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第二件事:学会开源
很多人之所以能变得富有,本质上是因为他们掌握了积累财富的“底层逻辑”,即使再次变得一无所有,这些逻辑也可以让他们东山再起。
(一)我们的时代,我们的财富
财富本身不仅仅是钱那么简单。从古至今,财富还会体现为权利、资源以及资本。早期封建权贵们的财富绝大多数来自权利,清朝的和珅就是这一类权贵的代表,当时甚至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民谣。到了近代,财富更多是资源的象征,比如钢铁、煤炭、石油等。而在当代,则是资本在发挥引领作用,比如我们熟悉的巴菲特、互联网企业背后的投资机构等。
当然,这三种财富形式在当前呈现出一种共存状态,只不过不同时期起的作用不同。但一个难以打破的规律是:你离这些财富要素越近就会越富有,离得越远就会越贫穷。美国的城市研究所(UrbanInstitute)曾发布过一组数据:在1963—2016年的50多年间,在美国总人口中占比10%的顶级阶层,其财富增长速度远超其他阶层,到2016年,这一阶层所拥有的财富已是中产阶层的12倍,而在50多年前还只是6倍。
(二)你的焦虑来自收入吗
在今天,如果你不表现出一些焦虑感,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比如,月入5万元的“95后”觉得自己事业不成功,月入1万元以下的觉得没有资格结婚。坐在星巴克里的人,不是聊财富自由就是聊上千万的大项目。在这样的环境里,你不焦虑才不正常呢。
很多事情,短期看是复杂的,长期看是简单的。
那么,我们国家的普通老百姓,到底每个月挣多少钱呢?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如果你现在一个月挣5000元,一点也不丢人。国内大部分人收入的中位数就是在5000元上下。这里说的是中位数,是指统计学上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位于中间的那个,而不是我们说的平均数。中位数相对更加客观,毕竟如果用平均数计算,你和全国首富的收入一平均,你也可以打败全球99.9999999%的人。
所以,在中国谈论工资收入或者税后收入,一定要小心谨慎,需要看你针对的具体是哪一类人群。
(三)如何优雅地老去
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是人,很多经济现象都可以在人口层面上找到答案。如果一个国家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了7%,即可被定义为老龄化社会。根据统计,2019年,我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已经达到12.6%,养老困局并非远虑而是近忧。同时,只靠退休金或者养老保险,难以过上理想的晚年生活。只有提前做好应对准备,才能获得稳定长久的幸福。
养老虽然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但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得不去面对。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养老,还有父母的养老。2021年就有调研机构指出,有超过七成的“90后”开始考虑养老问题,但是大部分人还没有具体的规划。
目前,我国的养老金体系主要有三大支柱,分别是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见图1-6)。
资料来源:勾股大数据
图1-6 中国养老金体系三大支柱
第一支柱目前是普通中国人养老的主要收入来源。基本养老金目前的支付方式是“现收现付”:参加工作的人每个月缴纳养老金,一部分会作为养老金发放给已经退休的老人。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词——代际赡养。简单讲,就是现在工作的人养活已经退休的人。未来我们退休了,到时候会有年轻人来交钱给我们养老。
但是,未来的人口可能不会一直增长,甚至会出现下降。2019年的时候,是2个养老保险缴纳者养1个退休人员,根据预测,到2050年就是1个养老保险缴纳者养1个退休人员,压力可想而知。
所以,要优雅地老去,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当然,国家已经替我们想到前面去了。2022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而个人养老金的性质就属于我们刚才说的第三个支柱——商业养老保险。个人养老金是同代自养,也就是说放进去的钱不会给别人,只是给自己养老用。那么这个个人养老金是怎么实现养老的呢?
实际上,就是国家给你开一个账户,你可以在这个账户存一定金额的钱,然后这些钱被拿去买公募基金、银行理财、保险等金融产品,以此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个人自愿参加,国家统一管理。
这样一来,国家就成了个人的私人理财规划师。目前每人每年最多存1.2万元,当然这笔钱不是强制性的,个人自愿参与,它最大的目的就是帮助我们每个人实现财产升值,同时还可以抵税。
可能有读者会问,既然都是买理财产品,为何我不可以直接自己购买,非要走这个国家的账户,而且每年只能买1.2万元?自己操作,自己理财,自己养老,不是更好吗?
事实上,自己来操作是很难的。要知道,在当下的理财市场,大部分普通人能够坚持的投资时间不超过半年,很难长期持有,更别说坚持到有收益的时候。从个人收益来看,2021年我国的CPI涨幅是1.1%,贷款利率约为5%,两者之和为6.1%,这也是当前我们的资金成本。换句话说,个人养老金投资收益要超过6.1%才算不亏本。
坦白地讲,6.1%的年化收益率,在当前来看,大部分人是达不到的。
但是我们的个人养老金投资可以做到,而且已经实现了。以社保基金收益来看,2008—2020年的年均投资收益率在8%以上(见图1-7)。
资料来源:勾股大数据
图1-7 全国社保基金年均投资收益率
而国家未来要给我们管理的个人养老金账户,对接的产品理论上与社保基金是一致的,都经过了国家层层筛选,安全性远高于市场同类产品,收益率相对有保障。所以对大多数人而言,为了尽可能享受到长期投资的复利效应,参与具有长期封闭期的个人养老金是最佳选择。
此外,再从整体层面来考虑,作为典型的长期资金来源,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推行也利好股市长牛、慢牛格局的形成。我们不妨简单地估算一下,假设有1亿人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平均每人每年存入1万元,每年就能为市场带来1万亿元的增量资金。而且因为账户的特殊属性,这笔钱在投资者退休后才能支取。这也就意味着,这些“活水”是长期稳定的钱。
这样的方案能否成功呢?实际上,美国很早就实行了类似的方案(见图1-8)。
图1-8 美国退休支持体系
我国推出的个人养老金制度,类似于美国的“个人退休账户”。我们经常说美国人不爱存钱,实际上美国人是不把钱存在银行里,而是存在了退休账户中,不断获得收益。起初,美国的养老金管理机构将这些钱主要放在银行存款里。1990年后,基金、股票、债券的投资占比开始提升,如今基金已成为美国个人退休账户最重要的投资方向。大量“活水”为资本市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长期资金,直接成为美股长期大牛市的有力推手。
目前,美国国家统筹的第一基础养老金规模占比仅为7.7%,个人退休账户占比超过32%。所以在养老这件事情上,需要我们自己和国家一起努力,优秀的投资和养老渠道不要轻易丢弃,要好好利用起来,这样才能为我们的养老生活打造坚实的基础。
(四)人到中年,要学会给自己“撑伞”
今天,让自己高兴可能不需要钱就行,看看短视频就能让你乐半天;但是那些烦心事多半和钱脱离不了关系,花钱带来的快感,总是转瞬即逝。
但是手中有钱就能做到心里不慌。过了35岁,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不再年轻了。书签客不想给各位读者灌鸡汤,恰恰相反,承认自己进入中年,是很多人都需要面对的忧伤。
人到中年,你我都要面对现实,看似没有出路,实则别有洞天。你是要把年龄作为自己的借口,开始停滞不前,还是要破茧重生、凤凰涅槃,不给自己的心设限?油腻并不可怕,时间不会因你而停止,破局才是关键,最怕的是安于现状的想法在你心中久久不能散去。
幼儿时有人给你撑伞,少年时不需要别人撑伞,中年时需要自己给自己撑伞。自己的局,要靠自己去破。痛,抗不过去就是痛苦;扛过去就是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