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中坚史学文集(第一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中国近代反侵略斗争的一面光辉旗帜[40]

——纪念刘永福诞生一百七十周年和逝世九十周年

刘永福(1837—1917)是中国近代反侵略斗争的一面光辉旗帜。在他诞生一百七十周年和逝世九十周年到来的时候,人们愈加怀念和敬仰他传奇式的一生和反侵略的英雄事迹。

传奇式的崛起

刘永福1837年出生于广东钦州,祖籍广西博白。他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由于生活贫困,全家迁徙不定,漂泊谋生,后来又从钦州迁到广西上思。刘永福十三岁就外出打工,十七岁那年母亲、父亲和叔父相继去世,家徒四壁,无以为殓,相继以薄板、床板和草席草草掩埋,刘永福从此孑然一身继续走自己的人生道路。

当时正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期间,广西边境地区农民也纷纷揭竿而起。清咸丰七年(1857),二十岁的刘永福投入农民军首领郑三部下,开始他漫长的军旅生涯。后来相继改投王士林、吴凌云、黄思宏、吴阿忠等率领的农民队伍,在毗邻越南的广西边境地区辗转同清军作战。

同治五年(1866),刘永福二十九岁,在广西归顺(今靖西县)安德北帝庙建立黑旗军;次年,1867年,年届三十的刘永福脱离跟随了四年的农民军首领吴阿忠,开始独树一帜,率黑旗军进入越南苏街。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经历的贫困和苦难,培养了刘永福的坚强意志;参加农民军以后十年的战火锻炼,增长了刘永福的才干和能力。这正应了中国“三十而立”的古训,刘永福在而立之年英勇崛起,跨过了人生最大的转折:从一个普通的农民战士跃为一支独立的农民武装队伍—在中国近代反侵略斗争史上立下不朽功勋、烙下深深印记的黑旗军的创立者和自始至终的统帅。

先后抗击两个侵略强国的民族英雄

中国近代遭受过几乎所有大大小小列强的欺侮和侵略。他们贪婪野蛮,将地大物博而又积弱不振的古老中国视为一块硕大的肥肉,张开血口獠牙,竞相撕咬。英国是其急先锋,1840年发动鸦片战争,首先打开中国大门,进入中国堂奥。法国紧跟其后,1856年与英国勾结,组织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焚掠价值无可估量的圆明园;1884年又单独发动中法战争。沙皇俄国从北方不断渗透和入侵中国北部。日本经过1868年的明治维新,迅速走上帝国主义道路,将传统的武士道精神同对外扩张相结合,变成尤为疯狂的侵略强盗, 1894年发动甲午战争。1900年,东西方侵略者更组成先后以英国西摩尔和德国瓦德西为统帅的群狼式的“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再次攻占北京。这些侵略者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企图瓜分中国。他们沦中国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把中国逼到亡国灭种的边缘。

与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同时,中国人民也展开了英勇的反侵略斗争。为了保卫祖国,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动地的正义战歌,涌现了灿若星辰的民族英雄。他们在不同或相同的时间和空间,反击不同或相同的入侵者,在共同的光辉中闪着个人的独特光芒。

作为中国近代民族英雄群体中的一员,刘永福作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他先后抗击两个主要侵略者,第一个是法国,第二个是日本。刘永福在广袤的空间里作战,在越南北方抗法,在中国台湾抗日。刘永福长时间战斗在反侵略战争最前线,其中在越南北方驻守和抗法前后十多年,在中国台湾驻防和抗日一年多。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在这么广的战场上,先后抗击并重创两个侵略强国。作为民族英雄,刘永福当之无愧。

战功赫赫的爱国名将

刘永福率领黑旗军,充分发挥农民武装队伍吃苦耐劳、英勇顽强的作风,灵活运用在长期战斗中积累的经验和形成的韬略,在反侵略战斗中屡挫强敌,数毙敌帅,立下了赫赫战功。

刘永福抗击的第一个强敌法国,19世纪50年代开始入侵越南,60年代完全占领以西贡为中心的越南南部之后,派遣探险队溯湄公河北上,企图开辟入侵中国西南的捷径,无奈发现湄公河—澜沧江不宜通航,他们转而勘测越南北方的红河,发现红河可以通航中国云南,且比湄公河近便,自古以来就是中越之间的重要通道。为了占领整个越南并从红河和镇南关等关口进入中国,19世纪70年代法国继续向北推进,入侵以河内为中心的越南北部。于是法越之间、法中之间开始了侵略和反侵略的武装冲突。

1867年率黑旗军入越后的刘永福,以越南西北部的保胜(今越南老街一带)为立足地,应越南政府的请求,协助清除越南北部边境地区的反政府势力,被越南政府赐封官衔,任兴化、保胜防御使。

1873年,曾经参加法国湄公河探险的法国军官安邺奉法国殖民当局之命率军袭取河内,又攻占河内附近的海阳、宁平等省,正式开始了侵占越南北方的军事行动。

刘永福挺身而出,奉越南政府之命率黑旗军迎击侵略者,在河内西门外战场打死法军指挥官安邺,取得援越抗法的第一个胜仗。越南政府因此授刘永福副领兵衔,次年又任命为三宣副提督。

黑旗军驻防的越南保胜地区,扼红河中越通道的咽喉,成为法国侵略者从越南北方入侵中国云南的障碍。法国殖民当局曾千方百计企图通过越南政府诱逼黑旗军撤离保胜,但始终未能得逞。

