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一 批判性思维:培养开放理性的人
一、批判性思维教育,时不我待
在中国推广批判性思维教育的动力,首先源自我个人求学生涯中的深切困苦和醒悟。三十多年前,我被公派出国深造。作为一个在国内受过良好的理工科、逻辑和西方科学哲学教育的青年教师,一个按考试成绩衡量的高才生,一个按当时发表的文章衡量的有潜力的学者,在经历了最初在异国生活的新鲜感后,我就陷入了茫然之中。我所擅长的一切考试和“学术”技能,在那里都没有用处,我不会阅读、分析、推理、判断、写作,我无法和周围的老师、同学进行学术对话。他们不想听我复述这个或者那个西方哲学家的言论,而是要听我的想法、我的替代观念、我的依据、我的论证……而我根本不知道如何做。即使在英国繁花如锦的春夏,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日子对我来说,也经常是清冷和灰色的。我一度以为这只是因为自己的英语还不能适应哲学讨论,数年之后,在加拿大求学期间接触了批判性思维教学,我才知道这也是因为自己不会那种探究实证的“理性语言”,这对我其实是另一门“外语”。
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情况似乎依然如故。开放理性和探究实证的思维能力依然是我们的孩子们没有学到的“外语”。这早已经不是新闻。媒体报道,美国教授评价她的中国学生“几乎不知道怎样去分析和思考”。[1]具有中外研究经历的教授痛感,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优秀中国学生完全无法进行批判性阅读和自主研究,什么都得“一口一口地喂他”。显然,即使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们的学生在思维和创新能力上没有实质性进步。
更有甚者,当今一些学生道德堕落。当清华大学教授钱颖一痛斥“中国教育的问题,绝不仅仅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问题,更严重的是造就了不少没有人格底线的人”,他表达了我们焦虑的心声:中国的未来如何能放在这样既无德也无能的人的肩膀上?
怎么会这样呢?我们不是提出了素质教育吗?三十多年来我们不是进行了很多教育改革吗?
是的,这些年我们经过了很多很多的教育改革,耗费了大量的资源、时间和劳动。但是,在提高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能力方面,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吴康宁的《中国教育改革为什么会这么难》[2]一文指出,历年的教育改革,有不少无效或者没有达到初衷。他总结的原因包括:利益冲突;有良好愿望但目标却脱离实际;手段单一,靠发公文来推行;缺乏上下一致的共识和系统全面的努力;旧的文化和习惯的阻碍,导致执行中的推诿拖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等。
他列出的这些原因确实是存在的。不过,在我看来,还漏掉了一个重要原因:在教育改革的理念中缺乏明确的认识。比如,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减少知识性传授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这些都没有清楚和广泛的共识。很多人心中的素质教育就是文娱活动。2015年,我在《人民教育》上发表《角逐批判性思维》[3]一文,呼吁和阐述批判性思维教育,杂志专门为此加上“编者按”,也指出这一点:“上个世纪,我国提出素质教育。素质是什么?该怎么培养?让学生唱歌跳舞,搞点活动,是不是素质教育?是的,但这不是全部。真正的素质,应该是包括批判性思维在内的各种品格与能力。”
