勃定律
在人类的量天行动中,哈勃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自1920年代初起,哈勃利用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威尔逊山天文台”2.5米口径的望远镜,全力从事星系的实测和研究工作,其中包括测定星系的“视向速度”(物体沿着视线方向远离或靠近我们的速度)以及估计星系的距离。他开展上述两项工作的目的,是试图探求星系视向速度与距离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
在哈勃之前,曾有一位叫做维斯托·斯里弗的科学家,对河外星系进行过系统地研究,测定了一部分星系与地球间的距离。1922年,哈勃继续了斯里弗所做的研究和观测。他注意到,较远星系的颜色比较近星系的要稍红些。哈勃仔细测量了这种“红化”,并作了一张图。他发现,这种红化(红移)是系统性的,星系离我们越远,它就显得越红。
我们知道,光波是由原子运动过程中的电子产生的电磁辐射。各种物质的原子内部电子的运动情况不同,所以它们发射的光波也不同。复色光经过色散系统(如棱镜、光栅)分光后,被色散开的单色光按波长(或频率)大小而依次排列的图案,称为“光谱”。
在物理学和天文学领域,“红移”指物体的电磁辐射由于某种原因波长增加的现象。光的颜色与它的波长有关。恒星发出的光是复合光。例如,太阳光的可见波段,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多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太阳光谱中蓝光位于短波端,红光位于长波端。如果一个星系正在高速远离我们而去,该星系在可见光波段,表现为光谱的谱线朝着红端移动了一段距离,即波长变长频率降低,这一现象称作“多普勒红移”。相反的,如果一个星系正在高速接近我们,其光谱的谱线则会朝着蓝端移动,即波长变短、频率升高,这称作“多普勒蓝移”。星系的红移,意味着它们的光波波长已稍微变长了。
光谱红移
如果这些河外星系的红移,是源自于星系视向运动而引起的多普勒红移,则说明这些星系都在做远离地球的运动,且速度很大。这与银河系中恒星的运动情况截然不同,银河系的恒星光谱既有红移也有蓝移,表明有的恒星在靠近地球,有的在远离地球。不仅如此,由红移值的大小得出,哈勃所观测的星系运动速度远远大于银河系内的恒星,可高达数百、数千千米每秒,甚至更大,而银河系内的恒星的运动通常仅为几千米或数十千米每秒。
1929年,在仔细测定40多个星系光谱中具有特征的谱线位置后,哈勃根据自己的观测研究,总结出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即:不管你往哪个方向看,远处的星系光谱都有红移现象,距离地球较近的星系,红移幅度较小,距离地球越远的星系,红移幅度就越大。星系的红移值与星系的距离之间,可表述为简单的正比例函数关系,这就是著名的“哈勃定律”。
哈勃认为,这些星系的红移,是由于多普勒效应引起的,也就是这些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距离我们较近的星系,红移较小,也就是远离我们的速度较小;距离我们越远的星系,红移值较大,也就是远离我们的速度就越大。因此,哈勃认为宇宙正在膨胀。
宇宙膨胀说
人们常常用正在被吹大的气球来类比膨胀的宇宙:在一个气球上画上若干个点做标记,其中一个点是观察者所在的地球,发光天体则处于其他一些点的位置。当气球被慢慢吹涨起来,气球表面所有的点都会按照一定比例相互远离而去。
宇宙膨胀,意味着在早先星系相互之间距离更加靠近。换言之,若将时光倒流,似乎在大约100亿至200亿年之前的某一时刻,所有的星系刚好处在同一个地方,此后逐步分散开来,形成目前的宇宙。
1905年和1915年爱因斯坦分别发表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相对论主要是研究时空宇宙的,这样就有了一个基础理论来描述我们的宇宙。根据广义相对论的计算结果,宇宙很难是稳定的,要么是在引力作用下收缩在一起,要么会逐渐分散开去。
先是有一个勒梅特,根据熵增原理提出由一个简单的粒子逐渐成长为现今宇宙的假说,又有一个广义相对论作为理论铺垫,再加上一个系外“天体距离越远,红移越大”的观测事实,加上哈勃等人认为星系红移现象是宇宙膨胀产生的结果。就这样,一个“大爆炸宇宙论”就像足月后在娘胎里躁动的胎儿,就要呱呱坠地了。
1947年,有几位物理学家首先形成了大爆炸的思想,为首的是美国科学家伽莫夫,他们合作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也称作“阿尔法·贝塔·伽马理论”。
膨胀的宇宙
