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
展馆简介
杭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西湖区之江路2号,占地面积9599平方米。前身是蔡永祥烈士事迹陈列馆,1968年10月建成开放。1983年4月,经中共杭州市委批准,增名杭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
馆内有三个展厅,分别是:2009年重新布展后开放的杭州市革命史展厅,建筑面积1770平方米,展出内容为近一个世纪来,杭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民族解放、国家昌盛、人民幸福而前仆后继的革命斗争历史及李成虎、张秋人、刘别生、蔡永祥等91位革命烈士事迹。2006年建成开放的杭州市见义勇为烈士事迹陈列厅,建筑面积930平方米,展出杭州地区1970年以后牺牲的王国娟、吴斌、张叶良、潘志毅等58位见义勇为烈士的事迹。2013年开放的“最美杭州人”临时展厅,展出了吴菊萍、毛陈冰等20多位家喻户晓的见义勇为先进人物事迹。
建馆背景
杭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的前身蔡永祥烈士事迹陈列馆,是1968年为了纪念一心为公的共产主义战士蔡永祥而建立的。
1966年10月10日凌晨,守桥战士蔡永祥像往常一样在钱塘江大桥上执勤,当天雾很大,能见度非常低。在南昌开往北京的764次列车的灯光照射下,蔡永祥突然看见前方的铁轨上横着一根大圆木。在这个即将发生车翻桥毁人亡的危急时刻,蔡永祥冲上去用尽全力将大木头掀出铁轨之外。他这一掀,乘客的安全保住了、列车保住了,被他视为生命的钱塘江大桥也安然无恙,然而年轻的蔡永祥却在强大的火车气流冲击下光荣牺牲,将生命永远定格在18岁的青春年华。
蔡永祥牺牲后,被记一等功,追认为中共党员、革命烈士。1968年10月,在钱塘江畔、月轮山麓,建成蔡永祥烈士雕塑和蔡永祥烈士事迹陈列馆。
主题展示
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
一师风潮
“五四”运动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逐渐成为杭州乃至全省的文化中心。校长经亨颐倡导人格教育,主张唯能唯贤,正因如此,引起反动势力的嫉恨,当局在1920年2月下令将经亨颐调离该校。该校的师生为维护新思潮,挽留校长经亨颐,反对军阀政府解散学校,爆发了著名的“一师风潮”。
第二单元 土地革命时期
国民党浙江陆军监狱
国民党浙江陆军监狱,是当时国民党关押共产党员的主要场所,从1927年到1937年的10年间,在这里关押的共产党员有1515人,牺牲的就有152人。
第三单元 抗日战争时期
周恩来西天目之行
1939年3月,周恩来同志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身份,来到东南战场的前哨浙江视察抗日工作,并与当时的国民党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竑会面,表达团结抗战的诚意,督促其积极抗日。随后,周恩来又来到抗战第一线的淳安、富阳、金华等地,慰问艰苦作战的官兵,鼓舞士气,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第四单元 解放战争时期
杭州解放
在杭州解放前夕,经过一系列护厂、护校运动,一大批工厂、学校以及钱塘江大桥得以保存。党组织积极进行策反工作,也保住了大量的物资、设备和大批科研、业务骨干,为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重建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49年5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七兵团进驻杭州,杭州胜利解放。
第五单元 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一心为公的共产主义战士蔡永祥
蔡永祥,安徽肥东人。1965年12月应征入伍,为浙江省军区直属队警备一营三连二排战士。他靠一本字典刻苦学习;劳动积极,不怕艰苦,经常热心帮助群众;工作十分负责,在守卫钱塘江大桥的岗位上,每逢风雨夜执勤,从不避进岗亭。他立志“要像欧阳海那样过得硬,像王杰那样不怕死,像刘英俊那样舍己为人”。1966年10月10日,蔡永祥为保卫钱塘江大桥,为抢救列车及车上的乘客,英勇牺牲。
第一部分 甘洒热血捍正义
该部分共展出13位烈士的先进事迹。英雄们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维护法律尊严,面对歹徒的暴行,挺身而出,奋勇拼搏,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奏响了一曲曲正义之歌。
第二部分 危难之中现英雄
该部分共展出16位烈士的先进事迹。当遭受自然灾害,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时,英雄们总是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在人们的心中树立了不朽的丰碑。
第三部分 水火无情人有情
该部分共展出23位烈士的先进事迹。当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烈火吞噬、洪水侵袭的时候,英雄们总是冲在最前面,用自己的生命换取更多人的平安,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篇章。
第四部分 忠于职守献英魂
该部分共展出7位烈士的先进事迹。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忠于职守;面对生死抉择,他们以崇高的使命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心,保卫了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鞠躬尽瘁,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该展厅于2018年重新改版,在展出吴菊萍、毛陈冰等见义勇为先进人物事迹的基础上,新增了杭州“7·5”公交车事件、三墩爆炸案等中涌现出来的见义勇为人物事迹。
景点链接
六和塔位于钱塘江北岸月轮山上,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世界文化遗产地杭州西湖最重要的宋代高大建筑遗存。北宋开宝三年(970),吴越王钱弘俶为镇江潮建此塔,塔顶装有明灯,夜间成为古代钱江夜航的灯塔。北宋宣和三年(1121),塔毁于战乱劫火。南宋时重建砖塔,塔身四周的外檐及回廊则是清光绪年间重建。
六和塔塔高59.89米,外看13层,塔内只有7层。外形雍容大度,气宇不凡,塔内由螺旋阶梯相连。塔内第三层须弥座上雕刻花卉、飞禽、走兽、飞仙等各色图案,刻画细腻,构思精巧,结构奇妙,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
这13层六和塔伟硕挺拔,游人可循梯直登塔顶,凭栏俯视,滚滚江涛尽收眼底。无数的文人墨客曾为此抒怀咏叹,宋郑清之曾有诗云:“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清乾隆皇帝更是六下江南,七度登临,挥毫泼墨,赞赏备至,现今六和塔景区内仍保留有杭城最高大的乾隆御题诗碑。
六和塔景区史迹斑斓、文物璀璨,内有“六和钟声”“六和典故”“六和碑亭”“金鱼苑”“六和塔苑”等景点。
钱塘江大桥横卧于杭州月轮山麓的六和塔东侧江面。钱塘江大桥是中国人自行设计、主持施工的第一座公铁两用特大桥,由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设计施工,是连接沪杭甬铁路、浙赣铁路的交通要道。
大桥为上下两层钢结构桁梁桥,全长1453米、宽9.1米。1937年9月26日通车。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钱塘江大桥与苦难深重的旧中国一样经历了沧桑和磨难。大桥通车仅89天,为阻止日军铁蹄南下,由茅以升协助炸毁。抗战胜利后,茅以升又亲自修复大桥,谱写了建桥、炸桥、修桥的传奇故事。
2002年,全套“钱塘江大桥工程档案”入选第一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2006年5月,钱塘江大桥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9月,钱塘江大桥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我要答题
4.【单选题】方志敏同志在____________写下:“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A.《清贫》B.《狱中纪实》
C.《可爱的中国》D.《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
5.【单选题】守桥战士________烈士在日记本上写下了“我的任务第一点,桥”,最终他为了保护钱塘江大桥及列车上乘客的生命安全,奋勇掀开横在铁轨上的大圆木,壮烈牺牲。
A.刘别生 B.严发奎
C.金守儿 D.蔡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