其实,这样显而易见的事实被强调过无数遍:人才必须是能思维的人才,是能批判性思维的人才。没有思维发展能力的科技“人才”是一个自我矛盾和荒谬的概念。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总结道:“批判性思维是理性和创造性的核心能力,批判性思维教育是培养领军人才的必要手段,没有批判性思维教育就没有真正的素质教育。”没有听过谁来反驳这个说法,但是,在教育领域中,它似乎被当作了隔壁人家的新年愿望,与自家毫无关系。结果,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奇特现象:既然不否认批判性思维是理性和创造性的必要条件,那么就应该去形成这个条件,是不是?这就好像,既然承认电是电器工作的必要条件,我们得把电准备好,是不是?但是,不管听起来如何难以置信,现实的情况就是,我们承认电是必要的,实际却是在制造没有电炉丝的“电炉”。我们看到的是创新国家的目标和教育措施与实践的脱节。
2018年,人们震惊地看到了中兴事件。然而,难道我们没有努力发展高科技吗?不是。40多年前,我们就欢呼科学的春天来到了。20多年前,芯片工业就已经被列为优先发展。十几年前,“核高基”(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就已立项,要求在2020年有根本改变。但是,这些年过去了,除了通信装备,其他所有类型的芯片,国产率仅占0.5%左右。很多被扶持的芯片企业经常面临仿冒、偷盗、收买的指责。也就是说,即使是发展,也不完全是自主发展。
为什么?中兴事件后,一些科研专家直接指责是当下的教育导致他们根本无法得到符合要求的人才。芯片工业的业内人士也指出:“应试教育体制下题海战术培养的人”,没有了主动性和追求,“很难适合半导体工业发展的需要”,“填鸭式,以老师或知识为权威的教育目的和方针,已经到了寿终正寝的关头”。[4]
2019年,华为事件之后,任正非也在多个场合谈到教育,并说:“国家的竞争力是在中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实现的。”
但是,并非今天人们才认识到,背标准答案的考试,肯定不能提供高科技所需的研究型、创造性的人才,不能提供具有开放理性、求真精神和分析推理能力的人才。然而这些年来,应试教育对社会的侵入程度反而变本加厉,培优竞争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了;几乎每个学校最显著的光荣榜都是高考成绩榜。另一方面,包括教育工作者在内,很多人已对我们的教育丧失信心。2015年,上海、武汉等地提出要建立“创新城市”时,其纲要中关于创新人才的一项,全都是引进人才,而不是自己培养。而这一愿望从来没有问过一个前提性问题:从哪里引进人才?大概是美国?那么,美国会让你收割它的庄稼吗?今天,美国甚至把敌视的眼光对准了一般留学生,这些现状应该使人完全清醒:这样的“人才政策”行不通。
简言之,我们需要自己培养人才。但是,长期以来,虽然我们有创新国家的目标,也看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但与之相对应的具体、有力的教育行动一直显得很薄弱。
因此,人们的忧虑在加深加剧。其实从21世纪初开始,即使被中东困局拖着,美国也念念不忘把战略围堵的矛头对准中国,而高科技封锁一直是它最着力的举措。今天,广泛依靠国际科技人才发展的华为受到的围堵打压,集中体现了美国对高科技战寸土必争的坚决和蛮横。任正非对重视基础教育的呼吁也体现了他的忧虑。其实,2005年中国就提出“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重大战略”,要求在15年内,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核心位置,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等等,并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不妨设想一下,如果从2005年,我们就能从小学四年级左右开始,全面开展批判性思维教育,培养求真、开放的精神和探究实证的技能,那么,在2019年的今天,即使高科技落后的状况还没有实质性改观,我们也会已经拥有一大批25岁左右在研究生层次上的有理性和创造性的青年人才储备,那么,我们对未来的底气和希望就完全不一样了。
时不我待,如果现在还是没有开始这样做,下一个15年到来时会怎样呢?
二、为什么要创造就绕不过批判性思维?
