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自卑与超越
去年我经历了人生的第二段感情,短暂的相处我却为此上头了,可想而知,那时因为钱的事我的境况有多糟糕,最后却还是因为我的混乱状态和不自信草草收了场。我们初识于武广商场,晚上八点钟的样子,属于邂逅,他主动上前找我要的联系方式,在我们简单的交换了工作、学历、毕业院校和年龄后,他没立刻离开,而是选择坐在旁边等待试鞋的我,随后我们一起又随便逛了一下,因为顺路,就坐着公交到了我住的地方,而后他打车回去了。
我们的住处只相隔一条二七长江大桥,我住汉口,他在紧挨着青山区的洪山,打车只需十几分钟,上桥下桥就到了。那天晚上回去后我们开始聊天,从各自的藏书聊起,发现我们很有共识,于是话题打开,很愉快的聊了很久,最后约定哪天再见。那些时日他很主动,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了真诚,所以我们的感情进展很快,女孩子都容易恋爱脑,喜欢便能战胜一切,眼睛看到的、心中幻想的全是美好。
对待感情,因为家庭缘故我其实一直都是很不自信的,因为当时所处状态的原因,我正处于穷困潦倒的边缘。为了早日拿回钱,让对方受到应有的惩罚,我忙着跑派出所,咨询律师,提供材料,协商退款,可想而知,那时的我有着怎样的压力,但天生要强的我还是没和任何人分享,在一副祥和太平的面具下扛下来所有。但最后随着了解的深入,在两人的相处上我的不自信也日益加重,正如《小王子》一书中所说:“我们总是在喜欢的人面前顾这顾那,患得患失”。最后,在和朋友相处四个月时,他开始慢慢的疏远我,后来深夜畅聊,他说我们不合适,说我太黏人,负能量太多,说我很不自信,骨子里有很强的自卑感。
不用他说,我自然知道,只是从他的口中说出,让我有了不一样的理解和感受。
为了这句话,我失意了几天,加上上学期请假太多,原来的工作受到影响以及其他原因被迫辞职,三件事交织在一起,那个暑假我很丧,整个状态都很低迷。
从郑州回武汉后,我去拜访了母校的两位老师,一位是为了工作,一位是读书时做给我做过心理咨询的张老师。张老师已经79岁高龄了,在我联系她后,还是很热情的接待了我,我把我过去一年的经历都讲给了她听,包括感情,我说我身上有很强的自卑感,就是克服不了该怎么办,张老师给我推荐了《自卑与超越》一书,她也许是急于出门,而我还是有话想说,她说一句:“小时候家庭问题产生的自卑感确实是很难克服的”。随后我们走到了学校门口的功能公交车站,边聊边等车,我主动要和张老师拍照,用她的手机,拍了几张很好看的照片,在张老师手机自带美颜的功能下,合照里面的我好看极了。公交车来了,我跟张老师告别后就上车走了,而这一次,照片代表着离别,因为我打算以后再也不来麻烦张老师了。
我是在否定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很少被亲近的人夸赞,所以久而久之也就习以为常和适应了,其实也被潜移默化了,曾经我与同学朋友等的交往中,也是习惯性的用话语打压别人。对我而言,好像只有被否定才是正常的,才能促使人进步,才能使人意识到问题然后去突破,而被夸奖多少有点让我觉的不够真实和虚伪,会让我内心变的得瑟而浮漂。而过往,我的每一步突破确实都是因为被家人、同学或某些朋友的打压触及到了,所以才会奋力一击,用变强的实际行动来给予最好的回击。
或许就是因为张老师的那一句“小时候因家庭产生的自卑感是克服不了的!”,才真正的刺激到了我,触及到了我的内心深处。那些时日我安安静静的想了很久,脑子突然觉醒了过来,我问自己为什么要不自信呢?我有什么可自卑的呢?我哪里比别人差了?我开心的跳跃起来,按耐不住内心的澎湃走来走去,那一刻我的生命像复活了一般轻盈而矫健。是啊,我又没做错什么,一个时代孕育着一代人和思想,错的不是我,错的是那个时代背景下那些不知学习和进取的人,而这些人如今都生活的很好,那为什么自己偏要给自己过不去,而选择活在痛苦中呢?于是,我开始正视自己的优点,不再沮丧,不再埋怨,更不在跟他人诉说,内心有一股力量在激励着我积极向上,奋发图强。
