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科技安全系数及其特点
科技安全的标准是什么?国内外还没有对科技安全进行过定量分析,在对外技术依存度的基础上,我们探索用科技安全系数定量评估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科技安全。
一、对外技术依存度与科技安全
对外技术依存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行业、企业的科技创新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程度,通常用技术引进费用占科技经费总支出的比重来表示。对外技术依存度可以很好地反映引进技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行业、企业科技进步的作用与影响。
理论上,一个国家或地区、行业、企业的对外技术依存度与科技安全系数成反比,即对外技术依存度越低,科技安全系数越高。反之,一个国家或地区、行业、企业的对外技术依存度越高,科技安全系数越低,说明科技安全处于弱安全甚至不安全的状态。
国内外还没有公认的、统一的关于对外技术依存度的计算方法,多数学者常用两个方法测算对外技术依存度。[1]
一是通过技术贸易额测算对外技术依存度。计算技术出口额(To)与技术引进费用(Ti)的比值,To/Ti值越高,表明技术竞争力越强、对外技术依存度越低、科技安全系数越高。
Toi=To/Ti
其中:Toi——对外技术依存度
To——技术出口额
Ti——技术引进费用
这种方法计算出的对外技术依存度准确地反映了技术出口额与技术引用费用的比值,只能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行业、企业技术贸易的现状,不能用于准确分析引进技术对科技发展的作用,更不能用于定量分析引进技术对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是运用科技经费支出测算对外技术依存度。国际上通常有两种算法,第一种是用技术引进费用占研发经费总额的比重表示对外技术依存度:
Tdi=Ti/R&D×100%
其中:Tdi——对外技术依存度
第二种是用技术引进费用占科技支出总额的比重测算对外技术依存度:
Tdi=Ti/(Ti+R&D)×100%
这种用技术引进费用(也有学者增加技术许可费)占科技支出总额的比重测算出的对外技术依存度,一定程度上能够客观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行业、企业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程度,但是不能客观反映引进技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也不能准确反映引进技术对行业、企业发展的影响力。
综上分析,对外技术依存度能够反映引进技术对科技发展的影响力,但是不足之处在于:一是不能定量反映创新能力与供给能力,二是不能用于定量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行业、企业的技术支撑与引领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科技安全系数与科技安全
为了弥补对外技术依存度这一指标的不足,我们探索用科技安全系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行业、企业的科技安全程度,并探索了科技安全系数的计算方法。
在现实社会中往往会出现一种情况,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水平国际领先,从科技创新能力分析,科技是安全的,但由于生产要素的不足,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受国外制约。这说明其科技创新能力尽管很强,但仍然不能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科技供给实际上不能满足科技需求,科技是不安全的。比如,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的种子95%以上完全自主,育种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但由于耕地资源不足,中国仍然需要进口大豆、玉米、油料等食物与饲料,进口量相当于国内10亿亩耕地的产量。这说明中国粮食生产技术供给不能满足保障粮食安全的需要,尽管粮食作物育种技术、种植技术国际领先,但科技并不能完全弥补耕地资源的不足,粮食科技仍处于弱安全水平,必须被大力发展。
为了定量分析和评估科技创新能力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能力,我们引入了科技安全系数的概念。
科技安全系数是反映科技安全程度的系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行业、企业保障科技创新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引领能力的程度。在实践中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科技能够缓解甚至解决生产要素短缺的矛盾,能够支撑与引领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这说明科技安全系数高;二是科技创新能力虽强,但不能完全弥补生产要素的不足,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需要大量引进国外技术和产品,这表明科技安全系数低或较低。因此,只有测算一个国家或地区、行业、企业的科技安全系数,才能定量分析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科技安全系数的测算,既涉及国际经济、社会、政治、技术等多个方面,也涉及国内生产要素、科技水平、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需要大量可及、可靠的数据。理论上讲,测算科技安全系数需要测算引进技术、生产资料形成的经济增加值或销售额占一个国家或地区、行业、企业的经济增加值或销售额的比重。但在实践中,由于涉及多个产品、多个行业,我们往往很难客观测算引进技术、生产资料对国家或地区经济增加值、行业或企业销售额的影响。例如,高端芯片被卡对华为公司5G手机的生产造成的损失可以定量计算,但对其他行业产生的影响或造成的损失则很难测算。