我们现在来阐述如何在教育中推行批判性思维教育。对此,我们需要理解批判性思维及其作用,以便做对、做好这样的教育,不至于或者拒绝它,或者走向形式主义。
下面并非一个虚构的场景,它把我们目前的根本困境显露出来。
这样的场景早已为人熟知。这位中国博士生的局促和无力感很典型,他没有学习过怎么研究,不知道怎样进行批判性阅读和问题分析等工作。他是从中学到大学靠背诵标准答案考试的高分生。常年的备考和考试让他锻炼成了考试机器,具有在多选题中猜中答案的高超能力。但是,在现在的教授面前,他不能说:如果你出考题,我肯定可以得高分,我感知答案的能力比谁都强……他只能沉默。末了,他的教授或许会评论说,他缺乏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而这正是他的西方同学的优点,因为他们从小学就开始了这样的能力培养,现在做研究根本不需要手把手教。
西方老师们说“缺乏批判性思维”,并不是指不会否定某个结论,而是指缺乏细致、深入地理性分析以及发展自己的问题和想法的能力。这样的批判性思维是指开放的理性精神和探究实证的能力。按照目前最为流行的定义(恩尼斯),批判性思维是为了发展认知和良好决策而进行的理性的、反思性的思维,它由理智上的品德(也可以称为“习性”)和技能两方面结合而成。理智上的品德,最核心的是求真、开放、理性、公正、反思和发展的心智倾向。批判性思维的“批判”一词,不是空洞负面的否定,而是主动通过理性质疑和建设性开放来不断发展的倾向,即它包含这个不断发展的精神。
批判性思维的技能,并不是指一种思维技能,而是包括阐述、分析、解释、推理、综合、评价、判断等多种思维技能。熟悉布鲁姆的认知能力层次模型的,就知道这是指记忆之上的从理解到应用、分析、整合、评价等高层次思维技能。
图1 布鲁姆认知能力层次模型
不过,如恩尼斯所指出的,布鲁姆的层次模型并不完全准确地反映思维活动特征,这些技能其实不是严格分层和有次序的,而是相互包含的。比如,评价和整合需要分析,其实分析也需要评价和整合。这些技能也和创造互为基础和相互包含。因此,我们要清楚,批判性思维不是单一的某一种思维技能,而是这些合理认知和决策所需的技能的综合总称。批判性思维教育,就是培育所有这些高阶思维技能。
批判性思维的开放理性精神和技能,是通过探究和实证的认知过程实现的。探究,就是开放式的全面探寻、调查、研究等;实证,是立足于具体实践的检验和论证。西方教学中流行的教学法,比如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项目式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和研究性学习(researchbased learning),都是探究实证的学习。它们都是从问题提出和分析开始,探索已有的各方面的观念、论证和信息,进行分析、评估、推理和比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释,然后进行检验或综合论证,从而确定解释或结论为真知。我们把这个探究实证总结成一个“思维图”的八大步骤:
(1)理解主题问题:提出和分析论题、问题。
(2)分析论证结构:辨别和分析对问题的各种观点的论证及其结构。
(3)澄清概念意义:对各种观念提出澄清意义和理由的问题,定义关键词。
(4)审查理由质量:探究所有可能得到的信息,评估它们的真假或可接受性。
(5)评价推理关系:清理和评价推理关系,审视它们的相关性和充足性。
(6)挖掘隐含假设:挖掘和拷问隐含前提、假设、含义和后果。
(7)考察多样替代:创造、考察不同的观点、论证和结论,进行竞争、比较、排除。
(8)综合组织判断:综合各方论证的优点,形成一个全面和合适的结论。
图示如下:
应该再次强调,这八大步骤是探究实证过程的实现,或者说是指导探究实证的原则和方法。所谓的基于问题的、项目式或研究性学习等,其实就是学习和实践这些方法,也就是说,它们根据批判性思维的原则和方法,来学习成为批判性思维的人才。
简言之,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的密切关系表现为两大方面。一方面,创新需要批判性思维。这首先体现在以开放、多样化和无限发展的精神打消封闭和被动心理,起着破路先锋的作用。其次,批判性思维的探究实证以有具体依据的问题开路,通过充分搜寻信息,进行分析、推理、评估、判断等的思考,最后提出替代观念、解释和论证,这些正好为创新所需要的“问题”“信息”和“思维”三大要素奠定温床。另一方面,批判性思维又需要创新,因为批判性思维要求提出替代观念、解释和论证,均需要依靠创造;只有创造出这些替代者,才能辩证思考,才能竞争、选择和综合。所以,它们之间的互相依赖关系可以部分地概括为“不破不立,不立不破”。这是我们说批判性思维是创新国家的必要条件的一个意思。
当然,开放理性思维的作用不仅仅表现在促进创新上。一切需要谨慎、仔细思考的地方,都需要批判性思维,包括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社会决策、法庭判决、职业选择、信息评估、观念接受等人生发展的各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批判性思维教育是为了培养德育和智育全面结合的人。这样的人坚守这样的信条:自主来于自立、权力和责任相配,自律是自由的前提。这样的人既头脑灵活又脚踏实地……我们常常用“思想开放、兢兢业业”八个字来概括批判性思维要培养的开放理性的人,这样的人能创造、能明辨、能成功。相反,今天的教育中,以考试分数为纲的“智育”成为单一目标,德育和体育常被虚化。我们从幼儿园就开始给孩子们灌输大人的知识,但是他们长大后许多却成为精神和体质上孱弱的“巨婴”,人到三十依然是不给买玩具就在地上打滚的孩子。这样导致了社会中戾气蔓延:伸手要物质享受,不能得到便撒泼。巨婴成群的社会不可能和崇尚自力奋斗、坚持不懈精神的社会抗衡,不可能带来一个强大和文明的国家。成功的人生与和谐的社会,只能建立在具备批判性思维的精神和能力之上。
三、批判性思维课程改革:目标和内容
那么,如何推行基础教育中的开放理性和探究实证的批判性思维教育,如何在课程和教学中实施?
