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说明
安乐哲先生是当代中西比较哲学大家,长期致力于推进中西哲学对话,翻译过《论语》《中庸》《孝经》《孙子兵法》等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经典,并有一系列相关著作对中国哲学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他强调,要用一套有特色的英文词汇来分析和理解中国哲学思想,尤其是先秦儒家哲学。近年来,他特别提倡“儒家角色伦理学”,致力于向西方世界推介中国哲学、思想和文化,并作出了重要贡献,获聘山东省“儒学大家”,并获得“孔子文化奖”、国家“友谊奖”等重要荣誉称号。
安先生对中国哲学的重要概念都有他独特的理解和翻译,所以他的关键术语词汇表相比之前的译文可以说非常有特色。作为一本儒学比较哲学关键术语词典,本书选取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安先生十本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中的关键词汇,将英文原著与中译本中对应内容一并摘录。本书的编辑初衷是帮助学习儒学和中国哲学与文化的学生和研究者们,来系统了解安乐哲先生的初衷和策略,并期待能够为有意了解安乐哲先生哲学研究工作的读者提供索引,同时亦为对中西哲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提供方便。
本书的编辑工作始于2019年春夏之交,在安乐哲先生亲自指导下,由“泰山学者”、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孔子研究院特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温海明教授和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孔子研究院副研究员、“尼山学者”、孔子研究院海外儒学研究与传播中心副主任路则权召集,安乐哲“儒学大家”团队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会议室筹备了第一次会议,基本敲定了本书的编辑体例、摘录词条范围。随后由孔子研究院路则权、张海涛、黄星、刘文剑,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硕士生关欣、尹海洋、陈迪芳等共同参与完成了初步的词条摘录和初稿编辑工作。2020年夏,疫情初缓之际,温海明教授带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学生关欣、尹海洋、秦凯丽、赵晨、黄天夷、李占科、韩盟、郑鹤杨、钱玉玺、寇哲明(Benjamin Coles)、任寒山(Carson Ramsdell)以及孔子研究院黄星等人在曲阜慎修书院集中完成对初稿的编辑和校对工作。在此过程中,温海明教授对词典编定工作做了总体安排,关欣负责整体的修订工作。
本书从筹备到出版,前后历时两年之久,关欣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硕士生,成为北京大学哲学系的博士生。师生们在编辑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安乐哲先生对个别关键词(比如“仁”)的翻译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有些中译本和对应英文原著内容有所不同,原文脚注保留与否等。总体上,师生们秉持着不增减原文内容的基本原则,在摘录时尽量保证摘录内容的连贯性;另考虑到词典编辑的整体性,在编校时对少部分摘录内容的格式、语法等做了细微调整;同时,考虑到阅读时中英文对照的排版要求,隐去了原文脚注,对此读者如有需要可根据标注的原书页码自行查阅,亦不失便利。
从关键词选取、确定体例到文本校对,安乐哲先生对本书的编辑工作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因为有安先生的支持,本书的编辑和出版才得以展开。虽然所选内容可能存在部分未尽善之处,但是我们由衷地希望本书能够不负期许,为有心的读者指出一条了解安乐哲先生比较哲学思想、深入学习中西比较哲学,以及从事思想和文化比较研究的入门路径。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通过本书关注到儒学在当今时代所具有的世界性的重要意义,关注到新时代中国哲学在与西方哲学对话过程中的创新和发展。
编者
202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