当天回去,我就立马买了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这本书。查了很多资料,关于情绪的、性格的、以及关于负能量和正能量的,我不断的去查阅和反思,去向内索求,去记录自己的想法,去努力的发现问题,那本《吸引力法则》让我突然顿悟,我终于知道一直以来困扰自己的问题是什么了,即:“你关注什么,就会将什么吸引进你的生活。”书中说到:任何你给予能量和关注得事务都将来到你身边。因此,如果你坚持关注生活中美好的、正面得事物,你就会自动地将更美好和正面得事物吸引入你的生活;如果你关注不好的和负面的事物,那么更多不好和负面的事物就会被你吸引过来。”
书中还说:“在一些事情上如果你不能原谅你自己,那么又怎么期待他人的原谅。你最终会明白,是你自己创造了你的生活,你得为自己在这个世界得生存状态全部负责。如果你希望外在世界发生变化,首先必须乐于让自己的内心作出必要改变。一旦你的内心改变了,这种变化就会散发在空气里,飞舞在电波中,整个宇宙都会接到你的讯号。而爱吸引更多的爱!”
的确如此!
曾经,我发现我身边的同学,和我要好的人都基本和我有着一样的境遇,或不受重视,成长里带些伤痛和不满,或有过什么不好的遭遇;再或者天生就是和我一样心地单纯傻乎乎的姑娘,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某同学身上有我所羡慕的东西,她们又知书达理,有着很好的教养,我们也可以成为较要好的朋友。而我身边那些幸福幸福感很高,或者高官厚禄、自带光环家庭出来的朋友基本没有,即使有,当我站在她们身旁的那一刻我也会立马会觉得自己暗淡无光很多,所以自然也不会再有过多的接触,而这种感知,可不就是骨子里的自卑感吗?
过去,我一直很关注弱者,会刻意接近弱者,更会去用实际行动帮助弱者,我会为他们哭泣、紧张和焦虑,会为她们所经受的痛苦而感受痛苦,即使很穷我也会慷慨解囊,因为不然我会因没及时的给予救助而懊悔不已,更会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陷入深深的自责。在我看来,比起良心的谴责,那些外在的钱财又算得了什么呢?
去年,在我深刻意识到这些问题和根源后,我开始了自我的救赎与超越之路。确实,身边再也没有发现什么不好的人和事了,即使有,我的处理方式再也不像以前那样了。正如朋友所言,他很不喜欢沮丧着脸、满是负能量的我,很喜欢初相识时每天都面带笑容的我一样,人和人之间都是靠相互吸引才能走到一起的,而不是把对方当成自己的救命稻草,当你满是负能量时,那你吸引到的人也必定如此。
所以,年轻的人们,不要害怕成长中有疼痛,也不要害怕失败或者被否定,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用去羡慕他人,我们都是戴着面具活着,剖开内里大家都一样。如果你不自信,那就去读书吧,去勇敢的窥探自我吧,去努力让内心变得更加强大吧,然后用实际行动一而再的去救自己于水深火热之中,去努力的实现自我的完善和超越。那时,你会发现人生宽广了很多,你会变得更加热爱生活,你会更加积极的投入到你所真正热爱的事业,你的创造力就会被激发出来,你便不再是以前的那个你。人生有无限可能,即使我们还会自卑、仍会焦虑,不要怕,接纳他,阿德勒说过:“每个人都不同程度的有一些“自卑情结”,而对优越感的追求是人的通性。”这是人们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是促使人们前进的动力,所以有梦想的少年们,就让我们一起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去努力遇见那个更好的自己吧。
新增:但还是不要来赞美我吧,如果不是带着你的真诚,是否为阿谀奉承我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