一开始,我们需要把目标理清,批判性思维首先是开放理性精神的培养,所以在基础教育中的思维教育,是以理智的品德为主,以技能为辅。在《角逐批判性思维》一文中,我们提出,中国基础教育中的批判性思维教育,应注重培育如下基本习性(理智美德)和明辨、发展能力:
(1)谨慎和谦虚的态度,愿意学习、思考的品质以及文明讨论的习惯。
(2)讲道理、下判断要有理由,有全面收集信息的习惯。
(3)意识到现实问题是复杂的,并有分解、分辨主次和关系的初步能力。
(4)懂得要清晰、具体和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
(5)有判断信息的可靠性的初步能力。
(6)知道要考察信息是否足够支持自己和他人的立场、观点。
(7)试图辨别自己和他人观点背后的假设、立场和视角。
(8)注意寻求和对比不同观点,比较它们的根据和优缺点。
我们也提出,培养这些开放理性、灵活思考和实证素质的最好办法,就是进行实证和探究式学习。所以,基础教育从小学开始就应该着重培养体现这一素质的三大能力——批判性阅读、探究式学习(研究性学习)和批判性写作。这是技能培养的三大目标,而问题和论证的分析、评估和发展是它们的贯穿性技能。
为什么?因为阅读是学习知识的主要渠道,但是背诵的阅读是高分低能的主要原因之一,只有批判性阅读才能理解知识和发展知识。批判性阅读要求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这是通过分析知识的根据、来源和机制完成的。批判性阅读中,分析和评估文本的论证是理解“所以然”的主要活动,然后以此为根据,发展质疑和自主判断。上面提到的中国的博士生读了科学文章而没有任何想法,就是没有批判性阅读能力,不能从阅读中发现问题、激发思考。
探究式学习,是专门练习如何生产知识、解决问题、合理决策的全过程。它从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开始,经过探索和评估各方信息、观念和论证(即批判性阅读),提出自己的替代观点、假说或决策,最后在多种具有差异性的论证中选择有充足理由支持的、最佳的结论和方案。探究式学习完整实现前述的批判性思维的八大步骤,特别以问题分析和论证评估为主轴来训练探究实证能力。
批判性写作包括分析性和论证性写作。分析性写作其实就是对他人文章的批判性阅读后的写作,论证性写作是论证自己的观点、解释和决策,它应该是探究和实证的结果。其包括问题分析、批判性阅读和综合论证。所以,结合探究式学习的批判性写作,是最能锻炼和反映批判性思维的方法。我们一再提倡这样的批判性写作,正是希望它能带动这样的全程训练。
根据这样的品德和技能训练目标,在课程安排上,应该是两者结合:开设单独的批判性思维通用课程,在学科课程与教学中渗透批判性思维精神和教学法。开设一个批判性思维通用课程是必要的,它集中讲解批判性思维原则和方法,给学生一个导引和工具的集合。它也是可行的,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面向小学生开设的批判性思维课程就是一个证明。我们需要做的是把这样的课程全面推广到各个学校中去。
不过,批判性思维的通用课程,也是为了用批判性思维的精神和指导原则来改革各学科中的知识学习和灌输教学法。也就是说,最终批判性思维要渗透到各学科课程和教学中。
以语文为例,批判性思维渗透的语文教学是“大语文”,它不仅仅是教语言文字,而且需要兼顾文字和思维、知识和素质、品德和技能、传统和当下、现实和未来、课堂和实践各个方面。当今语文教育的一个当务之急是要大幅度提高反映社会实践和训练探究实证的教学内容,增加思想性、社会性、信息性、科学性、综合性和论述性的文本学习,适当减少纯粹文字的、抒情的、虚构性的学习内容。课外活动要增加阅读和探究式项目学习任务,课堂时间上需要增加探究性和议论文写作课时。
不仅文科需要这样改革,理科也可以和应该这样。学科特点会导致做法不同,但批判性思维的探究实证原则可以融入各种学科教育中。根据批判性思维的探究实证原理,就可以推导出这样的教学方向:
(1)历史性:从历史和背景中理解科学问题和思想。
(2)构造性:分析科学观念网络和推理的前提和机制。
(3)多面性:理解科学检验和论证的正反构成和意义。
(4)想象性:对观念和原理的运用进行多样化的假想推理。
