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术语界定
一、网络媒体
“网络媒体”可分为“网络”和“媒体”两个概念。“网络”即“互联网”,指“按照一定协议建立,能够相互交流沟通的信息网络”[1]。“媒体”一词来源于拉丁语单词“media”,意思是“介于两者之间”。媒体是传播信息的渠道,是交流的工具信息和数据的载体。网络媒体包括网站、博客、公众号等多种不同的类别。李彬(1993)认为,“媒介是传递大规模信息的载体,是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通讯社等的总称”[2]。“媒体”与“媒介”相近,因此,网络媒体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传播媒体,也包括手机、电脑以及APP、软件等。同时,“只有当国际互联网被作为传递信息,特别是新闻信息的技术手段,它才具有传播学、新闻学上的意义,才能成为真正的网络媒体”[3],狭义地将“网络媒体”认为是“提供新闻的网络系统”[4]也是不准确的。基于上述定义,本书中将网络媒体定义为“在互联网基础上通过多种形态处理并传播信息,且以此作为核心功能及目的的媒体”[5]。
在信息时代,我们生活的每一天几乎都离不开新闻。“新闻”概念的提出与人们新闻意识的发展以及新闻实践理论的指导是分不开的。西方从15世纪末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社会变革开始,人们对了解社会各种变化的需求急剧增加,但对“新闻”的概念比较模糊。19世纪美国报刊业的发展使“新闻”的定义逐渐明晰。20世纪70年代信息时代的到来使西方新闻界对“新闻”的定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中国对“新闻”定义的提出及发展自徐宝璜1919年在中国第一部新闻学著作《新闻学》中提出的“新闻乃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者”开始,1943年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又提出了“新闻是最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的观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新闻媒体的快速发展,学者们不断对陆定一的定义进行补充和完善。
目前,对“新闻”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新闻“指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有新闻价值(即真实、新鲜、传播对象需要)的信息”[6]。“各种形式”包括大众传媒、文件、书信、口头等各种媒介以及新闻公报、时事评论、报道作品、演讲等形式。狭义上的新闻指“大众媒介上以新闻样式存在的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包括标题新闻、一句话新闻及其他各种报道”[7],是广义新闻的一部分。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的定义也发生了一些演变。互联网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以上媒体也以新的方式进行新闻的传播,“公民新闻”由此产生。“公民新闻是普通公民个体或群体、组织机构而非专业记者与媒体自主生产,并借助一些专门网站、自媒体等渠道自主发布的新闻,在生产与发布过程中未受到专业媒体与记者的任何编辑”[8]。“公民新闻”概念的出现对传统的新闻定义及客观性提出了新的要求。
虽然目前对“新闻”的定义较为传统,但是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新媒体已逐渐成为集“互动强、信息量大和受众广”于一身的新型传播媒体,其发展必将使人们重新对“新闻”的定义予以解读。因此,本书对“新闻”的定义包括“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有新闻价值的信息”以及“公民新闻”,以保证关于网络媒体新生代农民工身份构建研究所需语料的全面性和时代契合性。
二、新生代农民工
自新生代农民工出现以来学术界对其进行了多种不同的界定。王春光(2001)首次使用“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概念。罗霞(2003)将新生代农民工称作“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此指称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年龄(25岁以下)和打工时间(1990年之后)进行了限制,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农民工被称为“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9]。刘传江(2006)使用了“第二代农民工”的概念,认为“第二代农民工”与王春光定义的“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是对等的,因为当前的中国正处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新生代农民工出生于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与计划经济时代成长的老一代农民工的个体人格特征存在明显的不同,从而导致这两个群体在文化、观念和行为上的差异[10]。周莹(2009)认为,新生代农民工指“年龄在25周岁以下16周岁以上的农民工”,“是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进城务工青年”[11]。朱力(2010)认为,应该按照成长经历的不同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界定,出生在农村长大后去城市打工的群体称为“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出生和工作的农村户籍的群体称为“第二代农民工”[12]。李国祥(2010)认为,年龄和父母的身份是界定新生代农民工的标准,即1980年以后出生以及其父母是老一代农民工[13]。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使用“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提出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14]。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课题组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定义为“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15]。