因此,按照数据可靠、方法可行、结果可用的基本原则,我们用技术引进费用、技术专利许可费、产品进出口费占国家或地区GDP、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企业销售额的比重,分别测算国家或地区、行业、企业的科技安全系数。
其中:Stsi——科技安全系数
Ti——技术引进费用
Tpi——技术专利许可费
Pi——产品进口费
Po——产品出口费
Moi——行业主营业务收入
若计算一个国家或地区、行业的科技安全系数,则Moi分别为国家或地区的GDP、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
美国及其盟友通过《芯片和科学法案》等不同手段限制中国高端芯片引进与研发,高端芯片被卡成为中国当前面临的科技安全问题之一,但高端芯片被卡对中国GDP增长、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还缺乏定量的测算与分析。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受美国遏制之前,华为公司销售收入为7 212亿元,2019年、2020年、2021年分别为8 588亿元、8 914亿元、6 368亿元,2022年为6 423亿元,也就是说,华为公司2021—2022年因储存的高端芯片用完、替代产品还没有研发出来,销售收入连续两年下滑,美国2019—2022年的遏制给华为造成的损失达5 000亿元以上。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世界第一经济大国联合盟友遏制华为公司,华为公司却仍能够保持6 423亿元的销售收入,说明华为公司的抗打压能力很强。
三、科技安全的4个标准
判断科技是否安全,通常可用4个标准:创得出、买得到、保得住、用得好。
创得出,是指科技创新体系完善、高效,能够不断创造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技术、新产品,及时、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核心技术的需求。
买得到,是指技术供给体系完善、可靠,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买得到、买得起所需要的技术与设备,不会出现技术封锁影响经济发展、国家安全等问题。
保得住,是指拥有完善、高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能够确保知识产权安全,始终保持技术优势与产业竞争力。
用得好,是指拥有完善、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包括技术市场体系、投融资体系、产业体系、政策体系等,科技成果能够得到及时、高效的转化与应用。
由此可见,支撑科技安全的四大支柱是科技创新体系、技术供给体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四、科技安全的4个等级
为了判断不同国家或地区,以及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科技安全的程度,我们探索了科技安全的等级分类。
我们结合科技供给对科技需求的满足程度,用科技安全系数、技术可及性、创新竞争力等因素,将科技安全分为强安全、基本安全、弱安全、不安全4个等级(见表1-1)。
表1-1 科技安全等级划分标准
在任何条件下,科技供给都能满足科技需求,能够支撑与引领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则为科技强安全或基本安全。反之,不能满足科技需求,并导致经济社会发展受阻,或者人民生命安全、生态安全、国防安全受到危害,则为科技弱安全或不安全。
(一)科技强安全
科技强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行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科技安全系数达到100%以上,技术与资源能够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简言之,科技强安全就是科技创新能力国际领先,不需要引进技术,经济社会就能够持续发展,甚至能够通过技术、产品出口影响国外技术与经济发展。
科技强安全并不是说完全不需要引进技术,而是当国外技术被限制出口时完全有能力开发替代技术,比如中国的杂交水稻育种技术、荷兰的高端芯片制造技术。美国限制对中国出口高端芯片及其制造技术,实际上不是为了保障科技安全,而是以科技安全、国家安全为借口遏制中国崛起。
(二)科技基本安全
科技基本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行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在同领域处于国际前五位,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科技安全系数达到96%~100%,引进先进技术作为补充,核心技术能够买得到、买得起。简言之,科技基本安全就是科技供应链断裂风险小,核心技术能够买得到、买得起,能够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处于科技基本安全的国家或地区,当引进技术受限制时,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会降低、效率会下降,但总体上仍然能够保持发展势头。例如,中国的航天工业、汽车工业,俄罗斯的国防工业、航空工业,在国外技术封锁、限制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发展的势头,并逐步形成自主的技术链、产业链。
(三)科技弱安全
