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天生我李太白,诗道万古璀璨来
“殿下此言差矣!”
“本将乃贵妃之义子,而殿下是贵妃之继子。”
“本为兄弟,亲如一家,又何谈仇怨?”
安禄山把话说的非常漂亮,脸上更是满满的真挚。
“我与将军解战袍……”
李璿突然意识到说错了话,甩了甩昏沉沉的脑袋,这喝酒就是容易让人大舌头。
安禄山下意识两眼一瞪,极度怀疑自己听错了道:“殿下?”
“将军勿怪,这酒喝多了,脑袋也不灵光了,说错了。”
“哈哈!”
李璿略显尴尬,都怪那些段子手啊!
自己都来到这里了,竟还是被带歪了。
真的是一时口误,本王可以对天发誓!
“哈哈哈!”
安禄山连忙一起陪笑,心中却疑虑重重。
正所谓,越解释,越掩饰。
这齐王殿下看起来一表人才,不会真有龙阳之好吧?
看来为了自己的安全着想,不结交也罢,还是离他远点吧!
“来,我与将军共饮此觞,希望一笑泯恩仇。”
李璿捋了捋大舌头,天地可鉴,自己刚刚就是想说这句话啊!
“满饮此觞,末将绝不敢与殿下为敌,只会成为殿下的助力。”
安禄山仰头一饮而尽,压低声音,示好道。
虽然心中恨不能将李璿千刀万剐,但还是想想算了,大局为重。
“三郎,值此佳节盛会,又岂能没有诗歌助兴?”
杨玉环珠圆玉润,笑意涟涟道。
“玉奴所言极是。”
“那朕便先来,赋诗助兴。”
李隆基瞬间诗兴大发,开始酝酿起了情绪。
满朝文武公卿,也皆翘首以盼,停止了交谈畅饮。
“兰殿千秋节,称名万寿觞。”
“风传率土庆,日表继天祥。”
“玉宇开花萼,宫县动会昌。”
“衣冠白鹭下,帟幕翠云长。”
“献遗成新俗,朝仪入旧章。”
“月衔花绶镜,露缀彩丝囊。”
“处处祠田祖,年年宴杖乡。”
“深思一德事,小获万人康。”
很快李隆基就出口成章,直接作出了一篇上乘诗文。
〔唐朝,六十老人称杖乡,各地官府也会在节日宴请这些老人,所以称宴杖乡。故有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之说。〕
“彩。”
“好诗,好诗啊!”
“陛下才情惊天,诗乐双绝。”
一时间,满朝诸公,无不开始了彩虹屁输出。
当然,也有少数清流,并没有附和,而是仔细品味着这首诗词的韵味。
即便是李璿,也不得不承认,李隆基的确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帝王。
开元时代,是进取奋发的时代,是他一手将大唐文治武功缔造至巅峰。
而天宝时代,则是由盛转衰的节点,也是他将盛世大唐亲手打落云巅的开端。
精通音律,又善诗词,文能治世,武能安邦。
奋发极俭,安乐穷奢,知人善用者是他,奸佞蒙蔽者也是他。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人所不能者他能,人所能者他也能的复杂之人。
就这首诗,绝对吊打后世某位只会数字作诗的帝王。
有了皇帝的开头,这些文臣们,也一个个不甘示弱,纷纷开始作赋。
还有不少武将也不甘落后,纷纷赋诗一首祝寿。
就连安禄山,这个胡将,也让李璿刮目相看。
竟然也能吟诗作赋一首,虽然比之明玉有些失色,但仍不失一首佳作。
不得不感慨,唐诗真不是白叫的。
真可谓,三岁孩童都能吟诗半首……
“三郎,齐王才思敏捷,诗词更是世间绝品,足以与大诗人李白之作媲美。”
杨玉环看了一眼低头品诗的李璿,对身旁的李隆基道。
此话落下,所有人皆闻言看向了齐王李璿。
要知道那可是李白,也许他并没有官运亨通,但他所作之诗,早已名动大唐,谁人不知?
齐王还有这等本事?
一时间,所有人都把眼睛投向了李璿。
“……”李璿。
早知道,自己就不该卖弄那么一两句了。
这娘们不像好人呀!
这是在帮自己?
还是想让自己丢脸?
我怎么不知道,自己可以与李太白一较高低?
“齐王,既然你母妃如此盛赞,朕很是期待你的惊世大作。”
李隆基也甚是好奇,自己竟然还有这么一个了不起的儿子?
为什么以前,从未发现呢?
李璿此时骑虎难下,只能硬着头皮,思索起哪位大牛能救自己的命了。
忽然灵光乍现,可能,能打败诗仙的只有诗仙了!
“唐皇扫四夷,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万国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天元铸盛世,物华锦绣开。”
李璿朗朗上口道,心中默念罪过,实在对不起李太白了。
某渺无人烟的山峦之上,一袭白衣,醉意朦胧的李白,突然打了个喷嚏。
奇怪!
好端端的,怎会打喷嚏呢?
不知是哪家小娘子,又惦记太白了?
算了,刚刚明明灵感蜂拥而出,怎么突然又失去了呢!
秦皇扫六国?
不对,不对,不太好,秦王扫六合?
哈哈哈!
妙哉,妙哉!
嗯!
虎视何雄哉?
好诗,好句,天生我李太白,诗道万古璀璨来……
这又将是一篇惊世大作,嗯,还需仔细研磨研磨!
“哈哈哈哈!”
李隆基听闻,龙颜大悦,笑的合不拢嘴。
这不很明显吗?
这是在歌颂自己的高功伟业,这首诗当千古流传。
朕的好皇儿,果然还是了解朕滴。
绝绝子,这齐王殿下真是一点脸都不要了。
拍马屁就拍马屁,能够拍到这个份上,千古唯一了。
不服都不行,自己即便想拍马屁,也没这个功力与境界,写出如此一片恢弘大气的史诗。
“陛下万寿无疆,大唐万世无期。”
满朝文武见天子大悦,顿时齐声高呼。
毕竟能拍一句是一句,好歹不能输了气势。
“殿下,此诗,似有残缺?”
突然,一名大臣,看向李璿,着急问道。
“阁下是?”
李璿有点郁闷,看着这个好似书呆子的家伙,恨的牙痒痒。
自己就记得这几句,而且还经过简单润色一下。
“殿中侍御史,颜真卿。”
书呆子似乎意识到自己失态,连忙正色拱手道。
没办法,人间佳作难得几回闻。
一时间心痒难耐,未曾想失礼了。
这感觉怎么说呢?
就好像眼前有一位绝世大美人,脱完了衣服,直接扭头走了,这委屈,谁受得了?
颜真卿?
又一位史上大牛人啊!
李璿顿时心中一惊,没想到会在这遇到颜真卿。
李白的诗,张旭的字,裴旻的剑,号称大唐三绝。
而这位颜真卿的字,可一点都不输张旭。
在后世,更有颜筋柳骨之说。
颜贴,更是被无数人临摹过,包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