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旧有阶级的应对及其失败
所谓旧有阶级,是相对于代表近代资本主义新式生产方式的阶级而言的,指的是与封建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存在于封建社会内部的原有的阶级和阶层,其中主要包括地主、官僚、农民和手工业者等。旧有的各阶级和阶层,为探索国家出路作出了不同的回应和抗争。
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王朝面临着严重的统治危机。一方面,太平天国建立了一个与之相对峙的政权,成为清王朝的“心腹之患”。另一方面,西方列强乘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强迫中国签订近代又一批不平等条约,步步进逼,成为清王朝的“外患”。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和“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1],清朝官僚集团内部逐渐分化出一个洋务派,他们开始寻求一种比较现实而有效的办法,以应对清王朝面临的内忧外患双重危机。洋务派官僚,在中央以军机大臣兼总理衙门大臣恭亲王奕等为代表;在地方督抚中,则以两江总督曾国藩、闽浙总督左宗棠、直隶总督李鸿章以及后期洋务重臣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为代表。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他们承继了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鼓吹“采西学”“制洋器”,掀起了一场“变事”不“变制”的洋务运动,从而迈出了近代中国现代化的艰难而凝重的一步。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所谓“中学为体”,就是维护封建专制政体和纲常伦理,这是不可撼动的根本。所谓“西学为用”,即是在坚持“中体”不变的前提下,移植西方的某些近代先进器物或技术,这是手段。概言之,就是要采借西方近代科技来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企图把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之花嫁接到中国封建主义枯木之上。
洋务运动涉及的范围广泛,主要有:一是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洋务派遵循“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2]的思路,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在“自强”的口号下,开始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其中以1861年曾国藩设立的安庆内军械所为最早,以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的江南制造总局规模最大。之后,洋务派又陆续创办了福州船政局、金陵机器局、天津机器局、湖北枪炮厂等近代兵工厂。从70年代开始,洋务派又标榜“求富”,通过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陆续开办了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和电报总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兰州织呢局、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江西萍乡煤矿等民用性近代企业。二是建立新式海军。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清政府又划拨专款,致力于创办近代海军,相继建成福建水师、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三支海军。其中,北洋水师实力最强。三是创办新式学堂。为了培养通晓西学的洋务人才,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先后设立京师同文馆、上海方言馆、福建船政学堂、天津电报学堂和湖北自强学堂等20多所近代学校,培养翻译人才、军事人才和科技人才。四是派遣留学生。1872年至1875年间,清政府分4批选派了120名10岁至16岁的幼童赴美留学。这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批官派留学生。1875—1894年又派出了3批学生赴英、法、德等国留学。
洋务运动历时30余年,以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失败而宣告破产。因此,洋务派自我标榜的“自强”“求富”目的并未达到,其“自应建数千年未有之奇业”的宏愿也未能实现。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主导这场运动的洋务派“一手欲取新器,一手仍握旧物”,只求变其“用”而不求变其“体”,“只想新其貌、而不想新其心”。这种企图在不变革封建制度的情况下来发展近代工业的做法,没有也不可能为国家独立和富强找到真正的出路。
尽管如此,洋务运动在近代中国历史上仍具有一定的进步作用。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先后创办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对刺激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客观上起了某种促进作用;它传播了西方的科学文化,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翻译了一批西学书籍,拓宽了人们的眼界,给当时封闭僵化的中国带来了新知识和新气象。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最初尝试。
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同外国侵略势力和本国封建势力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抗争。近代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最初主力是农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的最早组织者是洪秀全。他在多次科场落第后,于1843年接触到了基督教布道的小册子《劝世良言》,从中深受启发,“觉已获得上天堂之真路,与及永生快乐之希望,甚为欢喜”[3]。并由此确立了对于“天父上帝”的信仰,开始从事传教活动。1845—1847年间,洪秀全撰写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作品,创立了“拜上帝教”。他吸收西方基督教教义中的“一神教”思想和平等观念,与中国古代的大同理想和农民反封建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自称受上帝天命,下凡救世,向人们描绘出一个“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的平等社会愿景。1851年1 月11日,洪秀全率众信徒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正式宣告武装起义,组成太平军。太平军攻克永安后,封王建制。洪秀全自称天王,封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为东、西、南、北、翼王,组成太平天国的领导集团。1853年3月,太平军一举攻克南京,并改名为天京,正式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在进行政权建设的同时,在军事上进行了北伐和西征。北伐军以夺取北京为目标,于1853年5月由天京出发,在两年时间里,虽转战于皖、豫、晋、冀、鲁诸省,却以失败告终。西征的目的是为了争夺长江中游各省,控制武汉、九江和安庆等战略要地,解决粮饷供应,确保天京安全。太平军在两年时间里重挫了曾国藩湘军,有效地控制了安徽、江苏、湖北等长江中下游大片地区。在天京周围,太平军在1856年五六月间攻破清军的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解除了清军对天京长达三年的围困,在军事上达到鼎盛时期。
