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序
奥地利文学是德语文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与德国文学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但在有别于德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中,形成了自己相对独立的特点和走向,自中世纪以来,在每一个文学时期都涌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出色作家。进入19世纪和20世纪交替时代,奥地利文学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出现了一批在德语文学、在欧洲文学,乃至在世界文坛都享有盛誉的作家、诗人、剧作家。他们是奥地利文学现代化的开拓者,无论是审美情趣、艺术风格、表现手法都开创了文学上的一股新风;他们扬弃了上一辈的文学传统,使自己融入了欧洲现代文艺思潮之中。
在这一批奥地利现代派文学的精英中,阿图尔·施尼茨勒是其中一位佼佼者。他的一些代表性的戏剧和小说充分体现了现代派文学之新,在题材的撷取上,在叙事的技巧上,在表现方式上,在艺术构思上所取得的成就,使他享有奥地利现代文学之父的盛誉。
施尼茨勒1862年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人之家,父亲是一名颇孚众望的医生;他在中学毕业后进入维也纳医科大学学医,取得博士学位后在医院做助理医生,后随精神病学教授台迈纳特做助手,开始对精神病学产生兴趣。1880年,还在大学时,时年18岁的他就开始在杂志上发表文学作品。19世纪80年代末,他在父亲开办的医院里做助理医生,他的专业是喉科;那时他任父亲主办的《国际临床动态》杂志的编辑,在这份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有关催眠术和意识感应治疗的医学论文。在此同时他仍不忘情于文学创作,完成了一些短篇小说和戏剧,本集中所选择的《另一个男人》即发表于1889年。
已过而立之年的施尼茨勒,1893年在父亲逝世后自己开办了一家诊所,他对行医感到厌倦——虽然他对精神病学的兴趣不减,但戏剧、文学创作是他的追求。他清楚地感到自己的艺术家的天性。一直在医学和文学之间徘徊不定的施尼茨勒,在1890年做出了最终的抉择,确定了他的人生走向:戏剧和文学创作。他对人的精神世界的观察和思考的兴趣远浓于对人的躯体的诊断和治疗。在此之前,他发表了多部戏剧、小说和诗歌,已在文坛上博得了名声;在此之后他结识了胡果·霍夫曼斯塔尔(1874—1929)、毕尔·霍夫曼(1866—1945)、海尔曼·巴尔(1863—1934)等人,这一批同时代人经常在咖啡馆聚会,形成了一个松散的文学团体,这即是领一代风骚的“青年维也纳”。以作家更以文艺理论家著称的巴尔,他的一些代表性文论为“青年维也纳”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提出了维也纳现代文学的诉求。他在《对现代派批评的研究》一文中写道:“这些年轻人不知道说什么。他们没有形式。他们没有纲领。他们没有美学。他们只是一直在重复说,他们要现代化……”这种现代化就是对时下流行的写实主义、自然主义的克服,是文学创新之路的探索。世纪交替时期,哲学家马赫提出的感觉复合论,认为人的感觉是心理、生理和感情的诸多成分的混合,人是一个相对的复合体,始终处于变化之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建立,提出了心理动力、深度心理、自由联想等观点;还有作为一种新的旨在探索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的社会学的出现,无不为维也纳现代派作家,开拓了视野,加深了思想的深度,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增强了他们探索和创新的欲望。
施尼茨勒就是在这种文化思潮和文学氛围中进入他创作的活跃期,在戏剧和小说创作的创新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他的戏剧《阿纳托尔》(1893)和《轮舞》(1896—1897)可称之为场景系列剧(Szenenreihe),是一种既独立也相互联系的独幕剧系列。这是世界戏剧史上的一种创新,它不仅形式新颖,更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奥匈帝国晚期弥漫整个社会的颓废和世纪末的情绪。在小说创作上,他是德语文学中第一个使用“内心独白”,即意识流技巧的作家。
施尼茨勒一生共写了60余篇小说,其中包括一部长篇《通向旷野之路》。在本集里我选择了他著名的四个中篇,以及两个早期创作的短篇。它们虽不能代表他的整体,但我们从中可以一窥作者小说创作之全豹。