可以看到,年龄、生活状态、行为方式以及思想观念等都可以作为新生代农民工概念界定的标准。故而,在本书中,我们主要以年龄和生活经历作为新生代农民工概念界定的主要标准,即“出生于1980年以后,户籍在农村,进城务工或从事非农劳动六个月及以上的群体”。
三、身份
1.“身份”的定义
Identity源于拉丁语idem,通常译为“身份”“认同”“同一性”等。目前学术界对“身份”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不同的研究领域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身份的定义也各有不同。
Kroskrity(2000)从语用身份的角度指出,“语言和交流是在社会组织的许多层面上表达的各种身份产生的关键方面”[16],突出了身份主要是由语言构成的事实。社会学家主要关注身份的社会属性,Stryker(1987)认为,“身份是一个人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17],“身份的社会属性往往表现为社会个体或群体所带有的各种社会特征(social attributes),正是这些社会特征使得某一个体或群体区别于其他个体或群体”[18],如个人的性别身份、年龄身份、籍贯身份以及职业身份等。在语言学领域,Zimmerman(1998)和Tracy(2002)分别对身份进行了定义。Zimmerman认为,身份是在日常会话中的语境元素[19]。Tracy(2002)将身份的传统本质主义观与后现代的建构观进行了综合,认为“身份是固定的和稳定的,身份被认为是流动的,最好用复数(identities)来指代,它的各个部分经常与其他部分不一致。人们改变身份以适应当下的需要。拥有一种身份是一种成就,而不是一个预先存在的事实”[20]。本质主义身份观和建构观虽然存在冲突,但确实反映了身份本身的复杂性。社会心理学家在关注身份社会属性的同时,也对身份的心理属性加以考察。如Bucholtz & Hall(2005)采取了社会文化语言学的方法,将身份定义为“自我和他人的社会定位”,并主张应将身份分析为在互动话语语境中出现和传播的关系以及社会文化现象,而不是作为主要位于个人心理或固定社会类别中的稳定结构来分析[21]。Bucholtz& Hall(2005)的观点强调了身份和背景之间的动态互动,认为“身份是在特定的上下文中局部地、动态地构建的”[22]。Tajfel & Turner(1986)认为,“身份是对群体的认同倾向,个体一旦倾向认同某个特定群体,便会自觉地保持自身作为该群体成员的高度自尊”[23]。另有学者将各领域的身份概念相融合,提出身份的定义,如Simon(2004)融合社会学、心理学以及社会认知提出了“身份的自我维度模式”(self-aspect modal of identity)[24],认为身份的分析需要从微观(个体感知、思想、情感和动机等)、中观(社会交往的情景)和宏观(整个社会及社会结构)三个层面来进行,身份可以为人们提供归属感、独特性和尊重,帮助人们在社会网络中定位自己,并作为人们识别自己的标志。Antaki& Widdicombe(1998)认为身份是“一种成就和一种工具”[25],他们认为身份是交流中使用的工具。“身份是工具”这一前提便决定了身份在互动交流中可以使用,同时也具有特定的功能,身份是流动的、不完整的。传播学者Hecht(1993)认为,身份本质上是一种交际过程,应该在信息交换的语境中来加以研究,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身份具有个人、社会和公共属性;(2)身份是持久的和变化的;(3)身份是情感的、认知的、行为的和精神的;(4)身份既有解释的内容,也有关系的层面;(5)身份既有主观意义,也有归属意义;(6)身份是在会话中表达的代码,它定义了语境中的成员身份;(7)身份具有以核心符号、含义和标签表示的语义属性;(8)身份规定了适当和有效的交流方式[26]。
袁周敏(2011)基于Antaki & Widdicombe(1998)、Zimmerman(1998)、Kroskrity(2000)、Tracy(2002)和Bucholtz & Hall(2005)关于身份的讨论,将身份定义为“交际者为了满足交际需要而对自我和他者的社会定位”[27]。通过讨论身份与交际需求的关系,突出了身份的语用本质。身份具有一定的功能,可以在互动中使用。
对身份的认识主要包括两个角度,一种是传统的身份观,通常从本质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身份是稳定和一致的,独立于话语而存在,如20世纪60年代的“角色身份理论”(role identity theory)[28],凸显了身份的社会性,随后的“社会身份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29],凸显了身份的认知性。传统的身份观认为身份是个体或社会的一种属性,是静态的。另一种是建构主义身份观,社会建构主义者认为身份是一种新兴的、不断变化的结构。后现代主义学者从交际的角度考虑身份,认为身份是动态构建的,是“一种取得的结果,而不是固定的”[30]。目前,在话语和身份研究中,学界普遍接受的观点是,“身份是在局部话语中出现的,否定了本质主义者的立场,即身份范畴是个体的稳定和单一属性”[31]。
以上关于身份及其构建的讨论揭示了身份的突出特征:身份是多重的、动态的,受到语境的制约,是在话语中构建的。身份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现象,对身份的研究需要通过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身份本质特征及其构建过程的探讨,以厘清身份的真正实质。
2. 身份分类
截至目前,对身份的分类还没有公认的标准。关于身份的分类有多种不同的路径。从社会学视角来看,身份可分为群体身份(group identity)和个体身份(individual identity)[32]。群体身份包括机构类、家庭类、社团类、区域类等,个体身份包括生理、籍贯、职业等。社会身份是指“人们对属于某一群体的认知,把身份视为一种本质主义现象”[33]。
