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物资调配的梗阻与最后一公里问题
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是我们国家一直以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制度优势,但资源动员能力并不必然与资源衔接能力完全相关。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当全国的医用物资和款物被动员起来涌向一个从未经历过严重疫情,也未充分做好相应准备的疫情严重地区时,地方政府如何有序承接、精准对接和高效投放捐赠物品,便成为一线抗疫实践中至关重要的肯綮环节。而此前在媒体和网络上暴露出的物资调配梗阻问题及其产生的一系列社会影响亟须重视和化解。
随着疫情防控态势升级和抗疫工作的全面展开,医疗物资紧缺成为一个焦点、难点和痛点。面对如此情景,全国民众众志成城,社会参与力量被充分调动,大量社会捐赠物资快速涌入疫情严重地区,为缓解医疗物资紧张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同时,社会公众对湖北省、武汉市以及一些慈善组织的质疑不断增多,如认为捐赠物资分配不公,分发效率低下,未付邮费被拒,等等。而行政部门和一些组织的解释与回应并未打消公众疑虑,反而使得社会捐助者、志愿者等社会参与力量的积极性和热情不同程度受到了影响。这些问题暴露出在当前应急物资调配中存在运转机制不健全、信息披露不充分、组织公信力不足等困境。
一是应急处置经验不足,现有组织较难胜任抗疫物资调配重任。民政部2020年1月26日发布公告,明确湖北省红十字会、湖北省慈善总会、湖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武汉市慈善总会、武汉市红十字会五家慈善组织接收疫情防控工作募集的款物。武汉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陈耘表示,武汉市红十字会只有10个人,湖北省红十字会有20多个人,加上统计局调拨的30个人,巨额捐款和海量物资就由这60多人负责接收、清点、查验、登记、信息公开。由此看来,在突发的重大疫情面前,这些慈善组织应急处置经验不足,无论是在人力配置、专业能力方面,还是在技术设备、仓储管理等方面都无法高效承接全国捐赠的大量物资并进行统筹整合。比如,武汉协和医院2020年1月29日医疗物资再次告急事件表明,武汉所接收款物总量已经远超过这几家统筹机构的运转能力,导致了医院紧缺物资的“紧平衡”与大量物资堆放仓库的矛盾。或者说,当前疫情防控物资的主要困境已经由早期的物资极度短缺,转变为社会积极捐赠与物资调配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然而,疫情不等人,在这一现实压力下,如何灵活、高效地吸纳整合其他社会组织和力量参与捐赠物资调配与分发工作,就十分关键。虽然物资配送交由民营企业运作后,物资周转率相较之前得到了较大提高,但相关材料显示,该企业物资分拣仍严重依赖人工等传统手段,并没有发挥出我国现代化物流的集成优势,物资周转和配送效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二是管理方式较为僵化,物资受捐分配权统筹过死。根据民政部2020年1月26日发布的公告的要求,慈善组织为湖北省武汉市疫情防控工作募集的款物,除定向捐赠外,原则上服从湖北省、武汉市等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调配。在医疗物资捐赠与分配过程中,红十字会等慈善组织只负责接受社会的捐赠,没有权力决定物资的发放和分配,所有医疗物资均由疫情防控指挥部根据当前情况统一发放和调度。出于稳妥起见,这种运作方式在非紧急时期并无大碍,但是在疫情防控争分夺秒之际,将受捐权和物资分配权收拢得过死,物资配发程序设置烦琐,会不同程度影响资源使用效率和防疫工作成效。虽然目前已经允许定向捐赠方和医院直接对接,市级疫情防控指挥部将一些受捐和物资分配权限下放到了区一级,但物资调配和发放效率如何仍有待检验。
三是技术手段单一,信息不对称,回应公众质疑迟缓。从目前获得的信息来看,现有受捐和物资分配仍然延续传统的作业方式,比如:主要依靠电话捐赠专线,没有网络捐赠平台和入口;捐赠物资主要依靠人工登记,信息化手段不足;分配物资时,需要纸质路条,供需双方联动性低。同时,科技和网络手段运用不足,导致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如存在媒体报道多的地方物资捐赠多一些,而武汉周边地区容易被社会捐赠所忽略,捐赠物品总量多,但符合医用标准的紧缺物资(如口罩、防护服、护目镜)不足等问题。而在面对公众的质疑时,组织方回应迟缓,信息公开性和透明性不足,进一步造成了公信力和民众信任度的下降。
由于缺乏权威有效的信息共享平台和多方协作机制,现有慈善组织无法高效承接、分筛大量医疗物资,也不同程度导致捐赠物资无法及时精准配置,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在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下,建立由国家和相关应急管理部门监管运营的全国性、常态化的网络平台,打造“互联网+”防疫模式。具体而言,应整合现有组织和渠道,借鉴浙江省推行的手机APP“浙里办”网络管理平台经验,设立类似具有电商平台功能的全国性抗疫网络平台,设置疫情防控应急网站和移动客户端APP。将疫情地区的实时需求信息、社会参与力量和物流力量统合为一体,打通防疫物资供需梗阻,构建快速、高效、透明、互信的防疫物资保障体系,灵活高效地做好协调、接收、储存、调配、运输防疫物资的全链条工作。首先,网络平台可以更好地打破各自为政的信息孤岛,实现扁平化、点对点调度,形成数据、指挥、行动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其次,网络平台具有公开、透明的特征,组织和个人可以通过平台查看抗疫物资需求信息,实时跟进物流配送信息、医院接收反馈信息。再次,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及时回应公众的意见和疑虑,提升信息反馈的回应效率,增强公众的防疫信心和满意度。
第二,借助网络调度平台,实行统一捐赠和定向捐赠的有机结合。需求方、捐赠方(组织/个人)、物流方和抗疫物资生产(销售)方均可在平台进行用户注册登记,同时开通国内和国外捐赠渠道。需求方(指定的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慈善组织和相关医院)在平台上发布物资需求信息,注明所需物资的品类、型号、配送地址、联系电话等详细信息;捐赠方按照需求方信息购买或直接捐赠物资,并将物资信息预先提交平台进行规格和标准的自动筛查,减少不合规物资的浪费和运行管理成本。
第三,充分发挥大数据支持的现代物流体系配送优势,提升疫情防控应急物资保障成效。我国是全球领先的物流强国,武汉市是全国物流的重要基地,有着发达的物流体系和仓储能力。防疫物资收发主要涉及出入库管理和分类调配问题,政府可以购买或整合专业物流力量,在供需双方信息和物品沟通确认无误后,将物资交由物流方直接配送到相关医院,并全程公开物资的收发运输进度信息。充分发挥物流企业效率高、周转快、调拨迅速、运送规范的优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高效的后勤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