大爆炸宇宙论认为,在一百多亿年前,宇宙还只是一个点,一个体积无限小,密度无限大,温度无限高,一个时空曲率无限大的点,通常人们把它称为“奇点”。大约在138亿年前,奇点爆炸开来,逐渐形成了现今的宇宙。
在大爆炸发生的一秒钟后,宇宙的温度降低到100亿℃,这个温度大约是太阳中心温度的1000倍。此时,由于温度极高,物质只能以夸克、胶子、电子、光子等粒子形态存在。随着温度不断降低,这些粒子结合成为质子和中子。
在宇宙大爆炸发生了大约100秒之后,温度降得更低,降低到10亿℃左右,相当于最热的恒星内部的温度。由于温度降低,质子和中子的运动速度也大大降低,其本身所具有的能量也在降低,直接导致氢(氕)和重氢(氘)原子核的出现。此外,还有一些较重的元素,如氦、锂等元素也在生成,这些元素就是以后组成万物的框架。
宇宙爆炸之后的不断膨胀,导致温度和密度持续快速下降。随着温度降低、冷却,氢、氦、锂等较轻的原子,逐步复合成为通常的气体。当宇宙大爆炸发生了几个小时后,重氢和其他元素停止产生。这个时候的宇宙物质已经不再进行创造了,气体逐渐凝聚成星云,星云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和星系,最终形成我们如今所看到的宇宙。
伽莫夫等人还认为,我们的宇宙正沐浴在大爆炸早期高温宇宙的残余辐射中,宇宙在爆炸之后的百亿年中,在不断地膨胀和降温。温度下降到现在,宇宙最边缘的温度,应该降到6K左右。这个6K是绝对温标,相当于摄氏温度-267℃。这就像是一个火炉,虽然里面不再有火了,但还可以冒一点热气。
宇宙背景辐射
在伽莫夫等人发出上述预言,苦苦等待天文观测的结果时,被认为是支持大爆炸宇宙理论的另一个证据,“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被发现了。
1964年,美国贝尔电话公司年轻的工程师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在调试他们一个巨大的喇叭形天线时,出乎意料地接收到一种无线电干扰噪声,且在各个方向上信号的强度都一样,并历时数月而无变化。
他们把天线拆开进行清洁后重新组装,依然接收到那种无法解释的噪声。这种噪声的波长在微波波段,对应于有效温度为3.5K的电磁波。他们分析后认为,这种噪声肯定不是来自人造卫星,也不可能来自太阳、银河系或某个河外星系射电源,因为在转动天线时,噪声强度始终不变。
后来,经过进一步测量和计算,得出辐射温度是2.7K,一般称之为“3K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一发现,使许多从事大爆炸宇宙论研究的科学家们获得了极大的鼓舞。因为彭齐亚斯和威尔逊的观测,竟与理论预言的温度如此接近,正是对宇宙大爆炸论的一个非常有力的支持!
氦丰度问题
另一个被认为大爆炸宇宙论证据的是“氦丰度问题”。
天文观测发现,在各种不同天体上,氦元素所占的比例(通常称为氦丰度)相当大,大都是30%左右。如果用恒星中氢元素的核聚变机制来解释,是不足以说明为什么有如此多的氦。根据宇宙膨胀模型,宇宙诞生于138亿年前,在这100多亿年里,宇宙天体制造出来的氦元素,应该远远低于我们所测得的值,应该不大于1%。这也被称之为氦丰度问题。
如若根据大爆炸理论,宇宙早期温度很高,产生氦的效率也很高,这样就可以解释氦丰度问题了。根据宇宙爆炸的膨胀速度,可以具体计算宇宙每一历史时刻的温度以及氦元素生成速率。由大爆炸宇宙模型计算出来的氦丰度是:氢占75%,氦占25%,与观测值大致相同。就这样,氦丰度问题也被当作大爆炸宇宙又一个支持证据。
三种红移
支持大爆炸理论的核心证据,是河外星系的“红移”。随着对电磁波谱各个波段的了解逐步深入,我们可以把任何波段电磁辐射的波长增加都可以称为红移。目前认为,天体的光或者其他电磁辐射,可以由于三种效应被拉伸,而使波长变长,分别是多普勒红移、引力红移、宇宙学红移。
1、多普勒红移
奥地利有一位名叫克里斯琴·安德烈·多普勒的数学家、物理学家,1842年的一天,他正路过铁路交叉处,恰逢一列火车从他身旁驰过。他发现火车由远而近时,汽笛声变得更响亮,音调变得更尖利。而火车由近而远时,汽笛声变弱,音调变得低沉。他对这个现象产生了极大兴趣,并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这是由于“振源”与观察者之间存在着相对运动,使观察者听到的声音频率发生了变化,不同于振源频率,这种频率变化称为“频移现象”。
当声源远离而去时,观测者听到的声波波长增加,音调变得低沉;当声源接近观测者时,声波的波长减小,音调就变高。音调的变化同声源与观测者之间的相对速度和声速的比值有关。这一比值越大,改变就越显著,这一效应也就称作“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被荷兰的科学家ChristophHendrikDiederikBuysBallot于1845年做的声波实验所证实。