这四大方面的考察,可以细化成系列的引导性问题来实施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比如对问题可以考虑它的背景、历史道路、思想框架,以及隐含前提和其他观念的关系等。对科学论证可以提出它的推理、理由、假设、适用范围和反例等问题,对它的运用可以提出范围、机制、依据和结果等问题。对教科书的原理可以进行变换条件、场景、范围和假设而进行假想推理,了解它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和可能的限度。这些是在科学教育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可供借鉴的途径。
当然,在基础教育的小学、初中和高中的不同阶段,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品质和技能是有不同方式的,也是应该循序渐进的。在小学阶段,培养要求是讲道理、举例子、多思考为什么、清楚表达、愿意听他人说话、想多种原因或方案这样的习性。培养这些习性要渗透在各种文本的阅读和练习中。比如读一个故事,教师要在读前、读中、读后去引导学生思考和想象,猜测故事的发展,理解故事的逻辑,想象故事在不同情况下的走向,将自己的感受和其他阅读联系起来,等等。这些会保留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和自主性,培养讲道理、寻求不同思路的习性。
到了中学阶段,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要加强开放理性的习性和深入思考的习惯。如果在中学毕业时,学生们:
那么,加上能进行探究式学习(探究实证),到了大学或者职场上,他们就有了坚实的理性和创新的意愿和素质。在社会上,他们是能理性辨别和判断的人。
四、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枢纽:教学法和教师
有了课程教学内容,还远远不够。教师是教育的关键,是实现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枢纽。没有合格的教师,事情就不会成功,传统习惯可能会扭曲教学的初衷。比如在语文教育中,即使在有限的议论文写作的课堂上,许多老师重视的不是说理,而是炫耀文采或者宣泄情感。语文特级教师余党绪指出,在议论文中更重视“文采、气势和技法”、偏爱“审美趣味与艺术品位”的人很多,“这种膜拜空洞的文采与技法的‘文人情结’,已经成为一种深层无意识,盘踞在一些语文教师的心中,根深蒂固,难以撼动”。这使我们的语文教育,即使在难得的可以训练认知和理性能力的机会中,也仅仅在训练抒情和文采。学生往往缺乏创造知识、合理思考上的训练。
缺乏能教批判性思维的老师,和教师的技能与意识都有关系。我们先谈技能。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我们见到很多人,都觉得不用读书就知道批判性思维是什么,但很快就证明其实不是那么回事。他们的情况分“误解”和“表面化”两大类。误解中很多来自下意识的望文生义,觉得批判性思维就是负面的批判。这样的误解导致一部分人拒绝推行批判性思维,而另一部分人真的在课堂上针对他不喜欢的东西进行大批判。这两种情况都给我们带来困扰,甚至增添了实现目标的困难。
另一种情况是,虽然知道一些批判性思维的名词,但没有具体和细致的了解,而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直接的障碍。如果问要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回答都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对的。但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到底指什么?很少有人能正确地回答。说到教学方法,没有人不知道“启发式教学”这一名词。但是,什么是启发式教学?怎么结合自己的学科和学生的学习目标来进行启发式教学?这就很少有人知道了。如今推行的研究性学习,也是很少有教师具备起码的能力来指导如何提出好的探究性问题、如何进行问题分析、如何从中知道信息和论证的探究,并发展相应的替代性解释或结论。写作也是如此,一本写作教材可能会充满令人迷惑的新名词和新规则,但却没有看到议论文是围绕理由、结论和推理关系三要素来安排的迹象。
