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格物致知功夫
先生又曰:“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天理即是‘明德’,穷理即是‘明明德’。”(《传习录》第7条)
诚意功夫是意念功夫,在意念上做功夫是心学的奥秘。而“格”就是“正”,格物的过程是正心的过程,所以格物是诚意的功夫。孟子说“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孟子·离娄上》),程颢说“正己以格物”(《近思录》),这是主体哲学的逻辑。阳明沿着这条进路继而言之:“天理即是明德。”把朱熹的穷理扭到了存天理上。
阳明的格物就是处理人情世故都以天理为准,时时处处运用天理就是明德。康德说一切事物运用理性就是启蒙,也是这个道理。穷理在朱熹那里是掌握理性的意思,阳明把它说成运用理性。阳明要表达的是康德式的“道德意志自律”。在人欲和天理之间是理性。道德是以感情为基础的,感情是人欲的主要部分,既要道德,又要去人欲,的确有个正不正的问题。
阳明的学生王艮说:“‘格物致知’四字本旨,二千年来未有定论矣。”他认为“格,如格式之格,即絜(xié)矩之谓”。“挈矩”,意为度量。他说:“吾身是个矩,天下国家是个方。挈矩,则知方之不正,由矩之不正也。”这就是说“身是本,天下国家是末”,“格物”必先“正己”,“本治而末治,正己而物正”。(《明儒学案》)钱穆一生推扬朱子,却还是觉得心学有内力,便来了个折中,提出了“格心”。
李仲轩口述的《逝去的武林》“大道如青天”一节很好地展现了诚意格物的道理和境界:
形意拳古有“入象”之说。入象,便是化脑子。到时候,各种感觉都会有的。碰着什么,就出什么功夫,见识了这个东西,你就有了这个东西……那时候出拳就不是出拳了,觉得两臂下的空气能托着胳膊前进,没有了肌肉感;两个胯骨头,能牵动天地;一溜达,万事万物乖乖地跟着……
不妨这样理解,阳明说的诚意就是形意拳的化脑子,格物就是入象。
又曰:“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则意诚。”(《传习录》第8条)
这段语录的重点,一是良知一发,便没有私意障碍了;二是必须用致知格物之功来实现意诚。
阳明没有在一般的意义上反对格物致知,只是在知有先后的顺序上强调诚意优先。阳明自然知道空落落地讲诚意不是实际功夫,必须在致知格物的过程中往里找,找到心体。意诚了,有了正确的出发点,再来致知格物。
致知就是实现本知、落实心体之良知于事事物物。譬如:恻隐之心充沛,人就能充实无欲,无害人之心。这样,仁就用不完了。阳明又倒过来说:当然,常人不能没有私意障碍,怎么办呢,只有克己复礼,“狠斗私字一闪念”,这才是致知格物的真功夫,这样心的良知就焕发出来了,把良知焕发出来才是致其知呢。这种致知当然就意诚了。最后意的方向回到心体去正心,使得心体更加精一,从而保证所发之意更加合乎天理。
也就是说,在心与物的空间关系背后还有更深层的意向性。不管是意还是物都不是自始至终、现成固定的,而是不断处于生成变化的状态中。“知致则意诚”等于把朱子的格物致知论拉回到诚意的轨道,表明阳明承认致知的重要性,重要的是意诚的工作,意不能凭空诚,意是在致知中诚的。这个循环不是无效的循环论证,而是功夫的周天运演,意识导引术从心体出发,又回到心体。这是阳明的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