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是如何奋斗成一国之都的?
中国文化是什么?答案其实很难说清。
它是奇异的神话,
是汹涌的历史,
是壮观的建筑,
还可以是文学、戏剧、服饰……
它们像河流奔赴海洋,最终汇流成璀璨的中华文化。而这些文化有个完美的载体,正是——
在这一系列书里,我们就带大家一起探索——
故宫和它背后的中华文化。
为了深入了解这里面的奥秘,混子哥特意请来了一位重要嘉宾——
小神龙!
来自故宫的小神龙了解许多不为人知的神奇知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开启文化之旅!
过去,故宫叫作紫禁城。我们要想搞懂它,就得先弄明白它在哪儿。
今天我们就先来说说:
北京的奋斗之路!
如果把中华大地比作一个大舞台,那各个城市就是舞台上活力四射的演员。
而站在舞台中心的,就是历朝历代的首都们。
但它一直在偷偷练习,最终成为舞台上的主角!这个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接下来咱们简单过一下。
1. 周:普通选手
咱们从周的建立讲起。周很强大,有很多小弟。
它管理小弟的方式叫分封制。
蓟国一直活到了春秋时期,后来被燕国吞并了。
虽然燕国挺强大,但真正的顶流[1]周的国都,基本在陕西和河南附近,如西安、洛阳。
2. 唐、宋:边防担当
北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属于边疆地区,所以它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那就是监视北方的各民族。
为了抵御入侵者,每个朝代都在北京做了不少动作。
从周开始,统治者们就在北京修筑长城。
到了唐朝,这里又建立了几个大军区。
安禄山是个对事业有野心的男人。
在事业到达顶峰时,他公然造反,想要取代当时的皇帝唐玄宗。
而北京(当时叫幽州)就是安禄山起兵造反的根据地。
北京这一片儿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宋朝为了收回包括北京在内的燕云十六州,和辽国打了几十年,最后缔结了“澶渊之盟”。
北京作为边防重镇,在国民心中的地位不可谓不重!
3. 元、明、清:家国中心
但真正让北京走向中心,还是要靠慧眼识珠的伯乐。其中一位是忽必烈。
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就把首都定在了北京,那时的北京被叫作大都。
这并不是北京第一次当国都。辽朝和金朝都施行五京制,设立了五个都城。其中辽朝的南京析津府、金朝的中都大兴府就是北京。
可北京还没站稳,就被踢下了舞台。因为元朝被推翻了。
新上位的朝代叫明朝,首都是南京。
但别急,北京城的第二位伯乐朱棣正向我们走来……
遥想当年,朱元璋因为太子朱标去世得早,就把皇位隔代传给了他最喜欢的孙子朱允炆。
可是这个孙子和他的藩王叔叔们处得相当不咋样,老想着削藩,砸人家饭碗,惹得叔叔们直接造反。
造反的人里实力最强的,就是朱允炆的四叔——朱棣。也是他把朱允炆从皇位上薅了下来,自己坐了上去。
朱棣就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明成祖。这场叔侄大战就是靖难之役。
朱棣上位之后,推出一系列新政策,其中一条就是——
从南京迁都去北京!
换个地方,能摆脱老臣势力的控制。新都城,新开始。
除此之外,迁都的原因还有很多,这里大致讲两个:
1. 怀旧
朱棣之前一直在北京当王爷,当了皇帝后在南京待不惯,干脆打包家当回北京。
所以,想迁都的他可能单纯因为——
一个吃惯烤鸭的人,实在吃不惯盐水鸭!
2. 守敌
当时蒙古人在北边的势力很大,朱棣定都北京也是为了亲自盯着他们,这叫天子守国门。
但这个政策一提出来,就遭到了一群大臣的强烈反对。但朱棣天生反骨,你越说不行他越要干。
一开始,大臣们的反应很激烈。朱棣直接把其中两个反对的大臣发配到老家种地,这样一来就没有大臣敢反对了。
随着迁都的顺利进行,北京在低调了几千年后,站到了舞台中心,享受灯光、鲜花和掌声。
终于成了绝对的C位[2]!
通常在确定了新都城之后,就要修一座气派的皇宫,安放新皇帝躁动的心。
于是,朱棣决定仿造南京的紫禁城,在北京修建一个新的。
新的皇宫于永乐四年(1406年,约等于朱棣做皇帝的第四个年头)开工,在永乐十八年(1420年)完工。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紫禁城!
这座城历经600多年,由明清两朝24位皇帝轮番坐镇。
关于它的故事实在太多太多……
[1] 网络用语,对关注度、话题度较高的人或物的代称。
[2] 网络用语,指站在重要位置、中心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