Roccas & Brewer(2002)指出,“人们有四到七种重要的社会身份,包括民族、性别、职业、宗教、政党和社会经济地位”[34]。Tracy(2002)糅合传统身份观和后现代主义身份观,从传播学的视角区分了四种身份,即主体身份、交互身份、个人身份和关系身份[35]。主体身份指的是那些被认为相对稳定和不变的人格方面,例如性别、种族、年龄、民族和地区起源。交互身份指人们在交际环境中对其他人所承担的特定角色。例如,一个人可能是酒店的员工、一个医院的志愿者、儿子,或者是其他人的丈夫。因此,情境和身份是特定的互动关系。个人身份主要是个体的个性和性格、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对事件、问题和其他人的态度,包括被视为相对稳定的自我特征,即使可能因情况不同而不同。关系身份是即时协商的,并且是可变的,是人们最关注的,如一段关系是在改善还是在瓦解。例如,在“雇员—主管”关系中的人,在工作时间会建立一种不平等的关系。然而,也有其他一些场合,如下班后一起喝咖啡或者喝酒,此时两人之间的个人想法是平等的。“Tracy的身份类别划分认为身份既是定义为情境性产物,具有动态性,能够通过谈话来实现,并在不同的场合发生变化,同时又是任意特定情景之前就已存在的个人稳定的特征,涵盖了我们在社交网络和交际网络中的各种特性,表面上与实际情况相符,但缺乏分类标准的统一性”[36]。事实上,身份是社会范畴,同时也是个人的和独特的。
Zimmerman(1998)区分了三种不同的身份类型,即情景身份、话语身份和可迁移身份。“‘情景身份’与特定类型的情境相关,参与者创造出的情境显示出特定身份的导向和一致性。‘话语身份’与谈话的顺序发展有关,参与者作为‘当前说话人’‘听者’‘提问者’‘回答者’等,是‘互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迁移身份’与个人一起经历各种情况,在任何情况下和任何一系列互动都可能相关”[37]。情景身份和可迁移身份体现了交际者的社会特征,但情景身份属于话语角色的范畴,“三者不在一个逻辑平面上或者范畴类,并且对不同身份的区分似乎没有突出身份构建的动态性特征”[38]。
Bucholtz & Hall(2005)从社会文化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待身份,提出了作为身份分析框架的五个原则[39]。其中,定位原则涉及身份的分类,并指出身份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上构建。
陈新仁(2018)认为,“有必要从交际出发,结合交际动机来考察身份的分类。无论是静态的身份,还是动态的身份,本质上都是社会性的,可以在具体的社会交往、社会空间中加以确定”[40]。“陈新仁所提出的语用身份推进了身份的研究,为本质主义与建构主义之争提供了一条中间道路,促进了语用学整体尤其是社会心理语用学的发展”[41]。
3. 身份构建
以往的研究用不同的词来描述言语交际过程中身份的形成,例如,身份可以被“构建”“显示”。不同的词语反映了对身份的不同看法,例如,使用“显示”和“断言”等词语往往表明身份已经存在,而使用“构建”和“出现”则意味着身份是在动态的言语互动过程中形成的。本研究主要使用“构建”一词,“构建”体现了身份的动态特征,凸显了身份的话语属性。
正如McInnes & Corlett(2012)所指出的,“身份是必须在日常交往中不断证明的东西,而不是固定的个人品质”[42]。“身份可能是一个受制于话语或在话语中占据位置的问题,但也是一个与其他说话者相关的话语实践的积极过程”[43]。身份构建被认为是一个过程,也可以指身份所表达的互动意义,强调身份构建在互动中的语用功能。
在言语交际中,叙事分析、会话分析、互动社会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等多种理论方法都有反本质主义的倾向,认为身份是在话语中不断构建的。正如Benwell & Stokoe(2006)所言,“建构主义方法考察了人们对身份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内/外自我的概念来完成社会行动”[44]。身份是通过话语生成或语言选择动态构建的,即在言语交际中,身份主要是通过语篇来生成和构建的,话语的产生和生成方式对身份的构建极其重要。本研究对身份的探索也将以社会建构主义的观点为基础,对新生代农民工身份的构建过程进行考察。本书认为,身份构建是指参与者如何运用话语实践构建多重身份的过程,参与者的身份因情境而异,并通过社会互动来展示和创造。
注释:
[1]杜骏飞,2004,中国网络新闻事业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27页。
[2]李彬,1993,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第6页。
[3]金梦玉,2001,网络新闻实务[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第6页。
[4]钱伟刚,2007,第四媒体的定义和特征[M],《新闻实践》(7),第45页。
[5]李科,2019,中国网络媒体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第20页。
[6]谢金文,2019,新闻学通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第13页。
[7]谢金文,2019,新闻学通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第14页。
[8]陆佳怡、仇筠茜、高红梅,2019,零度控制与镜像场景:公民新闻的透明性叙事[J],《国际新闻界》(5),第42页。
[9]罗霞、王春光,2003,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外出动因与行动选择[J],《浙江社会科学》(1),第110页。
[10]刘传江,2006,第二代农民工及其市民化研究[C],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北京,第1018页。
[11]周莹,2009,青年与老一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代际比较研究——基于w市调查案例的实证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3),第54页。
[12]朱力,2010,“农二代”的希望之路[J],《人民论坛》(4),第45页。
[13]李国祥、罗万纯,2010,走近新生代农民工[J],《时事报告(大学生版)》(1),第31页。
[1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ED/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0/content_1528900.htm,2009年12月31日。
[15]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2010,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A],王振川主编,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年鉴[C],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第585页。
[16]Kroskrity, P. 2000. Identity[J]. Journal of Linguistic Anthropology 9(1-2). p. 111.