多普勒还预言,多普勒效应可以应用在所有的波上。他认为,恒星的颜色不同,可能是由于它们相对于地球的运动速度不同而引起的。如果恒星高速向地球奔来,星球的光线会变蓝,人们称之为“多普勒蓝移”。如果星球高速远离地球而去,星球的光线会变红,人们称之为“多普勒红移”。
天体远离地球而去,光线会产生多普勒红移
多普勒红移是法国物理学家斐索在1848年首先证实的。斐索认为恒星谱线位置的移动是由于多普勒效应,因此这一效应又被称为“多普勒—斐索效应”。
2、引力红移
除了多普勒红移之外,还有另一种形式的红移,就是“引力红移”,是爱因斯坦相对论预言的一种红移效应,也被称作“相对论性效应”。由广义相对论可知,当从远离引力场的地方观测时,处在引力场中的光源(辐射源)所发射出来光的谱线,其波长会变长一些。从一颗恒星向外运动的光就像是在恒星的引力场中做“登山”运动,因而它将损失能量,波长会变长,也就是“引力红移”。
引力红移
原理上,逃离太阳的光,甚至地球上的火把向上发出的光,都有这种引力红移。但是,这种红移比较微弱,很难测量,只有在如白矮星表面那样的强引力场中,引力红移才达到易于测量的程度。所以,引力红移现象首先在引力场很强的白矮星上检测出来。
根据相对论的预言,由于地球上不同高度引力势能不同,会引起光子离开地球时在不同高度的频率不同,相差20米带来的频率变化为2×10-15。1960年,庞德、雷布卡和斯奈德采用一种称作“穆斯堡尔效应”的实验方法,测量由地面上高度相差22.6米的两点之间引力势的微小差别所造成的谱线频率的移动,定量地验证了引力红移。
3、宇宙学红移
宇宙天体之间的距离都很遥远。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天体是月球,距离是38万千米,月面上的光线到达地球需要1.33秒。太阳距离地球大约有1.5亿千米,太阳光到达地球需要8分多钟。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被称之为“比邻星”,距离地球约4.2“光年”。光年是光线在真空中传播1年所走过的距离,也就是说,比邻星的光线到达地球需要4.2年。更遥远的星系发出的光线,往往需要几万年、几亿年甚至上百亿年才能到达地球。
大爆炸宇宙理论认为,天体的红移是天体远离地球造成的,宇宙正在以很高的速度膨胀着。光离开发光星系,在宇宙空间传播时间越久,空间的扩展也越多,所以光被拉伸得就越多,红移的值也就越大。
起初,支持大爆炸理论的科学家们认为,星系的红移是由于多普勒效应造成的。但此后人们逐步认识到,可观测宇宙的直径为930亿光年,其半径为465亿光年。在宇宙大爆炸后仅仅138亿年里,宇宙膨胀到如此大的尺度,可观测宇宙距离我们最远的星系,必须以3.36倍光速以上的速度退行。这与爱因斯坦相对论主张的物体速度不能超越光速相违背。因此,有科学家们转而提出,星系红移不是多普勒红移,而是宇宙学红移。
宇宙学红移与多普勒红移是有本质区别的。假如宇宙空间中存在某种背景物质,比如说空间中充满了“以太”,就像是一个巨大房间里充满空气一样。多普勒红移是天体在以太中穿行,天体和以太之间存在相对运动。也就像苍蝇在空气中飞行,苍蝇与空气分子之间存在相对运动一样。
宇宙学红移则不然,宇宙学红移主张空间在膨胀,天体和以太之间没有相对运动。天体像是漂浮在空气中的一粒尘埃,它跟随着周围空气运动而运动,与周围空气分子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之所以星系在高速远离而去,仅仅是因为空间正在膨胀。天体是跟随背景运动的,这样就可以避免天体超光速运动这一难题了。
另外一种红移机制是引力红移。是光线从引力场中的某一点,运动到不同引力势的另一点时,造成波长增加的现象。它是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推导出来的,所以也被称为相对论性红移。引力红移已经被天文观测所证实,不同引力势两点之间光的频率变化也已经被实验精确测定。
然而,为什么物质会产生“万有引力”,万有引力又如何导致光线的红移或蓝移,引力红移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光线在宇宙空间中斜穿引力场会不会引起频率变化等问题,我们还没有认真研究过。
至于星系的红移为什么是宇宙膨胀,而不是其他原因造成的,大爆炸理论没有给出解释。
由于熵增原理和相对论的理论支撑,加上星系红移现象、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氦丰度问题的发现,大爆炸宇宙论渐渐被科学界所接受,获得了多数人的认可,成为当今主导宇宙学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