所以,我们一再强调:教师,从大学到中学,从一线教师到出考题判卷的专家,都要接受批判性思维的系统培训,包括批判性思维的技能和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法。在技能方面,以下这些是教师特别需要的:
(1)能指导好的探究性问题的提出和分析。
(2)了解好论证的主要构成和标准。
(3)能指导证据的收集并判断证据质量、相关和充足性。
(4)了解对问题的原因提出可检验的解释性假说的原则。
(5)能辨别隐含前提和假设,了解构造反例和进行假想推理的技能。
(6)能指导分析性和正—反—正格式的研究性论文。
所谓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法,指的是实现培养批判性思维人才的各种教学法。这是指以问题导向为核心来进行讨论、项目研究、翻转课堂、互助学习等教学法。我们把这些统称为问题导向的批判性思维教学法。简单地说,教师根据学习知识和启发思考的目标,在课程教学前就构造引导性的问题(导读问题),要求学生根据问题阅读课文材料;然后,在课堂上教师依据这些导读问题,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苏格拉底问答、学生互教互学、小组讨论、课堂测试和练习交替等),引导学生学习、讨论、探究,以及课后学习和最终考核,从而以问题为线索完成知识和思维的训练。这个教学的灵魂是问题引导和师生互动。
下面是这个方法的简要图示:
我们常说,做到这样的问题引导式教学,需要教师扮演“苏格拉底—教练—认知活动主持人”的三位一体的角色。而且需要教师自己观念的变革,甚至是精神的提升和转化。后一点更需要也更难。因为批判性思维是品德塑造,这是需要言传身教才能实现的人的转化。想想看,我们要学生获得前文提到的“有意识地自我反思,愿意为自己的判断和行为负责”等习性,这些其实不正是教师自己要先做到的吗?如果教师不以身作则,如何让学生认可用自我批评来求进步是正常的事,如何养成倾听他人意见的君子之风?教师的教育行为不仅仅是在课堂上的言辞,而且还包括教师课上课下的语气、举止行为,包括教师对学生提问的微笑鼓励,对学生不成熟意见的认真亲切的倾听姿态,对自己不知道的事情的坦率承认,对学生的探究和不同答案的引导和认可……这样的老师,才是具有批判性思维精神和能力的老师。
所以,一方面,我们强调教师的技能培训是重中之重,没有全面系统的培训,教师不能达到三合一的境界,不可能实施问题导引的互动性教学,那么所谓“创新教育”将是空话。另一方面,培养自立自主的全面发展的人,需要教师自己注重不断学习、谨慎思考、开放发展。这是教师自身的精神、品德、习惯、观念和思维模式的转变,是文化和价值观的转变。如果教师自己完全是自我中心和功利主义的,批判性思维教育将难以实现。不用说,这是全面、深刻、系统的改革,它绝不是容易的事情。
五、系统工程和牵牛鼻子
如前所述,思维方式是文化的部分,改造思维涉及改造文化。中国文化虽然“尊重知识”(虽然“知识”这一概念是争议之处),但并非“尊重知识创造”,思维方式的变革代表着成为“创新国家”所需要的社会和文化改变,不用说,这是困难的。2018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外籍金融学教授、中国经济问题专家迈克尔·佩蒂斯(Michael Pettis)说,美国不需要担心中国会主宰未来的高科技领域,因为中国缺乏创新文化,而“要获得一种创新文化是很难做到的”,“所需要的改革对中国这样的国家来说是相当吓人的”。佩蒂斯以自己在北大教学多年的经验说:“我常常和学生为此而产生问题。这些是中国最聪明的孩子,但我还是不能让他们脱离死记硬背这条失败的老路。他们认为,如果学习再刻苦一点,他们就能成功。我会告诉他们:‘不,少学习,多思考。’真是非常非常地困难,这里(中国)没有这种文化。”
是的,创新文化需要批判性思维,而这种主动、求真、实证、竞争、发展的思维品质,在西方也是长期积累而成的。从古希腊开始的理性精神,加上英国的经验主义思潮和分析哲学的传统,经过从杜威开始的教育改革的长期锻造,最后在美国形成了尤其显著的创新文化氛围。它表现为知识精英中有追求真理、认真、自立和开创的倾向;他们崇尚多元、发展的知识观,相信认识的发展,热衷实证实践,并以理性的批判为合作准则。这样的科技团队,既有个人自主,也有良性协作。
这些和中国文化讲究情感、关系和社会地位形成鲜明对比。许多人的学习目的,不是求得真理,而是黄金屋、颜如玉和乌纱帽。我们的文化主流中没有鼓励根据经验实证来对“圣人之言”进行质疑和发展的精神。“尊重知识”的口号很自然代表着对经书的绝对、静止和教条性的态度和对读书人的物质要求的满足。这又和脱离实际的清谈传统、今天个人功利主义价值倾向形成叠加,最后的结果是:没有能动性的个人和缺乏合力的团队,这甚至成为我们科研机构的主体。
