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中国建筑艺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原始社会至先秦建筑

半地穴建筑的斜坡道多由人字形屋顶覆盖,居住面周围的壁面,以“木骨泥墙”的方式构成内向倾斜的壁体。建筑中心为火塘,火塘不仅用于点火、取暖、烤食物,还有原始宗教的含义。

这座河南偃师县汤泉沟村发现的一组仰韶文化时期的建筑遗址,其口径为1.5米,底径2米,深2米。

早在五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知道利用天然的洞穴作为栖身之所,北京、辽宁、贵州、广东、湖北、浙江等地均发现有原始人居住过的崖洞。

新石器时代,是中国建筑的草创阶段。河南新郑县裴李岗文化(公元前5600-前4900年)和河北武安县磁山文化(公元前5400-前5100年)的半地穴建筑,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久的新石器时期建筑遗址。新石器时期的建筑形成、发展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先是人工挖掘、搭建的地穴、巢居,后逐步演变为半地穴、地面建筑和干栏式建筑,建筑空间则由单室发展为多室。与此同时,极具中华文明特色的木骨泥墙、夯墙、木构架、榫卯等技术也陆续出现了。木构架的形制已经出现,房屋平面形式也因造作与功用不同而有圆形、方形、吕字形等。

黄河中游的氏族部落,利用黄土层为墙壁,用木构架、草泥建造半穴居住所,逐渐发展为地面上的建筑,并形成聚落,这些聚落的居住区、墓葬区、制陶场,分区明确,布局有致。每个聚落都有中心广场,周围又有分组的建筑,每组建筑都包括一座供氏族成员聚会的大房子,和环绕着它的若干小房子,这是当时对偶家庭的住宅。聚落外围挖有供防御和排水用的壕沟。如西安半坡遗址、临潼姜寨遗址。

这幅图是对大房子外部形象和内部结构的想像复原。图中大房子的平面呈方形,宽12.5米,长14米,属半地穴类型的建筑。这一半地穴建筑代表了半坡文化中最高的建筑技术。

知识链接

什么是榫卯

榫卯,即靠构件相互间的阴阳咬合来连接构件的方法。不同类型的榫卯被用于受力不同的构件上。我国古代一些技术高超的工匠可以不用外加铁钉等辅助连接方式,完全靠榫卯就能连接众多木构件,盖起体量巨大的建筑。榫卯技术充分体现了我国先民卓越的创造力,它不但是日后成熟的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体系的技术关键,也是这一体系区别于世界其他古代建筑体系的重要特点所在。

长江流域因潮湿多雨,常有水患兽害,因而发展为杆栏式建筑。对此,古代文献中也多有“构木为巢,以避群害”、“上者为巢,下者营窟”的记载。据考古发掘,约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其中一座建筑长20余米,基础用四列平行桩柱,进深约7米,居住面地板高出地表约1米,干栏广泛采用榫卯结合。

榫卯是靠构件相互间的阴阳咬合来连接构件的方法。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榫卯有燕尾榫和企口等多种形式。我国古代技艺高超的工匠,可以不加铁钉,完全靠榫卯连接部结构,盖起巨大的建筑。榫卯技术是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体系的技术关键。

这座干栏式建筑面积达160平方米,是当时河姆渡氏族的大房子。

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开始修筑城市和宫殿,其“廊院式”建筑空间模式开启了中国建筑体系院落空间布局之先河。经过夏、商、周三代和春秋、战国,木构架和夯土技术均已经形成,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木构技术较之原始社会已有很大提高,已有斧、刀、锯、凿、钻、铲等加工木构件的专用工具。在中国的大地上先后营建了许多都邑,夯土技术广泛使用于筑墙造台。如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都城遗址,有长、宽均为百米的夯土台,台上建有八开间的殿堂,周围以廊。

知识链接

夯筑技术为何物

“夯”是靠人利用工具将土一层层砸实的建筑方法。“夯筑”是中国古代建造房屋基础、墙、城和台基时的主要技术。

殷商王朝的建立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也进一步融合了中国南北方的建筑技术和艺术。此时,已经出现了皇家园林。因为从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殷商甲骨文中,我们发现了有关皇家园林“囿”的论述。据周朝史料《周礼》解释,当时皇家园林是以囿的形式出现的,即在一定的自然环境范围内,放养动物、种植林木、挖池筑台,以供皇家打猎、游乐、通神明和生产之用。当时著名的皇家园林为周文王的灵囿。

商代宫殿建筑是在夏代建筑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殷人重屋”的记载。其宫殿建筑建在低矮的夯土台上,东西宽,南北窄,平面呈长方形。墙身为木骨泥墙,并分为几个房间,屋顶为四坡顶,上面覆盖茅草。

公元前1046-前771年,西周统治者制定了比较成熟的建筑等级制度。例如对各级城市的面积、城阙高度、道路宽窄……均有明确规定。在使用色彩上亦有区别,如柱子的颜色,规定:“天子丹,诸侯黝,大夫苍。”周代衡量建筑尺度的标准也逐渐规格化。如对道路的宽窄以“轨”度之,城墙高宽以“仞”、“雉”、“寻”度之,一般建筑用“丈”、“尺”、“寸”度之,室内面积则称之以“筵”,筵即席也。此时,建筑布局更趋严谨,建筑类型更加多样。如在陕西岐山凤雏村发现的西周早期宫殿遗址,全部房屋建在夯土台基上,建筑组群以门道、前堂、过廊和后室为中轴线,东西两侧配置门房、厢房,左右对称,布局严谨,墙体皆夯土版筑而成,墙面和室内地面皆抹三合土,坚硬光滑,房顶盖茅草,屋脊及天沟处使用少量的瓦。