19世纪70年代末,已从普法战争失败的阴影中走出的法国,加快了对外扩张的脚步。在东南亚,与占领马来西亚和缅甸的英国相竞争,急于要占领越南北方,变整个越南为法国殖民地和入侵中国的前沿基地。1882年,法国殖民当局派李威利率军北犯,再次占领河内。刘永福又应越南政府请求,指挥黑旗军反击,在河内西郊纸桥力歼法军,打死李威利,取得援越抗法战争的第二次胜利,史称“纸桥大捷”,刘永福因此被越南政府赏授三宣提督。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越南北部成为陆战的主战场。清政府授刘永福记名提督衔,率黑旗军配合进入北越清军,在宣光等地同法军血战,予敌重大杀伤,将侵略者阻遏于中国国境之外。

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三千余名黑旗军将士奉调回国。1886年,清政府任命刘永福为广东南澳镇总兵,刘永福自此开始镇守东南海疆,前后十年。1894年,日本着手实现蓄谋已久的侵华阴谋,发动甲午战争。台湾处于东南海疆最前沿,是日本觊觎已久的侵占目标,加强防务成为当务之急。1894年8月,中日战争爆发,刘永福奉命率黑旗军赴台,帮办台湾防务,负责防守台南。1895年清朝战败乞和,签订包括割台条款在内的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驻台文武官员纷纷内渡,人心惶惶,刘永福致电台湾巡抚唐景崧,表示“与台存亡”的决心[41]。5月,日军登陆台湾,先后占领基隆、台北,唐景崧仓皇内渡。这时,刘永福宣誓就任台南抗日盟主,统一指挥包括台湾抗日义军在内的台南抗日武装,北上抗敌。6月,刘永福同台湾抗日义军首领徐骧、吴汤兴等在新竹英勇抵抗南犯日军。新竹之战历时两月,大小二十余战,给日军重大杀伤。8月,战事向南转移到彰化。彰化之战空前惨烈,日本近卫师团中将师团长能久亲王、少将旅团长根信成中炮毙命,抗日义军将领吴汤兴、吴彭年及所部也全部壮烈牺牲。10月上旬,五万日军海陆三路夹攻台南,徐骧和总兵柏正才力战阵亡。由于力尽援绝,大局难挽,刘永福撤回厦门,台南沦陷。

台湾军民的抗日武装斗争,前后历时五个月,大小百余仗,抗击日本三个近代化师团和一支海军舰队共五万人;日军伤亡三万二千人,超过整个甲午战争所受损失,其中侵台主力近卫师团伤亡过半,连担任师团长的亲王也在战场殒命。这次斗争虽然最后失败了,但台湾军民反侵略的坚强意志和英雄气概,已在历史上树起一座永恒的丰碑。

壮心不已的爱国志士

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国难日益加深,救亡图存呼声高涨。光绪二十三年(1897),清政府召用“老于兵事,缓急可恃者”[42],两广总督谭钟麟遵旨起用刘永福。刘永福离台内渡后一直住在老家钦州,奉旨后即离钦赴广。1898年,奉命重建黑旗军。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天津、北京,六十三岁的刘永福毅然奉旨率黑旗军北上勤王,行至湖南衡阳,因广东发生惠州和广州起义,又奉命折返广州。同年底,清政府接受侵略者提出的和议大纲,刘永福闻讯,“请假旋里”,以示义愤[43]。此后转入同情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1911年加入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一度任广东省民团总长。更难得的是,民国元年(1912)年底,年届七十五岁的刘永福仍壮心不已,上书大总统请缨北上抗俄。民国四年(1915),日本要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卖国条约,刘永福“一时愤气填胸,白发怒举,面赤亮如重枣,目棱棱欲射人。抗电北廷,请缨与战”[44]。这时这位爱国志士已是七十八岁高龄,距离1917年辞世只有两年时间。

威震中外,国之干城

刘永福从1867年三十岁时率黑旗军入越,到1907年七十岁时获准辞去碣石镇总兵职务,抗敌御边前后四十年。在抗击侵略者的斗争中,战功赫赫,威震中外。他英勇的抗敌事迹不但在民间广为流传,而且层层上达,受到朝廷的倚重,以致一有国难,各地督抚辄力荐刘永福,由朝廷下旨征召。且以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后为例。甲午战争之前,清政府已看到日本图谋霸占台湾的野心,有意识地物色忠勇之将前往台湾,加强台湾防务。1892年7月8日,江苏南通举人、民间实业家张謇给他的老师、被誉为“两朝帝师”、权高位尊的翁同龢致函,极力推荐刘永福:“西人颇震刘永福之威名,官则总兵,大可用也。”[45]同月23日,翁同龢上奏:“刘永福前在越南著有战绩”,请旨“调令赴台,相助为力,庶几战守有备,可阻敌谋。”[46]湘军宿将、两江总督刘坤一也力荐云:“刘永福天挺人豪,志锄非种,前在越南,以草泽之雄,膺专阃之寄,辄能以弱胜强,以少制众,该国倚为长城……倘蒙天恩超擢,授以钜任,必能独当一面,折冲御侮,稍分宵旰之忧。”[47]正是在一片要求重用刘永福的呼吁声中,清政府任命刘永福“帮办台湾防务”。1900年八国联军攻下北京,西太后和光绪帝仓皇西逃,清政府又下旨要刘永福率兵北上救驾抗敌。很显然,上至朝廷和各地督抚,下至普通老百姓,都把刘永福视为可以托付的国家干城,每当国家危急就想起刘永福,就希望刘永福挺身而出为国纾难解危。

刘永福数十年的经历和言行向历史证明,他是一位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一位战功赫赫的爱国名将,一位壮心不已的爱国志士,一面中国近代反侵略斗争的光辉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