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造学社史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汪坦

读了林洙关于朱启钤先生与中国营造学社的述作,感触万分。我生年较晚,未及见桂辛先生,然而,学社初期卓越成就早已深铭心中。中央大学同学郑孝燮、朱畅中先后获得桂辛奖学金,我等遂亦略知桂老事迹。学社学术带头人梁思成、刘敦桢先生更为青年学人所敬仰。桂老与中国营造学社于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之功绩,永垂后世,不可磨灭。在此之前,言及我国宋以前实例,必以日本唐招提寺金堂和法隆寺五重塔为例,其精美绝伦令人神魂系之,然而不禁随之怅然!这种遗憾,终于由前人艰苦引路,后辈奋发图强而告结束,今日已硕果累累,矗立于世,不无扬眉吐气之感!

这是来之不易的,其中甘苦很少被人言及。林洙以其多年对此热诚关注,阅读文献,走访故老,摘录梁、刘的手记,让当时情景得约略于眼前,使这种一丝不苟、锲而不舍的精神也能为后来学人所继承。这是我敢于不避非分之嫌,为此作序的缘由。

桂老发扬我国传统文化夙志,可以说不论处境如何,始终是勇往直前的。1949年前,梁、刘辗转南北,形容他们为学术研究而致“颠沛流离”,也不算过分。一时连编制都要算作属历史语言研究所以维持工作;调查考察时,宿在大庙中,冻得用报纸夹在毛毯间取暖,饱受跳蚤臭虫之苦就不用说了。提及这些情景,我非常激动。当然,不是以跳蚤臭虫为荣,也不是一定要以苦为乐,而且今后这些可能不复存在了。但是,下乡伊始,先问食宿待遇,一餐饭要吃两小时以上,至于偷换弄巧,坐待天赐,制造精神上的伪劣商品,不是也时有所传嘛!谦虚既不是美德,打肿脸充胖子也不值得推广。相比之下,还是宣扬一下艰苦奋斗精神为是。希望林洙这本书能受到重视,广为流传。不要让“知识产权”旁落,弄得回到学社问世以前的状况,这是绝不能容忍的!

1995年2月于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