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通货膨胀,作为宏观经济中最重要的名义变量之一,是世界各国货币当局普遍关注的重点内容。特别是在货币政策研究中,通货膨胀对于中央银行调整货币政策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随着经济理论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在微观与宏观理论变得日益交融密不可分的今天,关于通货膨胀的动态路径和动态走势的研究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既有微观基础又具有独特宏观特征的通货膨胀动态机制理论。
通胀动态机制理论的发展并不是孤立前行、与现实没有联系的,相反,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因为通胀动态机制在现实政策选择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含义,才促进了通货膨胀动态机制理论的发展,并且在货币政策分析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如果我们快速地浏览一下关于通货膨胀动态机制理论发展的文献,特别是具有微观基础的通胀动态机制理论,就会发现大部分理论都是基于对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通货膨胀的研究在最近10~15年期间提出来的,针对中国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
这并不等于说从西方学界发展起来的通胀动态理论对分析中国问题没有任何意义。相反,总结中国经济发展经验,借鉴西方学界的前沿理论,能够在分析中国具体问题过程中提供新的视角,为创新研究思路提供有益的帮助。
特别是在最近几年,关于通货膨胀动态机制与货币政策的研究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已有研究的结果显示(如Gali and Gertler, 2003;Kohn, 2005),通货膨胀的动态过程特点对货币政策制定和分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例如,Ball(1999)和McCallum(1999)的研究表明,使用不同的通胀动态机制模型形式来分析货币政策效果,经常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这一问题与中国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具体问题息息相关。我们国家如何在融入世界经济的过程中制定和实行合理的货币政策,从而避免类似中国历史上1980—1990年期间发生的高通胀,并且防止出现长期的通货紧缩甚至流动性陷阱。
对于这些问题的深入探索,关键就是要厘清通货膨胀的动态机制特征,根据不同时期的通货膨胀动态走势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从而确保货币政策的现实选择与经济发展实际相吻合,与通货膨胀的动态走势相搭配,最终实现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有效调控,成功实现物价稳定与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良好格局。
当然,在分析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中国以及其他相关国家的经济历史。例如,回顾中国经济的发展历史,1978年应该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尽管有人称1978—1983年为中国的“没有规则的骚动”时期(吴晓波,2007)。当时,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拉开了大幕。一场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经济实践就此开始。
1978—2008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经济建设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我们应该看到,在这短短的30年时间里,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让世界惊叹的发展和跨越。同时,在这30年里,我们的经济发展也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和中期的高通胀与盲目投资、经济过热时期。当前,中国经济又面临全球新型金融危机的冲击、世界经济发展格局转变与国内外经济失衡的严峻挑战。
今天,当我们重温3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时,有必要将中国的通货膨胀动态走势与前沿的通胀动态理论结合起来,对通货膨胀动态机制的发展进行系统总结和评述,对通胀动态与货币政策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分析通货膨胀动态机制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紧密联系,并且从别国的相关经验中得到启示。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最近10年的相关研究中,通货膨胀动态机制在宏观经济分析中的核心地位日益突出。例如,Clarida等人(1999)的研究在学术界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他们的一篇长达近50页的文章透彻地分析了现代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总体框架,将反映总需求的投资存储模型(称为IS曲线)、反映总供给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the new Keynesian Phillips curve,即通胀动态机制模型)以及货币政策反应方程组成的模型系统的特性进行了系统梳理。
在这样一个分析框架内,通货膨胀动态机制被认为是最关键的环节,近年来的一系列研究,包括Fuhrer and Moore(1995)、Roberts(1995)、Fuhrer(1997)、Gali and Gertler(1999)、Clarida等人(2000)、Rudd and Whelan(2006)和Zhang等人(2008;2009)的重要文献,都从不同角度验证了这一结论。
然而,尽管学术界对通货膨胀动态机制的重要性存在广泛的共识,但是对通货膨胀的动因与通胀动态模型的具体形式仍存在相当大的分歧。首先,通货膨胀的起因与形成之后持续下去的动因究竟是什么,目前仍然没有达成共识。关于这一问题,本书在第三章将进行详细阐述,将通货膨胀的动态驱动因素与货币政策联系起来分析。而与这一问题紧密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通货膨胀的周期问题。已有文献对美国、英国等国家的通胀周期有一定的研究,但对于中国的通胀周期问题还少有研究,所以本书在分析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问题(第三章)之前,在第二章对中国通货膨胀周期问题进行了一个专题分析。
对于通货膨胀动态机制,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通货膨胀的持久性。通胀持久性衡量了通货膨胀在受到随机冲击之后持续的时间长度。所以通胀持久性特征与货币政策效果联系紧密。有鉴于此,本书第四章对中国通货膨胀的持久性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既研究了全国总体通胀持久性的特征,又对不同城市的通胀持久性进行了考察,并对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通胀持久性问题的研究是对具有微观基础的通胀动态机制模型研究的基石。所以,在分析了通胀持久性问题之后,第五章对从微观理论发展起来的通胀动态机制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为通货膨胀动态模型的实证分析做了一定的铺垫工作。
从第六章开始,我们把分析的视角集中到通货膨胀动态机制模型的实证分析上来。因为学界围绕美国数据开展的关于通胀动态模型的实证研究存在很大的争议,因此第六章和第七章对基于美国数据的通胀动态模型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针对计量分析结果提出了对基本理论模型的拓展,并且就研究结果对分析中国通胀动态机制问题的启示提出了建议。
当然,即使基于微观理论的通胀动态模型具有坚实的理论依据,但是在分析中国具体问题过程中,必须考虑中国的具体现实。因此,第八章和第九章针对开放环境下的中国通货膨胀动态传导机理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第八章针对人民币升值与通货膨胀的动态走势问题进行了分析,而第九章从通货膨胀、货币政策与全球新型金融危机的角度分析了相关问题的内在联系,为开放经济条件下分析中国通货膨胀动态传导机制问题做了探索性研究工作。
本书的第十章是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发展与现实选择问题。这一章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重要理论研究进行了回顾,归纳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最主要的五大传导渠道,并且利用现实数据对主要传导渠道的现实情况进行了经验分析和评价,并进一步提出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全景分析视角,对货币政策在现实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综合传导渠道进行了深入分析。
最后,第十一章总结了全书的总体框架和分析思路,对一些结论进行了简短的点评,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从整体来看,全书遵循“从基本理论到中国现实、以外国经验看中国启示”的分析思路,对中国的通货膨胀动态机制与货币政策现实选择问题进行了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同时,在阐述相关问题的过程当中,为了尽可能地将经济理论与现实情况相结合,使相关理论的描述更加生动鲜明,全书运用了逾百幅图示和大量的实证分析。总之,我希望本书能够对读者理解通货膨胀动态机制与货币政策分析问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