所以,要将非创新文化改造为创新文化,必须充分意识到它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它需要全面、深入和系统的工作,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蜻蜓点水轻描淡写,不能满足于开大会、定规则和发文件,也不能只是事后惩罚。自然,思维教育是重头,这是绕不过去的。我们必须清清楚楚地承认,人才培养的重点是高品质思维的培养,这是不能回避的,也不能以老办法敷衍。我们需要全面进行批判性思维教育,要改善人的主观创造性能力。
同时,需要改善社会环境和价值观。翟天临“博士”学位等事件说明,在一个不认真不求真,以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为价值观的“学术共同体”中,那些从西方移植过来的学术准则、评估标准、盲审规定、论文发表要求、委员会安排等规章制度,都不值印刷它们的那张纸的价值。人的求真、认真的素质是决定性的。我们需要通过批判性思维精神的培养,影响人、文化和社会,将求真、求知的精神追求内化到人的信念和文化的核心中。
因此,在“创新国家”的目标下,再造这样的科学精神环境,我们至少需要做这样的事情:
(1)统一思想,在批判性思维教育的目标和原则下指导教育改革的方针和政策。
(2)在教育和社会的价值观中树立自立自主、求真求理、灵活开放、兢兢业业的氛围,杜绝虚假、投机、利己主义的风气,这是教育改革的内外环境。
(3)形成有上述共识的官员、教师、专家、家长、学生等方面的联盟,共同协同行动。
(4)教育主管部门要全面规划,将批判性思维的开放理性精神和探究实证原则体现到教学目标、原则、大纲、教材、案例辅助教材、教学法中,并形成配套的教育资源。
(5)为探究实践活动配套相应的各种校外教学和实践活动。
(6)在学校职称和奖励政策上鼓励批判性思维教学,以培养未来人才为第一产出标准。
(7)立刻全面推行教师和相关教育官员的培训,将批判性思维能力列入教师岗位要求。
(8)改革考试,引导和服务于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方针和实施。
这些当然很难,但如果我们全力一心,这些不是不可能做到的。当年我们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造出“两弹一星”,据周光召等科学家的回忆,在共同的求真和国家利益为上的气氛中,他们具有科学民主精神,大家都敢争论,没有权威之别。这就是开放理性的气氛。这说明我们是可以——至少在一定范围内——有这样的创新环境的。我们可以采取建“特区”的做法,先在一些地方施行。西湖大学的建立,便显示了这样的努力。但基础教育要跟上,也要有相应的试验“特区”,以便向这样的高等学校输送保有学习好奇心、头脑灵活、脚踏实地的苗子。
另外,改革考试,虽然放在以上项目的最后,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牛鼻子。考试历来是教学的指挥棒,家长都不愿意学生学对考试没有用的东西,那么就从改革高考开始。这既重要又必要。因为目前的考试不仅是教育问题的反映,而且是教育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以2016年中国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看:
对比美国SAT考试的作文(分析一篇论述观点、争论、趋势的文章)。它的目的是考察是否具有大学和职场需要的阅读、写作和分析能力。强调理解、分析和证据运用:根据批判性推理和原文中的证据来做出分析和评价。
SAT和我们的高考作文的标准相比较,清楚地显示中美教育在培养人才上的差异。我们更突出情感、文采、个人主观感受,偏向叙述、抒情能力;而美国考试更突出客观理解、分析论证,偏向理性和认知发展能力。这是培养抒情文采与培养探究实证的对比。这一对比就很清楚,我们的学生为什么缺乏理性认知能力,为什么不能生产知识。如果只会抒情和文采,没有客观和实证的意识,那么,再配以自利和投机的价值观,结出的果实就是曾经感动四方的“寒门状元之死”之类的东西:追求恶俗、放大私欲、以假为真、全力煽情、玩弄文字……全是销售技巧,毫无真情、德行和理智。
