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法国大革命——开创性事件

1789至1799年间的法国大革命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着无可比拟的深刻影响。它开启了法国政治、社会和文化状况的彻底变革期。作为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远远超越国界,在其他国家的政治和社会发展中也留下了深刻印迹。它推动了宪法的更迭和自由主义政治文化的产生。短短几十年,法国历经君主立宪制、共和制以及拿破仑专制,制定了多部对19世纪和20世纪有着深远影响的宪法。大革命奠定了私有财产宪法和社会宪法的基础;它首次实践了民主政治文化并借此取得了政治自由上的突破;大革命还开启了社会政治化和政治语言意识形态化的基本进程,同时也展现了民主制度危及自身的一面。这使得大革命成为现代性的试验场。因此,其历史和政治意义延续至今。

=老欧洲告别旧制度步入现代社会是一个漫长的政治、社会和经济转型期。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法国大革命是其中一大突出事件。与激烈的政治事件相比,一般的结构性变革有着不同的时间表。而短暂的革命事件是长期社会变迁的一个环节,十年革命的政治进程要与结构性变革关联起来。如此,它不仅是重大历史和划时代事件,其事态发展过程也备受关注。经18世纪的初步酝酿,在大革命中得以发展或完成;虽说在辩论和立法中已有萌芽,但直到19世纪才付诸实践。这尤其体现在经济和社会的结构转型上,相较于政治,它们更受长期因素及其他行动条件的影响。例如,这体现在政治管理中央集权化的发展上。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扩张催生了政治管理中央集权,雅各宾派政权及其委员助之达到下一个巅峰,人民主权原则无疑给这一巅峰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因此,大革命也意味着鼓吹和宣言,现实则蹒跚在后。如此,1789年并没有实现“公民社会的诞生”,而新法国的组建充其量只是这一进程中重要的、法制的一步。伴随着自身的经济势头和社会活力,该进程在1789年前已初见端倪,并在19世纪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工业世界的腾飞期,法国大革命不过是一个配角,有历史学家甚至认为大革命危害到了工业现代化—它使得英国在工业革命期间获得了在1789年前并不拥有的绝对优势。

如果在经济和社会领域难以看出大革命所鼓吹的断裂,那么从更广阔的历史进程来看,大革命颠覆、革新的一面及其影响力意义何在?过去20年的最新研究找到了问题的答案,途径是研究聚焦于政治、宪法变迁及合法统治新形式的发展、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大革命对民主政治文化的开创意义、政治代议及一体化的新形式。政治仪式和政治流通新形式的发展也包括在内。借助这些新形式,人民主权原则不再抽象,成为政治实践并清晰起来;而政治党派斗争也由此形成。本书的主旨在于介绍这些出自新政治文化史的见解和结论、展示大革命历史事件的同时讲述有关大革命的各种注解和回忆。

发明新的政治用语和一套现代政治术语是法国大革命的创造性成就,也是它给现代社会留下的遗产。法国大革命造就了一种新的革命概念。革命不再是18世纪时人们所理解的国家整体变化、精神进步、思想转变。现在,激烈且伴有暴力的政治和社会全面转变与革命这一概念如影随形,革命的诉求是建立全新公平的制度并以此推动历史的进步。

时人已经意识到这场变革的力量。1789年7月14日之后没多久,“我们三天穿越了三个世纪”的说法便传开了。同时,攻占巴士底狱这一历史事件也浓缩为一场历史变革的政治象征。急促的政治变革与人民的暴力行为相结合,导致对大革命的认识和解读迥然不同。暴力革命引起了旧君主制度拥护者的恐惧和愤恨。对爱国者——大革命的追随者——而言,一开始暴力行为是无心之举,它与理想中的法国改革并无关系,并将随着改革的推进而消失。然而未过多久,革命这一概念指的便不仅是日新月异的体验,也包括激进化以及将暴力视为改变的手段。法国大革命表现出两面性和两极分化。

有关大革命中暴力诱因和作用的讨论至今热度不减,如此历史事件为当代政治取向和政治传统的形成提供了一个尚无定论的参考。人们对革命专政和暴力的看法素来不一,正如1989年法国大革命二百周年之际,法国总统密特朗在庆典上发表讲话,认为大革命是“混合物”,都表明了这一点。自从人们尝试终结大革命并指出有必要追忆大革命以来,有关大革命的历史解释和争论就是法国政治文化自我解读的一部分,一定意义上也是欧洲政治文化自我解读的一部分。一位有历史意识的政治公民有何种政治倾向或属于哪一阵营,判断标准也可以是他在回顾事件或认识自我时参照的是这一矛盾历史时期的哪个阶段,还是说他完全否定大革命。这无疑让人们对大革命的记忆鲜活起来。但有评论家认为,这也导致有关大革命的历史编纂故步自封。虽然研究了大量原始资料,出版物也颇多,并提供了深刻的分析和重要解读,但都未能坚持从历史条件和发展进程的角度阐释大革命,大革命主要成为所处时代下历史政治自我解读和自圆其说的对象。

不管过去还是现在,法国大革命史一直是历史书写和政治相互交织的经典范例。各个时代都对这场大革命作了自己的解读,历史由此成为当下某时代的一部分。众多迹象表明:这种当下理解和历史解读结合的机制有所弱化,对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探讨不断发展,对大革命的认识更加多样化,对其矛盾之处直言不讳,但大革命作为现代政治文化开创性事件的重要性并未因此减损。本章概论并不探讨有关大革命的阐释史和影响史,重要的学术争论也只是粗略谈及。这是要给读者一个信号:等待他们的内容可能颇有难度。有关革命起因与后续发展之间关系的问题一直争议不断。对众多复杂起因的分析能否说明之后的蓬勃发展以及大革命的方向?旧制度在政治上崩溃后,继之出现的是一个具有自身活力和行动逻辑的政治变革期吗?1789年的思潮是否能预见大革命有朝一日会演变为政治暴力和有体系的恐怖统治?马克思主义观点向来认为,大革命的兴起和发展是贵族和资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产物。若非如此,那什么才是大革命发展的推动力?据时人观察,该动力导致几天内事态变化和新事物产生。而在“普通”年代里,这需要数十年的时间。新的政治和宪法形式、鼓吹和冲突、政治主体的措施和运动对大革命中人们的感知和行为有何影响?这些措施和运动包括组建政治俱乐部、参与选举、推广新历法、推动民事婚姻进程和政治性节日以及大规模征召入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