《梦的故事》是作者晚年的一部力作,掩卷之后读者都不由自主地想起“假作真时真亦假”这句诗。一对青年夫妇,丈夫经历了一场不忠于妻子的梦幻般的情爱的险遇,而妻子阿尔伯丁娜做了一个背叛丈夫的绮梦。梦邪?真邪?噩梦醒来,俩人都从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回归到“现实原则”,生活又重新步入正轨。《古斯特少尉》和《埃尔瑟小姐》,也包括《死者无语》,都是以“内心独白”的技巧写成的。《古斯特少尉》写的是一个自认为自己作为军人的荣誉受了伤害的军官,细腻地描绘了他从深夜到清晨几个小时间不断变化着的心理状态和意识的流动。围绕着用自杀来挽救荣誉的念头,他像一个梦游者在马路上徜徉,像一个梦呓者在“自由联想”,最终他得知那个侮辱他的人中风死去,他得到了解脱,他可以活下去了。《埃尔瑟小姐》是作者晚期的名作,被拍成电影,被改编成戏剧。少女埃尔瑟随富有的姨妈旅游,突然接到母亲的电报、急信,要求急筹三万古尔盾,否则父亲会因还赌债侵吞被监护人财产而面临入狱的危险。母亲要她向父亲的一个朋友,当时也在同一游览胜地的古董商道斯戴借钱,可他却要以她裸露全身供他欣赏为代价。她陷入恐惧和焦虑之中,可就在这时她又接到母亲的电报:数目不是三万而是五万。她的精神崩溃了,在神志错乱之中,外披大衣,内里一丝不挂,在大庭广众下,裸露全身,随即晕厥过去,苏醒后服药自尽。《死者无语》写了一个有夫之妇与情人幽会的故事。傍晚俩人乘马车前往郊区僻静地,途中出了车祸,情人死去。这偶发的事件令她精神失衡。在马车夫去邻近村镇求助时,她为避免丑闻惹身,潜行返家;噩梦般的经历令她魂不守舍,她不断苛责自己,更不断为自己解脱。她为自己找到了理由,意识中一直挥之不去:死人是不会说话的。这便是这四个中篇的故事梗概。
《梦的故事》径直描写了女主人公的梦,在其他三个中篇里,主人公也无一不处在白日梦的状态。他们的行为像是梦游,他们的内心独白像似梦呓。梦是什么?对于我们常人来说,梦是入睡后脑中出现的表象活动,是最为自由的胡思乱想;对精神分析家而言,梦是下意识的本能的一种无意识的表白;而对作家来说,梦是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一种手段。弗洛伊德称“梦是希望的一种满足”,英国著名的作家和医生哈·艾利斯说得更为精确,他称“梦使人摆脱道德上的自我约束,而看到自我情感生活的原形”。阿尔伯丁娜、埃尔瑟小姐、古斯特少尉,还有《死者无语》的爱玛,无论是做真梦还是白日梦,都是他们愿望的一种外化,都是他们潜意识中欲望的一种宣泄。这里我们不由自主地想到汤显祖《牡丹亭》中的杜丽娘。
霍夫曼斯塔尔在读了《古斯特少尉》后,在写给作者的信中赞誉道:“……《古斯特少尉》叙述得那么好……这在德意志文学中确实是一种您创造的特有的种类。”(1929年6月3日)施尼茨勒第一次把“内心独白”,即意识流的创作技巧引入德语文学,他虽稍晚于1887年法国作家杜·维尔丹,却早于爱尔兰作家乔伊斯运用这种文学表现手法。这种“内心独白”为作者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细致地展示人物在特定精神状态下,即在精神失衡或者在崩溃的状态下的内心世界和意识的活动。在精神受到严重打击和挫折时,那些潜伏的被压抑的深层意识在外界诱发下便失去了控制,以各种形式释放出来,产生了自由联想。有如白日梦一样,它有自己的时空观,即如弗洛伊德称之为的心理时间,我们也可以补充上一个“心理空间”。在《古斯特少尉》和《埃尔瑟小姐》中读者可以明显觉察到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中的时间倒错、无序,空间的混乱、跳跃。也正是由于主人公处于精神失常状态,就必然经常耽入幻想而出现幻觉,古斯特少尉做出不得不自杀的决定后自由联想中出现的种种幻境,埃尔瑟在接到母亲第二封急信后,精神崩溃中出现的种种幻象,它们虽然虚幻,却是一种“心理上的真实”。他们用幻想表达了可望而不可即的愿望。施尼茨勒通过内心独白的技巧令人赞叹地、精确地描绘了人的内心世界和意识流动,这使弗洛伊德由衷地叹服,他在致作者六十岁生日的贺信中写道:“每当我专心致志于您那美妙的作品时,我总是相信在那诗意的表象后面找到了同样的假设、同样的兴趣和同样的结果,熟悉得如我自己的一样。”他把施尼茨勒称为自己的“双影人”。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科学上所探索的也正是施尼茨勒用文学手段所描绘的,同是人的幽暗的精神世界。
施尼茨勒在戏剧和小说创作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为他赢得了极大的声誉。他多次被授予各种文学奖项,任国际笔会奥地利分会主席,六十岁生日时,德语国家有26家大剧院同时上演他的剧作。还要着重提及的是,已确定授予他和另一位奥地利作家阿尔敦伯格191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但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届文学奖的评选被迫中断。
施尼茨勒这个名字对我们中国读者也并不陌生,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末,作者还在世时,他的个别作品就被译介进来,如《阿纳托尔》《循环舞》(即《轮舞》)等。到40年代末,他的一些代表性的戏剧和小说相继被译成中文,且译者多系中国文坛的名家,如茅盾、田汉、刘大杰、郭绍虞、施蛰存等人,其中施蛰存着力较多,且其本人的文学创作也受其影响。施尼茨勒的作品在俄国十月革命前后在苏俄拥有大量读者,出版了他的全集,但在20世纪30年代他被冠上一顶资本主义颓废派的帽子,遭到封杀;其影响在50至70年代的中国不言而喻。直到80年代,施尼茨勒的作品在中国又陆续翻译出版。
这序言写得稍长了些,我在翻阅相关资料时,还发现了托马斯·曼1912年在《水星》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谈及施尼茨勒的文章,他写道:“他的男子汉世界和对人的认识,他的问题(Probleme)具有的魅力,他的风格的优美纯净和温文尔雅,他的高尚和坚定的鉴赏文化——这使他毕生都在谬误和失败面前得到保护,他的细腻和坚强的悟性,生动的穿插(Episodic),他的戏剧中展现出小说般的情景交融,他的小说艺术的精心和引人入胜的形式,且和蔼可亲毫不专擅强加于人,抗拒所有敌视人类的僵化,至佳,源自他所形成这一切的那种人品的魔力……”这是一种高度的概括,我将它译出附在这里,也以此来结束这篇序言。
高中甫
2014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