所以,改革高考和其他考试,使之服务于创新国家的目标,并带领其他的措施,是当务之急。我们认为,至少高考改革要向这样的方向进发:
还要注意,高考中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测试,不要变成考知识,不要沦为另一个可以刷题备考的领域。考题要避免性质单一、去语境的论述片断,而是真实、完整的文章,以考查学生对它从前述“思维图”的各方面进行阅读理解和评价,而且还可以将这样的阅读和分析性写作结合起来。
一个令人欣慰的迹象是,2019年的高考已经在政治、历史特别是语文中明确提出了考察批判性思维能力,在其他学科中也提到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观念的一大进步。高考作文中也出现一些较好的议论文题目。比如全国Ⅰ卷的“热爱劳动”演讲稿,议题明确,并列出几个不同观点,使得论证需要有辩证性,它的最佳状态应该是一个综合论证、情感、叙述、修辞和交流技巧的劝说文。不过要注意的是,理性论证必须是它的硬核,其他技巧是辅助。没有合理论证的主体,会流于空泛口号、非理性情绪和美丽辞藻的滥用。所以评分首先要按照论证文的三大最低要求来进行。这一点需要得到出题专家的共识。另外一些作文题也显示,具体的考试改革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需要有大量的合格的出题专家、评分专家等,以确保考试真的在检验学生的论证说理能力,由此引导基础教育的改革。所以,考试改革和教师培训是重中之重。
近年来,基础教育领域的一些学校已经开始了有益的思维教育探索,比如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北京八一学校、北京市第十九中、潍坊新世纪(上海)学校、南京中华中学、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这些探索取得令人兴奋的成果。但是,和数以万计的中小学相比,还远远不够。
我们期望,全国的基础教育能尽快向思维能力教育方向做出更大的努力。时不我待,我们等一天,就是耽误我们的未来一天。2015年《角逐批判性思维》一文的“编者按”在最后,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并疾呼道:“在发展的机会和竞争的威胁并存的世界里,时不我待。坐而谈早该过去,起而行已经到来。进行批判性思维教育,让孩子成为创造者,是一件‘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的大事。”
编写和出版“批判性思维与基础教育课程教学”丛书,是“起而行”的作为,它将对各科教学起到显著的指导作用,十分必要和重要。如果我们大家都像这样在各方面做实事,努力发展批判性思维教育,在下一个15年到来时,会有一个新一代人才高潮出现。
董毓
2019年7月
注释
[1]转引自:周成刚.中国留学生的三种能力亟待提升.(2016 03 21).https://mp.weixin.qq.com/s?_biz=MzAxNTgxODc5Mg==&mid=402579238&idx=1&sn=25df927867af0dac79189ca706e40b62&scene=4#wechat_redirect.3月18日,《华尔街日报》头版刊登题为《中国留学生数量暴增 美国高校恐难适应》的报道。……纽约大学中国历史学科教授丽贝卡·卡尔受访时称,她不得不为中国学生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这给她的工作造成负担。她认为,很多中国学生“没有做好留学准备,他们几乎不知道怎样去分析和思考,写作水平也差强人意”。不少教授表示,一些中国学生在课堂上要么一言不发,要么提问时语言表达不够清晰,不能进行有效交流。
[2]吴康宁.中国教育改革为什么会这么难.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8(4).
[3]董毓.角逐批判性思维.人民教育,2015(9).
[4]梁昌年.我在中芯国际的往事.(2018-04-30).http://finance.ifeng.com/a/20180430/16223224_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