科技弱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行业、企业的科技创新国际竞争力弱,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科技安全系数为86%~95%,核心技术能够买得到、买得起,但国际技术市场不稳定,科技供应链有断裂风险。简言之,科技弱安全就是科技供应链存在断裂风险,一旦技术、生产资料引进受限,就会导致经济增速下降、效益下滑,行业与企业发展受到巨大冲击。比如中国高端仪器制造关键技术依赖引进,一旦国外停止或减少核心技术出口,中国高端仪器制造和科学研究就会受到影响。
(四)科技不安全
科技不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行业、企业的科技创新国际竞争力弱,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科技安全系数在85%及以下,核心技术依赖引进,而且引进技术或设备受国外严格限制,买不到所需的核心技术或设备,导致部分产品停产甚至企业倒闭,行业发展受到制约。简言之,科技不安全就是科技供应链已经断裂,经济社会发展受到明显制约,出现产品停产、企业转产、行业发展下滑等问题。
当处于科技不安全状态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供给不能满足科技需求,会导致经济下滑、国民收入下降、社会不稳定等严重问题。对于企业来讲,生产经营无法持续、效益下滑,需要寻求替代技术或产品。例如,中国高端芯片受美国技术封锁,导致华为公司5G手机停产,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下滑,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跌出国际市场前五位。又如,一些发展中国家和企业从事重复性研发活动,没有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有的企业甚至没有研发活动,这些国家和企业的科技处于不安全的状态,经济发展只能依赖消耗资源、出卖劳力。
应当说明的是,科技安全分级是一个复杂的科技问题和经济问题,我们仍然在探索之中,而且科技安全分级是动态的、相对的。同一企业不同产品的科技安全分级往往不一样,评价一个企业的科技安全要以企业整体的科技创新能力为基础进行评价,而不是仅仅看与少数产品相关的科技供应链。
五、科技安全有5个特征
一是客观性。科技安全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行业、企业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不同类型的科技安全问题。科技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基础与保障,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不同类型的科技安全问题。美国认为不能长期保持科技全球领先地位是科技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而对于第三世界国家来说,科技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则是缺乏创新能力,科技供给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需求。
二是动态性。科技安全是动态变化的,同一国家或地区、同一行业和同一企业面临的科技安全问题是不断变化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和重点。例如,当前美国对中国技术出口限制的内容与20世纪有显著的不同。20世纪80~90年代,美国严格限制计算机对中国的出口,随着中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美国逐步放松了对计算机的控制。在美国发动贸易战之前,中国能够进口高端芯片,而在贸易战爆发之后,高端芯片被卡则成为中国科技安全的突出问题之一。
三是长期性。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不会停止,企业竞争长期存在,科技安全问题也会长期存在。当一个科技安全问题解决之后,新的科技安全问题就会出现。对于多数国家或地区、行业、企业来说,科技强安全往往是暂时的、相对的,而科技弱安全甚至不安全是长期存在的。因此,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是永恒的主题。
四是相对性。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行业、企业的科技安全状态都是相对的,依据不同的安全标准与参照系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例如,与发展中国家相比,美国作为世界科技中心处于科技强安全状态,但美国仍然担心失去核心优势,认为科技不安全,甚至用技术霸权来保障所谓的科技安全。又如,华为公司高端芯片生产、引进受到遏制,5G手机停产,这表明华为公司5G手机产业链科技不安全,但由于拥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华为公司能够通过其他产品弥补5G手机停产的损失。可见,科技安全是相对的,往往是针对一个时期、一个产品而言的。
五是复杂性。科技安全涉及人才、设施、成果、经费、政策、国际关系,以及创新体系、体制机制、创新文化等多个因素,因此,保障科技安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个国家或地区、行业、企业往往找不到长期有效的保障科技安全的战略与措施。例如,英国曾经是世界科技中心,却因科技政策失误失去了世界科技中心的地位。又如,华为公司的科技安全问题不仅是科技、经济问题,还涉及外交、政治甚至未来世界政治格局等问题。可见,科技安全问题往往超越了科技本身,我们必须用国际的视野、战略的思维、全面的部署来研究与保障科技安全。
[1]何锦义.对外技术依存度若干问题研究[J].统计研究,2010,27(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