[17]Stryker, S. 1987. Identity theory: developments and extensions[A]. In K. Yardley & T.Honess (eds.), Self and Identity: Psychosocial Perspectives[C]. New York: Wiley. p.89.
[18]陈新仁,2018,语用身份论——如何用身份话语做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4页。
[19]Zimmerman, D. H. 1998. Identity, context and interaction[A]. In C. Antaki & S.Widdicombe (eds.), Identities in Talk[C].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pp. 87-89.
[20]Tracy, K. 2002. Everyday Talk: Building and Reflecting Identities[M]. New York:Guilford Press. p. 21.
[21]Bucholtz, M. & Hall, K. 2005. Identity and interaction: A sociocultural linguistic approach[J]. Discourse Studies 7(4/5). pp. 585-586. Guilford Press. p. 21.
[22]Bucholtz, M. & Hall, K. 2005. Identity and interaction: A sociocultural linguistic approach[J]. Discourse Studies 7(4/5). p. 585.
[23]Tajfel, H. & Turner, J. C. 1986. 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A]. In S. Worchel & W. G. Austin (eds.),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C].Chicago: NelsonHall. p. 16.
[24]Simon, B. 2004. Identity in Modern Society: A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M].Oxford: Blackwell. pp. 45-48.
[25]Antaki, C. & Widdicombe, S. 1998. Identity as an achievement and as a tool[A]. In C.Antaki & S. Widdicombe (eds.), Identity in Talk[C].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p. 1.
[26]Hecht, M. L. 1993. 2002-A research odyssey: Toward the development of a communication theory of identity[J].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60(1). pp.78-79.
[27]袁周敏,2011,顺应论视角下医药咨询顾问语用身份建构的实证研究[D],南京大学,第12页。
[28]Burke, P. J. & Tully, J. C. 1977. The measurement of role identity[J]. Social Forces 55(4). p. 881.
[29]Tajfel, H. & Turner, J. C. 1986. 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A]. In S. Worchel & W. G. Austin (eds.),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C].Chicago: NelsonHall. p. 16.
[30]Tracy, K. 2002. Everyday Talk: Building and Reflecting Identities[M]. New York:Guilford Press. p. 17.
[31]Benwell, B. & Stokoe, E. 2006. Discourse and Identity[M].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p. 50.
[32]陈新仁,2018,语用身份论——如何用身份话语做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6页。
[33]Benwell, B. & Stokoe, E. 2006. Discourse and Identity[M].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p. 25.
[34]Roccas, S. & Brewer, M. 2002. Social identity complexity[J].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6(2). p. 91.
[35]Tracy, K. 2002. Everyday Talk: Building and Reflecting Identities[M]. New York:Guilford Press. pp. 17-20.
[36]陈新仁,2018,语用身份论——如何用身份话语做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9页。
[37]Zimmerman, D. H. 1998. Identity, context and interaction[A]. In C. Antaki & S.Widdicombe (eds.), Identities in Talk[C].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pp. 87-91.
[38]陈新仁,2018,语用身份论——如何用身份话语做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8页。
[39]Bucholtz, M. & Hall, K. 2005. Identity and interaction: A sociocultural linguistic approach[J]. Discourse Studies 7(4/5). p. 592.
[40]陈新仁,2018,语用身份论——如何用身份话语做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9页。
[41]袁周敏,2016,身份的界定、问题与建议[J],《外语教学》(4),第23页。
[42]McInnes, P. & Corlett, S. 2012. Conversational identity work in everyday interaction[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 28(1). p. 27.
[43]Benwell, B. & Stokoe, E. 2006. Discourse and Identity[M].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p. 18.
[44]Benwell, B. & Stokoe, E. 2006. Discourse and Identity[M].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p.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