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了一个以土地分配制度为核心,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纲领性文献——《天朝田亩制度》,其主要内容有:一是关于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把全部耕地按每年亩产量的高低分为9等,好次搭配,按人口平均分配。不论男女,凡年满16岁以上分全份,16岁以下减半。同时,由于各地区土地人口多寡不一,年成也会有丰有荒,不尽相同,据此,又提出丰荒相通、以丰赈荒的调剂办法。太平天国的领袖们试图通过这一土地分配方案,最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二是关于社会生产的规定。分得土地的农民,都要参加农业或手工业劳动,“凡二十五家中力农者有赏,惰农者有罚”。“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蚕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凡二十五家中,陶冶木石等匠,俱用伍长及伍卒为之,农隙治事”。三是关于社会管理和物质产品分配方面的具体规定。社会管理和分配都由农村政权的基层组织“两”来实行管理。每二十五家为一“两”,设立国库。依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各家主要物质产品粮食,除“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百姓“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鳏寡孤独废疾免役,皆颁国库以养”。四是文化教育方面的规定。各村设教堂,作为文化教育的场所和机关。少年儿童每天要到礼拜堂接受教育,由两司马教读“天国文献”;成年人“凡礼拜日,伍长各率男妇至礼拜堂,分别男行女行,讲听道理”[4]。
作为近代中国农民战争的伟大纲领,《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集中表达了千百年来广大农民渴望获得土地的强烈要求和愿望,是对中国古代农民起义中“均贫富”“均田免粮”口号的继承和发展,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但是,《天朝田亩制度》所描绘的平分土地方案和社会生活改革蓝图,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和趋势相背离。它试图固化和美化停滞落后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让人们过着“通天下皆一式”的绝对平均主义生活方式,因此,从理论形态上讲,它又具有落后性和空想性。《天朝田亩制度》这种集进步性与落后性于一体的矛盾,是由农民小生产者的经济地位决定的。事实上,《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平分土地方案即使在太平军占领地区也并未真正付诸实行。《天朝田亩制度》颁布后不久,洪秀全即采纳了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人切合实际的建议,实行“照旧交粮纳税”的政策。
正当太平军在西线战场上取得重大胜利的时候,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了公开的分裂。定都南京之后,洪秀全和杨秀清之间为争夺权力和地位的矛盾愈演愈烈,已经发展到相当尖锐的程度,并在1856年9月最终演变成为自相残杀的天京事变。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先后被杀,翼王石达开负气率部出走。天京事变严重削弱了革命力量,使太平军起义之初建立的领导集团解体,从而造成“朝内无将,国内无人”的严重局面,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为挽救危局,洪秀全提拔和重用了洪仁玕、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政治和军事人才。
1859年洪秀全封其族弟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重整纲纪,组成了新的领导核心。同年,洪仁玕向洪秀全提出了一个具有改革色彩的施政纲领——《资政新篇》。其主要内容是:政治方面,针对当时存在的分散、离心倾向,强调要“自大至小,由上而下,权归于一”,加强中央集权,反对“结党联盟”。经济方面,主张效法西方,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奖励民间制造器皿技艺,准其专利自售,特别是提出准许私人投资,“准富者请人雇工”。文化和社会生活方面,设立新闻官和意见箱,“以收民心公议”,“上下情通”,主张兴办学馆,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倡导“文以纪实”和“朴实明晓”的文风。外交方面,主张同外国通商、平等往来等。《资政新篇》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文献,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倾向的方案。但是,这一方案本身并没有反映农民的土地要求,脱离了农民的切身利益,加之处于残酷的战争环境中,除刊刻颁发外,并未付诸实施。因此,它并没有给太平天国打开新局面,从根本上扭转太平军走向败亡的命运。
在军事上,1856年后,太平天国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战役的胜利,但1861年安庆失守,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转入防御阶段。太平军在东西战场接连失利,形势日益恶化,天京处于湘军包围的危局之中。洪秀全拒绝采纳李秀成提出的“让城别走”的建议,依旧坚持固守天京,在城陷之前病逝。1864年7月19日,天京被湘军攻破,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失败。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历时14年、席卷18个省、攻克600多座城市,正式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其持续时间之长、影响范围之大,都是以往任何一次农民起义所不能比拟的,是中国历史上旧式农民战争的巅峰。这场运动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衰落和崩溃的过程,同时也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从客观方面看,它发生在中国已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其面临的敌人既有国内封建势力,又有与之相勾结的外部侵略势力,中外反对势力结为同盟联合绞杀了它。从主观方面看,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其落后性必然在革命进程中得到具体体现。比如提不出将革命引向胜利的完整、正确的政治纲领,也不能长期维持领导集团的内部团结等。这是由农民小生产者的经济地位决定的。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具有强烈的反对封建压迫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革命性。但是,单纯的农民战争如果不与先进的社会力量相结合,得不到先进思想理论的指导,就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综上所述,中国旧有阶级,无论是农民阶级,还是地主阶级,都没有能力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都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这样,历史的发展就势必要求有新的阶级及其政治代表来充当时代的主角。
注释
[1]《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二四《筹应议海防折》。
[2]《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八。
[3]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第6册,846页,上海,神州国光社,1954。
[4]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第1册,321页,上海,神州国光社,1954。