这座西周初期诸侯的宫殿或庙宇,是一组按轴线对称关系组织的两进四合院式建筑,南北长45.2米,东西宽32.5米,其中轴线上依次排列有照壁、大门、前堂和后室。这种前堂后室的布局可能就是“前朝后寝”式的宫殿格局。

这是陕西扶风发现的西周中期宫殿遗址。西周建筑大量使用瓦,板瓦、筒瓦、半瓦都已经出现。这种下方上圆的建筑造型是中国古代“天圆地方”思想的反映。

商周时期初步形成了中国建筑的某些重要的艺术特征,如方整规则的庭院,纵轴对称的布局,木梁架的结构体系,由屋顶、屋身、基座组成的单体造型,屋顶在立面占的比重很大。陶制地砖、屋瓦、水管和井圈,铰叶等的使用,是建筑技术上一个重大进步,不但发掘了新的建筑材料,改进了建筑构造,延长了使用时间,还改善和美化了人们的生活。在陵墓中使用白胶泥和积沙的方式以防水、防盗,也是相当成功的措施。另外,建筑构件的外形也常予以装饰,如燕下都出土了“山”字形栏杆砖、虎头形出水管等。在装饰构图方面,同心圆、卷叶、饕餮、龙凤、云山、重环等纹样,常见于瓦当及空心砖上。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各国诸侯纷纷打破周代礼制的羁绊,各自营造了以宫室为中心的都城。如燕下都、齐临淄、赵邯郸,都是人文荟萃的都会城市。如《周礼》中规定都城建设应该是居于开阔的广川之上,有整齐规则的布局,“方九里,城三门”,城内为“九经九纬,经涂九轨,面朝后市,左祖右社,市朝一夫”的格局形式,为后世的都城建设,奠定了基础。齐国人管仲则提出了因山就势、因地制宜的规划思想。吴、越的都城,有陆门、水门之设,有天门、地户的象征。而位于中原一带的都城,则强调规则方正的格局。这些都城均为夯土版筑,墙外周以城壕,辟有高大的城门。在城内建有宫殿,而且木构架成为主要的结构方式,并饰用彩绘,屋顶开始使用陶瓦,瓦的出现与使用,解决了屋顶防水问题,是中国古建筑的一个重要进步。

瓦出现在西周,是用于覆盖屋顶的建筑构件,瓦分为板瓦和筒瓦。筒瓦常装饰纹饰图案,称为瓦当。图中是战国时期的纹筒瓦和饕餮纹半瓦当。

图为位于江苏武进的淹城,他是春秋时期淹国的国都。它最大的特点是有三重城墙,城墙外环有护城河。

此时,瓦当成为重要的建筑装饰,燕、齐流行半瓦当,秦、赵则流行动物纹瓦当。战国时期,城市规模比以前扩大,高台建筑更为发达,即在一个高大的土石台上,建造琼楼玉宇。如楚国的章华台,“三休而至于上”,说明其高度已经相当可观。以高大的台基承托上部建筑的土木结构特点,也成为后世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

陵墓最早起源于夏。夏商开始,历代的帝王陵墓都按照家族血缘关系,实行“子随父葬,祖辈衍继”的埋葬制度,集中在一个地区。在陵墓和附属建筑的周围通常还划出一定的地带作为保护、控制的范围,称为陵区。陵区占地非常惊人,通常少则十数里,多则百余里,陵区的各种建筑都有周密的规划布局。

在东周时期出现了陵园。初期的陵园,大多在陵墓的四周挖掘隍壕或夯筑围墙,也有利用天然沟崖作屏障。陵园一侧有门,园内除陵墓外,没有其他附属建筑。

自战国中期起,赵、秦、楚、燕、齐、韩等国的君主死后都营建高大的坟丘,并尊称为“陵”,既指其高大如山林,也象征着王权的尊严和地位的崇高。坟丘都经过夯筑非常坚固,形状大体分为圆锥形和覆斗形两种。在墓内填充沙、石、木炭以利防湿,保护墓室。

春秋战国时期的高台建筑分为两类:一是围绕夯土台建筑多层建筑;一是将建筑建在夯土台的顶上。这样的建筑形式不仅宏伟高大,而且可以加强防御。

西周时期,夫妻合葬已经存在。陕西宝鸡西周中期的鱼伯墓和河南浚县西周晚期的卫侯墓,都发现了夫妻“异穴合葬”的现象,即夫妻分别葬在两个相互紧靠的墓穴中。春秋战国时代,这种异穴合葬制度更趋普遍。

位于河南安阳的妇好墓是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商代王室墓,墓中出土近2000件精美的随葬品。妇好墓地表还保留有建筑遗址。图为妇好墓地面享堂的复原图。

从穴居、巢居到地面建筑、干栏式建筑、再到规模宏大的高台建筑;从原始氏族聚落的住宅群到建筑密集的都市,先秦时期中国建筑的技术和艺术逐步沉淀、凝集,最后终于形成一个庞大的体系,牢牢地在中华大地扎下了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