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前言
《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于1847年写就的一部论战性著作。在这本书中,马克思通过对蒲鲁东经济学中的“构成价值论”和哲学中“形而上学”思想的批判,初步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包含了“在《资本论》中阐发的理论的萌芽”[1],它和《共产党宣言》一道“可以作为研究《资本论》和现代其他社会主义者的著作的入门”[2]。
马克思创作《哲学的贫困》之时,欧洲正处于资本主义蓬勃发展,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阶级矛盾对立日益尖锐,工人运动兴起的时期。自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掀起推翻腐朽封建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浪潮起,世界开始进入资本主义加速发展的时代。随制度变革而来的产业革命在带来物质财富极大增长的同时,亦导致了贫富分化、阶级对立的重大社会问题,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备受剥削压迫的工人阶级发出了改善生存环境、挽救自身命运的呼声。由于缺乏对资产阶级政权的正确认知,蒲鲁东反对暴力革命的温和改良方案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工人阶级的拥护。资本主义制度是导致工人阶级贫困的根源,不粉碎蒲鲁东为资产阶级辩护的理论,革命就无法向前。因此,批判蒲鲁东的错误思想已经迫在眉睫。
《哲学的贫困》以论战形式驳斥了蒲鲁东《贫困的哲学》的错误观点:
马克思对蒲鲁东经济学中的核心内容进行了批判。蒲鲁东经济学理论以“构成价值”为中心展开,认为“产品的构成价值不过是体现在产品中的劳动时间所构成的价值”,并且自夸这是一个科学的发现。马克思则将蒲鲁东重点论述的“交换价值”“构成价值”“货币”“剩余劳动”等观点,与代表着古典经济学最高成就的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价值理论进行对比分析,在充分肯定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同时,指出蒲鲁东的价值理论不是什么科学的发现,而是古典经济学中的老生常谈,蒲鲁东的经济理论不是对李嘉图价值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而是对古典经济学理论的歪曲说明,是一种倒退。因此,《哲学的贫困》第一章以《科学的发现》为题,是对蒲鲁东对其经济学理论自夸的露骨讽刺,揭露蒲鲁东的理论既不是科学,也谈不上是发现。马克思在其中所阐述的对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有决定性意义的论点,为提出剩余价值论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对蒲鲁东哲学的方法和体系进行了批判。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和经济学体系的构思与蒲鲁东的经济学方法对照,批判了蒲鲁东哲学的方法和体系,揭露了蒲鲁东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浅薄理解。马克思认为,蒲鲁东把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看作是由理性不断演变而成的,现实的一切不过是理性的衍生物,是颠倒了经济范畴和现实的关系。蒲鲁东把生产关系看作静止不变的范畴,决定了他看不到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关系的变化,看不到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体系的基础环节,也就不了解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就构成什么样的社会的观点。因此,蒲鲁东以历史唯心主义的方法来研究政治经济学必然不能发现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本质。
《哲学的贫困》的问世标志着历史唯物主义已经开始系统形成,此书更是在清算以蒲鲁东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想中得到充分的运用。马克思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批判蒲鲁东抽象的“人类理性”;关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批判了蒲鲁东的“经济进化的系列”;以阶级对抗为基本立场,批判蒲鲁东的“政治冷淡主义”。在政治经济学上,通过批判蒲鲁东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歪曲,科学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运行规律。借鉴劳动价值论,批判蒲鲁东虚构的“构成价值”;孕育剩余价值论,戳穿蒲鲁东“劳动的剩余”的假象;明确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日后完成《资本论》撰写奠定坚实基础。正因在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上的深入研究,马克思开始孕育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揭示工人运动及无产阶级结成同盟的必要性,阐释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运动的必然性,指明无产阶级革命所争取的最终目标,清算了小资产阶级思想对工人运动的影响。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25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